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4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再现“天府之国”历史风貌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一辑》序言

□ 杜学元

编者按:近日,《四川旅游文献全编》出版发行。该套图书系统辑录出版于1949年之前的四川(含重庆)旅游类文献数百种,内容包括名胜古迹介绍、游记和旅行记、旅行指南和向导、考察报告、史地图经、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全套书收录《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一辑》(全三十册)、《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二辑》(全三十册)、《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三辑》(全四十二册),合计收录为102册。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一辑》汇辑了民国时期出版的、与四川有关的游记、指南等130余种,文献中有大量的四川名胜、风景照片,是研究四川旅游资源、民国四川史、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参考。其中,第九册至第十四册辑录不少与雅安相关的内容,如任乃强著的《西康札记》、唐柯三著的《赴康日记》、杨仲华著的《西康纪要》等,让人一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雅州大地的历史风貌,为研究我市地理、物产和风土人情提供了宝贵资料。

本书的“四川”指的是民国及民国以前的巴蜀大地,即以今四川省和重庆市为主体,包括陇南及陕南的秦岭山区和汉中盆地、大巴山及巫山地区、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川西盆地周围山区在内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地理和文化区域。

四川是中华长江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古文化的中心之一,是长江流域文明的精华,有着光辉灿烂的巴蜀文化。距今十三万年的皮洛遗址在四川,距今三万年的晚期智人在四川,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的五千多年前的三星堆文化及中国古代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金沙文化在四川,一千多年前就俯视着全世界的世界第一大佛——乐山大佛也在四川。

四川又称“天府之国”,古代曾繁荣兴盛、富甲一方,为中国颇具特色的旅游胜地。目前学界称“四川”为“西南旅游文化区”“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风情旅游带”“高山峡谷巴蜀文化旅游区”或“巴蜀文化区”等,这些称谓均赋予了四川“巴蜀旅游文化区”的独特地位。

“旅游”一词是“旅行游览”之意,南朝梁代诗人沈约的《悲哉行》中有“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最早使用“旅游”一词。“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意思是说行客留恋春天的美景,美景愉悦春天的游人。旅游系统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四个部分组成。旅游与政治、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教育等关系密切,具有丰富的内涵。旅游资源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景观、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特色等。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赋予自然类旅游资源人文色彩,使其具有了人文属性。

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的发现、观赏、解读和研究,旅游资源与旅游活动不断被记录下来成为旅游文献,并逐渐增多。旅游文献是保留和记录人类旅游活动的历史和经验,通过某种载体表现出的文字资料、金石资料、图像和音像资料等,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增加。我们所说的旅游文献是指与旅游相关的典籍,它系统地揭示了不同时期旅游所涉及的地理、礼俗、方言、宗教、衣食住行、名胜古迹等,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国民生活的记录,反映了旅游者在旅行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是旅游者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重要参考,也是研究我国地理、物产和风土人情的宝贵资料,是各地旅游资源发掘及开发利用的重要文献。作为社会史资料,其价值远远超出了旅游的范围。四川是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自古以来,旅游兴盛,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旅游文献。这些文献,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这些旅游文献的价值认识不足,对巴蜀地区的旅游文献资源缺乏全方位的整理。鉴于此,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同仁对巴蜀旅游文献资源进行了系统搜集和整理,编纂出版《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系列丛书,希望能够为我国旅游业建设者及旅游爱好者、研究者提供参考,为四川建设文旅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提供史料支撑,为我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提供助力,为治蜀兴川贡献一份力量。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计划辑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四川(含重庆)旅游类文献数百种(散见于文集中的旅游诗文原则上不予收录),共一百余册,内容包括名胜古迹介绍、旅行记、旅行指南和向导、考察报告、史地图经、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还以市、县为单位,从历代四川方志中辑录出古迹、名胜、寺观、祠庙、陵墓等与旅游直接相关的历史文献,按现行行政区划进行排列,便于对四川各地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开发和研究。

本书为第一辑,全三十册,汇辑了民国时期出版的、与四川有关的旅行记、旅行指南等一百三十余种(含综合类游记中节选的以四川为主体的部分)。之所以将民国时期出版的四川旅游文献率先进行整理,是因为这一时期离现在最近,保留下来的资料也最丰富,特别是有大量的风景名胜照片,再现了“天府之国”的历史风貌,是研究四川旅游资源、民国四川史、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参考。在编纂出版过程中,通过拉网式搜索,从全国范围内搜集底本,基本将这一时期的四川旅游文献搜集齐备,其中不乏珍稀文献和重要史料。

