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3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山的那边

□ 李存刚

记忆深处的老川藏线  刘祯祥 摄

记忆深处的老川藏线 刘祯祥 摄

作为四川省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一分子的天全人李存刚,于2022年西出二郎山,来到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

牦牛在街头出没

街叫团结上街,甘孜州九龙县城的主干道,往下经过通往文化路和顺山街的岔路口,便更名为团结下街。九龙县城还有三条平行排列的街道:沿河路、绵九街和顺山街,每条街道我都去过若干次。

任何时候,街面都干净整洁,街边触目即是的店铺、餐馆有大有小,但都装了差不多同一式样的门庭,感觉和走在其他地方的街道并无任何两样。最大的区别也许就在于民族广场。作为九龙县城所在地——呷尔镇,似乎只有在民族广场,才让人觉得“呷尔”的名副其实。在藏语里,呷尔是大坝子的意思。站在民族广场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九龙县城两侧高耸的山头,像面对面站立并且向后斜着身子彼此默然相视的两个巨人。东为狮子神山,西为八家铺子山。民族广场被团结上街末端一分为二,靠近狮子神山的一半是水泥铺就的地面,沿狮子神山的一边是一溜临时停车位,不管什么时候,车位上总是停满了车子。虫草上市的季节,那里便成了九龙县城最热闹的地点之一,一个挨一个的临时小摊点上,摆满了刚刚从山间挖得的虫草,摊点之间挤满了人,有本地口音的,也有外地口音的,藏语、彝语、四川话、普通话混杂在一起,声音有高有低。广场的另一半是一个大平台,地面铺着大块彩色的瓷砖,旁边立着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夜色还未降临,人们便陆续在此聚集,有穿汉族服装的,有穿彝族服装的,也有着藏族服装的,有大人也有孩童,音乐声一起,便纷纷加入舞动的队伍,嘴里跟着音乐哼着,欢快地舞动起来。

民族广场靠近绵九街的角落里立着三头牦牛塑像,牦牛的皮肤被涂成深褐色,但背、颈、头大部分已蜕变成淡黄色,一看就知道是人为的结果。最前面的一头雄壮地昂着头——这个一家三口中的男主人一动不动地盯着前方,似乎是在考虑是否该继续前行。在它身后不远,跟着一对母子,母亲扭着头,注视着身边的孩子,它们身后就是九龙县城最古老的街道——绵九街,它们一家三口好像刚刚从绵九街上到这里,正等着身前探路的父亲传来的信息。后来我知道,九龙牦牛素有“中国牦牛——世界之最”之称,体形硕大,驰名中外,想必这也就是九龙县城里唯一的一座广场被命名为民族广场,并且立着牦牛塑像的原因。

后来有一天,我从民族广场起身,经过团结上街返回住地。那是初春的夜晚,街上行人稀少,我正走着,忽然听到一阵嘚嘚、嘚嘚的踢踏声,我扭过头,看到街对面有一头牦牛,正若无其事地沿着团结上街行进,不知道要去向哪里。我一时有些恍惚,以为是刚刚在广场上看过的那头牦牛,跟着我跑了起来。

片瓦之下

那是一块我熟悉的屋顶。那个初夏的早上,我从房屋高处的文化路上经过,第一次发现屋顶上站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男人站在瓦背上,身下的瓦片被掀开了一大片,露出几根椽子,其中的一根被揭掉了,露出一个长方形的豁口。男人应该就是从被揭掉椽子的长方形豁口爬到瓦背上去的。透过豁口和椽子间的缝隙,我同时看见了房屋裸露出来的梁木、木楼板、木墙壁和经年累月累积起来的烟尘。女人站在木楼板上,顶着不断泛起的烟尘,不断从男人手里接过旧的、碎掉或者缺角少边的瓦片放在楼板一角,又将堆放在楼板另一角的新瓦片举起来,递到男人手里。经过两个人的传递,瓦背上很快堆起了一个淡灰色的瓦片堆。男人开始在瓦背上缓慢、小心翼翼地移动,将新瓦片放进他之前拿掉了旧瓦片的地方叠放进去。

旧的瓦片呈青色,新的瓦片是淡淡的灰色。因为每年都在翻盖、检漏雨,有些瓦片还是去年或者前年刚刚换上去的,还没来得及完全转成青色。新瓦和旧瓦相互重叠,青色和灰色相互交织,有浓有淡,深浅不一,整片瓦背因此变得斑驳起来。

男人刚刚换上去的新瓦片的淡灰色,仿佛一幅画作上最后时刻才涂抹上去的颜料,起先只是点状的,到揭掉椽子又重新复原的地方,陡然荡开,铺展成了大片的灰。这当然只是我站在文化路上时心血来潮的一丝联想,与那个男人和那个女人的真实生活并没有多大关系。他们所要做的,只是埋头过好自己的生活,而不会矫情地想到自己劳作的同时无意间制造出来的所谓美学。现在,翻盖屋瓦就是他们生活必需的一小部分。换好了屋瓦,他们就有足够的理由,安心地度过即将到来的高原雨季。

我熟悉那屋顶,是因为在此之前我曾若干次从文化路上经过。站在文化路上,一扭头就能看见路边山坡上一棵高高耸立的核桃树,再把头放低一点,就能看见那块静卧在核桃树下的屋顶上盖着的青色瓦片。

我熟悉那屋顶,更因为它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家——在那里,差不多家家户户的房子都顶着同样的屋顶。我在瓦片之下的另一栋房屋里出生、长大,亲眼见证过灰色的瓦片,是如何在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过后,不知不觉间变成青色的。乡亲把盖着瓦片的屋面叫瓦背,把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对瓦背的修补叫检漏雨,还常常借物说人,用“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来推理和形容一个人或者一户人家的穷困。现在,无论是在我此刻置身的高原,还是我来的地方,已经极少再听到同样的话。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变得多么富有了,而是我们的生活里,瓦片越来越少出现了。

界牌

我最先看到的是“查尔新村”,它们被写在一块牌子上,朝向公路,立在路边的一团杂乱的荒草里。我每次散步或者驾车到这里,看到这四个字,就知道我即将踏入或者离开查尔新村地界了。

牌子旁边是一条通往高处的水泥小路,路的入口被两堵石墙围出巷子的模样。石墙很短,靠近公路的最高处也就一人多高的样子,因为依山而建,往高处不远就草草地收了尾。后来有一天,我从一位本地出生、长大,如今已近退休的同事那里得知,这条小路其实就是一条分界线,所以才会有“查尔新村”的牌子立在那里。牌子左边是在呷尔村地界里建起来的呷尔新村(再往左就是县城),右侧矗立着的是“查尔新村”(再往右就是查尔村);呷尔村和呷尔新村的村民主要是彝族人,查尔村和查尔新村里的住户多半是藏族人。两个新村的出现,也就是近十多年时间里的事情。像这样仅以一条若有若无的小路为界、安然并立的两个新村,我还是头一次见到。

