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油印小报《康宁桥》半月刊(上)
《康宁桥》半月刊第2期第一版
2023年11月,笔者去原西康省雅属的雅安搜集报史资料,发现油印小报《康宁桥》半月刊,初步整理,介绍给大家。
《康宁桥》半月刊是雅属荥经县在外地求学的学生团体所办,对于旅外学生办报刊,在内地屡见不鲜,而这类刊物在西康省尚属首次发现。该刊16开油印,单面印刷,现存的《康宁桥》半月刊是第2期,共三版,出版时间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十一月三十日。报头处印有创刊时间为民国三十六年十一月十二日。报名下方印有发行者:荥经旅京沪平学会,即在南京、上海、北平求学的荥经县学生所办;通讯处:南京四牌楼国立中央大学1991信箱。
发现的《康宁桥》半月刊第2期的版面,第一版报名“康宁桥”三字用手写字空心体,纵向版面。正文文字从上至下行文,分上下两批;第二、三版却为横向版面,仍分上下两批,从上至下行文。按一般规律,报纸一期应两版或四版,《康宁桥》这一期共三版,第三版即最后一版,其第三版内刊有“编后记”,可足以证明。
那时旅外学生办刊物,在内地屡见不鲜,但在西康省则属罕见。
《康宁桥》半月刊出版的时代背景
《康宁桥》的出版不是偶然现象,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一个特殊群体——旅外学生,一般称“留学生”。当时留学有两种,一是出国留学,以勤工俭学的方式,主要去法国或德国;另一种留学是在国内,即到县城、省城、国内大城市求学,只要离开家乡,当时统称“留学”。20世纪上叶,中国曾出现两次留学高潮,一次在1903年前后,大批学子东渡日本求学,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和各种工业技能,寻找救国之门报效国家。当时日本东京是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基地,聚集了大量爱国青年学生,他们一面学习,一面参加革命斗争,出版报刊。四川留学生最多,有数千人,表现极为突出。
第二次留学高潮发生在五四运动以后,与前次有所不同。五四运动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种新思想传入中国,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走上了寻求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走出国门,勤工俭学,到西方探索真理。革命前辈蔡和森、向警予、周恩来、朱德、邓希贤、陈毅、聂荣臻等,都去了法国或德国,经受锻炼,为中国革命献身,创建新中国。这个时期,还有另一些学子,走出封闭落后的农村,到县城、省城及国内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南京等地,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使思想发生了变化。他们以地域为范围,组织学会,出版报刊,交流沟通,关心家乡的事物,为改变贫穷状态,提出各种建议,参与家乡反封建、反剥削压迫的斗争,并利用假期回到家乡,直接参加到实际斗争中。学子们一方面推动家乡面貌的改变;另一方面也经受实践的锻炼,对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很有帮助,不少人后来加入革命队伍中,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留学生运动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这就是《康宁桥》半月刊出版的时代大背景。尽管它出现很晚,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并且全面内战也已爆发,留学潮已过,这当然与西康地处边陲,跟不上全国的节奏有关。不过《康宁桥》半月刊还是出现了,而且刊物有一定质量。
《康宁桥》半月刊的内容
《康宁桥》半月刊虽然篇幅小,但内容相当丰富。第一版是要闻版,除报名等外,报道了两条新闻,一条是报道荥经县竞选“国大代表”之事,并对参选人谭其蓁(砺陶)、赵世麟、陶世杰三人的履历作了介绍。另一条是“特载”栏内发表参选人赵世麟表态性文章,内容因版面左侧破损,无法辨认。
