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2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好内容拥抱新技术
网络视听为更多行业赋能

(上接1版)

在本届大会上,微短剧成为热议的话题。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周结说,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范+引导”双护航下,微短剧正成为精品创作和主流价值观传播阵地。数据显示,经常观看微短剧的用户占比达39.9%,2023年其市场规模近400亿元。

网络视听也成为国际传播新主力。爱奇艺创始人龚宇介绍,2023年,我国国产剧已成为泰国最受欢迎的娱乐内容,爱奇艺国际版华语剧集的播放时长也大比例增长。“精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是微短剧未来的发展方向。”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说,2023年,腾讯视频海外微短剧用户规模同比增长49%。

5G+、AI+等新技术正与网络视听产品不断融合。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颜忠伟说,咪咕通过技术、媒介与场景融合,将视频彩铃升级为移动融媒形态,不断打造新质内容,加速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

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

从淄博、哈尔滨到天水,去年以来,线上短视频的火热带来线下文旅消费的热潮。

“我们用沉浸度强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传播城市形象,吸引了大量游客线下打卡。”哈尔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兰峰说,在这个冰雪季,哈尔滨的相关阅读量达1350亿次,哈尔滨的机场游客吞吐量同比增长80.03%,铁路游客量同比增长107.5%,春节假期哈尔滨日均文旅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30.2%。

在网络视听的助力下,东北的“冷资源”成为了热经济,2024年春节假期,吉林长春、辽宁沈阳、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文旅消费也大幅度增长。

短视频、直播等形态不仅在助力农产品销售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推动了乡村文旅。2023年,乡村篮球赛事“村BA”在快手火爆出圈,贵州站、宁夏站、广东站三场“村BA”赛事直播总观看人次均超过3亿,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火爆。

作为新业态的微短剧也成为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力量。今年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旨在引导微短剧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交融,推动文旅与广电融合发展。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个宝藏IP。”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汪文斌说,微短剧与文旅的融合,将有助于微短剧的精品化发展,也有助于为文旅产业创造新的增长点。

新技术带来行业新变革

本届大会上,AIGC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在网络视听行业中的应用成为热议的话题。

龙年春晚用AI技术实现李白与西安市梦幻联动,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开播,数字人参演电视剧并与真人演员搭戏,使用AI技术的综艺节目、动画片、纪录片不断涌现……技术的变革正加速推动视听产业迭代升级。

工夫影业总经理陶昆表示,虚拟拍摄技术为影视行业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降本增效,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手法。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认为,影像生产的逻辑和制作方式都在被大模型改变,面对迅速变革,创作者要充分做好对大模型的提示和训练,同时,审美也成为选择大模型生成内容的重要依据,这也是技术不可取代人类之处。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新技术的使用也需要必不可少的规范与引导。本届大会上,举行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数字人身份标识规范》行业标准制定启动仪式。《规范》旨在通过明确身份标识保障技术和内容的安全可控,维护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促进数字人产业健康发展。

新技术也正被运用到公益事业发展中。中国传媒大学无障碍信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付海钲说,中国传媒大学正利用AIGC技术创作无障碍电影,用700部无障碍电影和讲述稿建立起无障碍电影大模型,助力公益事业发展。

