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3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砂锅:淬火涅槃始成器

□ 吴微

它本是一抔土,水柔韧了筋脉;它自烈火出世,挺立粗犷威仪的脊梁,装满炽热问道的憧憬,煮沸了人间生命的图腾……

这是一只荥经砂锅,釉色莹润造型简约的圆口阔肚,酷肖稚拙憨态的小弥勒,诠释了国人包容、平等,感恩天地孕育万物的精神和家族追求圆满和顺的理念;锅体围绕三条龙须栩栩的游龙,巧妙穿透锅体作了锅耳和盖把,也穿透了我的啖宴之欲……

无止境的饔膳,早在秦汉即与荥经先民结了庖厨之缘,并将舌尖上的革命荣光传世,砂锅菜百味千种,引得三五好友围炉聚炊,入口尽欢……

记住砂锅的暖,始于制作工序,产自“中国黑砂之乡”的荥经,万年的演化质地软糯绵密,先与煤炭渣晒干,再粉碎、筛选去杂,加水揉成坯的陶土艺术,没有图纸和固定的模式,全凭制陶人娴熟地掌握泥土的可塑性和拉坯的离心力,若要不出瑕疵,非得有好功夫;做好的毛坯阴干了才能进入焙烧、上釉的环节。

这天我正赶上“烟雨黑砂有限公司”焙烧砂锅,方圆两米左右的坑窑,工人先在坑底铺垫一层煤炭,再环列排放防止变形模具上的毛坯,之后,拉下防热盖罩住坑窑,在风箱的助力下烧一两个小时,赤色的火焰熊熊窜出罩底,犹似火龙怒吼,轰轰之声不绝于耳,此刻坑窑的温度达到了1400多摄氏度,场面甚是喧腾。

最壮观的一刻是砂锅出窑时,身穿防火厚衣、头戴竹笠的陶工,转动铰链慢慢揭开坑窑罩盖,一股巨大的热辐射扩散,我感到面部被炙烤得灼痛,却仍想一睹精彩。

砂锅披一身赤焰霞光嫣然出世,熠熠亭亭,如此炫目如此灿烂,浑身充满了涅槃重生的王者之气,昭彰了它卓尔不凡的尊贵和从容挺拔的华丽,它全身呼呼冒火的声响,一如振荡世间的生命之歌,所到之处,如飓风横扫一切蒙昧、野蛮、落后,进化的黑暗之始在这火焰猛烈的坑窑爆裂,人类的文明曙光乍现,不再茹毛饮血,衣其羽皮;不再生吞活剥,冬穴夏巢……

然而,真正成器面世的砂锅,尚需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工人先在上釉地坑倒入一些加了油枯的杉木刨花,再将烧红的砂锅从坑窑一一移来堆好,再于砂锅顶层倒入一层刨花,盖上罩子闷至烟火全部熄灭出炉,冷却后的砂锅要敲掉焙烧的模具,用铁刷将附着锅面的杂质清除,整体发出刚胆仁心、天地精华的乌黑油亮、莹润溶溶的色泽。

至此,一粒仰望长空的砂粒,与水火返璞归真的相遇,淬火铸冶,蜕变成器;活了两千多年,纷纭登场的镬、甗、釜、鼎、鬲、陶甑、青铜斧等炊具,终不敌简雅纯朴、亲民拙实的砂锅,以圆胖可人的形象,内蕴兴家旺族的谦和豁达,代代翻新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之根本,让口、脑、心在吃的境界得到传承升华……

中国厚重且渗透力最强的饮食文化,按择吉搬家的习俗,第一个进新家的定是厨具及柴薪。锅灶全了家即全,倘若空腹不得温饱,家之焉存?有锅才有烹饪,食物存香,则产生乡愁;味蕾常鲜,得慈母之心,失之何喜?金戈铁马冷兵器时代,军队出战粮草先行,一旦断粮士气受挫,哪来胜算?若要破釜沉舟壮士断腕,以生死赌一局输赢,该是到了多么紧要的关头呀?今天的我,幸运到不必这般激烈,闲来研究锅釜食谱,尚有小获。

砂锅使用前是有讲究的,民间有句“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先将熬煮的五谷稀糊炙锅填缝,象征丰收留锅的寓意;砂锅因散热慢,尤其适宜慢火的烹调、熬汤、炖肉、焖煮、药煲、膳补等,还能保温锅里的熟食和营养,在夏秋季,熟食十二小时内也不会变质、变味,在潮湿的四川,吃砂锅是除湿最好的食疗之一。