就内容而言,本辑大致分为五大类:

有关四川的游记和旅行记类文献,如罗文汉著的《旅蜀日记》(开明书店一九二七年铅印本)、曹亚伯著的《游川日记》(中国旅行社一九二九年铅印本)、葛绥成著的《四川之行》(中华书局一九三四年铅印本)、舒新城编的《蜀游心影》(中华书局一九三四年铅印本)等。

旅游指南与旅行向导类文献,如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编的《游川须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一九二四年铅印本)、郑璧成编辑的《四川导游》(中国旅行社一九三五年铅印本)、胡天编著的《成都导游》(一九三八年铅印本)等。

四川各地的旅游文献,涉及成都、西康、松潘、汶川、凉山、灌县等地,以及青城山、峨眉山、都江堰等重要景区。

四川地理、概况、地志、历史、气候、水道方面的文献,如周传儒编纂的《四川省一瞥》(商务印书馆一九二六年铅印本)、胡焕庸编著的《四川地理》(正中书局一九三八年铅印本)、杨克毅等著的《川东地理考察报告》(中国地理研究所一九四六年铅印本)等。

从全国或西南游记中,节选涉及四川(含重庆)的部分,如侯鸿鉴著的《西南漫游记》(一九三五年铅印本)、庄泽宣著的《陇蜀之游》(中华书局一九三七年铅印本)、薛绍铭著的《黔滇川旅行记》(中华书局一九三七年铅印本)、向尚等著的《西南旅行杂写》(中华书局一九三七年铅印本)等。