再后来的一天,我在本地同事的带领下去“呷尔新村”进行过一次义诊及送医送药活动。才知道,呷尔新村已经只是本地人口头上的称呼,村子里家家户户的门牌和我们为义诊拉起来的横幅上,都被叫作狮子山社区。而在那之前和之后,我还不止一次地到过查尔新村,和呷尔新村一样,也还偶尔听到有人口头上把他们叫作外来社区,说的就是他们作为“新村”,是何以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但据我深入实地看到的情形,他们已然没有一点这片土地上的外来者的模样。这片土地十多年前的样子,我当然只能靠凭空想象。十多年的时间改变了一切,让那些房屋、房屋间耸立的树、房屋里住着的人,与这片土地悄然而又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仿佛他们就是从这片土地上长出来的。

有若干次,我在穿过查尔新村的路上见到头戴荷叶帽的彝族老妈妈,以为她们就来自路边的某栋楼房里;也有若干次,我穿过呷尔新村去到县城的路上遇见身穿藏袍的汉子,以为他们就是在路边哪个种着黑桃树、花椒树的院子的主人。

这是在农历六月。查尔新村四周的草木明显繁茂了,感觉好像是一夜之间,就掩隐在了一片绿油油的枝叶间。晚上下过一场雨,路面湿漉漉的,那些遮挡在查尔新村四周的杂草树木的枝叶,看起来比任何时候都有生机。我当然知道,在只有冬天和疑似冬天的高原,这样的变化,远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需要说明的是,冬天和疑似冬天是我个人对高原季节的划分。与之对应的是高原人的“冬半年”和“夏半年”,这两个地理学上的名词,被写入了朋友替我觅得的《九龙县志》里,用以按照大致的时间线,对高原气候的总结性描述。第一次看到时,我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了这个现成的划分法,我所有关于高原的文字,不知省掉了多少繁复而又多余的说明。当然,这一点与我见到的界牌,已经没多大关系了。

离绪

时间的流逝迅捷而寂然得让人甚至连抓狂都来不及。早上8点,离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医院的院子里空无一人。头天晚上一起聚会的同事大都还在赶来医院的路上,住在医院里的三个,老杨出差去了外地,格杰昨晚喝多了估计还在宿醉之中,小冉倒是若干次说要送我们,但昨天晚饭时突然说她害怕告别害怕自己哭。他们都恰到好处地没在医院的院子里出现,就连随时会呼呼而起的长风此刻也暂时歇息了,让想象中可能出现若干种情形的告别,简化成了一场离开。

我拉着行李箱乘坐电梯从五楼下到一楼。当我步出工作生活了几个月的楼宇,踏入空无一人的院子时,首先迎面撞上的是院子里那两排绿树。最靠外的一排是杜松,紧挨着靠里一点的是樱花,低处是刚刚开过花的芍药和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花草。

此刻,在高原早晨炽热的阳光下,风还在沉睡,那些杜松和樱花树便都默立着,把自己站成了静物,倒是打在地上的影子在一点点无声地生长。站在院子里,我一时有些恍惚。我想起1月4日,我们初来时的那个夜晚,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医院的院子里到处堆满了厚厚的积雪,雪花飘落在雪地里,也飘落在我们头顶和身上。我们都裹着厚厚的羽绒服,从车上下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捧着双手不断哈气,哆嗦着和门诊大楼门口的医院门牌站在一起拍照。

杜松和樱花树之间摆了一张灰白色的大理石桌子,桌子四方放着同样色泽的石凳。偶尔会有几根杜松的针叶掉落在灰白色的桌面上,像是懵懂的孩童胡乱描在白纸上的铅笔画,毫无章法可循,却也有一种别样的美。但这只是我私底下生出的一点矫情的感叹,在负责清洁工作的大姐那里毫无用武之地,她随时随地提在手里的扫把似乎就是专门为那些针叶准备的,一旦落下来,被扫走便是迟早的事了。

再后来的一天,我受邀去县城吃晚饭,回来时夜色已深,院子里亮堂堂的,高远的灰蓝色天空悬着一轮大圆月,仿佛一只巨型的白炽灯。明汪汪的光芒下,杜松和樱花树的枝叶打在地上的影子呈现出一种似是而非的动感,恍若从同一块土窝里横向生长出了另一棵杜松或另一棵樱花。我摇晃着走近,却没想竟然顺利地穿过去,安坐在了石凳上。刚坐下去我便弹跳了起来,高原的夜晚气温骤降,石凳表面无异于冰窖,浑身流转的寒意瞬间击败了朦胧的酒意,只感觉身体的某些部分已经与我剥离开了,再不属于我。赶紧瑟缩着身体回到住处,打开空调,钻进被窝,躺了好一会儿,才渐渐感觉剥离而去的那部分身体一点点回到原位,又重归于我了。

站在院子里,大约是为了呼应这一刹那的走神让我想到的曾经感觉被剥离的身体,我不由自主地抬起腿,接连跺了几下脚。这个举动的出现既意外又突然,就连我自己也禁不住笑了起来。我笑着迈开步子,走向停在院子另一侧的车子。那辆黑色外壳的小轿车,自打我从4S店将它发动开始,已跟着我星夜兼程了整整十年,南来北往奔波了近18万公里,包括刚刚过去的日子里我若干次在内地与高原之间的往返,包括即将开始的我在高原的最后行程。18万公里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我不想拿它来比拟什么,我只想坦承:没有这辆车子,我基本不大可能走过这么长的路,有些远途,我很可能连想都懒得去想一下。往后的岁月,这辆车子还将继续陪我走下去,多远多久不知道,似乎也不是需要我费心思虑的问题。

