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1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习近平的黄河情怀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从青藏高原出发,穿高山、越峡谷、汇百川、纳千流,黄河在神州大地奔腾5400余公里,哺育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滋养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党的十八大以来,踏遍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目光所及、驻足所思,尽是对母亲河未来的深谋远虑。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言之殷殷、情之切切,九曲黄河激荡起更为雄浑的新时代交响。

大河之治——“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

2019年9月17日,河南郑州,黄河博物馆“千秋治河”展厅。

在一幅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图前,习近平总书记久久凝视。

决溢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摇摆不定的流线如厉鞭抽向大地,给百姓带来苦难。

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

曾几何时,黄河“多淤、多决、多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在新中国成立前的2500多年间,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

“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思接千载,总书记深刻思考着治黄与治国的关系。

千百年来,华夏儿女祈愿着黄河安澜。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将治黄重任交到中国共产党人手中。据统计,新中国成立至今,黄河实现70多年伏秋大汛不决口,24年不断流,先后抵御12次大洪水,创造“地上悬河”治理奇迹。

“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惨痛状况。”习近平总书记说。

来到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习近平总书记沿黄河岸边步行察看周边环境。

凭栏远眺,眼前天高水阔,林密鸟翔。总书记心中,谋划着黄河安澜的宏伟蓝图。

五害之属,水最为大。深知治水之重、之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我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一些地方几度繁华、几度衰落。历史上很多兴和衰都是连着发生的。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

黄河,无疑是治水的重中之重。

“国庆前夕大家都很忙。再忙,黄河问题还是要安排时间认真研究一下,党中央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第二日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

“我们都把黄河称为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总书记的一番话,道尽黄河之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黄河水害隐患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丝毫不能放松警惕。”

带着这样一种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黄河一线考察汛情。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彼时,黄河秋汛洪水已经退回主河槽,但从主河槽到码头绿化带10多米的“过界”痕迹依旧清晰可见。

刚一下车,总书记便问询前段时间水位最高时的水边线在哪里。

“这就是10月8日漫滩时的水边线。”在码头上,黄河河口管理局负责人手持展板,向总书记一一汇报。

码头风高浪急,总书记伸手帮助扶着晃动的展板,仔细察看,不时插话提问。

当听到黄河秋汛虽然“有惊有险”,但没有出现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总书记点头肯定。

“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实了。”习近平总书记说。

两天后的座谈会上,总书记再向负责治黄的同志们谈及大河之治的初心使命: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也是毛主席当年的夙愿”,“如今我们接着做起来了”。

“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要坚持问题导向,再接再厉,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黄河下游有着广阔的“滩区”。主河槽与防汛大堤之间的滩区,是黄河行洪、滞洪、沉沙的重要区域,也是滩区人民生活生产之所。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就关心黄河滩区迁建问题。全面开展搬迁、迁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山东东营垦利区杨庙社区,总书记见到了他一直牵挂着的黄河滩区群众。

“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是滩区群众住房难的真实写照。如今在杨庙社区,排排楼房与条条公路整齐交织,现代化的便民服务设施齐全,印证昔日“穷窝窝”的翻天巨变。

黄河大坝上,听历史,看变迁;老年人餐厅里,掀锅盖,话家常;居民家中,问变化,听民声……一路边走边看边问,总书记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看到你们安居乐业,我感到很欣慰。”

“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看有哪些事要办好、哪些事必须加快步伐办好,治理好黄河就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这是党对人民的承诺,也是领袖深厚的为民情怀。

2022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他说:“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温暖的话语充满力量,振奋人心。

大河之美——“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我曾经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今天我要说,黄河一直以来也是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对母亲河的“健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牵肠挂肚。

黄河之病,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

全国主要流域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土地面积比例最大;上中下游生态易退化,恢复难度极大且过程缓慢;部分地区污染排放强度较高。

生态问题,考验历史眼光。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调子——“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整体把脉、系统开方。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总书记要求把黄河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上游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为主;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要注重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考察。从北京出发,飞机一路向西,经华北平原,越太行山脉,过黄土高原,抵达青藏高原。

舷窗外,黄河之水一路奔涌,两岸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告诉人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面临的难度绝非寻常。

