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3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蝶变新生 活力迸发

——探寻名山区百丈镇成功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背后的故事

百丈湖全貌

百丈湖全貌

穿行于名山区百丈镇,抬眼望去,一条条乡村道路蜿蜒平整、通村入户,一栋栋农家新居绿树掩映、窗明几净,一个个产业基地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一幅浸染着青山、绿水、和谐、乐居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不断刷新人们过往的记忆。

近年来,百丈镇紧紧围绕市委“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工作目标,抢抓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发展机遇,聚焦中心镇改革发展关键重点,创新“四个抓手”“四项工程”,持续壮大产业发展、提升城镇功能、做实民生福祉、抓实社会治理,不断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共进,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从“单一种植”

到“三产融合”

在百丈镇,茶叶是支柱产业之一。当地5万亩茶园连绵成片,20公里的中国至美茶园绿道将万亩茶园和天赐美景串联,成为该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茶产业上搞创新、试融合,百丈镇走在前面。茶是百丈的生命线。该镇户籍人口3.5万人,其中茶农就有2.8万人。为将茶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百丈镇自2017年开始,积极响应名山区委、区政府号召,将辖区内“小、多、散、乱”的173家茶企压缩至34家。茶企数量做了减法,茶叶品质却发生了质变。

百丈镇解放村在全区创新实施茶园托管服务,茶农可将茶园交给更专业的团队进行统一管护。此举既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实现了统防统治,茶叶年年增产。以最少投入实现最大产出,茶农提前体验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便利与福利。

全镇全域以茶产业、绿色种养业为基础,横向拓展粮经复合、生态种植、茶苗繁育、林下种养等多元产业类型。通过茶园改造提升、绿色防控、茶叶专用肥推广等示范建设,推动茶叶产量、产值稳步提升。全镇茶园面积5.1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3.8万亩,茶农2.8万人,茶叶加工企业34家,年产值达6亿元。

单一种植,产值受限,怎么增收、怎么发展、怎么振兴乡村?百丈镇以三产融合结合的新思路,一改传统发展模式,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红利下,探索出一条创新的致富路。

百丈镇位于名山区两个综合经济区中的东部经济区。该区紧靠成都市域,受成都经济辐射影响最强,是我市东进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因此,在工业方面,百丈镇与成雅工业园互为依托。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个产业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随着曼尼威斯等机械制造核心企业入驻成雅工业园,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起来。

如今,成雅工业园已成为投资兴业的一块沃土。一个个工业项目挺起百丈镇的经济脊梁。全镇重点集聚机械制造、循环经济、先进材料等众多优势产业,组团式发展,推动发展模式从工业集中发展区走向产业新城。不断夯实工业经济发展空间,根据项目划分征地搬迁工作组,每个组由1名镇班子成员带队,抽调精兵强将,集中精力,全力攻坚。实现“一个班子、一支队伍、一个项目、一体推进”,确保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起步区重点项目按时落地见效。近两年,已完成13个工业项目征地1200亩,搬迁200余户。截至2023年8月,园区入园企业已达8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2023年1—7月,实现工业产值30.62亿元,同比增长27.89%。

乡镇连接城乡,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主力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阵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

走进解放村,昔日的土坡荒山变“金山银山”,美丽的月亮湖成为“致富湖”。

在月亮湖景区旁,“山舍农庄”负责人高欣玉近来十分忙。“忙着学习制作手工茶,学习生产经营知识。”高欣玉说,虽然忙,但心里很踏实。

以往,高欣玉家住的是普通农房,一家的壮劳力都在外务工,家里留守着老人和孩子。如今,她家房子经过设计规划,摇身一变成为农家乐,而高欣玉也能天天陪着家人。

“今天的好生活得益于搭上了村里大力发展农家乐的浪潮。”高欣玉说。

高欣玉准备创办农家乐时,因为担心风险,一度没有信心。当时村里想开农家乐又怕风险高的人不在少数。为消除大家疑虑,百丈镇一方面通过用好农民夜校载体,聚焦茶旅融合业态培育,开展手工茶制作、民俗发展、厨师厨艺、金融知识等专题培训。另一方面,从有发展意愿和潜力的群众中,筛选培养对象,“一对一”开展结对帮扶。

有了“领头羊”,当地农家乐搭乘“茶旅融合”的快车,发展迅速。经过几年探索和沉淀,当地农家乐已经开始朝民宿转型。

解放村只是一个缩影。在文旅产业发展带动下,当地村民收入增加,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构建大旅游格局,推进全域文旅融合一盘棋,“四梁八柱”越夯越实,助推百丈镇旅游提能升级驶入快车道。