装完行李正要出发时看到了耿师傅。不到一个小时前,我们刚刚在食堂见过。耿师傅穿着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旧T恤,经过医院的院子与食堂间的石梯一瘸一拐地进到食堂,耿师傅笑着和我们打过招呼,等王大姐为他取馒头的间隙,便和王大姐开起了玩笑。耿师傅笑着伸出手里的筷子,把王大姐放在盘子里的馒头一个个串起来,高举着走回了医院门卫室。耿师傅的右腿有残疾,走路时微斜着身体,脚底仿佛装了弹簧,一步一跳地向前移动。他身上的那件旧T恤明显有些宽大,走起路时,领口不断地垮向斜着的那侧肩膀,掉落是不会的,但他瘦长且有些歪斜的脖颈因此就更加突出了,似乎总在向前探望着,想要看清什么。耿师傅的老家在离县城不远的一个村庄,几年前他通过亲戚的介绍来到医院做门卫工作。我好多次听王大姐和其他同事提到耿师傅的女友,每一次,他总是笑呵呵的,对于同事们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他有时候回答一下,有时候只管歪斜着嘴角,一个劲地哈哈大笑。我们却从没人见过这个传说中的女子在医院门卫室出现。但我还是固执地相信,世上肯定会有一个女子出现在耿师傅的生活里,而不是仅仅存在于同事们的口中,或者耿师傅心底的某个角落。那时候,耿师傅脸上的笑容一定会更加灿烂。而不像今天,看到我们坐上车子驶出医院大门,耿师傅一个人就那么静立在门口,目送着我们离开。我猜他应该知道这很可能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所以他的脸上才出人意料地没了笑意。车都驶出很远了,我还在后视镜里看到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好像被什么东西定住了。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3, PREBM=002, NUM=2, GUID=1769091768667537408,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3,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03/17/003/1769091768667537408.html, DOCPUBTIME=2024-03-17 04:01: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作为四川省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一分子的天全人李存刚,于2022年西出二郎山,来到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 牦牛在街头出没 街叫团结上街,甘孜州九龙县城的主干道,往下经过通往文化路和顺山街的岔路口,便更名为团结下街。九龙县城还有三条平行排列的街道:沿河路、绵九街和顺山街,每条街道我都去过若干次。 任何时候,街面都干净整洁,街边触目即是的店铺、餐馆有大有小,但都装了差不多同一式样的门庭,感觉和走在其他地方的街道并无任何两样。最大的区别也许就在于民族广场。作为九龙县城所在地——呷尔镇,似乎只有在民族广场,才让人觉得“呷尔”的名副其实。在藏语里,呷尔是大坝子的意思。站在民族广场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九龙县城两侧高耸的山头,像面对面站立并且向后斜着身子彼此默然相视的两个巨人。东为狮子神山,西为八家铺子山。民族广场被团结上街末端一分为二,靠近狮子神山的一半是水泥铺就的地面,沿狮子神山的一边是一溜临时停车位,不管什么时候,车位上总是停满了车子。虫草上市的季节,那里便成了九龙县城最热闹的地点之一,一个挨一个的临时小摊点上,摆满了刚刚从山间挖得的虫草,摊点之间挤满了人,有本地口音的,也有外地口音的,藏语、彝语、四川话、普通话混杂在一起,声音有高有低。广场的另一半是一个大平台,地面铺着大块彩色的瓷砖,旁边立着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夜色还未降临,人们便陆续在此聚集,有穿汉族服装的,有穿彝族服装的,也有着藏族服装的,有大人也有孩童,音乐声一起,便纷纷加入舞动的队伍,嘴里跟着音乐哼着,欢快地舞动起来。 民族广场靠近绵九街的角落里立着三头牦牛塑像,牦牛的皮肤被涂成深褐色,但背、颈、头大部分已蜕变成淡黄色,一看就知道是人为的结果。最前面的一头雄壮地昂着头——这个一家三口中的男主人一动不动地盯着前方,似乎是在考虑是否该继续前行。在它身后不远,跟着一对母子,母亲扭着头,注视着身边的孩子,它们身后就是九龙县城最古老的街道——绵九街,它们一家三口好像刚刚从绵九街上到这里,正等着身前探路的父亲传来的信息。后来我知道,九龙牦牛素有“中国牦牛——世界之最”之称,体形硕大,驰名中外,想必这也就是九龙县城里唯一的一座广场被命名为民族广场,并且立着牦牛塑像的原因。 后来有一天,我从民族广场起身,经过团结上街返回住地。那是初春的夜晚,街上行人稀少,我正走着,忽然听到一阵嘚嘚、嘚嘚的踢踏声,我扭过头,看到街对面有一头牦牛,正若无其事地沿着团结上街行进,不知道要去向哪里。我一时有些恍惚,以为是刚刚在广场上看过的那头牦牛,跟着我跑了起来。 片瓦之下 那是一块我熟悉的屋顶。那个初夏的早上,我从房屋高处的文化路上经过,第一次发现屋顶上站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男人站在瓦背上,身下的瓦片被掀开了一大片,露出几根椽子,其中的一根被揭掉了,露出一个长方形的豁口。男人应该就是从被揭掉椽子的长方形豁口爬到瓦背上去的。透过豁口和椽子间的缝隙,我同时看见了房屋裸露出来的梁木、木楼板、木墙壁和经年累月累积起来的烟尘。女人站在木楼板上,顶着不断泛起的烟尘,不断从男人手里接过旧的、碎掉或者缺角少边的瓦片放在楼板一角,又将堆放在楼板另一角的新瓦片举起来,递到男人手里。经过两个人的传递,瓦背上很快堆起了一个淡灰色的瓦片堆。男人开始在瓦背上缓慢、小心翼翼地移动,将新瓦片放进他之前拿掉了旧瓦片的地方叠放进去。 旧的瓦片呈青色,新的瓦片是淡淡的灰色。因为每年都在翻盖、检漏雨,有些瓦片还是去年或者前年刚刚换上去的,还没来得及完全转成青色。新瓦和旧瓦相互重叠,青色和灰色相互交织,有浓有淡,深浅不一,整片瓦背因此变得斑驳起来。 男人刚刚换上去的新瓦片的淡灰色,仿佛一幅画作上最后时刻才涂抹上去的颜料,起先只是点状的,到揭掉椽子又重新复原的地方,陡然荡开,铺展成了大片的灰。这当然只是我站在文化路上时心血来潮的一丝联想,与那个男人和那个女人的真实生活并没有多大关系。他们所要做的,只是埋头过好自己的生活,而不会矫情地想到自己劳作的同时无意间制造出来的所谓美学。现在,翻盖屋瓦就是他们生活必需的一小部分。换好了屋瓦,他们就有足够的理由,安心地度过即将到来的高原雨季。 我熟悉那屋顶,是因为在此之前我曾若干次从文化路上经过。站在文化路上,一扭头就能看见路边山坡上一棵高高耸立的核桃树,再把头放低一点,就能看见那块静卧在核桃树下的屋顶上盖着的青色瓦片。 我熟悉那屋顶,更因为它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家——在那里,差不多家家户户的房子都顶着同样的屋顶。我在瓦片之下的另一栋房屋里出生、长大,亲眼见证过灰色的瓦片,是如何在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过后,不知不觉间变成青色的。乡亲把盖着瓦片的屋面叫瓦背,把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对瓦背的修补叫检漏雨,还常常借物说人,用“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来推理和形容一个人或者一户人家的穷困。现在,无论是在我此刻置身的高原,还是我来的地方,已经极少再听到同样的话。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变得多么富有了,而是我们的生活里,瓦片越来越少出现了。 界牌 我最先看到的是“查尔新村”,它们被写在一块牌子上,朝向公路,立在路边的一团杂乱的荒草里。