雅安日报
A003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一心为民的“超人”

□ 李靖

“多灾兴城,多难兴邦”,这句话用于有着千年历史积淀的古老小城芦山来说,再贴切不过了。

芦山,青衣羌笛酝酿着远古那一缕魂魄的召唤,蜀风汉魂悄然播种下厚积薄发的种芽,茶马古道艰辛悠远号子纵贯了岁月的流年,红色血脉浸染卷起革命的微澜,长征路途风雨兼程荆棘在脚下蜿蜒。

芦山,从苦难中走来,经风沐雨,汲泉承露,从此秉承了宁折不弯的风骨。

袁超,芦山县清仁乡大同村原党支部书记。作为最基层的党支部书记,他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他将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1年,被查出患有食道癌,但他依然用心工作,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站好最后一班岗。

2013年4月20日,芦山县遭遇了7.0级强烈地震。一时间天崩地裂,房屋倒塌,生灵涂炭。

袁超拖着病体,挺起一个共产党人坚强的脊梁。他第一时间启动防灾应急预案,组织党员干部马上投入到抗震救灾中。他挨家挨户疏散群众,排除危险,抢救伤员,转移物资。在残垣断壁下搜寻被埋群众,强忍病痛,身先士卒在危房中刨开瓦砾仔细搜寻,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他不顾疲惫,迈着早已踉跄的步子,冲入即将坍塌的危房,将一位80多岁的受伤老人背了出来……他拖着被病魔折磨的佝偻身体,在一个个废墟间疲于奔命,完全是靠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与意志力在苦苦支撑。

在袁超的先锋带头作用下,村民们积极参与到抗震救灾中,先后抢救出遇险群众65名,转移伤员28名。大同村1900名村民,一个不少全部安全转移。

当面对自家房屋垮塌与家人的责备,袁超总是面沉如水,目光如炬。他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还是一个支部书记,遇到危险我不上谁上?如果我只顾家里不为百姓,是要被老百姓戳脊梁骨的。”

村民得救了,袁超却晕倒在救援现场。他全身抽搐,发着40多度的高烧,嘴里还在不断地喊着:“快、快、赶快救人”。

此时的大同村与外界交通阻断,通信中断,电力瘫痪,粮食短缺,救援物资匮乏,如同一座风雨飘摇的“孤岛”。袁超病倒,让村民们没有了主心骨,灾难来临时极度恐慌的情绪在群众中蔓延。

发着高烧的袁超终于苏醒过来,他强撑着孱弱的躯体马上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家里人说:“你病得这么厉害还要去工作,你不要命了?”而袁超却说:“我要和村民一起救灾,我就是死也要死在抗震救灾的阵地上,这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与责任。”

袁超第一时间安排人徒步到乡上,与上级取得联系,将大同村损失情况、急需物资、安置方案等做了较为详细的汇报。同时,袁超没有片刻耽误,对村民做思想工作与心理疏导。他反复劝导村民,“要相信我们的党,只要有党委、政府在,我们一定能战胜灾难与困难。今天我们家园成了废墟,明天党和政府一定会帮我们重建新家园。”

在袁超的带领下,村民的情绪逐步平稳,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加入应急分队,加强治安安全巡逻,帮助搭建安置点,安装照明通信线路,支起临时锅灶建起临时食堂。救灾预案做得扎实,信息传递及时,组织有力有序,在第一批救灾物资送来后,大同村物资收发井然有序,保证了每一名村民都有干净水喝、有热饭吃。

把村民全部安置妥当,确保救灾物资顺利发放后,连续昼夜不停奋战了三天三夜的袁超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强撑着的身子轰然倒下。

袁超,抗震救灾中强忍病痛,以身作则,舍生忘死。超高负荷的工作,让袁超在短短三个月中体重从140斤瘦到100斤,身体情况每况愈下。家里人都劝他辞去村支书工作,可袁超却说,“如果没有遇到灾难,我可以辞去村支书的工作。但灾难来临时我怎么能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当一个逃兵?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就是要敢于担当,越是遇到艰险困难,我越是要挺身而出。”

灾后重建中,袁超的身体情况已经十分糟糕,癌细胞已经扩散,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放化疗。病痛的折磨,放化疗的蚀骨难受都不曾让铮铮铁骨的袁超向病魔投降与妥协。他在工作上没有丝毫懈怠,把最棘手、最困难的征地工作揽在自己身上,走村串户做村民思想工作,起早贪黑为村民们排忧解难,将灾后重建的各种国家帮扶政策向村民宣传讲解。