采访中,记者获悉,百丈镇党委、政府以“统筹规划、重点突破、项目带动、产业支撑”为指导,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基础,努力打造产业集聚、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新型中心城镇。聚力活跃以“两湖”为依托的文旅产业。聚焦资源资产,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全力保障百丈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配合名山区康养公司,推动月亮湖景区打造。抓实会节经济发展,全力办好月亮湖夏季龙虾节,吸引人气、带来商气、带动消费、促农增收。重点依托“两湖”,引入社会资本,组建精品民宿产业群,全镇引入培育特色农家乐、高端民宿、精品酒店共计31家,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带动就业800余人。

从农业、工业、旅游业来看,百丈三业并举,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把特有优势发挥到最大最强,也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以民生保障为中心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镇域综合实力强,强在哪儿?民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加分项”。

在民生考卷上,百丈镇的答案同样温暖且坚定。

近年来,百丈镇高岗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从一个环境脏乱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说起高岗村,不得不提垃圾分类。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清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机制,让高岗村实现村容村貌全面提升。

生产生活垃圾增多,没有一套完整的垃圾处理体系,导致高岗村的村道、河道垃圾遍布,垃圾处理、面源污染、污水处理曾经一度成为群众最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

后来,该村兴建垃圾池,村容村貌得到提升。然而,厨余垃圾等各种垃圾未经分类随意倾倒,严重影响垃圾池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

针对这一问题,高岗村多次召开村“两委”会、村党员大会等会议反复研究,在大多数群众自愿基础上,村“两委”作出“消灭垃圾池”的决定,果断把全村所有垃圾池全部拆除,倒逼垃圾治理问题的解决。

当时,各地正大力提倡修建垃圾池,高岗村的做法,无疑是非常大胆和超前的。在全村决定“消灭垃圾池”的那一刻,部分村民不看好。在各种质疑声中,高岗村依然坚定地出发了。

村上提出高岗垃圾三分类处理法,底气来源于重实际、重民意。随后,通过领导干部一遍遍亲自带头示范垃圾分类处理,调动村民积极性,从“群众看”变成了“群众干”,解决了“不愿”的问题。

之后,又实行奖惩并重的机制,并写进村规民约,人人都是环境治理的监督员,解决了“不想”的问题。垃圾分类带动村子实现转型升级,吃上旅游饭,摘掉了贫困帽,高岗村村民很满意,这就解决了“不能”的问题。

像高岗村的变化一样,统筹深度推进乡村振兴,百丈镇一直在路上。而今,该镇首创“组织引领、群众参与,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建章立制、常态管理”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高岗村模式”,全镇配备4辆垃圾转运车,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模式,推广生活垃圾分类,镇区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达100%,解决了镇区和农村地区垃圾处理难题。

在污水处理方面,百丈镇抓好以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市政设施配套建设,成雅工业园区建成日处理量5000立方米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量240立方米污水处理站1座,建成工业大道、新城大道等共计约15公里市政道路。同时,编制实施《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实施方案》,以“全域整治、突出示范、常态长效”为总体工作思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开展场镇秩序规范和环境整治;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区)为抓手,开展旅游主要节点区域及环线环境整治;以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为抓手,开展重要交通道路及沿线环境整治。综合施策全力打赢“百日攻坚战”,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开展。

同时,全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针对社会治理不牢、基层自治组织薄弱、自治资源分散、服务不精准等问题,将相对分散的9类基层社会治理力量300余人进行有效整合,组成“茶源义警”群防群治队伍,实现多元化调节、一站式服务新机制,探索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百丈镇司法所成功创成省级“枫桥式司法所”,荣获名山区发展突出贡献奖。

民生是发展的底色,筑牢幸福之基,发展才能蒸蒸日上。无论是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

流云之上,百丈天空星光灿烂;流云之下,百丈大地流光溢彩。一个个产业项目、一项项惠民举措,都化作一张张绽放的笑脸,托起全镇群众稳稳的幸福。百强过招强者胜,良好的发展态势、向上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了全镇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长风破浪奔新程。百丈镇站在新的起点上,正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精神,浓墨重彩抒写新的美好篇章。 本报记者 石雨川