挖掘、整理这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四川旅游文献资源,将为当今研究、发掘四川优秀旅游文化提供丰富的基础性资料,为四川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的开发提供借鉴,从而促进四川乃至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文章有删节)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一辑》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一辑》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4, PREBM=003, NUM=3, GUID=1779208347222867971,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4,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04/14/004/1779208347222867971.html, DOCPUBTIME=2024-04-14 02:01: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编者按:近日,《四川旅游文献全编》出版发行。该套图书系统辑录出版于1949年之前的四川(含重庆)旅游类文献数百种,内容包括名胜古迹介绍、游记和旅行记、旅行指南和向导、考察报告、史地图经、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全套书收录《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一辑》(全三十册)、《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二辑》(全三十册)、《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三辑》(全四十二册),合计收录为102册。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一辑》汇辑了民国时期出版的、与四川有关的游记、指南等130余种,文献中有大量的四川名胜、风景照片,是研究四川旅游资源、民国四川史、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参考。其中,第九册至第十四册辑录不少与雅安相关的内容,如任乃强著的《西康札记》、唐柯三著的《赴康日记》、杨仲华著的《西康纪要》等,让人一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雅州大地的历史风貌,为研究我市地理、物产和风土人情提供了宝贵资料。 本书的“四川”指的是民国及民国以前的巴蜀大地,即以今四川省和重庆市为主体,包括陇南及陕南的秦岭山区和汉中盆地、大巴山及巫山地区、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川西盆地周围山区在内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地理和文化区域。 四川是中华长江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古文化的中心之一,是长江流域文明的精华,有着光辉灿烂的巴蜀文化。距今十三万年的皮洛遗址在四川,距今三万年的晚期智人在四川,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的五千多年前的三星堆文化及中国古代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金沙文化在四川,一千多年前就俯视着全世界的世界第一大佛——乐山大佛也在四川。 四川又称“天府之国”,古代曾繁荣兴盛、富甲一方,为中国颇具特色的旅游胜地。目前学界称“四川”为“西南旅游文化区”“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风情旅游带”“高山峡谷巴蜀文化旅游区”或“巴蜀文化区”等,这些称谓均赋予了四川“巴蜀旅游文化区”的独特地位。 “旅游”一词是“旅行游览”之意,南朝梁代诗人沈约的《悲哉行》中有“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最早使用“旅游”一词。“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意思是说行客留恋春天的美景,美景愉悦春天的游人。旅游系统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四个部分组成。旅游与政治、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教育等关系密切,具有丰富的内涵。旅游资源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景观、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特色等。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赋予自然类旅游资源人文色彩,使其具有了人文属性。 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的发现、观赏、解读和研究,旅游资源与旅游活动不断被记录下来成为旅游文献,并逐渐增多。旅游文献是保留和记录人类旅游活动的历史和经验,通过某种载体表现出的文字资料、金石资料、图像和音像资料等,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增加。我们所说的旅游文献是指与旅游相关的典籍,它系统地揭示了不同时期旅游所涉及的地理、礼俗、方言、宗教、衣食住行、名胜古迹等,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国民生活的记录,反映了旅游者在旅行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是旅游者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重要参考,也是研究我国地理、物产和风土人情的宝贵资料,是各地旅游资源发掘及开发利用的重要文献。作为社会史资料,其价值远远超出了旅游的范围。四川是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自古以来,旅游兴盛,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旅游文献。这些文献,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这些旅游文献的价值认识不足,对巴蜀地区的旅游文献资源缺乏全方位的整理。鉴于此,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同仁对巴蜀旅游文献资源进行了系统搜集和整理,编纂出版《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系列丛书,希望能够为我国旅游业建设者及旅游爱好者、研究者提供参考,为四川建设文旅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提供史料支撑,为我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提供助力,为治蜀兴川贡献一份力量。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计划辑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四川(含重庆)旅游类文献数百种(散见于文集中的旅游诗文原则上不予收录),共一百余册,内容包括名胜古迹介绍、旅行记、旅行指南和向导、考察报告、史地图经、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还以市、县为单位,从历代四川方志中辑录出古迹、名胜、寺观、祠庙、陵墓等与旅游直接相关的历史文献,按现行行政区划进行排列,便于对四川各地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开发和研究。 本书为第一辑,全三十册,汇辑了民国时期出版的、与四川有关的旅行记、旅行指南等一百三十余种(含综合类游记中节选的以四川为主体的部分)。之所以将民国时期出版的四川旅游文献率先进行整理,是因为这一时期离现在最近,保留下来的资料也最丰富,特别是有大量的风景名胜照片,再现了“天府之国”的历史风貌,是研究四川旅游资源、民国四川史、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参考。在编纂出版过程中,通过拉网式搜索,从全国范围内搜集底本,基本将这一时期的四川旅游文献搜集齐备,其中不乏珍稀文献和重要史料。 就内容而言,本辑大致分为五大类: 有关四川的游记和旅行记类文献,如罗文汉著的《旅蜀日记》(开明书店一九二七年铅印本)、曹亚伯著的《游川日记》(中国旅行社一九二九年铅印本)、葛绥成著的《四川之行》(中华书局一九三四年铅印本)、舒新城编的《蜀游心影》(中华书局一九三四年铅印本)等。 旅游指南与旅行向导类文献,如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编的《游川须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一九二四年铅印本)、郑璧成编辑的《四川导游》(中国旅行社一九三五年铅印本)、胡天编著的《成都导游》(一九三八年铅印本)等。 四川各地的旅游文献,涉及成都、西康、松潘、汶川、凉山、灌县等地,以及青城山、峨眉山、都江堰等重要景区。 四川地理、概况、地志、历史、气候、水道方面的文献,如周传儒编纂的《四川省一瞥》(商务印书馆一九二六年铅印本)、胡焕庸编著的《四川地理》(正中书局一九三八年铅印本)、杨克毅等著的《川东地理考察报告》(中国地理研究所一九四六年铅印本)等。 从全国或西南游记中,节选涉及四川(含重庆)的部分,如侯鸿鉴著的《西南漫游记》(一九三五年铅印本)、庄泽宣著的《陇蜀之游》(中华书局一九三七年铅印本)、薛绍铭著的《黔滇川旅行记》(中华书局一九三七年铅印本)、向尚等著的《西南旅行杂写》(中华书局一九三七年铅印本)等。 挖掘、整理这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四川旅游文献资源,将为当今研究、发掘四川优秀旅游文化提供丰富的基础性资料,为四川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的开发提供借鉴,从而促进四川乃至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文章有删节), BM=004版, type=0, ZB_DROP=0, TXS=2920, NODEID=null, DOCTITLE=再现“天府之国”历史风貌,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编者按:近日,《四川旅游文献全编》出版发行。该套图书系统辑录出版于1949年之前的四川(含重庆)旅游类文献数百种,内容包括名胜古迹介绍、游记和旅行记、旅行指南和向导、考察报告、史地图经、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全套书收录《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一辑》(全三十册)、《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二辑》(全三十册)、《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三辑》(全四十二册),合计收录为102册。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一辑》汇辑了民国时期出版的、与四川有关的游记、指南等130余种,文献中有大量的四川名胜、风景照片,是研究四川旅游资源、民国四川史、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参考。其中,第九册至第十四册辑录不少与雅安相关的内容,如任乃强著的《西康札记》、唐柯三著的《赴康日记》、杨仲华著的《西康纪要》等,让人一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雅州大地的历史风貌,为研究我市地理、物产和风土人情提供了宝贵资料。