我每次散步或者驾车到这里,看到这四个字,就知道我即将踏入或者离开查尔新村地界了。 牌子旁边是一条通往高处的水泥小路,路的入口被两堵石墙围出巷子的模样。石墙很短,靠近公路的最高处也就一人多高的样子,因为依山而建,往高处不远就草草地收了尾。后来有一天,我从一位本地出生、长大,如今已近退休的同事那里得知,这条小路其实就是一条分界线,所以才会有“查尔新村”的牌子立在那里。牌子左边是在呷尔村地界里建起来的呷尔新村(再往左就是县城),右侧矗立着的是“查尔新村”(再往右就是查尔村);呷尔村和呷尔新村的村民主要是彝族人,查尔村和查尔新村里的住户多半是藏族人。两个新村的出现,也就是近十多年时间里的事情。像这样仅以一条若有若无的小路为界、安然并立的两个新村,我还是头一次见到。 再后来的一天,我在本地同事的带领下去“呷尔新村”进行过一次义诊及送医送药活动。才知道,呷尔新村已经只是本地人口头上的称呼,村子里家家户户的门牌和我们为义诊拉起来的横幅上,都被叫作狮子山社区。而在那之前和之后,我还不止一次地到过查尔新村,和呷尔新村一样,也还偶尔听到有人口头上把他们叫作外来社区,说的就是他们作为“新村”,是何以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但据我深入实地看到的情形,他们已然没有一点这片土地上的外来者的模样。这片土地十多年前的样子,我当然只能靠凭空想象。十多年的时间改变了一切,让那些房屋、房屋间耸立的树、房屋里住着的人,与这片土地悄然而又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仿佛他们就是从这片土地上长出来的。 有若干次,我在穿过查尔新村的路上见到头戴荷叶帽的彝族老妈妈,以为她们就来自路边的某栋楼房里;也有若干次,我穿过呷尔新村去到县城的路上遇见身穿藏袍的汉子,以为他们就是在路边哪个种着黑桃树、花椒树的院子的主人。 这是在农历六月。查尔新村四周的草木明显繁茂了,感觉好像是一夜之间,就掩隐在了一片绿油油的枝叶间。晚上下过一场雨,路面湿漉漉的,那些遮挡在查尔新村四周的杂草树木的枝叶,看起来比任何时候都有生机。我当然知道,在只有冬天和疑似冬天的高原,这样的变化,远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需要说明的是,冬天和疑似冬天是我个人对高原季节的划分。与之对应的是高原人的“冬半年”和“夏半年”,这两个地理学上的名词,被写入了朋友替我觅得的《九龙县志》里,用以按照大致的时间线,对高原气候的总结性描述。第一次看到时,我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了这个现成的划分法,我所有关于高原的文字,不知省掉了多少繁复而又多余的说明。当然,这一点与我见到的界牌,已经没多大关系了。 离绪 时间的流逝迅捷而寂然得让人甚至连抓狂都来不及。早上8点,离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医院的院子里空无一人。头天晚上一起聚会的同事大都还在赶来医院的路上,住在医院里的三个,老杨出差去了外地,格杰昨晚喝多了估计还在宿醉之中,小冉倒是若干次说要送我们,但昨天晚饭时突然说她害怕告别害怕自己哭。他们都恰到好处地没在医院的院子里出现,就连随时会呼呼而起的长风此刻也暂时歇息了,让想象中可能出现若干种情形的告别,简化成了一场离开。 我拉着行李箱乘坐电梯从五楼下到一楼。当我步出工作生活了几个月的楼宇,踏入空无一人的院子时,首先迎面撞上的是院子里那两排绿树。最靠外的一排是杜松,紧挨着靠里一点的是樱花,低处是刚刚开过花的芍药和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花草。 此刻,在高原早晨炽热的阳光下,风还在沉睡,那些杜松和樱花树便都默立着,把自己站成了静物,倒是打在地上的影子在一点点无声地生长。站在院子里,我一时有些恍惚。我想起1月4日,我们初来时的那个夜晚,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医院的院子里到处堆满了厚厚的积雪,雪花飘落在雪地里,也飘落在我们头顶和身上。我们都裹着厚厚的羽绒服,从车上下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捧着双手不断哈气,哆嗦着和门诊大楼门口的医院门牌站在一起拍照。 杜松和樱花树之间摆了一张灰白色的大理石桌子,桌子四方放着同样色泽的石凳。偶尔会有几根杜松的针叶掉落在灰白色的桌面上,像是懵懂的孩童胡乱描在白纸上的铅笔画,毫无章法可循,却也有一种别样的美。但这只是我私底下生出的一点矫情的感叹,在负责清洁工作的大姐那里毫无用武之地,她随时随地提在手里的扫把似乎就是专门为那些针叶准备的,一旦落下来,被扫走便是迟早的事了。 再后来的一天,我受邀去县城吃晚饭,回来时夜色已深,院子里亮堂堂的,高远的灰蓝色天空悬着一轮大圆月,仿佛一只巨型的白炽灯。明汪汪的光芒下,杜松和樱花树的枝叶打在地上的影子呈现出一种似是而非的动感,恍若从同一块土窝里横向生长出了另一棵杜松或另一棵樱花。我摇晃着走近,却没想竟然顺利地穿过去,安坐在了石凳上。刚坐下去我便弹跳了起来,高原的夜晚气温骤降,石凳表面无异于冰窖,浑身流转的寒意瞬间击败了朦胧的酒意,只感觉身体的某些部分已经与我剥离开了,再不属于我。赶紧瑟缩着身体回到住处,打开空调,钻进被窝,躺了好一会儿,才渐渐感觉剥离而去的那部分身体一点点回到原位,又重归于我了。 站在院子里,大约是为了呼应这一刹那的走神让我想到的曾经感觉被剥离的身体,我不由自主地抬起腿,接连跺了几下脚。这个举动的出现既意外又突然,就连我自己也禁不住笑了起来。我笑着迈开步子,走向停在院子另一侧的车子。那辆黑色外壳的小轿车,自打我从4S店将它发动开始,已跟着我星夜兼程了整整十年,南来北往奔波了近18万公里,包括刚刚过去的日子里我若干次在内地与高原之间的往返,包括即将开始的我在高原的最后行程。18万公里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我不想拿它来比拟什么,我只想坦承:没有这辆车子,我基本不大可能走过这么长的路,有些远途,我很可能连想都懒得去想一下。往后的岁月,这辆车子还将继续陪我走下去,多远多久不知道,似乎也不是需要我费心思虑的问题。 装完行李正要出发时看到了耿师傅。不到一个小时前,我们刚刚在食堂见过。耿师傅穿着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旧T恤,经过医院的院子与食堂间的石梯一瘸一拐地进到食堂,耿师傅笑着和我们打过招呼,等王大姐为他取馒头的间隙,便和王大姐开起了玩笑。耿师傅笑着伸出手里的筷子,把王大姐放在盘子里的馒头一个个串起来,高举着走回了医院门卫室。耿师傅的右腿有残疾,走路时微斜着身体,脚底仿佛装了弹簧,一步一跳地向前移动。他身上的那件旧T恤明显有些宽大,走起路时,领口不断地垮向斜着的那侧肩膀,掉落是不会的,但他瘦长且有些歪斜的脖颈因此就更加突出了,似乎总在向前探望着,想要看清什么。耿师傅的老家在离县城不远的一个村庄,几年前他通过亲戚的介绍来到医院做门卫工作。我好多次听王大姐和其他同事提到耿师傅的女友,每一次,他总是笑呵呵的,对于同事们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他有时候回答一下,有时候只管歪斜着嘴角,一个劲地哈哈大笑。我们却从没人见过这个传说中的女子在医院门卫室出现。但我还是固执地相信,世上肯定会有一个女子出现在耿师傅的生活里,而不是仅仅存在于同事们的口中,或者耿师傅心底的某个角落。那时候,耿师傅脸上的笑容一定会更加灿烂。而不像今天,看到我们坐上车子驶出医院大门,耿师傅一个人就那么静立在门口,目送着我们离开。我猜他应该知道这很可能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所以他的脸上才出人意料地没了笑意。车都驶出很远了,我还在后视镜里看到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好像被什么东西定住了。, BM=003版, type=0, ZB_DROP=0, TXS=5255, NODEID=null, DOCTITLE=山的那边,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记忆深处的老川藏线  刘祯祥 摄