百丈湖观景台

百丈湖观景台

百丈镇高岗村垃圾分类运输

百丈镇高岗村垃圾分类运输

月亮湖观景亭

月亮湖观景亭

名山区百丈镇月亮湖景区

名山区百丈镇月亮湖景区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1, PREBM=002, NUM=2, GUID=1742607170628812800,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3,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01/04/003/1742607170628812800.html, DOCPUBTIME=2024-01-04 02:01:07, DOCAUTHOR=石雨川, CLEAR_CONTENT= 穿行于名山区百丈镇,抬眼望去,一条条乡村道路蜿蜒平整、通村入户,一栋栋农家新居绿树掩映、窗明几净,一个个产业基地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一幅浸染着青山、绿水、和谐、乐居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不断刷新人们过往的记忆。 近年来,百丈镇紧紧围绕市委“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工作目标,抢抓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发展机遇,聚焦中心镇改革发展关键重点,创新“四个抓手”“四项工程”,持续壮大产业发展、提升城镇功能、做实民生福祉、抓实社会治理,不断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共进,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从“单一种植” 到“三产融合” 在百丈镇,茶叶是支柱产业之一。当地5万亩茶园连绵成片,20公里的中国至美茶园绿道将万亩茶园和天赐美景串联,成为该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茶产业上搞创新、试融合,百丈镇走在前面。茶是百丈的生命线。该镇户籍人口3.5万人,其中茶农就有2.8万人。为将茶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百丈镇自2017年开始,积极响应名山区委、区政府号召,将辖区内“小、多、散、乱”的173家茶企压缩至34家。茶企数量做了减法,茶叶品质却发生了质变。 百丈镇解放村在全区创新实施茶园托管服务,茶农可将茶园交给更专业的团队进行统一管护。此举既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实现了统防统治,茶叶年年增产。以最少投入实现最大产出,茶农提前体验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便利与福利。 全镇全域以茶产业、绿色种养业为基础,横向拓展粮经复合、生态种植、茶苗繁育、林下种养等多元产业类型。通过茶园改造提升、绿色防控、茶叶专用肥推广等示范建设,推动茶叶产量、产值稳步提升。全镇茶园面积5.1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3.8万亩,茶农2.8万人,茶叶加工企业34家,年产值达6亿元。 单一种植,产值受限,怎么增收、怎么发展、怎么振兴乡村?百丈镇以三产融合结合的新思路,一改传统发展模式,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红利下,探索出一条创新的致富路。 百丈镇位于名山区两个综合经济区中的东部经济区。该区紧靠成都市域,受成都经济辐射影响最强,是我市东进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因此,在工业方面,百丈镇与成雅工业园互为依托。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个产业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随着曼尼威斯等机械制造核心企业入驻成雅工业园,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起来。 如今,成雅工业园已成为投资兴业的一块沃土。一个个工业项目挺起百丈镇的经济脊梁。全镇重点集聚机械制造、循环经济、先进材料等众多优势产业,组团式发展,推动发展模式从工业集中发展区走向产业新城。不断夯实工业经济发展空间,根据项目划分征地搬迁工作组,每个组由1名镇班子成员带队,抽调精兵强将,集中精力,全力攻坚。实现“一个班子、一支队伍、一个项目、一体推进”,确保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起步区重点项目按时落地见效。近两年,已完成13个工业项目征地1200亩,搬迁200余户。截至2023年8月,园区入园企业已达8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2023年1—7月,实现工业产值30.62亿元,同比增长27.89%。 乡镇连接城乡,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主力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阵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 走进解放村,昔日的土坡荒山变“金山银山”,美丽的月亮湖成为“致富湖”。 在月亮湖景区旁,“山舍农庄”负责人高欣玉近来十分忙。“忙着学习制作手工茶,学习生产经营知识。”高欣玉说,虽然忙,但心里很踏实。 以往,高欣玉家住的是普通农房,一家的壮劳力都在外务工,家里留守着老人和孩子。如今,她家房子经过设计规划,摇身一变成为农家乐,而高欣玉也能天天陪着家人。 “今天的好生活得益于搭上了村里大力发展农家乐的浪潮。”高欣玉说。 高欣玉准备创办农家乐时,因为担心风险,一度没有信心。当时村里想开农家乐又怕风险高的人不在少数。为消除大家疑虑,百丈镇一方面通过用好农民夜校载体,聚焦茶旅融合业态培育,开展手工茶制作、民俗发展、厨师厨艺、金融知识等专题培训。另一方面,从有发展意愿和潜力的群众中,筛选培养对象,“一对一”开展结对帮扶。 有了“领头羊”,当地农家乐搭乘“茶旅融合”的快车,发展迅速。经过几年探索和沉淀,当地农家乐已经开始朝民宿转型。 解放村只是一个缩影。在文旅产业发展带动下,当地村民收入增加,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构建大旅游格局,推进全域文旅融合一盘棋,“四梁八柱”越夯越实,助推百丈镇旅游提能升级驶入快车道。 