黑陶砂锅无毒,耐高温,抗腐蚀,不氧化,不变色形,耐酸碱盐,不渗不漏,透气性能好,吸水率低,产品经久耐用。同质的还有药罐、汤锅、火锅、节煤炉、蜂窝煤炉、火锅、茶壶茶具、电炉盘、烘锅、水缸、炉具、花盆、禽畜食槽等,可谓用途广泛,拥趸众多;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享东有“宜兴紫砂”西有“荥经黑砂”之美誉。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从古到今,烹饪的炉火灴灴不息,火给了砂锅献身的笃定,砂锅给了人无以复加开胃的愉悦和急切。揭开砂锅顶盖,一股令人口津涌动的浓香扑面而来,鲜味扩张了一切感官,味蕾触动了神经的兴奋,食物的纯粹在每个毛孔搅动,就在那一刻,侠士酣畅后江湖风起云涌,骚客兴趣至案头舞文弄墨;不如意者、饥饿的、减肥的,终是挣扎不过色鲜味的诱惑;肚腹饱了滋生底气,才能持格调证己,才能兴文明强国;万事悠悠唯此唯大,没有什么人能抗拒美味而独善其身的!砂锅卑微平凡,却是发扬中国文化最实用的“神器”,毫不辜负食客对它的热望和偏爱……

