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2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石棉县“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最后一个集中安置点分房

本报讯 12月22日,冬至。石棉县草科乡田湾河村灾后恢复重建雷打石集中安置点迎来分房时刻。安置群众满怀对未来的期待,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分房当日,现场一派热闹景象。田湾村4组村民其麦花姆身着藏族服装,和家人早早地来到分房现场,在经过签到、选房、确认签字等一系列程序后,终于拿到了心仪的房号。

其麦花姆介绍,她家的房屋在“9·5”泸定地震中受损严重,被鉴定为D级危房,需拆除重建,但因原房基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宜原址重建,经过乡村组干部的协调对接,最终统一规划到雷打石集中安置点内安置。在安置点附近租房过渡的她时刻关注着新房建设进度,盼着早日搬进新房。

接过房号,其麦花姆迫不及待地向新房奔去。打开房门后,她和家人仔细查看新房布局,讨论着装修设计规划,言语中流露出对新生活的期待。“房子装修好后,我要开个藏餐店和藏服店,卖我们藏族的服装、首饰和鞋子。”其麦花姆说。

在雷打石集中安置点内,除其麦花姆这样的搬迁安置户外,还有不少因安置点和公共设施整体规划建设,腾退宅基地选择统规安置的村民。田湾河村3组村民李成毅就是其中一户,为了让受灾群众有个安全的居住地,他主动将自家宅基地和土地让出来支持安置点建设。

草科乡田湾河村灾后恢复重建雷打石集中安置点占地面积约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000平方米,共计房屋36栋,设计安置户数111户。

分房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为确保安置群众早日搬进新家,草科乡政府与施工方、自建委组成了工作专班,积极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做好分房后的各类协调保障工作。此外,为了让老百姓从高山上搬下来后稳得住、能发展,该安置点将依托温泉小镇总体规划,通过重建优化提升农房质量、基础配套设施和产业发展,带动发展旅游业,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现在有老百姓打算将新房打造成民宿、餐饮店、农特产品和民族产品销售商店等,我们也将围绕温泉小镇做好规划,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吃上旅游饭,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草科乡党委书记陈华伟表示。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以来,石棉县紧扣“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目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草科乡田湾河村灾后恢复重建雷打石集中安置点的顺利分房,标志着石棉县8个灾后恢复重建集中安置点全面完成分房任务。截至目前,石棉县维修加固、原址自建、异址自建、购房安置、投亲安置已全面完成。

彭瑶 本报记者 吴丹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2, PREBM=001, NUM=1, GUID=1738983334535168003,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2,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3/12/25/002/1738983334535168003.html, DOCPUBTIME=2023-12-25 02:01:07, DOCAUTHOR=吴丹, CLEAR_CONTENT= 本报讯 12月22日,冬至。石棉县草科乡田湾河村灾后恢复重建雷打石集中安置点迎来分房时刻。安置群众满怀对未来的期待,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分房当日,现场一派热闹景象。田湾村4组村民其麦花姆身着藏族服装,和家人早早地来到分房现场,在经过签到、选房、确认签字等一系列程序后,终于拿到了心仪的房号。 其麦花姆介绍,她家的房屋在“9·5”泸定地震中受损严重,被鉴定为D级危房,需拆除重建,但因原房基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宜原址重建,经过乡村组干部的协调对接,最终统一规划到雷打石集中安置点内安置。在安置点附近租房过渡的她时刻关注着新房建设进度,盼着早日搬进新房。 接过房号,其麦花姆迫不及待地向新房奔去。打开房门后,她和家人仔细查看新房布局,讨论着装修设计规划,言语中流露出对新生活的期待。“房子装修好后,我要开个藏餐店和藏服店,卖我们藏族的服装、首饰和鞋子。”其麦花姆说。 在雷打石集中安置点内,除其麦花姆这样的搬迁安置户外,还有不少因安置点和公共设施整体规划建设,腾退宅基地选择统规安置的村民。田湾河村3组村民李成毅就是其中一户,为了让受灾群众有个安全的居住地,他主动将自家宅基地和土地让出来支持安置点建设。 草科乡田湾河村灾后恢复重建雷打石集中安置点占地面积约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000平方米,共计房屋36栋,设计安置户数111户。 分房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为确保安置群众早日搬进新家,草科乡政府与施工方、自建委组成了工作专班,积极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做好分房后的各类协调保障工作。此外,为了让老百姓从高山上搬下来后稳得住、能发展,该安置点将依托温泉小镇总体规划,通过重建优化提升农房质量、基础配套设施和产业发展,带动发展旅游业,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现在有老百姓打算将新房打造成民宿、餐饮店、农特产品和民族产品销售商店等,我们也将围绕温泉小镇做好规划,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吃上旅游饭,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草科乡党委书记陈华伟表示。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以来,石棉县紧扣“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目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草科乡田湾河村灾后恢复重建雷打石集中安置点的顺利分房,标志着石棉县8个灾后恢复重建集中安置点全面完成分房任务。截至目前,石棉县维修加固、原址自建、异址自建、购房安置、投亲安置已全面完成。 彭瑶 本报记者 吴丹, BM=002版, type=0, ZB_DROP=0, TXS=1041, NODEID=null, DOCTITLE=石棉县“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最后一个集中安置点分房,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本报讯 12月22日,冬至。石棉县草科乡田湾河村灾后恢复重建雷打石集中安置点迎来分房时刻。安置群众满怀对未来的期待,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分房当日,现场一派热闹景象。田湾村4组村民其麦花姆身着藏族服装,和家人早早地来到分房现场,在经过签到、选房、确认签字等一系列程序后,终于拿到了心仪的房号。