采访中,记者获悉,百丈镇党委、政府以“统筹规划、重点突破、项目带动、产业支撑”为指导,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基础,努力打造产业集聚、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新型中心城镇。聚力活跃以“两湖”为依托的文旅产业。聚焦资源资产,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全力保障百丈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配合名山区康养公司,推动月亮湖景区打造。抓实会节经济发展,全力办好月亮湖夏季龙虾节,吸引人气、带来商气、带动消费、促农增收。重点依托“两湖”,引入社会资本,组建精品民宿产业群,全镇引入培育特色农家乐、高端民宿、精品酒店共计31家,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带动就业800余人。 从农业、工业、旅游业来看,百丈三业并举,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把特有优势发挥到最大最强,也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以民生保障为中心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镇域综合实力强,强在哪儿?民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加分项”。 在民生考卷上,百丈镇的答案同样温暖且坚定。 近年来,百丈镇高岗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从一个环境脏乱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说起高岗村,不得不提垃圾分类。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清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机制,让高岗村实现村容村貌全面提升。 生产生活垃圾增多,没有一套完整的垃圾处理体系,导致高岗村的村道、河道垃圾遍布,垃圾处理、面源污染、污水处理曾经一度成为群众最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 后来,该村兴建垃圾池,村容村貌得到提升。然而,厨余垃圾等各种垃圾未经分类随意倾倒,严重影响垃圾池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 针对这一问题,高岗村多次召开村“两委”会、村党员大会等会议反复研究,在大多数群众自愿基础上,村“两委”作出“消灭垃圾池”的决定,果断把全村所有垃圾池全部拆除,倒逼垃圾治理问题的解决。 当时,各地正大力提倡修建垃圾池,高岗村的做法,无疑是非常大胆和超前的。在全村决定“消灭垃圾池”的那一刻,部分村民不看好。在各种质疑声中,高岗村依然坚定地出发了。 村上提出高岗垃圾三分类处理法,底气来源于重实际、重民意。随后,通过领导干部一遍遍亲自带头示范垃圾分类处理,调动村民积极性,从“群众看”变成了“群众干”,解决了“不愿”的问题。 之后,又实行奖惩并重的机制,并写进村规民约,人人都是环境治理的监督员,解决了“不想”的问题。垃圾分类带动村子实现转型升级,吃上旅游饭,摘掉了贫困帽,高岗村村民很满意,这就解决了“不能”的问题。 像高岗村的变化一样,统筹深度推进乡村振兴,百丈镇一直在路上。而今,该镇首创“组织引领、群众参与,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建章立制、常态管理”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高岗村模式”,全镇配备4辆垃圾转运车,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模式,推广生活垃圾分类,镇区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达100%,解决了镇区和农村地区垃圾处理难题。 在污水处理方面,百丈镇抓好以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市政设施配套建设,成雅工业园区建成日处理量5000立方米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量240立方米污水处理站1座,建成工业大道、新城大道等共计约15公里市政道路。同时,编制实施《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实施方案》,以“全域整治、突出示范、常态长效”为总体工作思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开展场镇秩序规范和环境整治;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区)为抓手,开展旅游主要节点区域及环线环境整治;以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为抓手,开展重要交通道路及沿线环境整治。综合施策全力打赢“百日攻坚战”,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开展。 同时,全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针对社会治理不牢、基层自治组织薄弱、自治资源分散、服务不精准等问题,将相对分散的9类基层社会治理力量300余人进行有效整合,组成“茶源义警”群防群治队伍,实现多元化调节、一站式服务新机制,探索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百丈镇司法所成功创成省级“枫桥式司法所”,荣获名山区发展突出贡献奖。 民生是发展的底色,筑牢幸福之基,发展才能蒸蒸日上。无论是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 流云之上,百丈天空星光灿烂;流云之下,百丈大地流光溢彩。一个个产业项目、一项项惠民举措,都化作一张张绽放的笑脸,托起全镇群众稳稳的幸福。百强过招强者胜,良好的发展态势、向上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了全镇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长风破浪奔新程。百丈镇站在新的起点上,正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精神,浓墨重彩抒写新的美好篇章。 本报记者 石雨川, BM=003版, type=0, ZB_DROP=0, TXS=3985, NODEID=null, DOCTITLE=蝶变新生 活力迸发,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百丈湖全貌