为了确保灾后重建工程的质量,也为了让村民早日住进新房,他搬到工地亲自蹲守,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并发动村组党员干部有效组织村民义务帮工。确保灾后重建项目保质保量提前完成,圆满通过竣工验收。大家都称他为“不要命的癌症‘超人’书记”。

2017年3月,袁超的病情愈加严重。同年5月,年仅56岁的袁超因病去世。

2017年底前,大同村村民全都住进了崭新的小区洋房。

“滔滔青衣江,巍巍罗纯山。”岁月在流淌的时光中微澜,或许我们不再记得罗纯山飘过闲云的颜色,不能数清青衣江翻腾的每朵浪花,但这片土地上浸染红色的精神与信仰却不应忘记。

编后语:身患癌症的袁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怕牺牲,在地震来临时说,“如果没有遇到灾难,我可以辞去村支书的工作。但灾难来临时我怎么能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当一个逃兵?”他用生命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2015年,袁超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1, PREBM=002, NUM=2, GUID=1728474043870412800,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3,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3/11/26/003/1728474043870412800.html, DOCPUBTIME=2023-11-26 02:01: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李靖 “多灾兴城,多难兴邦”,这句话用于有着千年历史积淀的古老小城芦山来说,再贴切不过了。 芦山,青衣羌笛酝酿着远古那一缕魂魄的召唤,蜀风汉魂悄然播种下厚积薄发的种芽,茶马古道艰辛悠远号子纵贯了岁月的流年,红色血脉浸染卷起革命的微澜,长征路途风雨兼程荆棘在脚下蜿蜒。 芦山,从苦难中走来,经风沐雨,汲泉承露,从此秉承了宁折不弯的风骨。 袁超,芦山县清仁乡大同村原党支部书记。作为最基层的党支部书记,他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他将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1年,被查出患有食道癌,但他依然用心工作,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站好最后一班岗。 2013年4月20日,芦山县遭遇了7.0级强烈地震。一时间天崩地裂,房屋倒塌,生灵涂炭。 袁超拖着病体,挺起一个共产党人坚强的脊梁。他第一时间启动防灾应急预案,组织党员干部马上投入到抗震救灾中。他挨家挨户疏散群众,排除危险,抢救伤员,转移物资。在残垣断壁下搜寻被埋群众,强忍病痛,身先士卒在危房中刨开瓦砾仔细搜寻,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他不顾疲惫,迈着早已踉跄的步子,冲入即将坍塌的危房,将一位80多岁的受伤老人背了出来……他拖着被病魔折磨的佝偻身体,在一个个废墟间疲于奔命,完全是靠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与意志力在苦苦支撑。 在袁超的先锋带头作用下,村民们积极参与到抗震救灾中,先后抢救出遇险群众65名,转移伤员28名。大同村1900名村民,一个不少全部安全转移。 当面对自家房屋垮塌与家人的责备,袁超总是面沉如水,目光如炬。他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还是一个支部书记,遇到危险我不上谁上?如果我只顾家里不为百姓,是要被老百姓戳脊梁骨的。” 村民得救了,袁超却晕倒在救援现场。他全身抽搐,发着40多度的高烧,嘴里还在不断地喊着:“快、快、赶快救人”。 此时的大同村与外界交通阻断,通信中断,电力瘫痪,粮食短缺,救援物资匮乏,如同一座风雨飘摇的“孤岛”。袁超病倒,让村民们没有了主心骨,灾难来临时极度恐慌的情绪在群众中蔓延。 发着高烧的袁超终于苏醒过来,他强撑着孱弱的躯体马上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家里人说:“你病得这么厉害还要去工作,你不要命了?”而袁超却说:“我要和村民一起救灾,我就是死也要死在抗震救灾的阵地上,这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与责任。” 袁超第一时间安排人徒步到乡上,与上级取得联系,将大同村损失情况、急需物资、安置方案等做了较为详细的汇报。同时,袁超没有片刻耽误,对村民做思想工作与心理疏导。他反复劝导村民,“要相信我们的党,只要有党委、政府在,我们一定能战胜灾难与困难。今天我们家园成了废墟,明天党和政府一定会帮我们重建新家园。” 在袁超的带领下,村民的情绪逐步平稳,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加入应急分队,加强治安安全巡逻,帮助搭建安置点,安装照明通信线路,支起临时锅灶建起临时食堂。救灾预案做得扎实,信息传递及时,组织有力有序,在第一批救灾物资送来后,大同村物资收发井然有序,保证了每一名村民都有干净水喝、有热饭吃。 把村民全部安置妥当,确保救灾物资顺利发放后,连续昼夜不停奋战了三天三夜的袁超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强撑着的身子轰然倒下。 袁超,抗震救灾中强忍病痛,以身作则,舍生忘死。超高负荷的工作,让袁超在短短三个月中体重从140斤瘦到100斤,身体情况每况愈下。家里人都劝他辞去村支书工作,可袁超却说,“如果没有遇到灾难,我可以辞去村支书的工作。但灾难来临时我怎么能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当一个逃兵?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就是要敢于担当,越是遇到艰险困难,我越是要挺身而出。” 灾后重建中,袁超的身体情况已经十分糟糕,癌细胞已经扩散,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放化疗。病痛的折磨,放化疗的蚀骨难受都不曾让铮铮铁骨的袁超向病魔投降与妥协。他在工作上没有丝毫懈怠,把最棘手、最困难的征地工作揽在自己身上,走村串户做村民思想工作,起早贪黑为村民们排忧解难,将灾后重建的各种国家帮扶政策向村民宣传讲解。 为了确保灾后重建工程的质量,也为了让村民早日住进新房,他搬到工地亲自蹲守,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并发动村组党员干部有效组织村民义务帮工。确保灾后重建项目保质保量提前完成,圆满通过竣工验收。大家都称他为“不要命的癌症‘超人’书记”。 2017年3月,袁超的病情愈加严重。同年5月,年仅56岁的袁超因病去世。 2017年底前,大同村村民全都住进了崭新的小区洋房。 “滔滔青衣江,巍巍罗纯山。”岁月在流淌的时光中微澜,或许我们不再记得罗纯山飘过闲云的颜色,不能数清青衣江翻腾的每朵浪花,但这片土地上浸染红色的精神与信仰却不应忘记。 编后语:身患癌症的袁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怕牺牲,在地震来临时说,“如果没有遇到灾难,我可以辞去村支书的工作。但灾难来临时我怎么能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当一个逃兵?”他用生命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2015年,袁超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BM=003版, type=0, ZB_DROP=0, TXS=2127, NODEID=null, DOCTITLE=一心为民的“超人”,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 李靖