青海坐拥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每年从这里输出的清洁水源,约占到黄河全流域的一半。在总书记心中,青海生态就像水晶一样,弥足珍贵而又非常脆弱。

在察尔汗盐湖,了解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在清洁能源企业,考察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在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远程视频察看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等点位实时监测情况……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青海的生态保护问题。

总书记明确要求:“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及保护“中华水塔”,总书记提出:要想一想这里是国内生产总值重要还是绿水青山重要?作为水源涵养地,承担着生态功能最大化的任务,而不是自己决定建个工厂、开个矿,搞点国内生产总值自己过日子。

从上游的“中华水塔”三江源,到中游的“中央水塔”秦岭、“华北水塔”山西……山一程,水一程,总书记心系“国之大者”。

“你们这里是华北水塔,京津冀的水源涵养地,是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孕育了灿烂的三晋文化。由于流域内过度开发,汾河生态曾遭受很大破坏,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下转2版)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1, PREBM=001, NUM=0, GUID=1728821332229029890,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1,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3/11/27/002/1728821332229029888.html, DOCPUBTIME=2023-11-27 01:01: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从青藏高原出发,穿高山、越峡谷、汇百川、纳千流,黄河在神州大地奔腾5400余公里,哺育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滋养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党的十八大以来,踏遍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目光所及、驻足所思,尽是对母亲河未来的深谋远虑。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言之殷殷、情之切切,九曲黄河激荡起更为雄浑的新时代交响。 大河之治——“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 2019年9月17日,河南郑州,黄河博物馆“千秋治河”展厅。 在一幅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图前,习近平总书记久久凝视。 决溢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摇摆不定的流线如厉鞭抽向大地,给百姓带来苦难。 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 曾几何时,黄河“多淤、多决、多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在新中国成立前的2500多年间,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 “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思接千载,总书记深刻思考着治黄与治国的关系。 千百年来,华夏儿女祈愿着黄河安澜。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将治黄重任交到中国共产党人手中。据统计,新中国成立至今,黄河实现70多年伏秋大汛不决口,24年不断流,先后抵御12次大洪水,创造“地上悬河”治理奇迹。 “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惨痛状况。”习近平总书记说。 来到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习近平总书记沿黄河岸边步行察看周边环境。 凭栏远眺,眼前天高水阔,林密鸟翔。总书记心中,谋划着黄河安澜的宏伟蓝图。 五害之属,水最为大。深知治水之重、之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我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一些地方几度繁华、几度衰落。历史上很多兴和衰都是连着发生的。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 黄河,无疑是治水的重中之重。 “国庆前夕大家都很忙。再忙,黄河问题还是要安排时间认真研究一下,党中央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第二日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 “我们都把黄河称为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总书记的一番话,道尽黄河之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黄河水害隐患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丝毫不能放松警惕。” 带着这样一种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黄河一线考察汛情。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彼时,黄河秋汛洪水已经退回主河槽,但从主河槽到码头绿化带10多米的“过界”痕迹依旧清晰可见。 刚一下车,总书记便问询前段时间水位最高时的水边线在哪里。 “这就是10月8日漫滩时的水边线。”在码头上,黄河河口管理局负责人手持展板,向总书记一一汇报。 码头风高浪急,总书记伸手帮助扶着晃动的展板,仔细察看,不时插话提问。 当听到黄河秋汛虽然“有惊有险”,但没有出现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总书记点头肯定。 “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实了。”习近平总书记说。 两天后的座谈会上,总书记再向负责治黄的同志们谈及大河之治的初心使命: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也是毛主席当年的夙愿”,“如今我们接着做起来了”。 “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要坚持问题导向,再接再厉,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黄河下游有着广阔的“滩区”。主河槽与防汛大堤之间的滩区,是黄河行洪、滞洪、沉沙的重要区域,也是滩区人民生活生产之所。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就关心黄河滩区迁建问题。全面开展搬迁、迁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山东东营垦利区杨庙社区,总书记见到了他一直牵挂着的黄河滩区群众。 “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是滩区群众住房难的真实写照。如今在杨庙社区,排排楼房与条条公路整齐交织,现代化的便民服务设施齐全,印证昔日“穷窝窝”的翻天巨变。 黄河大坝上,听历史,看变迁;老年人餐厅里,掀锅盖,话家常;居民家中,问变化,听民声……一路边走边看边问,总书记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看到你们安居乐业,我感到很欣慰。” “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看有哪些事要办好、哪些事必须加快步伐办好,治理好黄河就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这是党对人民的承诺,也是领袖深厚的为民情怀。 2022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他说:“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温暖的话语充满力量,振奋人心。 大河之美——“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我曾经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今天我要说,黄河一直以来也是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对母亲河的“健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牵肠挂肚。 黄河之病,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 全国主要流域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土地面积比例最大;上中下游生态易退化,恢复难度极大且过程缓慢;部分地区污染排放强度较高。 生态问题,考验历史眼光。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调子——“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整体把脉、系统开方。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总书记要求把黄河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上游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为主;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要注重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考察。从北京出发,飞机一路向西,经华北平原,越太行山脉,过黄土高原,抵达青藏高原。 舷窗外,黄河之水一路奔涌,两岸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告诉人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面临的难度绝非寻常。 青海坐拥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每年从这里输出的清洁水源,约占到黄河全流域的一半。在总书记心中,青海生态就像水晶一样,弥足珍贵而又非常脆弱。 在察尔汗盐湖,了解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在清洁能源企业,考察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在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远程视频察看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等点位实时监测情况……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青海的生态保护问题。 总书记明确要求:“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及保护“中华水塔”,总书记提出:要想一想这里是国内生产总值重要还是绿水青山重要?作为水源涵养地,承担着生态功能最大化的任务,而不是自己决定建个工厂、开个矿,搞点国内生产总值自己过日子。 从上游的“中华水塔”三江源,到中游的“中央水塔”秦岭、“华北水塔”山西……山一程,水一程,总书记心系“国之大者”。 “你们这里是华北水塔,京津冀的水源涵养地,是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孕育了灿烂的三晋文化。由于流域内过度开发,汾河生态曾遭受很大破坏,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下转2版), BM=001版, type=0, ZB_DROP=0, TXS=3373, NODEID=null, DOCTITLE=习近平的黄河情怀,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从青藏高原出发,穿高山、越峡谷、汇百川、纳千流,黄河在神州大地奔腾5400余公里,哺育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滋养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党的十八大以来,踏遍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目光所及、驻足所思,尽是对母亲河未来的深谋远虑。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言之殷殷、情之切切,九曲黄河激荡起更为雄浑的新时代交响。