新华社成都3月30日电

(记者李倩薇 张海磊 周以航)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4, PREBM=001, NUM=1, GUID=1774482203944747009,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2, DOCPUBTIME=2024-04-01 10:48: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上接1版) 在本届大会上,微短剧成为热议的话题。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周结说,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范+引导”双护航下,微短剧正成为精品创作和主流价值观传播阵地。数据显示,经常观看微短剧的用户占比达39.9%,2023年其市场规模近400亿元。 网络视听也成为国际传播新主力。爱奇艺创始人龚宇介绍,2023年,我国国产剧已成为泰国最受欢迎的娱乐内容,爱奇艺国际版华语剧集的播放时长也大比例增长。“精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是微短剧未来的发展方向。”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说,2023年,腾讯视频海外微短剧用户规模同比增长49%。 5G+、AI+等新技术正与网络视听产品不断融合。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颜忠伟说,咪咕通过技术、媒介与场景融合,将视频彩铃升级为移动融媒形态,不断打造新质内容,加速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 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 从淄博、哈尔滨到天水,去年以来,线上短视频的火热带来线下文旅消费的热潮。 “我们用沉浸度强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传播城市形象,吸引了大量游客线下打卡。”哈尔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兰峰说,在这个冰雪季,哈尔滨的相关阅读量达1350亿次,哈尔滨的机场游客吞吐量同比增长80.03%,铁路游客量同比增长107.5%,春节假期哈尔滨日均文旅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30.2%。 在网络视听的助力下,东北的“冷资源”成为了热经济,2024年春节假期,吉林长春、辽宁沈阳、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文旅消费也大幅度增长。 短视频、直播等形态不仅在助力农产品销售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推动了乡村文旅。2023年,乡村篮球赛事“村BA”在快手火爆出圈,贵州站、宁夏站、广东站三场“村BA”赛事直播总观看人次均超过3亿,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火爆。 作为新业态的微短剧也成为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力量。今年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旨在引导微短剧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交融,推动文旅与广电融合发展。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个宝藏IP。”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汪文斌说,微短剧与文旅的融合,将有助于微短剧的精品化发展,也有助于为文旅产业创造新的增长点。 新技术带来行业新变革 本届大会上,AIGC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在网络视听行业中的应用成为热议的话题。 龙年春晚用AI技术实现李白与西安市梦幻联动,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开播,数字人参演电视剧并与真人演员搭戏,使用AI技术的综艺节目、动画片、纪录片不断涌现……技术的变革正加速推动视听产业迭代升级。 工夫影业总经理陶昆表示,虚拟拍摄技术为影视行业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降本增效,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手法。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认为,影像生产的逻辑和制作方式都在被大模型改变,面对迅速变革,创作者要充分做好对大模型的提示和训练,同时,审美也成为选择大模型生成内容的重要依据,这也是技术不可取代人类之处。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新技术的使用也需要必不可少的规范与引导。本届大会上,举行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数字人身份标识规范》行业标准制定启动仪式。《规范》旨在通过明确身份标识保障技术和内容的安全可控,维护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促进数字人产业健康发展。 新技术也正被运用到公益事业发展中。中国传媒大学无障碍信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付海钲说,中国传媒大学正利用AIGC技术创作无障碍电影,用700部无障碍电影和讲述稿建立起无障碍电影大模型,助力公益事业发展。 新华社成都3月30日电 (记者李倩薇 张海磊 周以航), BM=002版, type=0, ZB_DROP=0, TXS=1602, NODEID=null, DOCTITLE=好内容拥抱新技术
网络视听为更多行业赋能,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上接1版)

在本届大会上,微短剧成为热议的话题。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周结说,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范+引导”双护航下,微短剧正成为精品创作和主流价值观传播阵地。数据显示,经常观看微短剧的用户占比达39.9%,2023年其市场规模近400亿元。

网络视听也成为国际传播新主力。爱奇艺创始人龚宇介绍,2023年,我国国产剧已成为泰国最受欢迎的娱乐内容,爱奇艺国际版华语剧集的播放时长也大比例增长。“精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是微短剧未来的发展方向。”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说,2023年,腾讯视频海外微短剧用户规模同比增长49%。

5G+、AI+等新技术正与网络视听产品不断融合。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颜忠伟说,咪咕通过技术、媒介与场景融合,将视频彩铃升级为移动融媒形态,不断打造新质内容,加速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

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

从淄博、哈尔滨到天水,去年以来,线上短视频的火热带来线下文旅消费的热潮。

“我们用沉浸度强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传播城市形象,吸引了大量游客线下打卡。”哈尔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兰峰说,在这个冰雪季,哈尔滨的相关阅读量达1350亿次,哈尔滨的机场游客吞吐量同比增长80.03%,铁路游客量同比增长107.5%,春节假期哈尔滨日均文旅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30.2%。

在网络视听的助力下,东北的“冷资源”成为了热经济,2024年春节假期,吉林长春、辽宁沈阳、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文旅消费也大幅度增长。

短视频、直播等形态不仅在助力农产品销售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推动了乡村文旅。2023年,乡村篮球赛事“村BA”在快手火爆出圈,贵州站、宁夏站、广东站三场“村BA”赛事直播总观看人次均超过3亿,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火爆。

作为新业态的微短剧也成为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力量。今年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旨在引导微短剧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交融,推动文旅与广电融合发展。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个宝藏IP。”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汪文斌说,微短剧与文旅的融合,将有助于微短剧的精品化发展,也有助于为文旅产业创造新的增长点。

新技术带来行业新变革

本届大会上,AIGC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在网络视听行业中的应用成为热议的话题。

龙年春晚用AI技术实现李白与西安市梦幻联动,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开播,数字人参演电视剧并与真人演员搭戏,使用AI技术的综艺节目、动画片、纪录片不断涌现……技术的变革正加速推动视听产业迭代升级。