其麦花姆介绍,她家的房屋在“9·5”泸定地震中受损严重,被鉴定为D级危房,需拆除重建,但因原房基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宜原址重建,经过乡村组干部的协调对接,最终统一规划到雷打石集中安置点内安置。在安置点附近租房过渡的她时刻关注着新房建设进度,盼着早日搬进新房。

接过房号,其麦花姆迫不及待地向新房奔去。打开房门后,她和家人仔细查看新房布局,讨论着装修设计规划,言语中流露出对新生活的期待。“房子装修好后,我要开个藏餐店和藏服店,卖我们藏族的服装、首饰和鞋子。”其麦花姆说。

在雷打石集中安置点内,除其麦花姆这样的搬迁安置户外,还有不少因安置点和公共设施整体规划建设,腾退宅基地选择统规安置的村民。田湾河村3组村民李成毅就是其中一户,为了让受灾群众有个安全的居住地,他主动将自家宅基地和土地让出来支持安置点建设。

草科乡田湾河村灾后恢复重建雷打石集中安置点占地面积约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000平方米,共计房屋36栋,设计安置户数111户。

分房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为确保安置群众早日搬进新家,草科乡政府与施工方、自建委组成了工作专班,积极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做好分房后的各类协调保障工作。此外,为了让老百姓从高山上搬下来后稳得住、能发展,该安置点将依托温泉小镇总体规划,通过重建优化提升农房质量、基础配套设施和产业发展,带动发展旅游业,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现在有老百姓打算将新房打造成民宿、餐饮店、农特产品和民族产品销售商店等,我们也将围绕温泉小镇做好规划,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吃上旅游饭,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草科乡党委书记陈华伟表示。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以来,石棉县紧扣“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目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草科乡田湾河村灾后恢复重建雷打石集中安置点的顺利分房,标志着石棉县8个灾后恢复重建集中安置点全面完成分房任务。截至目前,石棉县维修加固、原址自建、异址自建、购房安置、投亲安置已全面完成。

彭瑶 本报记者 吴丹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738983334535168003, IR_CONTENT= 本报讯 12月22日,冬至。石棉县草科乡田湾河村灾后恢复重建雷打石集中安置点迎来分房时刻。安置群众满怀对未来的期待,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分房当日,现场一派热闹景象。田湾村4组村民其麦花姆身着藏族服装,和家人早早地来到分房现场,在经过签到、选房、确认签字等一系列程序后,终于拿到了心仪的房号。 其麦花姆介绍,她家的房屋在“9·5”泸定地震中受损严重,被鉴定为D级危房,需拆除重建,但因原房基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宜原址重建,经过乡村组干部的协调对接,最终统一规划到雷打石集中安置点内安置。在安置点附近租房过渡的她时刻关注着新房建设进度,盼着早日搬进新房。 接过房号,其麦花姆迫不及待地向新房奔去。打开房门后,她和家人仔细查看新房布局,讨论着装修设计规划,言语中流露出对新生活的期待。“房子装修好后,我要开个藏餐店和藏服店,卖我们藏族的服装、首饰和鞋子。”其麦花姆说。 在雷打石集中安置点内,除其麦花姆这样的搬迁安置户外,还有不少因安置点和公共设施整体规划建设,腾退宅基地选择统规安置的村民。田湾河村3组村民李成毅就是其中一户,为了让受灾群众有个安全的居住地,他主动将自家宅基地和土地让出来支持安置点建设。 草科乡田湾河村灾后恢复重建雷打石集中安置点占地面积约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000平方米,共计房屋36栋,设计安置户数111户。 分房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为确保安置群众早日搬进新家,草科乡政府与施工方、自建委组成了工作专班,积极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做好分房后的各类协调保障工作。此外,为了让老百姓从高山上搬下来后稳得住、能发展,该安置点将依托温泉小镇总体规划,通过重建优化提升农房质量、基础配套设施和产业发展,带动发展旅游业,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现在有老百姓打算将新房打造成民宿、餐饮店、农特产品和民族产品销售商店等,我们也将围绕温泉小镇做好规划,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吃上旅游饭,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草科乡党委书记陈华伟表示。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以来,石棉县紧扣“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目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草科乡田湾河村灾后恢复重建雷打石集中安置点的顺利分房,标志着石棉县8个灾后恢复重建集中安置点全面完成分房任务。截至目前,石棉县维修加固、原址自建、异址自建、购房安置、投亲安置已全面完成。 彭瑶 本报记者 吴丹,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31225002.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0/E6/wKhurGWIepeAfEfrAAvmm5BiWbA172.png, ZB_AREA_LIST=, FB=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3, CODE=200, CURBM=002, YEAR=2023, PAPERDATE=2023/12/25, DAY=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