大河之治——“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

2019年9月17日,河南郑州,黄河博物馆“千秋治河”展厅。

在一幅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图前,习近平总书记久久凝视。

决溢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摇摆不定的流线如厉鞭抽向大地,给百姓带来苦难。

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

曾几何时,黄河“多淤、多决、多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在新中国成立前的2500多年间,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

“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思接千载,总书记深刻思考着治黄与治国的关系。

千百年来,华夏儿女祈愿着黄河安澜。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将治黄重任交到中国共产党人手中。据统计,新中国成立至今,黄河实现70多年伏秋大汛不决口,24年不断流,先后抵御12次大洪水,创造“地上悬河”治理奇迹。

“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惨痛状况。”习近平总书记说。

来到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习近平总书记沿黄河岸边步行察看周边环境。

凭栏远眺,眼前天高水阔,林密鸟翔。总书记心中,谋划着黄河安澜的宏伟蓝图。

五害之属,水最为大。深知治水之重、之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我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一些地方几度繁华、几度衰落。历史上很多兴和衰都是连着发生的。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

黄河,无疑是治水的重中之重。

“国庆前夕大家都很忙。再忙,黄河问题还是要安排时间认真研究一下,党中央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第二日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

“我们都把黄河称为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总书记的一番话,道尽黄河之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黄河水害隐患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丝毫不能放松警惕。”

带着这样一种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黄河一线考察汛情。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彼时,黄河秋汛洪水已经退回主河槽,但从主河槽到码头绿化带10多米的“过界”痕迹依旧清晰可见。