记忆深处的老川藏线 刘祯祥 摄

作为四川省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一分子的天全人李存刚,于2022年西出二郎山,来到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

牦牛在街头出没

街叫团结上街,甘孜州九龙县城的主干道,往下经过通往文化路和顺山街的岔路口,便更名为团结下街。九龙县城还有三条平行排列的街道:沿河路、绵九街和顺山街,每条街道我都去过若干次。

任何时候,街面都干净整洁,街边触目即是的店铺、餐馆有大有小,但都装了差不多同一式样的门庭,感觉和走在其他地方的街道并无任何两样。最大的区别也许就在于民族广场。作为九龙县城所在地——呷尔镇,似乎只有在民族广场,才让人觉得“呷尔”的名副其实。在藏语里,呷尔是大坝子的意思。站在民族广场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九龙县城两侧高耸的山头,像面对面站立并且向后斜着身子彼此默然相视的两个巨人。东为狮子神山,西为八家铺子山。民族广场被团结上街末端一分为二,靠近狮子神山的一半是水泥铺就的地面,沿狮子神山的一边是一溜临时停车位,不管什么时候,车位上总是停满了车子。虫草上市的季节,那里便成了九龙县城最热闹的地点之一,一个挨一个的临时小摊点上,摆满了刚刚从山间挖得的虫草,摊点之间挤满了人,有本地口音的,也有外地口音的,藏语、彝语、四川话、普通话混杂在一起,声音有高有低。广场的另一半是一个大平台,地面铺着大块彩色的瓷砖,旁边立着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夜色还未降临,人们便陆续在此聚集,有穿汉族服装的,有穿彝族服装的,也有着藏族服装的,有大人也有孩童,音乐声一起,便纷纷加入舞动的队伍,嘴里跟着音乐哼着,欢快地舞动起来。

民族广场靠近绵九街的角落里立着三头牦牛塑像,牦牛的皮肤被涂成深褐色,但背、颈、头大部分已蜕变成淡黄色,一看就知道是人为的结果。最前面的一头雄壮地昂着头——这个一家三口中的男主人一动不动地盯着前方,似乎是在考虑是否该继续前行。在它身后不远,跟着一对母子,母亲扭着头,注视着身边的孩子,它们身后就是九龙县城最古老的街道——绵九街,它们一家三口好像刚刚从绵九街上到这里,正等着身前探路的父亲传来的信息。后来我知道,九龙牦牛素有“中国牦牛——世界之最”之称,体形硕大,驰名中外,想必这也就是九龙县城里唯一的一座广场被命名为民族广场,并且立着牦牛塑像的原因。

后来有一天,我从民族广场起身,经过团结上街返回住地。那是初春的夜晚,街上行人稀少,我正走着,忽然听到一阵嘚嘚、嘚嘚的踢踏声,我扭过头,看到街对面有一头牦牛,正若无其事地沿着团结上街行进,不知道要去向哪里。我一时有些恍惚,以为是刚刚在广场上看过的那头牦牛,跟着我跑了起来。

片瓦之下

那是一块我熟悉的屋顶。那个初夏的早上,我从房屋高处的文化路上经过,第一次发现屋顶上站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男人站在瓦背上,身下的瓦片被掀开了一大片,露出几根椽子,其中的一根被揭掉了,露出一个长方形的豁口。男人应该就是从被揭掉椽子的长方形豁口爬到瓦背上去的。透过豁口和椽子间的缝隙,我同时看见了房屋裸露出来的梁木、木楼板、木墙壁和经年累月累积起来的烟尘。女人站在木楼板上,顶着不断泛起的烟尘,不断从男人手里接过旧的、碎掉或者缺角少边的瓦片放在楼板一角,又将堆放在楼板另一角的新瓦片举起来,递到男人手里。经过两个人的传递,瓦背上很快堆起了一个淡灰色的瓦片堆。男人开始在瓦背上缓慢、小心翼翼地移动,将新瓦片放进他之前拿掉了旧瓦片的地方叠放进去。

旧的瓦片呈青色,新的瓦片是淡淡的灰色。因为每年都在翻盖、检漏雨,有些瓦片还是去年或者前年刚刚换上去的,还没来得及完全转成青色。新瓦和旧瓦相互重叠,青色和灰色相互交织,有浓有淡,深浅不一,整片瓦背因此变得斑驳起来。

男人刚刚换上去的新瓦片的淡灰色,仿佛一幅画作上最后时刻才涂抹上去的颜料,起先只是点状的,到揭掉椽子又重新复原的地方,陡然荡开,铺展成了大片的灰。这当然只是我站在文化路上时心血来潮的一丝联想,与那个男人和那个女人的真实生活并没有多大关系。他们所要做的,只是埋头过好自己的生活,而不会矫情地想到自己劳作的同时无意间制造出来的所谓美学。现在,翻盖屋瓦就是他们生活必需的一小部分。换好了屋瓦,他们就有足够的理由,安心地度过即将到来的高原雨季。

我熟悉那屋顶,是因为在此之前我曾若干次从文化路上经过。站在文化路上,一扭头就能看见路边山坡上一棵高高耸立的核桃树,再把头放低一点,就能看见那块静卧在核桃树下的屋顶上盖着的青色瓦片。

我熟悉那屋顶,更因为它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家——在那里,差不多家家户户的房子都顶着同样的屋顶。我在瓦片之下的另一栋房屋里出生、长大,亲眼见证过灰色的瓦片,是如何在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过后,不知不觉间变成青色的。乡亲把盖着瓦片的屋面叫瓦背,把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对瓦背的修补叫检漏雨,还常常借物说人,用“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来推理和形容一个人或者一户人家的穷困。现在,无论是在我此刻置身的高原,还是我来的地方,已经极少再听到同样的话。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变得多么富有了,而是我们的生活里,瓦片越来越少出现了。

界牌

我最先看到的是“查尔新村”,它们被写在一块牌子上,朝向公路,立在路边的一团杂乱的荒草里。我每次散步或者驾车到这里,看到这四个字,就知道我即将踏入或者离开查尔新村地界了。

牌子旁边是一条通往高处的水泥小路,路的入口被两堵石墙围出巷子的模样。石墙很短,靠近公路的最高处也就一人多高的样子,因为依山而建,往高处不远就草草地收了尾。后来有一天,我从一位本地出生、长大,如今已近退休的同事那里得知,这条小路其实就是一条分界线,所以才会有“查尔新村”的牌子立在那里。牌子左边是在呷尔村地界里建起来的呷尔新村(再往左就是县城),右侧矗立着的是“查尔新村”(再往右就是查尔村);呷尔村和呷尔新村的村民主要是彝族人,查尔村和查尔新村里的住户多半是藏族人。两个新村的出现,也就是近十多年时间里的事情。像这样仅以一条若有若无的小路为界、安然并立的两个新村,我还是头一次见到。