百丈湖全貌

穿行于名山区百丈镇,抬眼望去,一条条乡村道路蜿蜒平整、通村入户,一栋栋农家新居绿树掩映、窗明几净,一个个产业基地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一幅浸染着青山、绿水、和谐、乐居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不断刷新人们过往的记忆。

近年来,百丈镇紧紧围绕市委“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工作目标,抢抓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发展机遇,聚焦中心镇改革发展关键重点,创新“四个抓手”“四项工程”,持续壮大产业发展、提升城镇功能、做实民生福祉、抓实社会治理,不断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共进,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从“单一种植”

到“三产融合”

在百丈镇,茶叶是支柱产业之一。当地5万亩茶园连绵成片,20公里的中国至美茶园绿道将万亩茶园和天赐美景串联,成为该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茶产业上搞创新、试融合,百丈镇走在前面。茶是百丈的生命线。该镇户籍人口3.5万人,其中茶农就有2.8万人。为将茶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百丈镇自2017年开始,积极响应名山区委、区政府号召,将辖区内“小、多、散、乱”的173家茶企压缩至34家。茶企数量做了减法,茶叶品质却发生了质变。

百丈镇解放村在全区创新实施茶园托管服务,茶农可将茶园交给更专业的团队进行统一管护。此举既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实现了统防统治,茶叶年年增产。以最少投入实现最大产出,茶农提前体验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便利与福利。

全镇全域以茶产业、绿色种养业为基础,横向拓展粮经复合、生态种植、茶苗繁育、林下种养等多元产业类型。通过茶园改造提升、绿色防控、茶叶专用肥推广等示范建设,推动茶叶产量、产值稳步提升。全镇茶园面积5.1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3.8万亩,茶农2.8万人,茶叶加工企业34家,年产值达6亿元。

单一种植,产值受限,怎么增收、怎么发展、怎么振兴乡村?百丈镇以三产融合结合的新思路,一改传统发展模式,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红利下,探索出一条创新的致富路。

百丈镇位于名山区两个综合经济区中的东部经济区。该区紧靠成都市域,受成都经济辐射影响最强,是我市东进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因此,在工业方面,百丈镇与成雅工业园互为依托。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个产业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随着曼尼威斯等机械制造核心企业入驻成雅工业园,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起来。

如今,成雅工业园已成为投资兴业的一块沃土。一个个工业项目挺起百丈镇的经济脊梁。全镇重点集聚机械制造、循环经济、先进材料等众多优势产业,组团式发展,推动发展模式从工业集中发展区走向产业新城。不断夯实工业经济发展空间,根据项目划分征地搬迁工作组,每个组由1名镇班子成员带队,抽调精兵强将,集中精力,全力攻坚。实现“一个班子、一支队伍、一个项目、一体推进”,确保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起步区重点项目按时落地见效。近两年,已完成13个工业项目征地1200亩,搬迁200余户。截至2023年8月,园区入园企业已达8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2023年1—7月,实现工业产值30.62亿元,同比增长27.89%。

乡镇连接城乡,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主力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阵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

走进解放村,昔日的土坡荒山变“金山银山”,美丽的月亮湖成为“致富湖”。

在月亮湖景区旁,“山舍农庄”负责人高欣玉近来十分忙。“忙着学习制作手工茶,学习生产经营知识。”高欣玉说,虽然忙,但心里很踏实。

以往,高欣玉家住的是普通农房,一家的壮劳力都在外务工,家里留守着老人和孩子。如今,她家房子经过设计规划,摇身一变成为农家乐,而高欣玉也能天天陪着家人。

“今天的好生活得益于搭上了村里大力发展农家乐的浪潮。”高欣玉说。

高欣玉准备创办农家乐时,因为担心风险,一度没有信心。当时村里想开农家乐又怕风险高的人不在少数。为消除大家疑虑,百丈镇一方面通过用好农民夜校载体,聚焦茶旅融合业态培育,开展手工茶制作、民俗发展、厨师厨艺、金融知识等专题培训。另一方面,从有发展意愿和潜力的群众中,筛选培养对象,“一对一”开展结对帮扶。

有了“领头羊”,当地农家乐搭乘“茶旅融合”的快车,发展迅速。经过几年探索和沉淀,当地农家乐已经开始朝民宿转型。

解放村只是一个缩影。在文旅产业发展带动下,当地村民收入增加,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构建大旅游格局,推进全域文旅融合一盘棋,“四梁八柱”越夯越实,助推百丈镇旅游提能升级驶入快车道。