刚一下车,总书记便问询前段时间水位最高时的水边线在哪里。

“这就是10月8日漫滩时的水边线。”在码头上,黄河河口管理局负责人手持展板,向总书记一一汇报。

码头风高浪急,总书记伸手帮助扶着晃动的展板,仔细察看,不时插话提问。

当听到黄河秋汛虽然“有惊有险”,但没有出现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总书记点头肯定。

“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实了。”习近平总书记说。

两天后的座谈会上,总书记再向负责治黄的同志们谈及大河之治的初心使命: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也是毛主席当年的夙愿”,“如今我们接着做起来了”。

“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要坚持问题导向,再接再厉,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黄河下游有着广阔的“滩区”。主河槽与防汛大堤之间的滩区,是黄河行洪、滞洪、沉沙的重要区域,也是滩区人民生活生产之所。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就关心黄河滩区迁建问题。全面开展搬迁、迁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山东东营垦利区杨庙社区,总书记见到了他一直牵挂着的黄河滩区群众。

“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是滩区群众住房难的真实写照。如今在杨庙社区,排排楼房与条条公路整齐交织,现代化的便民服务设施齐全,印证昔日“穷窝窝”的翻天巨变。

黄河大坝上,听历史,看变迁;老年人餐厅里,掀锅盖,话家常;居民家中,问变化,听民声……一路边走边看边问,总书记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看到你们安居乐业,我感到很欣慰。”

“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看有哪些事要办好、哪些事必须加快步伐办好,治理好黄河就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这是党对人民的承诺,也是领袖深厚的为民情怀。

2022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他说:“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温暖的话语充满力量,振奋人心。

大河之美——“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我曾经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今天我要说,黄河一直以来也是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对母亲河的“健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牵肠挂肚。

黄河之病,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

全国主要流域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土地面积比例最大;上中下游生态易退化,恢复难度极大且过程缓慢;部分地区污染排放强度较高。

生态问题,考验历史眼光。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调子——“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整体把脉、系统开方。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总书记要求把黄河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上游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为主;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要注重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考察。从北京出发,飞机一路向西,经华北平原,越太行山脉,过黄土高原,抵达青藏高原。

舷窗外,黄河之水一路奔涌,两岸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告诉人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面临的难度绝非寻常。

青海坐拥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每年从这里输出的清洁水源,约占到黄河全流域的一半。在总书记心中,青海生态就像水晶一样,弥足珍贵而又非常脆弱。

在察尔汗盐湖,了解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在清洁能源企业,考察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在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远程视频察看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等点位实时监测情况……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青海的生态保护问题。

总书记明确要求:“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及保护“中华水塔”,总书记提出:要想一想这里是国内生产总值重要还是绿水青山重要?作为水源涵养地,承担着生态功能最大化的任务,而不是自己决定建个工厂、开个矿,搞点国内生产总值自己过日子。