本书的“四川”指的是民国及民国以前的巴蜀大地,即以今四川省和重庆市为主体,包括陇南及陕南的秦岭山区和汉中盆地、大巴山及巫山地区、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川西盆地周围山区在内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地理和文化区域。

四川是中华长江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古文化的中心之一,是长江流域文明的精华,有着光辉灿烂的巴蜀文化。距今十三万年的皮洛遗址在四川,距今三万年的晚期智人在四川,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的五千多年前的三星堆文化及中国古代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金沙文化在四川,一千多年前就俯视着全世界的世界第一大佛——乐山大佛也在四川。

四川又称“天府之国”,古代曾繁荣兴盛、富甲一方,为中国颇具特色的旅游胜地。目前学界称“四川”为“西南旅游文化区”“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风情旅游带”“高山峡谷巴蜀文化旅游区”或“巴蜀文化区”等,这些称谓均赋予了四川“巴蜀旅游文化区”的独特地位。

“旅游”一词是“旅行游览”之意,南朝梁代诗人沈约的《悲哉行》中有“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最早使用“旅游”一词。“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意思是说行客留恋春天的美景,美景愉悦春天的游人。旅游系统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四个部分组成。旅游与政治、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教育等关系密切,具有丰富的内涵。旅游资源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景观、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特色等。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赋予自然类旅游资源人文色彩,使其具有了人文属性。

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的发现、观赏、解读和研究,旅游资源与旅游活动不断被记录下来成为旅游文献,并逐渐增多。旅游文献是保留和记录人类旅游活动的历史和经验,通过某种载体表现出的文字资料、金石资料、图像和音像资料等,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增加。我们所说的旅游文献是指与旅游相关的典籍,它系统地揭示了不同时期旅游所涉及的地理、礼俗、方言、宗教、衣食住行、名胜古迹等,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国民生活的记录,反映了旅游者在旅行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是旅游者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重要参考,也是研究我国地理、物产和风土人情的宝贵资料,是各地旅游资源发掘及开发利用的重要文献。作为社会史资料,其价值远远超出了旅游的范围。四川是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自古以来,旅游兴盛,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旅游文献。这些文献,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这些旅游文献的价值认识不足,对巴蜀地区的旅游文献资源缺乏全方位的整理。鉴于此,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同仁对巴蜀旅游文献资源进行了系统搜集和整理,编纂出版《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系列丛书,希望能够为我国旅游业建设者及旅游爱好者、研究者提供参考,为四川建设文旅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提供史料支撑,为我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提供助力,为治蜀兴川贡献一份力量。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计划辑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四川(含重庆)旅游类文献数百种(散见于文集中的旅游诗文原则上不予收录),共一百余册,内容包括名胜古迹介绍、旅行记、旅行指南和向导、考察报告、史地图经、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还以市、县为单位,从历代四川方志中辑录出古迹、名胜、寺观、祠庙、陵墓等与旅游直接相关的历史文献,按现行行政区划进行排列,便于对四川各地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开发和研究。

本书为第一辑,全三十册,汇辑了民国时期出版的、与四川有关的旅行记、旅行指南等一百三十余种(含综合类游记中节选的以四川为主体的部分)。之所以将民国时期出版的四川旅游文献率先进行整理,是因为这一时期离现在最近,保留下来的资料也最丰富,特别是有大量的风景名胜照片,再现了“天府之国”的历史风貌,是研究四川旅游资源、民国四川史、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参考。在编纂出版过程中,通过拉网式搜索,从全国范围内搜集底本,基本将这一时期的四川旅游文献搜集齐备,其中不乏珍稀文献和重要史料。