再后来的一天,我在本地同事的带领下去“呷尔新村”进行过一次义诊及送医送药活动。才知道,呷尔新村已经只是本地人口头上的称呼,村子里家家户户的门牌和我们为义诊拉起来的横幅上,都被叫作狮子山社区。而在那之前和之后,我还不止一次地到过查尔新村,和呷尔新村一样,也还偶尔听到有人口头上把他们叫作外来社区,说的就是他们作为“新村”,是何以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但据我深入实地看到的情形,他们已然没有一点这片土地上的外来者的模样。这片土地十多年前的样子,我当然只能靠凭空想象。十多年的时间改变了一切,让那些房屋、房屋间耸立的树、房屋里住着的人,与这片土地悄然而又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仿佛他们就是从这片土地上长出来的。

有若干次,我在穿过查尔新村的路上见到头戴荷叶帽的彝族老妈妈,以为她们就来自路边的某栋楼房里;也有若干次,我穿过呷尔新村去到县城的路上遇见身穿藏袍的汉子,以为他们就是在路边哪个种着黑桃树、花椒树的院子的主人。

这是在农历六月。查尔新村四周的草木明显繁茂了,感觉好像是一夜之间,就掩隐在了一片绿油油的枝叶间。晚上下过一场雨,路面湿漉漉的,那些遮挡在查尔新村四周的杂草树木的枝叶,看起来比任何时候都有生机。我当然知道,在只有冬天和疑似冬天的高原,这样的变化,远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需要说明的是,冬天和疑似冬天是我个人对高原季节的划分。与之对应的是高原人的“冬半年”和“夏半年”,这两个地理学上的名词,被写入了朋友替我觅得的《九龙县志》里,用以按照大致的时间线,对高原气候的总结性描述。第一次看到时,我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了这个现成的划分法,我所有关于高原的文字,不知省掉了多少繁复而又多余的说明。当然,这一点与我见到的界牌,已经没多大关系了。

离绪

时间的流逝迅捷而寂然得让人甚至连抓狂都来不及。早上8点,离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医院的院子里空无一人。头天晚上一起聚会的同事大都还在赶来医院的路上,住在医院里的三个,老杨出差去了外地,格杰昨晚喝多了估计还在宿醉之中,小冉倒是若干次说要送我们,但昨天晚饭时突然说她害怕告别害怕自己哭。他们都恰到好处地没在医院的院子里出现,就连随时会呼呼而起的长风此刻也暂时歇息了,让想象中可能出现若干种情形的告别,简化成了一场离开。

我拉着行李箱乘坐电梯从五楼下到一楼。当我步出工作生活了几个月的楼宇,踏入空无一人的院子时,首先迎面撞上的是院子里那两排绿树。最靠外的一排是杜松,紧挨着靠里一点的是樱花,低处是刚刚开过花的芍药和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花草。

此刻,在高原早晨炽热的阳光下,风还在沉睡,那些杜松和樱花树便都默立着,把自己站成了静物,倒是打在地上的影子在一点点无声地生长。站在院子里,我一时有些恍惚。我想起1月4日,我们初来时的那个夜晚,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医院的院子里到处堆满了厚厚的积雪,雪花飘落在雪地里,也飘落在我们头顶和身上。我们都裹着厚厚的羽绒服,从车上下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捧着双手不断哈气,哆嗦着和门诊大楼门口的医院门牌站在一起拍照。

杜松和樱花树之间摆了一张灰白色的大理石桌子,桌子四方放着同样色泽的石凳。偶尔会有几根杜松的针叶掉落在灰白色的桌面上,像是懵懂的孩童胡乱描在白纸上的铅笔画,毫无章法可循,却也有一种别样的美。但这只是我私底下生出的一点矫情的感叹,在负责清洁工作的大姐那里毫无用武之地,她随时随地提在手里的扫把似乎就是专门为那些针叶准备的,一旦落下来,被扫走便是迟早的事了。

再后来的一天,我受邀去县城吃晚饭,回来时夜色已深,院子里亮堂堂的,高远的灰蓝色天空悬着一轮大圆月,仿佛一只巨型的白炽灯。明汪汪的光芒下,杜松和樱花树的枝叶打在地上的影子呈现出一种似是而非的动感,恍若从同一块土窝里横向生长出了另一棵杜松或另一棵樱花。我摇晃着走近,却没想竟然顺利地穿过去,安坐在了石凳上。刚坐下去我便弹跳了起来,高原的夜晚气温骤降,石凳表面无异于冰窖,浑身流转的寒意瞬间击败了朦胧的酒意,只感觉身体的某些部分已经与我剥离开了,再不属于我。赶紧瑟缩着身体回到住处,打开空调,钻进被窝,躺了好一会儿,才渐渐感觉剥离而去的那部分身体一点点回到原位,又重归于我了。

站在院子里,大约是为了呼应这一刹那的走神让我想到的曾经感觉被剥离的身体,我不由自主地抬起腿,接连跺了几下脚。这个举动的出现既意外又突然,就连我自己也禁不住笑了起来。我笑着迈开步子,走向停在院子另一侧的车子。那辆黑色外壳的小轿车,自打我从4S店将它发动开始,已跟着我星夜兼程了整整十年,南来北往奔波了近18万公里,包括刚刚过去的日子里我若干次在内地与高原之间的往返,包括即将开始的我在高原的最后行程。18万公里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我不想拿它来比拟什么,我只想坦承:没有这辆车子,我基本不大可能走过这么长的路,有些远途,我很可能连想都懒得去想一下。往后的岁月,这辆车子还将继续陪我走下去,多远多久不知道,似乎也不是需要我费心思虑的问题。