采访中,记者获悉,百丈镇党委、政府以“统筹规划、重点突破、项目带动、产业支撑”为指导,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基础,努力打造产业集聚、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新型中心城镇。聚力活跃以“两湖”为依托的文旅产业。聚焦资源资产,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全力保障百丈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配合名山区康养公司,推动月亮湖景区打造。抓实会节经济发展,全力办好月亮湖夏季龙虾节,吸引人气、带来商气、带动消费、促农增收。重点依托“两湖”,引入社会资本,组建精品民宿产业群,全镇引入培育特色农家乐、高端民宿、精品酒店共计31家,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带动就业800余人。

从农业、工业、旅游业来看,百丈三业并举,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把特有优势发挥到最大最强,也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以民生保障为中心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镇域综合实力强,强在哪儿?民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加分项”。

在民生考卷上,百丈镇的答案同样温暖且坚定。

近年来,百丈镇高岗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从一个环境脏乱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说起高岗村,不得不提垃圾分类。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清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机制,让高岗村实现村容村貌全面提升。

生产生活垃圾增多,没有一套完整的垃圾处理体系,导致高岗村的村道、河道垃圾遍布,垃圾处理、面源污染、污水处理曾经一度成为群众最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

后来,该村兴建垃圾池,村容村貌得到提升。然而,厨余垃圾等各种垃圾未经分类随意倾倒,严重影响垃圾池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

针对这一问题,高岗村多次召开村“两委”会、村党员大会等会议反复研究,在大多数群众自愿基础上,村“两委”作出“消灭垃圾池”的决定,果断把全村所有垃圾池全部拆除,倒逼垃圾治理问题的解决。

当时,各地正大力提倡修建垃圾池,高岗村的做法,无疑是非常大胆和超前的。在全村决定“消灭垃圾池”的那一刻,部分村民不看好。在各种质疑声中,高岗村依然坚定地出发了。

村上提出高岗垃圾三分类处理法,底气来源于重实际、重民意。随后,通过领导干部一遍遍亲自带头示范垃圾分类处理,调动村民积极性,从“群众看”变成了“群众干”,解决了“不愿”的问题。

之后,又实行奖惩并重的机制,并写进村规民约,人人都是环境治理的监督员,解决了“不想”的问题。垃圾分类带动村子实现转型升级,吃上旅游饭,摘掉了贫困帽,高岗村村民很满意,这就解决了“不能”的问题。

像高岗村的变化一样,统筹深度推进乡村振兴,百丈镇一直在路上。而今,该镇首创“组织引领、群众参与,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建章立制、常态管理”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高岗村模式”,全镇配备4辆垃圾转运车,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模式,推广生活垃圾分类,镇区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达100%,解决了镇区和农村地区垃圾处理难题。

在污水处理方面,百丈镇抓好以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市政设施配套建设,成雅工业园区建成日处理量5000立方米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量240立方米污水处理站1座,建成工业大道、新城大道等共计约15公里市政道路。同时,编制实施《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实施方案》,以“全域整治、突出示范、常态长效”为总体工作思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开展场镇秩序规范和环境整治;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区)为抓手,开展旅游主要节点区域及环线环境整治;以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为抓手,开展重要交通道路及沿线环境整治。综合施策全力打赢“百日攻坚战”,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开展。

同时,全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针对社会治理不牢、基层自治组织薄弱、自治资源分散、服务不精准等问题,将相对分散的9类基层社会治理力量300余人进行有效整合,组成“茶源义警”群防群治队伍,实现多元化调节、一站式服务新机制,探索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百丈镇司法所成功创成省级“枫桥式司法所”,荣获名山区发展突出贡献奖。

民生是发展的底色,筑牢幸福之基,发展才能蒸蒸日上。无论是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

流云之上,百丈天空星光灿烂;流云之下,百丈大地流光溢彩。一个个产业项目、一项项惠民举措,都化作一张张绽放的笑脸,托起全镇群众稳稳的幸福。百强过招强者胜,良好的发展态势、向上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了全镇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长风破浪奔新程。百丈镇站在新的起点上,正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精神,浓墨重彩抒写新的美好篇章。 本报记者 石雨川