“多灾兴城,多难兴邦”,这句话用于有着千年历史积淀的古老小城芦山来说,再贴切不过了。

芦山,青衣羌笛酝酿着远古那一缕魂魄的召唤,蜀风汉魂悄然播种下厚积薄发的种芽,茶马古道艰辛悠远号子纵贯了岁月的流年,红色血脉浸染卷起革命的微澜,长征路途风雨兼程荆棘在脚下蜿蜒。

芦山,从苦难中走来,经风沐雨,汲泉承露,从此秉承了宁折不弯的风骨。

袁超,芦山县清仁乡大同村原党支部书记。作为最基层的党支部书记,他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他将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1年,被查出患有食道癌,但他依然用心工作,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站好最后一班岗。

2013年4月20日,芦山县遭遇了7.0级强烈地震。一时间天崩地裂,房屋倒塌,生灵涂炭。

袁超拖着病体,挺起一个共产党人坚强的脊梁。他第一时间启动防灾应急预案,组织党员干部马上投入到抗震救灾中。他挨家挨户疏散群众,排除危险,抢救伤员,转移物资。在残垣断壁下搜寻被埋群众,强忍病痛,身先士卒在危房中刨开瓦砾仔细搜寻,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他不顾疲惫,迈着早已踉跄的步子,冲入即将坍塌的危房,将一位80多岁的受伤老人背了出来……他拖着被病魔折磨的佝偻身体,在一个个废墟间疲于奔命,完全是靠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与意志力在苦苦支撑。

在袁超的先锋带头作用下,村民们积极参与到抗震救灾中,先后抢救出遇险群众65名,转移伤员28名。大同村1900名村民,一个不少全部安全转移。

当面对自家房屋垮塌与家人的责备,袁超总是面沉如水,目光如炬。他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还是一个支部书记,遇到危险我不上谁上?如果我只顾家里不为百姓,是要被老百姓戳脊梁骨的。”

村民得救了,袁超却晕倒在救援现场。他全身抽搐,发着40多度的高烧,嘴里还在不断地喊着:“快、快、赶快救人”。

此时的大同村与外界交通阻断,通信中断,电力瘫痪,粮食短缺,救援物资匮乏,如同一座风雨飘摇的“孤岛”。袁超病倒,让村民们没有了主心骨,灾难来临时极度恐慌的情绪在群众中蔓延。