大快朵颐间,我吃出了砂锅铿锵浴火而得的道。道贯穿舌尖变成气,将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的精华通达血脉,运化脏腑,长智慧,壮体魄,仿佛上天入地,捭阖纵横,无所不能。微醺之际,我融入砂锅的灵识,结束尘砂随风飘落的自由,不争不喜,不怨不急,像一尊寂寞里打坐、虚空中冥想的厨神,遁入一方世俗,以仪式的心态向火而生,团圆人间之口欲,在沸腾里祭祀,煮出绝世花样来。也许,这才是我终止孤独的归宿……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3, PREBM=002, NUM=2, GUID=1771598285329334272,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3,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03/24/003/1771598285329334272.html, DOCPUBTIME=2024-03-24 02:01: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它本是一抔土,水柔韧了筋脉;它自烈火出世,挺立粗犷威仪的脊梁,装满炽热问道的憧憬,煮沸了人间生命的图腾…… 这是一只荥经砂锅,釉色莹润造型简约的圆口阔肚,酷肖稚拙憨态的小弥勒,诠释了国人包容、平等,感恩天地孕育万物的精神和家族追求圆满和顺的理念;锅体围绕三条龙须栩栩的游龙,巧妙穿透锅体作了锅耳和盖把,也穿透了我的啖宴之欲…… 无止境的饔膳,早在秦汉即与荥经先民结了庖厨之缘,并将舌尖上的革命荣光传世,砂锅菜百味千种,引得三五好友围炉聚炊,入口尽欢…… 记住砂锅的暖,始于制作工序,产自“中国黑砂之乡”的荥经,万年的演化质地软糯绵密,先与煤炭渣晒干,再粉碎、筛选去杂,加水揉成坯的陶土艺术,没有图纸和固定的模式,全凭制陶人娴熟地掌握泥土的可塑性和拉坯的离心力,若要不出瑕疵,非得有好功夫;做好的毛坯阴干了才能进入焙烧、上釉的环节。 这天我正赶上“烟雨黑砂有限公司”焙烧砂锅,方圆两米左右的坑窑,工人先在坑底铺垫一层煤炭,再环列排放防止变形模具上的毛坯,之后,拉下防热盖罩住坑窑,在风箱的助力下烧一两个小时,赤色的火焰熊熊窜出罩底,犹似火龙怒吼,轰轰之声不绝于耳,此刻坑窑的温度达到了1400多摄氏度,场面甚是喧腾。 最壮观的一刻是砂锅出窑时,身穿防火厚衣、头戴竹笠的陶工,转动铰链慢慢揭开坑窑罩盖,一股巨大的热辐射扩散,我感到面部被炙烤得灼痛,却仍想一睹精彩。 砂锅披一身赤焰霞光嫣然出世,熠熠亭亭,如此炫目如此灿烂,浑身充满了涅槃重生的王者之气,昭彰了它卓尔不凡的尊贵和从容挺拔的华丽,它全身呼呼冒火的声响,一如振荡世间的生命之歌,所到之处,如飓风横扫一切蒙昧、野蛮、落后,进化的黑暗之始在这火焰猛烈的坑窑爆裂,人类的文明曙光乍现,不再茹毛饮血,衣其羽皮;不再生吞活剥,冬穴夏巢…… 然而,真正成器面世的砂锅,尚需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工人先在上釉地坑倒入一些加了油枯的杉木刨花,再将烧红的砂锅从坑窑一一移来堆好,再于砂锅顶层倒入一层刨花,盖上罩子闷至烟火全部熄灭出炉,冷却后的砂锅要敲掉焙烧的模具,用铁刷将附着锅面的杂质清除,整体发出刚胆仁心、天地精华的乌黑油亮、莹润溶溶的色泽。 至此,一粒仰望长空的砂粒,与水火返璞归真的相遇,淬火铸冶,蜕变成器;活了两千多年,纷纭登场的镬、甗、釜、鼎、鬲、陶甑、青铜斧等炊具,终不敌简雅纯朴、亲民拙实的砂锅,以圆胖可人的形象,内蕴兴家旺族的谦和豁达,代代翻新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之根本,让口、脑、心在吃的境界得到传承升华…… 中国厚重且渗透力最强的饮食文化,按择吉搬家的习俗,第一个进新家的定是厨具及柴薪。锅灶全了家即全,倘若空腹不得温饱,家之焉存?有锅才有烹饪,食物存香,则产生乡愁;味蕾常鲜,得慈母之心,失之何喜?金戈铁马冷兵器时代,军队出战粮草先行,一旦断粮士气受挫,哪来胜算?若要破釜沉舟壮士断腕,以生死赌一局输赢,该是到了多么紧要的关头呀?今天的我,幸运到不必这般激烈,闲来研究锅釜食谱,尚有小获。 砂锅使用前是有讲究的,民间有句“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先将熬煮的五谷稀糊炙锅填缝,象征丰收留锅的寓意;砂锅因散热慢,尤其适宜慢火的烹调、熬汤、炖肉、焖煮、药煲、膳补等,还能保温锅里的熟食和营养,在夏秋季,熟食十二小时内也不会变质、变味,在潮湿的四川,吃砂锅是除湿最好的食疗之一。 黑陶砂锅无毒,耐高温,抗腐蚀,不氧化,不变色形,耐酸碱盐,不渗不漏,透气性能好,吸水率低,产品经久耐用。同质的还有药罐、汤锅、火锅、节煤炉、蜂窝煤炉、火锅、茶壶茶具、电炉盘、烘锅、水缸、炉具、花盆、禽畜食槽等,可谓用途广泛,拥趸众多;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享东有“宜兴紫砂”西有“荥经黑砂”之美誉。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从古到今,烹饪的炉火灴灴不息,火给了砂锅献身的笃定,砂锅给了人无以复加开胃的愉悦和急切。揭开砂锅顶盖,一股令人口津涌动的浓香扑面而来,鲜味扩张了一切感官,味蕾触动了神经的兴奋,食物的纯粹在每个毛孔搅动,就在那一刻,侠士酣畅后江湖风起云涌,骚客兴趣至案头舞文弄墨;不如意者、饥饿的、减肥的,终是挣扎不过色鲜味的诱惑;肚腹饱了滋生底气,才能持格调证己,才能兴文明强国;万事悠悠唯此唯大,没有什么人能抗拒美味而独善其身的!砂锅卑微平凡,却是发扬中国文化最实用的“神器”,毫不辜负食客对它的热望和偏爱…… 大快朵颐间,我吃出了砂锅铿锵浴火而得的道。道贯穿舌尖变成气,将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的精华通达血脉,运化脏腑,长智慧,壮体魄,仿佛上天入地,捭阖纵横,无所不能。微醺之际,我融入砂锅的灵识,结束尘砂随风飘落的自由,不争不喜,不怨不急,像一尊寂寞里打坐、虚空中冥想的厨神,遁入一方世俗,以仪式的心态向火而生,团圆人间之口欲,在沸腾里祭祀,煮出绝世花样来。也许,这才是我终止孤独的归宿……, BM=003版, type=0, ZB_DROP=0, TXS=2062, NODEID=null, DOCTITLE=砂锅:淬火涅槃始成器,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它本是一抔土,水柔韧了筋脉;它自烈火出世,挺立粗犷威仪的脊梁,装满炽热问道的憧憬,煮沸了人间生命的图腾……