百丈湖观景台

百丈湖观景台

百丈镇高岗村垃圾分类运输

百丈镇高岗村垃圾分类运输

月亮湖观景亭

月亮湖观景亭

名山区百丈镇月亮湖景区

名山区百丈镇月亮湖景区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742607170628812800, IR_CONTENT= 穿行于名山区百丈镇,抬眼望去,一条条乡村道路蜿蜒平整、通村入户,一栋栋农家新居绿树掩映、窗明几净,一个个产业基地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一幅浸染着青山、绿水、和谐、乐居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不断刷新人们过往的记忆。 近年来,百丈镇紧紧围绕市委“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工作目标,抢抓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发展机遇,聚焦中心镇改革发展关键重点,创新“四个抓手”“四项工程”,持续壮大产业发展、提升城镇功能、做实民生福祉、抓实社会治理,不断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共进,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从“单一种植” 到“三产融合” 在百丈镇,茶叶是支柱产业之一。当地5万亩茶园连绵成片,20公里的中国至美茶园绿道将万亩茶园和天赐美景串联,成为该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茶产业上搞创新、试融合,百丈镇走在前面。茶是百丈的生命线。该镇户籍人口3.5万人,其中茶农就有2.8万人。为将茶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百丈镇自2017年开始,积极响应名山区委、区政府号召,将辖区内“小、多、散、乱”的173家茶企压缩至34家。茶企数量做了减法,茶叶品质却发生了质变。 百丈镇解放村在全区创新实施茶园托管服务,茶农可将茶园交给更专业的团队进行统一管护。此举既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实现了统防统治,茶叶年年增产。以最少投入实现最大产出,茶农提前体验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便利与福利。 全镇全域以茶产业、绿色种养业为基础,横向拓展粮经复合、生态种植、茶苗繁育、林下种养等多元产业类型。通过茶园改造提升、绿色防控、茶叶专用肥推广等示范建设,推动茶叶产量、产值稳步提升。全镇茶园面积5.1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3.8万亩,茶农2.8万人,茶叶加工企业34家,年产值达6亿元。 单一种植,产值受限,怎么增收、怎么发展、怎么振兴乡村?百丈镇以三产融合结合的新思路,一改传统发展模式,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红利下,探索出一条创新的致富路。 百丈镇位于名山区两个综合经济区中的东部经济区。该区紧靠成都市域,受成都经济辐射影响最强,是我市东进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因此,在工业方面,百丈镇与成雅工业园互为依托。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个产业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随着曼尼威斯等机械制造核心企业入驻成雅工业园,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起来。 如今,成雅工业园已成为投资兴业的一块沃土。一个个工业项目挺起百丈镇的经济脊梁。全镇重点集聚机械制造、循环经济、先进材料等众多优势产业,组团式发展,推动发展模式从工业集中发展区走向产业新城。不断夯实工业经济发展空间,根据项目划分征地搬迁工作组,每个组由1名镇班子成员带队,抽调精兵强将,集中精力,全力攻坚。实现“一个班子、一支队伍、一个项目、一体推进”,确保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起步区重点项目按时落地见效。近两年,已完成13个工业项目征地1200亩,搬迁200余户。截至2023年8月,园区入园企业已达8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2023年1—7月,实现工业产值30.62亿元,同比增长27.89%。 乡镇连接城乡,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主力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阵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 走进解放村,昔日的土坡荒山变“金山银山”,美丽的月亮湖成为“致富湖”。 在月亮湖景区旁,“山舍农庄”负责人高欣玉近来十分忙。“忙着学习制作手工茶,学习生产经营知识。”高欣玉说,虽然忙,但心里很踏实。 以往,高欣玉家住的是普通农房,一家的壮劳力都在外务工,家里留守着老人和孩子。如今,她家房子经过设计规划,摇身一变成为农家乐,而高欣玉也能天天陪着家人。 “今天的好生活得益于搭上了村里大力发展农家乐的浪潮。”高欣玉说。 高欣玉准备创办农家乐时,因为担心风险,一度没有信心。当时村里想开农家乐又怕风险高的人不在少数。为消除大家疑虑,百丈镇一方面通过用好农民夜校载体,聚焦茶旅融合业态培育,开展手工茶制作、民俗发展、厨师厨艺、金融知识等专题培训。另一方面,从有发展意愿和潜力的群众中,筛选培养对象,“一对一”开展结对帮扶。 有了“领头羊”,当地农家乐搭乘“茶旅融合”的快车,发展迅速。经过几年探索和沉淀,当地农家乐已经开始朝民宿转型。 解放村只是一个缩影。在文旅产业发展带动下,当地村民收入增加,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构建大旅游格局,推进全域文旅融合一盘棋,“四梁八柱”越夯越实,助推百丈镇旅游提能升级驶入快车道。 采访中,记者获悉,百丈镇党委、政府以“统筹规划、重点突破、项目带动、产业支撑”为指导,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基础,努力打造产业集聚、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新型中心城镇。聚力活跃以“两湖”为依托的文旅产业。聚焦资源资产,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全力保障百丈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配合名山区康养公司,推动月亮湖景区打造。抓实会节经济发展,全力办好月亮湖夏季龙虾节,吸引人气、带来商气、带动消费、促农增收。