工夫影业总经理陶昆表示,虚拟拍摄技术为影视行业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降本增效,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手法。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认为,影像生产的逻辑和制作方式都在被大模型改变,面对迅速变革,创作者要充分做好对大模型的提示和训练,同时,审美也成为选择大模型生成内容的重要依据,这也是技术不可取代人类之处。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新技术的使用也需要必不可少的规范与引导。本届大会上,举行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数字人身份标识规范》行业标准制定启动仪式。《规范》旨在通过明确身份标识保障技术和内容的安全可控,维护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促进数字人产业健康发展。

新技术也正被运用到公益事业发展中。中国传媒大学无障碍信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付海钲说,中国传媒大学正利用AIGC技术创作无障碍电影,用700部无障碍电影和讲述稿建立起无障碍电影大模型,助力公益事业发展。

新华社成都3月30日电

(记者李倩薇 张海磊 周以航)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774482203944747009, IR_CONTENT= (上接1版) 在本届大会上,微短剧成为热议的话题。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周结说,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范+引导”双护航下,微短剧正成为精品创作和主流价值观传播阵地。数据显示,经常观看微短剧的用户占比达39.9%,2023年其市场规模近400亿元。 网络视听也成为国际传播新主力。爱奇艺创始人龚宇介绍,2023年,我国国产剧已成为泰国最受欢迎的娱乐内容,爱奇艺国际版华语剧集的播放时长也大比例增长。“精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是微短剧未来的发展方向。”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说,2023年,腾讯视频海外微短剧用户规模同比增长49%。 5G+、AI+等新技术正与网络视听产品不断融合。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颜忠伟说,咪咕通过技术、媒介与场景融合,将视频彩铃升级为移动融媒形态,不断打造新质内容,加速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 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 从淄博、哈尔滨到天水,去年以来,线上短视频的火热带来线下文旅消费的热潮。 “我们用沉浸度强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传播城市形象,吸引了大量游客线下打卡。”哈尔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兰峰说,在这个冰雪季,哈尔滨的相关阅读量达1350亿次,哈尔滨的机场游客吞吐量同比增长80.03%,铁路游客量同比增长107.5%,春节假期哈尔滨日均文旅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30.2%。 在网络视听的助力下,东北的“冷资源”成为了热经济,2024年春节假期,吉林长春、辽宁沈阳、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文旅消费也大幅度增长。 短视频、直播等形态不仅在助力农产品销售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推动了乡村文旅。2023年,乡村篮球赛事“村BA”在快手火爆出圈,贵州站、宁夏站、广东站三场“村BA”赛事直播总观看人次均超过3亿,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火爆。 作为新业态的微短剧也成为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力量。今年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旨在引导微短剧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交融,推动文旅与广电融合发展。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个宝藏IP。”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汪文斌说,微短剧与文旅的融合,将有助于微短剧的精品化发展,也有助于为文旅产业创造新的增长点。 新技术带来行业新变革 本届大会上,AIGC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在网络视听行业中的应用成为热议的话题。 龙年春晚用AI技术实现李白与西安市梦幻联动,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开播,数字人参演电视剧并与真人演员搭戏,使用AI技术的综艺节目、动画片、纪录片不断涌现……技术的变革正加速推动视听产业迭代升级。 工夫影业总经理陶昆表示,虚拟拍摄技术为影视行业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降本增效,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手法。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认为,影像生产的逻辑和制作方式都在被大模型改变,面对迅速变革,创作者要充分做好对大模型的提示和训练,同时,审美也成为选择大模型生成内容的重要依据,这也是技术不可取代人类之处。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新技术的使用也需要必不可少的规范与引导。本届大会上,举行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数字人身份标识规范》行业标准制定启动仪式。《规范》旨在通过明确身份标识保障技术和内容的安全可控,维护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促进数字人产业健康发展。 新技术也正被运用到公益事业发展中。中国传媒大学无障碍信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付海钲说,中国传媒大学正利用AIGC技术创作无障碍电影,用700部无障碍电影和讲述稿建立起无障碍电影大模型,助力公益事业发展。 新华社成都3月30日电 (记者李倩薇 张海磊 周以航),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0401002.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1/2A/wKhurGYYqn2AKTeSAAspTRlQOjo821.png, ZB_AREA_LIST=, FB=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3, CODE=200, CURBM=002, YEAR=2024, PAPERDATE=2024/04/01, DAY=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