第二版内容较多,有“专论”“通讯”“附件”“各地乡友动态”等栏,从中可了解当时荥经的实况。在“专论”栏,以《抢救当前荥经教育的危机》为题发表论述,指出荥经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文章指出“教育的发展,必须先有完善的设备和优良的师资。今荥经各级学校设备简陋,师资缺乏,显现一种破败现象,其关键在经费短绌。因此挽救当前教育的危机,首在增加教育经费。”同时也呼吁社会力量和“从事教育的人,不应放弃责任”,大家共同维护这“百年大业”。该“专论”落款是“国仁于南京”,是在南京中央大学求学的荥经学生“国仁”所撰,文章抓住了荥经教育的要害问题。
在“通讯”栏内,以《荥经现状》为总标题、“荥经特约通讯”为形式,从政治方面、社会方面、经济方面、教育方面,多方面报道家乡荥经的情况。
还有“附件”栏,发表谭砺陶和陈仲光二人来函,内容为向荥经旅京沪平学会捐款。
“各地乡友动态”栏有8条消息,主要报道荥经县旅蓉学会的活动,从中可知道该学会有80多人,还有社会人士向学会捐款,以及在外学子毕业考取高中、大学获奖学金之事,都是值得祝贺的。从这些消息中,可了解到荥经在外地求学的不在少数,估计有300人左右。
第三版,这是本期的最后一版。在“学府介绍”栏内,介绍了《南京光华门外的国立边疆学校》,使我们对这所学校有了较多的了解,作者署名“白丁”。文章说:“边疆学校的前身是中央政治学校(现改名国立政治大学)的蒙藏特别班,后因人数增多,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扩充为蒙藏学校,但仍附属于中央政治学校,内设初、高中及补习班。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增办畜牧、卫生、教育等专修科,后因抗战关系,随中央政治学校内迁江西牯岭、湖南芷江,又到四川巴县界石场。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改名为国立边疆学校,停办中学部,专以培育优良边疆师资为宗旨。”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边校”因南京光华门外新校舍尚未建成,暂迁江苏无锡,于1947年9月15日始由无锡迁南京。
文章还进一步介绍了学校的其他情况。“边校学生大都来自遥远的边地,包括热、察、绥(即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甘、青、康、藏、滇、黔、新疆,东北各省人数最多,曾达五六百人。最近在校学生约三百人,康籍学生约占十分之八,最盛时达二百余人,其中荥经即占三十人,为各县人数之冠。还都以来,因交通阻隔,康籍同学有减无增,而荥经同学尤感寥寥无几(现在只有六人)。如果县中朋友再不源源东下求学,二三年后,边校将无荥经同学了(因为旧生都毕业了)。”所以作者呼吁:“为了建设新荥经、新西康、新中国,我们殷切地希望有大批荥经青年,投入国立边疆学校怀抱!”
这所“边疆”学校,在当时对边疆各省青年很有吸引力,不少人到该校学习深造,然后回到家乡,对家乡的发展进步起了推动作用。文章对学校的介绍简明扼要,尤其对荥经在外学生情况的介绍,留下难得的史料。
接着有“专载”栏,刊载荥经民众对选举发表代电、表达意见之事。又在“杂俎”栏发表季超的《漫谈荥经(一)》。作者季超是离开荥经已几年的学生,但他对家乡的事仍记得清晰。这篇“漫谈”即是他记忆中的事和他的感受。
另外,在“本刊特别启事”栏内有三条启事,本会筹募基金启事;本会鸣谢启事;《康宁桥》半月刊征求特约通讯启事。从一、二条启事中了解,荥经旅京沪平学会“为扶持荥经悠久文化,为促进地方未来建设,拟编簒书刊,辅导就学,沟通内外,广育人才,惟兹事体大,举办维艰,尚乏家乡支持,难期工作开展,伏望吾乡父老,鉴此热忱,惠予捐助。”并公布了捐款人和捐款数额,捐助取得了效果,表示感谢。第三条启事是《康宁桥》半月刊征稿启事,公布了对来稿的要求,“各地同乡动态;特写(山川、人物、学术之描绘);通讯(政治、经济、社会、教育);专题研究;简短诗文;其他。”并说明“文体不拘,请加新式标点;每稿文字以三百字为宜,特殊情形,不在此限。”
最后一栏是“编后记”,编者说明“本期因稿件拥挤,限于篇幅,所有未刊布及刊载未完之文稿,均延三期发表。”
以上便是《康宁桥》半月刊第2期的全部内容,报道面广,地方色形浓厚,有可读性,给人印象深刻。
王绿萍/文
(作者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退休教授,文章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