发着高烧的袁超终于苏醒过来,他强撑着孱弱的躯体马上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家里人说:“你病得这么厉害还要去工作,你不要命了?”而袁超却说:“我要和村民一起救灾,我就是死也要死在抗震救灾的阵地上,这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与责任。”

袁超第一时间安排人徒步到乡上,与上级取得联系,将大同村损失情况、急需物资、安置方案等做了较为详细的汇报。同时,袁超没有片刻耽误,对村民做思想工作与心理疏导。他反复劝导村民,“要相信我们的党,只要有党委、政府在,我们一定能战胜灾难与困难。今天我们家园成了废墟,明天党和政府一定会帮我们重建新家园。”

在袁超的带领下,村民的情绪逐步平稳,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加入应急分队,加强治安安全巡逻,帮助搭建安置点,安装照明通信线路,支起临时锅灶建起临时食堂。救灾预案做得扎实,信息传递及时,组织有力有序,在第一批救灾物资送来后,大同村物资收发井然有序,保证了每一名村民都有干净水喝、有热饭吃。

把村民全部安置妥当,确保救灾物资顺利发放后,连续昼夜不停奋战了三天三夜的袁超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强撑着的身子轰然倒下。

袁超,抗震救灾中强忍病痛,以身作则,舍生忘死。超高负荷的工作,让袁超在短短三个月中体重从140斤瘦到100斤,身体情况每况愈下。家里人都劝他辞去村支书工作,可袁超却说,“如果没有遇到灾难,我可以辞去村支书的工作。但灾难来临时我怎么能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当一个逃兵?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就是要敢于担当,越是遇到艰险困难,我越是要挺身而出。”

灾后重建中,袁超的身体情况已经十分糟糕,癌细胞已经扩散,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放化疗。病痛的折磨,放化疗的蚀骨难受都不曾让铮铮铁骨的袁超向病魔投降与妥协。他在工作上没有丝毫懈怠,把最棘手、最困难的征地工作揽在自己身上,走村串户做村民思想工作,起早贪黑为村民们排忧解难,将灾后重建的各种国家帮扶政策向村民宣传讲解。

为了确保灾后重建工程的质量,也为了让村民早日住进新房,他搬到工地亲自蹲守,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并发动村组党员干部有效组织村民义务帮工。确保灾后重建项目保质保量提前完成,圆满通过竣工验收。大家都称他为“不要命的癌症‘超人’书记”。

2017年3月,袁超的病情愈加严重。同年5月,年仅56岁的袁超因病去世。

2017年底前,大同村村民全都住进了崭新的小区洋房。

“滔滔青衣江,巍巍罗纯山。”岁月在流淌的时光中微澜,或许我们不再记得罗纯山飘过闲云的颜色,不能数清青衣江翻腾的每朵浪花,但这片土地上浸染红色的精神与信仰却不应忘记。