重点依托“两湖”,引入社会资本,组建精品民宿产业群,全镇引入培育特色农家乐、高端民宿、精品酒店共计31家,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带动就业800余人。 从农业、工业、旅游业来看,百丈三业并举,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把特有优势发挥到最大最强,也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以民生保障为中心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镇域综合实力强,强在哪儿?民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加分项”。 在民生考卷上,百丈镇的答案同样温暖且坚定。 近年来,百丈镇高岗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从一个环境脏乱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说起高岗村,不得不提垃圾分类。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清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机制,让高岗村实现村容村貌全面提升。 生产生活垃圾增多,没有一套完整的垃圾处理体系,导致高岗村的村道、河道垃圾遍布,垃圾处理、面源污染、污水处理曾经一度成为群众最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 后来,该村兴建垃圾池,村容村貌得到提升。然而,厨余垃圾等各种垃圾未经分类随意倾倒,严重影响垃圾池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 针对这一问题,高岗村多次召开村“两委”会、村党员大会等会议反复研究,在大多数群众自愿基础上,村“两委”作出“消灭垃圾池”的决定,果断把全村所有垃圾池全部拆除,倒逼垃圾治理问题的解决。 当时,各地正大力提倡修建垃圾池,高岗村的做法,无疑是非常大胆和超前的。在全村决定“消灭垃圾池”的那一刻,部分村民不看好。在各种质疑声中,高岗村依然坚定地出发了。 村上提出高岗垃圾三分类处理法,底气来源于重实际、重民意。随后,通过领导干部一遍遍亲自带头示范垃圾分类处理,调动村民积极性,从“群众看”变成了“群众干”,解决了“不愿”的问题。 之后,又实行奖惩并重的机制,并写进村规民约,人人都是环境治理的监督员,解决了“不想”的问题。垃圾分类带动村子实现转型升级,吃上旅游饭,摘掉了贫困帽,高岗村村民很满意,这就解决了“不能”的问题。 像高岗村的变化一样,统筹深度推进乡村振兴,百丈镇一直在路上。而今,该镇首创“组织引领、群众参与,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建章立制、常态管理”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高岗村模式”,全镇配备4辆垃圾转运车,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模式,推广生活垃圾分类,镇区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达100%,解决了镇区和农村地区垃圾处理难题。 在污水处理方面,百丈镇抓好以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市政设施配套建设,成雅工业园区建成日处理量5000立方米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量240立方米污水处理站1座,建成工业大道、新城大道等共计约15公里市政道路。同时,编制实施《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实施方案》,以“全域整治、突出示范、常态长效”为总体工作思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开展场镇秩序规范和环境整治;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区)为抓手,开展旅游主要节点区域及环线环境整治;以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为抓手,开展重要交通道路及沿线环境整治。综合施策全力打赢“百日攻坚战”,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开展。 同时,全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针对社会治理不牢、基层自治组织薄弱、自治资源分散、服务不精准等问题,将相对分散的9类基层社会治理力量300余人进行有效整合,组成“茶源义警”群防群治队伍,实现多元化调节、一站式服务新机制,探索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百丈镇司法所成功创成省级“枫桥式司法所”,荣获名山区发展突出贡献奖。 民生是发展的底色,筑牢幸福之基,发展才能蒸蒸日上。无论是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 流云之上,百丈天空星光灿烂;流云之下,百丈大地流光溢彩。一个个产业项目、一项项惠民举措,都化作一张张绽放的笑脸,托起全镇群众稳稳的幸福。百强过招强者胜,良好的发展态势、向上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了全镇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长风破浪奔新程。百丈镇站在新的起点上,正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精神,浓墨重彩抒写新的美好篇章。 本报记者 石雨川,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0104003.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0/EA/wKhurGWVqaKAdPHSAAvdREcgc9k933.png, ZB_AREA_LIST=, FB=

——探寻名山区百丈镇成功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背后的故事

, TS=百丈湖全貌&&百丈湖观景台&&百丈镇高岗村垃圾分类运输&&月亮湖观景亭&&名山区百丈镇月亮湖景区},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3, YEAR=2024, PAPERDATE=2024/01/04, DAY=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