这是一只荥经砂锅,釉色莹润造型简约的圆口阔肚,酷肖稚拙憨态的小弥勒,诠释了国人包容、平等,感恩天地孕育万物的精神和家族追求圆满和顺的理念;锅体围绕三条龙须栩栩的游龙,巧妙穿透锅体作了锅耳和盖把,也穿透了我的啖宴之欲……

无止境的饔膳,早在秦汉即与荥经先民结了庖厨之缘,并将舌尖上的革命荣光传世,砂锅菜百味千种,引得三五好友围炉聚炊,入口尽欢……

记住砂锅的暖,始于制作工序,产自“中国黑砂之乡”的荥经,万年的演化质地软糯绵密,先与煤炭渣晒干,再粉碎、筛选去杂,加水揉成坯的陶土艺术,没有图纸和固定的模式,全凭制陶人娴熟地掌握泥土的可塑性和拉坯的离心力,若要不出瑕疵,非得有好功夫;做好的毛坯阴干了才能进入焙烧、上釉的环节。

这天我正赶上“烟雨黑砂有限公司”焙烧砂锅,方圆两米左右的坑窑,工人先在坑底铺垫一层煤炭,再环列排放防止变形模具上的毛坯,之后,拉下防热盖罩住坑窑,在风箱的助力下烧一两个小时,赤色的火焰熊熊窜出罩底,犹似火龙怒吼,轰轰之声不绝于耳,此刻坑窑的温度达到了1400多摄氏度,场面甚是喧腾。

最壮观的一刻是砂锅出窑时,身穿防火厚衣、头戴竹笠的陶工,转动铰链慢慢揭开坑窑罩盖,一股巨大的热辐射扩散,我感到面部被炙烤得灼痛,却仍想一睹精彩。

砂锅披一身赤焰霞光嫣然出世,熠熠亭亭,如此炫目如此灿烂,浑身充满了涅槃重生的王者之气,昭彰了它卓尔不凡的尊贵和从容挺拔的华丽,它全身呼呼冒火的声响,一如振荡世间的生命之歌,所到之处,如飓风横扫一切蒙昧、野蛮、落后,进化的黑暗之始在这火焰猛烈的坑窑爆裂,人类的文明曙光乍现,不再茹毛饮血,衣其羽皮;不再生吞活剥,冬穴夏巢……

然而,真正成器面世的砂锅,尚需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工人先在上釉地坑倒入一些加了油枯的杉木刨花,再将烧红的砂锅从坑窑一一移来堆好,再于砂锅顶层倒入一层刨花,盖上罩子闷至烟火全部熄灭出炉,冷却后的砂锅要敲掉焙烧的模具,用铁刷将附着锅面的杂质清除,整体发出刚胆仁心、天地精华的乌黑油亮、莹润溶溶的色泽。

至此,一粒仰望长空的砂粒,与水火返璞归真的相遇,淬火铸冶,蜕变成器;活了两千多年,纷纭登场的镬、甗、釜、鼎、鬲、陶甑、青铜斧等炊具,终不敌简雅纯朴、亲民拙实的砂锅,以圆胖可人的形象,内蕴兴家旺族的谦和豁达,代代翻新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之根本,让口、脑、心在吃的境界得到传承升华……

中国厚重且渗透力最强的饮食文化,按择吉搬家的习俗,第一个进新家的定是厨具及柴薪。锅灶全了家即全,倘若空腹不得温饱,家之焉存?有锅才有烹饪,食物存香,则产生乡愁;味蕾常鲜,得慈母之心,失之何喜?金戈铁马冷兵器时代,军队出战粮草先行,一旦断粮士气受挫,哪来胜算?若要破釜沉舟壮士断腕,以生死赌一局输赢,该是到了多么紧要的关头呀?今天的我,幸运到不必这般激烈,闲来研究锅釜食谱,尚有小获。

砂锅使用前是有讲究的,民间有句“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先将熬煮的五谷稀糊炙锅填缝,象征丰收留锅的寓意;砂锅因散热慢,尤其适宜慢火的烹调、熬汤、炖肉、焖煮、药煲、膳补等,还能保温锅里的熟食和营养,在夏秋季,熟食十二小时内也不会变质、变味,在潮湿的四川,吃砂锅是除湿最好的食疗之一。