装完行李正要出发时看到了耿师傅。不到一个小时前,我们刚刚在食堂见过。耿师傅穿着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旧T恤,经过医院的院子与食堂间的石梯一瘸一拐地进到食堂,耿师傅笑着和我们打过招呼,等王大姐为他取馒头的间隙,便和王大姐开起了玩笑。耿师傅笑着伸出手里的筷子,把王大姐放在盘子里的馒头一个个串起来,高举着走回了医院门卫室。耿师傅的右腿有残疾,走路时微斜着身体,脚底仿佛装了弹簧,一步一跳地向前移动。他身上的那件旧T恤明显有些宽大,走起路时,领口不断地垮向斜着的那侧肩膀,掉落是不会的,但他瘦长且有些歪斜的脖颈因此就更加突出了,似乎总在向前探望着,想要看清什么。耿师傅的老家在离县城不远的一个村庄,几年前他通过亲戚的介绍来到医院做门卫工作。我好多次听王大姐和其他同事提到耿师傅的女友,每一次,他总是笑呵呵的,对于同事们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他有时候回答一下,有时候只管歪斜着嘴角,一个劲地哈哈大笑。我们却从没人见过这个传说中的女子在医院门卫室出现。但我还是固执地相信,世上肯定会有一个女子出现在耿师傅的生活里,而不是仅仅存在于同事们的口中,或者耿师傅心底的某个角落。那时候,耿师傅脸上的笑容一定会更加灿烂。而不像今天,看到我们坐上车子驶出医院大门,耿师傅一个人就那么静立在门口,目送着我们离开。我猜他应该知道这很可能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所以他的脸上才出人意料地没了笑意。车都驶出很远了,我还在后视镜里看到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好像被什么东西定住了。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769091768667537408, IR_CONTENT= 作为四川省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一分子的天全人李存刚,于2022年西出二郎山,来到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 牦牛在街头出没 街叫团结上街,甘孜州九龙县城的主干道,往下经过通往文化路和顺山街的岔路口,便更名为团结下街。九龙县城还有三条平行排列的街道:沿河路、绵九街和顺山街,每条街道我都去过若干次。 任何时候,街面都干净整洁,街边触目即是的店铺、餐馆有大有小,但都装了差不多同一式样的门庭,感觉和走在其他地方的街道并无任何两样。最大的区别也许就在于民族广场。作为九龙县城所在地——呷尔镇,似乎只有在民族广场,才让人觉得“呷尔”的名副其实。在藏语里,呷尔是大坝子的意思。站在民族广场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九龙县城两侧高耸的山头,像面对面站立并且向后斜着身子彼此默然相视的两个巨人。东为狮子神山,西为八家铺子山。民族广场被团结上街末端一分为二,靠近狮子神山的一半是水泥铺就的地面,沿狮子神山的一边是一溜临时停车位,不管什么时候,车位上总是停满了车子。虫草上市的季节,那里便成了九龙县城最热闹的地点之一,一个挨一个的临时小摊点上,摆满了刚刚从山间挖得的虫草,摊点之间挤满了人,有本地口音的,也有外地口音的,藏语、彝语、四川话、普通话混杂在一起,声音有高有低。广场的另一半是一个大平台,地面铺着大块彩色的瓷砖,旁边立着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夜色还未降临,人们便陆续在此聚集,有穿汉族服装的,有穿彝族服装的,也有着藏族服装的,有大人也有孩童,音乐声一起,便纷纷加入舞动的队伍,嘴里跟着音乐哼着,欢快地舞动起来。 民族广场靠近绵九街的角落里立着三头牦牛塑像,牦牛的皮肤被涂成深褐色,但背、颈、头大部分已蜕变成淡黄色,一看就知道是人为的结果。最前面的一头雄壮地昂着头——这个一家三口中的男主人一动不动地盯着前方,似乎是在考虑是否该继续前行。在它身后不远,跟着一对母子,母亲扭着头,注视着身边的孩子,它们身后就是九龙县城最古老的街道——绵九街,它们一家三口好像刚刚从绵九街上到这里,正等着身前探路的父亲传来的信息。后来我知道,九龙牦牛素有“中国牦牛——世界之最”之称,体形硕大,驰名中外,想必这也就是九龙县城里唯一的一座广场被命名为民族广场,并且立着牦牛塑像的原因。 后来有一天,我从民族广场起身,经过团结上街返回住地。那是初春的夜晚,街上行人稀少,我正走着,忽然听到一阵嘚嘚、嘚嘚的踢踏声,我扭过头,看到街对面有一头牦牛,正若无其事地沿着团结上街行进,不知道要去向哪里。我一时有些恍惚,以为是刚刚在广场上看过的那头牦牛,跟着我跑了起来。 片瓦之下 那是一块我熟悉的屋顶。那个初夏的早上,我从房屋高处的文化路上经过,第一次发现屋顶上站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男人站在瓦背上,身下的瓦片被掀开了一大片,露出几根椽子,其中的一根被揭掉了,露出一个长方形的豁口。男人应该就是从被揭掉椽子的长方形豁口爬到瓦背上去的。透过豁口和椽子间的缝隙,我同时看见了房屋裸露出来的梁木、木楼板、木墙壁和经年累月累积起来的烟尘。女人站在木楼板上,顶着不断泛起的烟尘,不断从男人手里接过旧的、碎掉或者缺角少边的瓦片放在楼板一角,又将堆放在楼板另一角的新瓦片举起来,递到男人手里。经过两个人的传递,瓦背上很快堆起了一个淡灰色的瓦片堆。男人开始在瓦背上缓慢、小心翼翼地移动,将新瓦片放进他之前拿掉了旧瓦片的地方叠放进去。 旧的瓦片呈青色,新的瓦片是淡淡的灰色。因为每年都在翻盖、检漏雨,有些瓦片还是去年或者前年刚刚换上去的,还没来得及完全转成青色。新瓦和旧瓦相互重叠,青色和灰色相互交织,有浓有淡,深浅不一,整片瓦背因此变得斑驳起来。 男人刚刚换上去的新瓦片的淡灰色,仿佛一幅画作上最后时刻才涂抹上去的颜料,起先只是点状的,到揭掉椽子又重新复原的地方,陡然荡开,铺展成了大片的灰。这当然只是我站在文化路上时心血来潮的一丝联想,与那个男人和那个女人的真实生活并没有多大关系。他们所要做的,只是埋头过好自己的生活,而不会矫情地想到自己劳作的同时无意间制造出来的所谓美学。现在,翻盖屋瓦就是他们生活必需的一小部分。换好了屋瓦,他们就有足够的理由,安心地度过即将到来的高原雨季。 我熟悉那屋顶,是因为在此之前我曾若干次从文化路上经过。站在文化路上,一扭头就能看见路边山坡上一棵高高耸立的核桃树,再把头放低一点,就能看见那块静卧在核桃树下的屋顶上盖着的青色瓦片。 我熟悉那屋顶,更因为它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家——在那里,差不多家家户户的房子都顶着同样的屋顶。我在瓦片之下的另一栋房屋里出生、长大,亲眼见证过灰色的瓦片,是如何在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过后,不知不觉间变成青色的。乡亲把盖着瓦片的屋面叫瓦背,把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对瓦背的修补叫检漏雨,还常常借物说人,用“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来推理和形容一个人或者一户人家的穷困。现在,无论是在我此刻置身的高原,还是我来的地方,已经极少再听到同样的话。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变得多么富有了,而是我们的生活里,瓦片越来越少出现了。 界牌 我最先看到的是“查尔新村”,它们被写在一块牌子上,朝向公路,立在路边的一团杂乱的荒草里。我每次散步或者驾车到这里,看到这四个字,就知道我即将踏入或者离开查尔新村地界了。 牌子旁边是一条通往高处的水泥小路,路的入口被两堵石墙围出巷子的模样。石墙很短,靠近公路的最高处也就一人多高的样子,因为依山而建,往高处不远就草草地收了尾。后来有一天,我从一位本地出生、长大,如今已近退休的同事那里得知,这条小路其实就是一条分界线,所以才会有“查尔新村”的牌子立在那里。牌子左边是在呷尔村地界里建起来的呷尔新村(再往左就是县城),右侧矗立着的是“查尔新村”(再往右就是查尔村);呷尔村和呷尔新村的村民主要是彝族人,查尔村和查尔新村里的住户多半是藏族人。