编后语:身患癌症的袁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怕牺牲,在地震来临时说,“如果没有遇到灾难,我可以辞去村支书的工作。但灾难来临时我怎么能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当一个逃兵?”他用生命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2015年,袁超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728474043870412800, IR_CONTENT=□ 李靖 “多灾兴城,多难兴邦”,这句话用于有着千年历史积淀的古老小城芦山来说,再贴切不过了。 芦山,青衣羌笛酝酿着远古那一缕魂魄的召唤,蜀风汉魂悄然播种下厚积薄发的种芽,茶马古道艰辛悠远号子纵贯了岁月的流年,红色血脉浸染卷起革命的微澜,长征路途风雨兼程荆棘在脚下蜿蜒。 芦山,从苦难中走来,经风沐雨,汲泉承露,从此秉承了宁折不弯的风骨。 袁超,芦山县清仁乡大同村原党支部书记。作为最基层的党支部书记,他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他将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1年,被查出患有食道癌,但他依然用心工作,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站好最后一班岗。 2013年4月20日,芦山县遭遇了7.0级强烈地震。一时间天崩地裂,房屋倒塌,生灵涂炭。 袁超拖着病体,挺起一个共产党人坚强的脊梁。他第一时间启动防灾应急预案,组织党员干部马上投入到抗震救灾中。他挨家挨户疏散群众,排除危险,抢救伤员,转移物资。在残垣断壁下搜寻被埋群众,强忍病痛,身先士卒在危房中刨开瓦砾仔细搜寻,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他不顾疲惫,迈着早已踉跄的步子,冲入即将坍塌的危房,将一位80多岁的受伤老人背了出来……他拖着被病魔折磨的佝偻身体,在一个个废墟间疲于奔命,完全是靠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与意志力在苦苦支撑。 在袁超的先锋带头作用下,村民们积极参与到抗震救灾中,先后抢救出遇险群众65名,转移伤员28名。大同村1900名村民,一个不少全部安全转移。 当面对自家房屋垮塌与家人的责备,袁超总是面沉如水,目光如炬。他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还是一个支部书记,遇到危险我不上谁上?如果我只顾家里不为百姓,是要被老百姓戳脊梁骨的。” 村民得救了,袁超却晕倒在救援现场。他全身抽搐,发着40多度的高烧,嘴里还在不断地喊着:“快、快、赶快救人”。 此时的大同村与外界交通阻断,通信中断,电力瘫痪,粮食短缺,救援物资匮乏,如同一座风雨飘摇的“孤岛”。袁超病倒,让村民们没有了主心骨,灾难来临时极度恐慌的情绪在群众中蔓延。 发着高烧的袁超终于苏醒过来,他强撑着孱弱的躯体马上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家里人说:“你病得这么厉害还要去工作,你不要命了?”而袁超却说:“我要和村民一起救灾,我就是死也要死在抗震救灾的阵地上,这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与责任。” 袁超第一时间安排人徒步到乡上,与上级取得联系,将大同村损失情况、急需物资、安置方案等做了较为详细的汇报。同时,袁超没有片刻耽误,对村民做思想工作与心理疏导。他反复劝导村民,“要相信我们的党,只要有党委、政府在,我们一定能战胜灾难与困难。今天我们家园成了废墟,明天党和政府一定会帮我们重建新家园。” 在袁超的带领下,村民的情绪逐步平稳,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加入应急分队,加强治安安全巡逻,帮助搭建安置点,安装照明通信线路,支起临时锅灶建起临时食堂。救灾预案做得扎实,信息传递及时,组织有力有序,在第一批救灾物资送来后,大同村物资收发井然有序,保证了每一名村民都有干净水喝、有热饭吃。 把村民全部安置妥当,确保救灾物资顺利发放后,连续昼夜不停奋战了三天三夜的袁超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强撑着的身子轰然倒下。 袁超,抗震救灾中强忍病痛,以身作则,舍生忘死。超高负荷的工作,让袁超在短短三个月中体重从140斤瘦到100斤,身体情况每况愈下。家里人都劝他辞去村支书工作,可袁超却说,“如果没有遇到灾难,我可以辞去村支书的工作。但灾难来临时我怎么能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当一个逃兵?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就是要敢于担当,越是遇到艰险困难,我越是要挺身而出。” 灾后重建中,袁超的身体情况已经十分糟糕,癌细胞已经扩散,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放化疗。病痛的折磨,放化疗的蚀骨难受都不曾让铮铮铁骨的袁超向病魔投降与妥协。他在工作上没有丝毫懈怠,把最棘手、最困难的征地工作揽在自己身上,走村串户做村民思想工作,起早贪黑为村民们排忧解难,将灾后重建的各种国家帮扶政策向村民宣传讲解。 为了确保灾后重建工程的质量,也为了让村民早日住进新房,他搬到工地亲自蹲守,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并发动村组党员干部有效组织村民义务帮工。确保灾后重建项目保质保量提前完成,圆满通过竣工验收。大家都称他为“不要命的癌症‘超人’书记”。 2017年3月,袁超的病情愈加严重。同年5月,年仅56岁的袁超因病去世。 2017年底前,大同村村民全都住进了崭新的小区洋房。 “滔滔青衣江,巍巍罗纯山。”岁月在流淌的时光中微澜,或许我们不再记得罗纯山飘过闲云的颜色,不能数清青衣江翻腾的每朵浪花,但这片土地上浸染红色的精神与信仰却不应忘记。 编后语:身患癌症的袁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怕牺牲,在地震来临时说,“如果没有遇到灾难,我可以辞去村支书的工作。但灾难来临时我怎么能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当一个逃兵?”他用生命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2015年,袁超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31126003.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3/M00/00/4D/wKhurWViPtOASm46AArep0XHFu8363.png, ZB_AREA_LIST=, FB=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3, YEAR=2023, PAPERDATE=2023/11/26, DAY=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