黑陶砂锅无毒,耐高温,抗腐蚀,不氧化,不变色形,耐酸碱盐,不渗不漏,透气性能好,吸水率低,产品经久耐用。同质的还有药罐、汤锅、火锅、节煤炉、蜂窝煤炉、火锅、茶壶茶具、电炉盘、烘锅、水缸、炉具、花盆、禽畜食槽等,可谓用途广泛,拥趸众多;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享东有“宜兴紫砂”西有“荥经黑砂”之美誉。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从古到今,烹饪的炉火灴灴不息,火给了砂锅献身的笃定,砂锅给了人无以复加开胃的愉悦和急切。揭开砂锅顶盖,一股令人口津涌动的浓香扑面而来,鲜味扩张了一切感官,味蕾触动了神经的兴奋,食物的纯粹在每个毛孔搅动,就在那一刻,侠士酣畅后江湖风起云涌,骚客兴趣至案头舞文弄墨;不如意者、饥饿的、减肥的,终是挣扎不过色鲜味的诱惑;肚腹饱了滋生底气,才能持格调证己,才能兴文明强国;万事悠悠唯此唯大,没有什么人能抗拒美味而独善其身的!砂锅卑微平凡,却是发扬中国文化最实用的“神器”,毫不辜负食客对它的热望和偏爱……