就内容而言,本辑大致分为五大类:

有关四川的游记和旅行记类文献,如罗文汉著的《旅蜀日记》(开明书店一九二七年铅印本)、曹亚伯著的《游川日记》(中国旅行社一九二九年铅印本)、葛绥成著的《四川之行》(中华书局一九三四年铅印本)、舒新城编的《蜀游心影》(中华书局一九三四年铅印本)等。

旅游指南与旅行向导类文献,如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编的《游川须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一九二四年铅印本)、郑璧成编辑的《四川导游》(中国旅行社一九三五年铅印本)、胡天编著的《成都导游》(一九三八年铅印本)等。

四川各地的旅游文献,涉及成都、西康、松潘、汶川、凉山、灌县等地,以及青城山、峨眉山、都江堰等重要景区。

四川地理、概况、地志、历史、气候、水道方面的文献,如周传儒编纂的《四川省一瞥》(商务印书馆一九二六年铅印本)、胡焕庸编著的《四川地理》(正中书局一九三八年铅印本)、杨克毅等著的《川东地理考察报告》(中国地理研究所一九四六年铅印本)等。

从全国或西南游记中,节选涉及四川(含重庆)的部分,如侯鸿鉴著的《西南漫游记》(一九三五年铅印本)、庄泽宣著的《陇蜀之游》(中华书局一九三七年铅印本)、薛绍铭著的《黔滇川旅行记》(中华书局一九三七年铅印本)、向尚等著的《西南旅行杂写》(中华书局一九三七年铅印本)等。