两个新村的出现,也就是近十多年时间里的事情。像这样仅以一条若有若无的小路为界、安然并立的两个新村,我还是头一次见到。 再后来的一天,我在本地同事的带领下去“呷尔新村”进行过一次义诊及送医送药活动。才知道,呷尔新村已经只是本地人口头上的称呼,村子里家家户户的门牌和我们为义诊拉起来的横幅上,都被叫作狮子山社区。而在那之前和之后,我还不止一次地到过查尔新村,和呷尔新村一样,也还偶尔听到有人口头上把他们叫作外来社区,说的就是他们作为“新村”,是何以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但据我深入实地看到的情形,他们已然没有一点这片土地上的外来者的模样。这片土地十多年前的样子,我当然只能靠凭空想象。十多年的时间改变了一切,让那些房屋、房屋间耸立的树、房屋里住着的人,与这片土地悄然而又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仿佛他们就是从这片土地上长出来的。 有若干次,我在穿过查尔新村的路上见到头戴荷叶帽的彝族老妈妈,以为她们就来自路边的某栋楼房里;也有若干次,我穿过呷尔新村去到县城的路上遇见身穿藏袍的汉子,以为他们就是在路边哪个种着黑桃树、花椒树的院子的主人。 这是在农历六月。查尔新村四周的草木明显繁茂了,感觉好像是一夜之间,就掩隐在了一片绿油油的枝叶间。晚上下过一场雨,路面湿漉漉的,那些遮挡在查尔新村四周的杂草树木的枝叶,看起来比任何时候都有生机。我当然知道,在只有冬天和疑似冬天的高原,这样的变化,远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需要说明的是,冬天和疑似冬天是我个人对高原季节的划分。与之对应的是高原人的“冬半年”和“夏半年”,这两个地理学上的名词,被写入了朋友替我觅得的《九龙县志》里,用以按照大致的时间线,对高原气候的总结性描述。第一次看到时,我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了这个现成的划分法,我所有关于高原的文字,不知省掉了多少繁复而又多余的说明。当然,这一点与我见到的界牌,已经没多大关系了。 离绪 时间的流逝迅捷而寂然得让人甚至连抓狂都来不及。早上8点,离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医院的院子里空无一人。头天晚上一起聚会的同事大都还在赶来医院的路上,住在医院里的三个,老杨出差去了外地,格杰昨晚喝多了估计还在宿醉之中,小冉倒是若干次说要送我们,但昨天晚饭时突然说她害怕告别害怕自己哭。他们都恰到好处地没在医院的院子里出现,就连随时会呼呼而起的长风此刻也暂时歇息了,让想象中可能出现若干种情形的告别,简化成了一场离开。 我拉着行李箱乘坐电梯从五楼下到一楼。当我步出工作生活了几个月的楼宇,踏入空无一人的院子时,首先迎面撞上的是院子里那两排绿树。最靠外的一排是杜松,紧挨着靠里一点的是樱花,低处是刚刚开过花的芍药和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花草。 此刻,在高原早晨炽热的阳光下,风还在沉睡,那些杜松和樱花树便都默立着,把自己站成了静物,倒是打在地上的影子在一点点无声地生长。站在院子里,我一时有些恍惚。我想起1月4日,我们初来时的那个夜晚,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医院的院子里到处堆满了厚厚的积雪,雪花飘落在雪地里,也飘落在我们头顶和身上。我们都裹着厚厚的羽绒服,从车上下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捧着双手不断哈气,哆嗦着和门诊大楼门口的医院门牌站在一起拍照。 杜松和樱花树之间摆了一张灰白色的大理石桌子,桌子四方放着同样色泽的石凳。偶尔会有几根杜松的针叶掉落在灰白色的桌面上,像是懵懂的孩童胡乱描在白纸上的铅笔画,毫无章法可循,却也有一种别样的美。但这只是我私底下生出的一点矫情的感叹,在负责清洁工作的大姐那里毫无用武之地,她随时随地提在手里的扫把似乎就是专门为那些针叶准备的,一旦落下来,被扫走便是迟早的事了。 再后来的一天,我受邀去县城吃晚饭,回来时夜色已深,院子里亮堂堂的,高远的灰蓝色天空悬着一轮大圆月,仿佛一只巨型的白炽灯。明汪汪的光芒下,杜松和樱花树的枝叶打在地上的影子呈现出一种似是而非的动感,恍若从同一块土窝里横向生长出了另一棵杜松或另一棵樱花。我摇晃着走近,却没想竟然顺利地穿过去,安坐在了石凳上。刚坐下去我便弹跳了起来,高原的夜晚气温骤降,石凳表面无异于冰窖,浑身流转的寒意瞬间击败了朦胧的酒意,只感觉身体的某些部分已经与我剥离开了,再不属于我。赶紧瑟缩着身体回到住处,打开空调,钻进被窝,躺了好一会儿,才渐渐感觉剥离而去的那部分身体一点点回到原位,又重归于我了。 站在院子里,大约是为了呼应这一刹那的走神让我想到的曾经感觉被剥离的身体,我不由自主地抬起腿,接连跺了几下脚。这个举动的出现既意外又突然,就连我自己也禁不住笑了起来。我笑着迈开步子,走向停在院子另一侧的车子。那辆黑色外壳的小轿车,自打我从4S店将它发动开始,已跟着我星夜兼程了整整十年,南来北往奔波了近18万公里,包括刚刚过去的日子里我若干次在内地与高原之间的往返,包括即将开始的我在高原的最后行程。18万公里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我不想拿它来比拟什么,我只想坦承:没有这辆车子,我基本不大可能走过这么长的路,有些远途,我很可能连想都懒得去想一下。往后的岁月,这辆车子还将继续陪我走下去,多远多久不知道,似乎也不是需要我费心思虑的问题。 装完行李正要出发时看到了耿师傅。不到一个小时前,我们刚刚在食堂见过。耿师傅穿着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旧T恤,经过医院的院子与食堂间的石梯一瘸一拐地进到食堂,耿师傅笑着和我们打过招呼,等王大姐为他取馒头的间隙,便和王大姐开起了玩笑。耿师傅笑着伸出手里的筷子,把王大姐放在盘子里的馒头一个个串起来,高举着走回了医院门卫室。耿师傅的右腿有残疾,走路时微斜着身体,脚底仿佛装了弹簧,一步一跳地向前移动。他身上的那件旧T恤明显有些宽大,走起路时,领口不断地垮向斜着的那侧肩膀,掉落是不会的,但他瘦长且有些歪斜的脖颈因此就更加突出了,似乎总在向前探望着,想要看清什么。耿师傅的老家在离县城不远的一个村庄,几年前他通过亲戚的介绍来到医院做门卫工作。我好多次听王大姐和其他同事提到耿师傅的女友,每一次,他总是笑呵呵的,对于同事们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他有时候回答一下,有时候只管歪斜着嘴角,一个劲地哈哈大笑。我们却从没人见过这个传说中的女子在医院门卫室出现。但我还是固执地相信,世上肯定会有一个女子出现在耿师傅的生活里,而不是仅仅存在于同事们的口中,或者耿师傅心底的某个角落。那时候,耿师傅脸上的笑容一定会更加灿烂。而不像今天,看到我们坐上车子驶出医院大门,耿师傅一个人就那么静立在门口,目送着我们离开。我猜他应该知道这很可能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所以他的脸上才出人意料地没了笑意。车都驶出很远了,我还在后视镜里看到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好像被什么东西定住了。,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0317003.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1/0E/wKhurGX2A-2AJFNqAAzCRVtRiv4822.png, ZB_AREA_LIST=, FB=

□ 李存刚

, TS=记忆深处的老川藏线 刘祯祥 摄},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3, YEAR=2024, PAPERDATE=2024/03/17, DAY=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