从上游的“中华水塔”三江源,到中游的“中央水塔”秦岭、“华北水塔”山西……山一程,水一程,总书记心系“国之大者”。

“你们这里是华北水塔,京津冀的水源涵养地,是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孕育了灿烂的三晋文化。由于流域内过度开发,汾河生态曾遭受很大破坏,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下转2版)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728821332229029890, IR_CONTENT=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从青藏高原出发,穿高山、越峡谷、汇百川、纳千流,黄河在神州大地奔腾5400余公里,哺育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滋养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党的十八大以来,踏遍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目光所及、驻足所思,尽是对母亲河未来的深谋远虑。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言之殷殷、情之切切,九曲黄河激荡起更为雄浑的新时代交响。 大河之治——“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 2019年9月17日,河南郑州,黄河博物馆“千秋治河”展厅。 在一幅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图前,习近平总书记久久凝视。 决溢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摇摆不定的流线如厉鞭抽向大地,给百姓带来苦难。 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 曾几何时,黄河“多淤、多决、多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在新中国成立前的2500多年间,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 “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思接千载,总书记深刻思考着治黄与治国的关系。 千百年来,华夏儿女祈愿着黄河安澜。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将治黄重任交到中国共产党人手中。据统计,新中国成立至今,黄河实现70多年伏秋大汛不决口,24年不断流,先后抵御12次大洪水,创造“地上悬河”治理奇迹。 “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惨痛状况。”习近平总书记说。 来到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习近平总书记沿黄河岸边步行察看周边环境。 凭栏远眺,眼前天高水阔,林密鸟翔。总书记心中,谋划着黄河安澜的宏伟蓝图。 五害之属,水最为大。深知治水之重、之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我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一些地方几度繁华、几度衰落。历史上很多兴和衰都是连着发生的。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 黄河,无疑是治水的重中之重。 “国庆前夕大家都很忙。再忙,黄河问题还是要安排时间认真研究一下,党中央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第二日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 “我们都把黄河称为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总书记的一番话,道尽黄河之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黄河水害隐患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丝毫不能放松警惕。” 带着这样一种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黄河一线考察汛情。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彼时,黄河秋汛洪水已经退回主河槽,但从主河槽到码头绿化带10多米的“过界”痕迹依旧清晰可见。 刚一下车,总书记便问询前段时间水位最高时的水边线在哪里。 “这就是10月8日漫滩时的水边线。”在码头上,黄河河口管理局负责人手持展板,向总书记一一汇报。 码头风高浪急,总书记伸手帮助扶着晃动的展板,仔细察看,不时插话提问。 当听到黄河秋汛虽然“有惊有险”,但没有出现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总书记点头肯定。 “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实了。”习近平总书记说。 两天后的座谈会上,总书记再向负责治黄的同志们谈及大河之治的初心使命: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也是毛主席当年的夙愿”,“如今我们接着做起来了”。 “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要坚持问题导向,再接再厉,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黄河下游有着广阔的“滩区”。主河槽与防汛大堤之间的滩区,是黄河行洪、滞洪、沉沙的重要区域,也是滩区人民生活生产之所。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就关心黄河滩区迁建问题。全面开展搬迁、迁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山东东营垦利区杨庙社区,总书记见到了他一直牵挂着的黄河滩区群众。 “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是滩区群众住房难的真实写照。如今在杨庙社区,排排楼房与条条公路整齐交织,现代化的便民服务设施齐全,印证昔日“穷窝窝”的翻天巨变。 黄河大坝上,听历史,看变迁;老年人餐厅里,掀锅盖,话家常;居民家中,问变化,听民声……一路边走边看边问,总书记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看到你们安居乐业,我感到很欣慰。” “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看有哪些事要办好、哪些事必须加快步伐办好,治理好黄河就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这是党对人民的承诺,也是领袖深厚的为民情怀。 2022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他说:“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温暖的话语充满力量,振奋人心。 大河之美——“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我曾经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今天我要说,黄河一直以来也是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对母亲河的“健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牵肠挂肚。 黄河之病,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 全国主要流域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土地面积比例最大;上中下游生态易退化,恢复难度极大且过程缓慢;部分地区污染排放强度较高。 生态问题,考验历史眼光。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调子——“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整体把脉、系统开方。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总书记要求把黄河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上游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为主;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要注重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考察。从北京出发,飞机一路向西,经华北平原,越太行山脉,过黄土高原,抵达青藏高原。 舷窗外,黄河之水一路奔涌,两岸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告诉人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面临的难度绝非寻常。 青海坐拥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每年从这里输出的清洁水源,约占到黄河全流域的一半。在总书记心中,青海生态就像水晶一样,弥足珍贵而又非常脆弱。 在察尔汗盐湖,了解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在清洁能源企业,考察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在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远程视频察看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等点位实时监测情况……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青海的生态保护问题。 总书记明确要求:“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及保护“中华水塔”,总书记提出:要想一想这里是国内生产总值重要还是绿水青山重要?作为水源涵养地,承担着生态功能最大化的任务,而不是自己决定建个工厂、开个矿,搞点国内生产总值自己过日子。 从上游的“中华水塔”三江源,到中游的“中央水塔”秦岭、“华北水塔”山西……山一程,水一程,总书记心系“国之大者”。 “你们这里是华北水塔,京津冀的水源涵养地,是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孕育了灿烂的三晋文化。由于流域内过度开发,汾河生态曾遭受很大破坏,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下转2版),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31127001.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0/DE/wKhurGVjgjmAIxThAAtNZX7qowY558.png, ZB_AREA_LIST=, FB=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2, CODE=200, CURBM=001, YEAR=2023, PAPERDATE=2023/11/27, DAY=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