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县灵关镇云茶村春茶采摘见闻
村民在海拔1200米的茶园采摘老川茶 桑锦 摄
在四川,雅安是响当当的茶叶种植大市,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在雅安,名山是当之无愧的茶叶种植大县。但很多人并不知,因大熊猫闻名世界的宝兴,也是我市重要产茶大县之一。
这里现有茶园2.8万余亩,主要分布在灵关镇和大溪乡,以灵关种植面积最大。灵关镇云茶村因茶得名,由该镇原后山村、安坪村、紫云村合并而成,种植面积3000余亩,老川茶占到其中60%。
四月暮春,气温渐暖。这里海拔1200米的高山老川茶,也迎来了春茶采摘期。
联农带农共致富
4月10日,记者的车行至云茶村,已近中午,忙了一上午的采茶工们相继返回茶园休息点,腰间的茶篼、手中的编织袋,满满装着的都是她们刚采摘的鲜叶。
采茶的“娘子军”满载而归,宝兴县妙心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妙心茶业)生产负责人舒开伟,随即迎了上去,一边热情招呼大家泡茶喝水,一边拿出了电子台秤和盛放鲜叶的摊晾槽。
上盆“去皮”,将鲜叶倒入盆中。“杨秀珍6.9斤”“李玉琼7.8斤”“舒英9.6斤”……舒开伟精准报着数字,一旁的工人发出调侃的笑声,“才半天时间就这么多,等下午采完可能得上20斤哦!”
一旁的厨房飘来饭菜香味,宝兴县华伟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苟必芬,正在灶台前忙碌。青椒回锅肉、红烧肉、回锅土豆、蔬菜汤,还有她自己做的香肠,让人闻之垂涎欲滴。“用工高峰期,每天要管100多人的午饭。”
公司、合作社、农户,小小一个场景里同时出现的他们,恰是体现云茶村“公司+合作+农户”合作模式的一个片段,也是这里探索老川茶产业发展的缩影。
“老川茶产量远低于良种茶,而采摘和制作成本却更高。”说起老川茶存在的短板,云茶村党总支书记卫启林连连摇头,“正是这些短板,村民种植积极性一直不高,即便种了,也大多疏于管理。”
凡事都有两面性,老川茶所做红茶产品优势也很明显。泡上一壶展示、品尝,卫启林同时介绍着:“附加值高、口感好、滋味浓厚,很受消费者喜爱。”
两个点串成一条线,云茶村近年来采用的这项合作模式,目的明确:实现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共赢,同时让宝兴老川茶焕发出更多新的生机。
比如农户,既可实现就近就地务工,妙心茶业近年发放的劳务工资,每年都稳定在100万元左右;也能依托公司、合作社提供的管理技术支撑,发展属于自己的老川茶产业。
“我家种了两亩,每年收入7000多元”“我每年在公司务工3个月,能挣3万元左右”说起家门口增收这件事,村民苟必莲在周围村民起哄声中,笑得合不拢嘴。
兴业兴产谋长远
从时间上算,宝兴县开始规模化种植老川茶,至今已有60余年。现有不少枝繁叶茂的老茶树。
沿茶园山势拾级而上,记者与卫启林、云茶村驻村第一书记桑锦以及妙心茶业董事长邓伟国一同,来到海拔1300米处一株老茶树旁。
清风拂过,淡淡的茶香萦绕身旁,连带着半山坡上飘动的朦胧薄雾,耳旁仿佛传来昔日茶马古道上号子声,让人不由身心舒畅。
众人驻足,邓伟国打开了话匣子。
云茶村现有茶园核心片区,由妙心1号、2号、3号三个老川茶有机认证茶园构成,面积1500亩。其中,海拔最高的3号茶园,海拔为1500米至1800米,开采时间需到每年4月中下旬。
根据茶叶品种,所采鲜叶均用于制作红茶,所用鲜叶包括春茶、夏茶、秋茶。“为保证茶叶产品的高端品质,我们三方确定了优中选优的思路,进一步控制了鲜叶采摘量。”邓伟国说,今年可采鲜叶约7500公斤。
限制采摘数量无疑会影响产量,但也为企业和云茶村茶产业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去年8月,妙心茶业凭借“妙心正红”2款高山有机红茶,在被誉为美食界的“奥斯卡”和“布克奖”的2023星级美食大奖评比中,获得好味道2星、1星殊荣,而妙心茶业也被评为当年全球顶级食品和饮料生产商之一。
同年,在世界绿茶最高级别评选活动之一的“2023世界绿茶评比会”中,妙心茶业的两款红茶,夺得两项最高金奖。今年3月,还是妙心茶业的这两款红茶,又顺利入选在日本举行的第49届东京“国际食品·饮料展”。
涟漪效应正在扩散。截至目前,妙心茶业已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协同开拓海外市场;与来自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客商,确定合作关系。
在云茶村,茶产业发展也有了新计划。卫启林透露,计划采用村集体面向农户收购,再面向企业销售的思路,促进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联农带农富农。
本报记者 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