挖掘、整理这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四川旅游文献资源,将为当今研究、发掘四川优秀旅游文化提供丰富的基础性资料,为四川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的开发提供借鉴,从而促进四川乃至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文章有删节)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一辑》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一辑》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779208347222867971, IR_CONTENT= 编者按:近日,《四川旅游文献全编》出版发行。该套图书系统辑录出版于1949年之前的四川(含重庆)旅游类文献数百种,内容包括名胜古迹介绍、游记和旅行记、旅行指南和向导、考察报告、史地图经、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全套书收录《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一辑》(全三十册)、《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二辑》(全三十册)、《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三辑》(全四十二册),合计收录为102册。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一辑》汇辑了民国时期出版的、与四川有关的游记、指南等130余种,文献中有大量的四川名胜、风景照片,是研究四川旅游资源、民国四川史、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参考。其中,第九册至第十四册辑录不少与雅安相关的内容,如任乃强著的《西康札记》、唐柯三著的《赴康日记》、杨仲华著的《西康纪要》等,让人一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雅州大地的历史风貌,为研究我市地理、物产和风土人情提供了宝贵资料。 本书的“四川”指的是民国及民国以前的巴蜀大地,即以今四川省和重庆市为主体,包括陇南及陕南的秦岭山区和汉中盆地、大巴山及巫山地区、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川西盆地周围山区在内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地理和文化区域。 四川是中华长江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古文化的中心之一,是长江流域文明的精华,有着光辉灿烂的巴蜀文化。距今十三万年的皮洛遗址在四川,距今三万年的晚期智人在四川,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的五千多年前的三星堆文化及中国古代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金沙文化在四川,一千多年前就俯视着全世界的世界第一大佛——乐山大佛也在四川。 四川又称“天府之国”,古代曾繁荣兴盛、富甲一方,为中国颇具特色的旅游胜地。目前学界称“四川”为“西南旅游文化区”“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风情旅游带”“高山峡谷巴蜀文化旅游区”或“巴蜀文化区”等,这些称谓均赋予了四川“巴蜀旅游文化区”的独特地位。 “旅游”一词是“旅行游览”之意,南朝梁代诗人沈约的《悲哉行》中有“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最早使用“旅游”一词。“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意思是说行客留恋春天的美景,美景愉悦春天的游人。旅游系统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四个部分组成。旅游与政治、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教育等关系密切,具有丰富的内涵。旅游资源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景观、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特色等。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赋予自然类旅游资源人文色彩,使其具有了人文属性。 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的发现、观赏、解读和研究,旅游资源与旅游活动不断被记录下来成为旅游文献,并逐渐增多。旅游文献是保留和记录人类旅游活动的历史和经验,通过某种载体表现出的文字资料、金石资料、图像和音像资料等,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增加。我们所说的旅游文献是指与旅游相关的典籍,它系统地揭示了不同时期旅游所涉及的地理、礼俗、方言、宗教、衣食住行、名胜古迹等,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国民生活的记录,反映了旅游者在旅行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是旅游者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重要参考,也是研究我国地理、物产和风土人情的宝贵资料,是各地旅游资源发掘及开发利用的重要文献。作为社会史资料,其价值远远超出了旅游的范围。四川是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自古以来,旅游兴盛,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旅游文献。这些文献,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这些旅游文献的价值认识不足,对巴蜀地区的旅游文献资源缺乏全方位的整理。鉴于此,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同仁对巴蜀旅游文献资源进行了系统搜集和整理,编纂出版《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系列丛书,希望能够为我国旅游业建设者及旅游爱好者、研究者提供参考,为四川建设文旅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提供史料支撑,为我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提供助力,为治蜀兴川贡献一份力量。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计划辑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四川(含重庆)旅游类文献数百种(散见于文集中的旅游诗文原则上不予收录),共一百余册,内容包括名胜古迹介绍、旅行记、旅行指南和向导、考察报告、史地图经、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还以市、县为单位,从历代四川方志中辑录出古迹、名胜、寺观、祠庙、陵墓等与旅游直接相关的历史文献,按现行行政区划进行排列,便于对四川各地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开发和研究。 本书为第一辑,全三十册,汇辑了民国时期出版的、与四川有关的旅行记、旅行指南等一百三十余种(含综合类游记中节选的以四川为主体的部分)。之所以将民国时期出版的四川旅游文献率先进行整理,是因为这一时期离现在最近,保留下来的资料也最丰富,特别是有大量的风景名胜照片,再现了“天府之国”的历史风貌,是研究四川旅游资源、民国四川史、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参考。在编纂出版过程中,通过拉网式搜索,从全国范围内搜集底本,基本将这一时期的四川旅游文献搜集齐备,其中不乏珍稀文献和重要史料。 就内容而言,本辑大致分为五大类: 有关四川的游记和旅行记类文献,如罗文汉著的《旅蜀日记》(开明书店一九二七年铅印本)、曹亚伯著的《游川日记》(中国旅行社一九二九年铅印本)、葛绥成著的《四川之行》(中华书局一九三四年铅印本)、舒新城编的《蜀游心影》(中华书局一九三四年铅印本)等。 旅游指南与旅行向导类文献,如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编的《游川须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一九二四年铅印本)、郑璧成编辑的《四川导游》(中国旅行社一九三五年铅印本)、胡天编著的《成都导游》(一九三八年铅印本)等。 四川各地的旅游文献,涉及成都、西康、松潘、汶川、凉山、灌县等地,以及青城山、峨眉山、都江堰等重要景区。 四川地理、概况、地志、历史、气候、水道方面的文献,如周传儒编纂的《四川省一瞥》(商务印书馆一九二六年铅印本)、胡焕庸编著的《四川地理》(正中书局一九三八年铅印本)、杨克毅等著的《川东地理考察报告》(中国地理研究所一九四六年铅印本)等。 从全国或西南游记中,节选涉及四川(含重庆)的部分,如侯鸿鉴著的《西南漫游记》(一九三五年铅印本)、庄泽宣著的《陇蜀之游》(中华书局一九三七年铅印本)、薛绍铭著的《黔滇川旅行记》(中华书局一九三七年铅印本)、向尚等著的《西南旅行杂写》(中华书局一九三七年铅印本)等。 挖掘、整理这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四川旅游文献资源,将为当今研究、发掘四川优秀旅游文化提供丰富的基础性资料,为四川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的开发提供借鉴,从而促进四川乃至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文章有删节),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0414004.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3/M00/00/6F/wKhurWYa0geAZK-FAAn6hC6B8Uk843.png, ZB_AREA_LIST=, FB=

——《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一辑》序言

□ 杜学元

, TS=&&《四川旅游文献全编:第一辑》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4, YEAR=2024, PAPERDATE=2024/04/14, DAY=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