大快朵颐间,我吃出了砂锅铿锵浴火而得的道。道贯穿舌尖变成气,将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的精华通达血脉,运化脏腑,长智慧,壮体魄,仿佛上天入地,捭阖纵横,无所不能。微醺之际,我融入砂锅的灵识,结束尘砂随风飘落的自由,不争不喜,不怨不急,像一尊寂寞里打坐、虚空中冥想的厨神,遁入一方世俗,以仪式的心态向火而生,团圆人间之口欲,在沸腾里祭祀,煮出绝世花样来。也许,这才是我终止孤独的归宿……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771598285329334272, IR_CONTENT= 它本是一抔土,水柔韧了筋脉;它自烈火出世,挺立粗犷威仪的脊梁,装满炽热问道的憧憬,煮沸了人间生命的图腾…… 这是一只荥经砂锅,釉色莹润造型简约的圆口阔肚,酷肖稚拙憨态的小弥勒,诠释了国人包容、平等,感恩天地孕育万物的精神和家族追求圆满和顺的理念;锅体围绕三条龙须栩栩的游龙,巧妙穿透锅体作了锅耳和盖把,也穿透了我的啖宴之欲…… 无止境的饔膳,早在秦汉即与荥经先民结了庖厨之缘,并将舌尖上的革命荣光传世,砂锅菜百味千种,引得三五好友围炉聚炊,入口尽欢…… 记住砂锅的暖,始于制作工序,产自“中国黑砂之乡”的荥经,万年的演化质地软糯绵密,先与煤炭渣晒干,再粉碎、筛选去杂,加水揉成坯的陶土艺术,没有图纸和固定的模式,全凭制陶人娴熟地掌握泥土的可塑性和拉坯的离心力,若要不出瑕疵,非得有好功夫;做好的毛坯阴干了才能进入焙烧、上釉的环节。 这天我正赶上“烟雨黑砂有限公司”焙烧砂锅,方圆两米左右的坑窑,工人先在坑底铺垫一层煤炭,再环列排放防止变形模具上的毛坯,之后,拉下防热盖罩住坑窑,在风箱的助力下烧一两个小时,赤色的火焰熊熊窜出罩底,犹似火龙怒吼,轰轰之声不绝于耳,此刻坑窑的温度达到了1400多摄氏度,场面甚是喧腾。 最壮观的一刻是砂锅出窑时,身穿防火厚衣、头戴竹笠的陶工,转动铰链慢慢揭开坑窑罩盖,一股巨大的热辐射扩散,我感到面部被炙烤得灼痛,却仍想一睹精彩。 砂锅披一身赤焰霞光嫣然出世,熠熠亭亭,如此炫目如此灿烂,浑身充满了涅槃重生的王者之气,昭彰了它卓尔不凡的尊贵和从容挺拔的华丽,它全身呼呼冒火的声响,一如振荡世间的生命之歌,所到之处,如飓风横扫一切蒙昧、野蛮、落后,进化的黑暗之始在这火焰猛烈的坑窑爆裂,人类的文明曙光乍现,不再茹毛饮血,衣其羽皮;不再生吞活剥,冬穴夏巢…… 然而,真正成器面世的砂锅,尚需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工人先在上釉地坑倒入一些加了油枯的杉木刨花,再将烧红的砂锅从坑窑一一移来堆好,再于砂锅顶层倒入一层刨花,盖上罩子闷至烟火全部熄灭出炉,冷却后的砂锅要敲掉焙烧的模具,用铁刷将附着锅面的杂质清除,整体发出刚胆仁心、天地精华的乌黑油亮、莹润溶溶的色泽。 至此,一粒仰望长空的砂粒,与水火返璞归真的相遇,淬火铸冶,蜕变成器;活了两千多年,纷纭登场的镬、甗、釜、鼎、鬲、陶甑、青铜斧等炊具,终不敌简雅纯朴、亲民拙实的砂锅,以圆胖可人的形象,内蕴兴家旺族的谦和豁达,代代翻新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之根本,让口、脑、心在吃的境界得到传承升华…… 中国厚重且渗透力最强的饮食文化,按择吉搬家的习俗,第一个进新家的定是厨具及柴薪。锅灶全了家即全,倘若空腹不得温饱,家之焉存?有锅才有烹饪,食物存香,则产生乡愁;味蕾常鲜,得慈母之心,失之何喜?金戈铁马冷兵器时代,军队出战粮草先行,一旦断粮士气受挫,哪来胜算?若要破釜沉舟壮士断腕,以生死赌一局输赢,该是到了多么紧要的关头呀?今天的我,幸运到不必这般激烈,闲来研究锅釜食谱,尚有小获。 砂锅使用前是有讲究的,民间有句“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先将熬煮的五谷稀糊炙锅填缝,象征丰收留锅的寓意;砂锅因散热慢,尤其适宜慢火的烹调、熬汤、炖肉、焖煮、药煲、膳补等,还能保温锅里的熟食和营养,在夏秋季,熟食十二小时内也不会变质、变味,在潮湿的四川,吃砂锅是除湿最好的食疗之一。 黑陶砂锅无毒,耐高温,抗腐蚀,不氧化,不变色形,耐酸碱盐,不渗不漏,透气性能好,吸水率低,产品经久耐用。同质的还有药罐、汤锅、火锅、节煤炉、蜂窝煤炉、火锅、茶壶茶具、电炉盘、烘锅、水缸、炉具、花盆、禽畜食槽等,可谓用途广泛,拥趸众多;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享东有“宜兴紫砂”西有“荥经黑砂”之美誉。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从古到今,烹饪的炉火灴灴不息,火给了砂锅献身的笃定,砂锅给了人无以复加开胃的愉悦和急切。揭开砂锅顶盖,一股令人口津涌动的浓香扑面而来,鲜味扩张了一切感官,味蕾触动了神经的兴奋,食物的纯粹在每个毛孔搅动,就在那一刻,侠士酣畅后江湖风起云涌,骚客兴趣至案头舞文弄墨;不如意者、饥饿的、减肥的,终是挣扎不过色鲜味的诱惑;肚腹饱了滋生底气,才能持格调证己,才能兴文明强国;万事悠悠唯此唯大,没有什么人能抗拒美味而独善其身的!砂锅卑微平凡,却是发扬中国文化最实用的“神器”,毫不辜负食客对它的热望和偏爱…… 大快朵颐间,我吃出了砂锅铿锵浴火而得的道。道贯穿舌尖变成气,将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的精华通达血脉,运化脏腑,长智慧,壮体魄,仿佛上天入地,捭阖纵横,无所不能。微醺之际,我融入砂锅的灵识,结束尘砂随风飘落的自由,不争不喜,不怨不急,像一尊寂寞里打坐、虚空中冥想的厨神,遁入一方世俗,以仪式的心态向火而生,团圆人间之口欲,在沸腾里祭祀,煮出绝世花样来。也许,这才是我终止孤独的归宿……,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0324003.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1/16/wKhurGX_ImCAZGtJAAsXjsgD2dw467.png, ZB_AREA_LIST=, FB=

□ 吴微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3, YEAR=2024, PAPERDATE=2024/03/24, DAY=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