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2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中法人文交流新潮涌动

(紧接1版)逛故宫、游天坛、爬长城,吃北京烤鸭,探访博物馆,学习软笔书法,参观清华大学等学府,苏海尔和同学们每天都有新的体验和感受,“我想给中国点个大大的赞”。

在中国的美好时光飞逝,而在这群法国孩子心里,同一颗梦想的种子已经发芽:“总有一天,会再回来。”正如13年前,他们的学姐德里安·玛丽(中文名戴明欣)一样。

2011年,正在读高中的法国马赛女孩戴明欣在汉语老师马塔利·让(中文名马金虎)的带领下前往中国短暂游学,从此和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从大学选择汉语专业,到毕业后前往中国留学,再到如今定居中国并成为一名视频博主,戴明欣的成长变化始终和中国连在一起。

“法国给了我生命,而中国带来了靓丽色彩。”几个月前,当她听说马老师要带学生再次来中国游学,特意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握手计划”:邀请中国网友给这些即将赴华的法国孩子送上祝福。

“你们来自东方,是热情的主人。他们来自西方,是好奇的客人。我希望以一个普通人的力量,和大家一起,完成这次跨越时空、小小但又温暖的握手,为法中建交60周年做件小事。”戴明欣这样倡议。

很快,一条条来自天南海北的视频塞满了她的电子邮箱。

“欢迎到中国”“希望你们收获满满”“欢迎你们来淄博吃烧烤”“体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韵味”……善意涌动、温暖人心。收到祝福的孩子们眼中泛起泪花,马金虎也悄悄擦拭眼角。他说,中国是未来,希望学生们都能有属于自己的中国故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法关系能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要归功于两国人民心灵相通、感情相亲、守望相助。”10年前,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这样阐释中法友谊的民心根基。

一次次互动心相交,一幕幕画面暖人心。这份来自民间的好感,如涓涓细流,浇灌着中法友谊之树,又像波涛般奔涌,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青春的同行

翻腾、旋转、定格,旋律动感、身姿飒爽、青春飞扬。江苏南京,中国霹雳舞队的小将们正在法国主教练穆尼尔·比巴带领下,精心备战巴黎奥运会。

两年多来,比巴多次率中国霹雳舞队员赴法国训练,前往欧洲多国参加国际赛事,帮助队员开拓眼界、提升技艺、增加经验。比巴说,他为中国小将们的快速成长和出色表现感到欣喜,期待他们在巴黎的赛场上掀起“中国旋风”。

霹雳舞架起一座中法文化交流的新桥梁,为两国青年人提供了展示和沟通的舞台。比巴不仅见证了霹雳舞在中国迅速发展并赢得青少年的热爱,更期待巴黎奥运会为法中体育合作注入新动力。

比巴说,他正帮助队员在舞蹈中融入更丰富的中国元素,“我告诉孩子们要更自信,让世界看到,‘嘿,这是我们的舞蹈,我们的文化’。”

在交流中创新发展,文明更具生机。在对话中彼此交融,前行愈加有力。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坚持相互理解,以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奥运会为契机,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期间,中法双方合作举办贯穿全年的数百项精彩活动,涵盖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化遗产、旅游推广等多个领域。从青年交流到体育对话,从文化遗产保护到高等教育合作,双方以丰富鲜活的方式呈现两国优秀文化精华,积极探寻提高两国人文交流水平的新途径,不断深化两国民众相互认知。

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互办文化年、互设文化中心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同中国开展青年交流的西方大国。法国国家家具管理馆馆长埃尔韦·勒穆瓦纳说,回首法中两国交往历史,我们有过许多美好记忆。如今,建立在深厚友谊基础上的两国关系正焕发新的生机。

“文化交流如同向彼此伸出手,让我们深入了解对方,对彼此的文化充满好奇。”法国文化部文化事务总监卡特琳·鲁杰里说。

法国中国问题专家、作家莱娅·贝西认为,法中文化旅游年和巴黎奥运会为促进两国合作提供独特机遇,“希望这些文化和体育活动能够促进两国之间更好相互理解和尊重”。

持久、深入的对话交流,不仅让世界感知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更让中法两国在文化互动中激发新的创意和灵感,在智慧交融中增进对彼此的理解和尊重,更加坚定地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文明的力量

300多年前,一艘名为“安菲特利特号”的法国商船远涉重洋抵达中国,拉开了中法远洋贸易的序幕,也增进了中法文明的友好交往。

紫禁城内,法国传教士编译的满文《几何原本》成为康熙皇帝的“课本”。在法兰西,伏尔泰等思想家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找寻启迪,推动和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

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法期间收到法国总统马克龙赠送的珍贵法文古籍《论语导读》。作为17世纪法国东方学家,此书作者贝尼耶希望在当时的法国更广泛地传播儒家思想,建设国家政治的哲学、道德基础。

如今,《论语导读》将被译为中文并出版。一段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见证两大文明的相互欣赏、彼此亲近,也为不同文明如何相处提供启迪。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14年3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台上,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文明交流互鉴的世界意义。

在元首外交引领和推动下,两大文明间的对话不断深入,正在书写美美与共的崭新故事。

如今,中法之间友好省市超过百对。两国均有一批大学和中学设置教授对方语言的课程。法国的歌剧、芭蕾舞、建筑、体育、美食、时尚等在中国有着广泛吸引力。中国的科幻作品、原创绘本、动漫电影等日益受到法国民众关注和喜爱。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说,在国际局势日益纷乱的当下,文明间交流互鉴拥有超越分歧、跨越时代的独特力量。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他向民众推荐一本讲述中法超越文化差异、增进彼此理解的书籍:《西哈诺、孔子与我》。作者李春燕以自己近20年旅法学习、工作、生活经历为基础,通过坦诚的讲述,幽默的笔触,深入的思考,描绘中法文化的共性和差异,获得法国读者好评。

“一段美丽的中法故事” “超越了文化差异”“打破了刻板印象”“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法国媒体和读者的热情反馈让李春燕惊喜而感动。她表示,真实的经历、真诚的分享、平等的对话,更能激发心灵的共鸣,增进对彼此的信赖。

习近平主席说,相互理解,是中法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石。马克龙总统也曾表示,真正的友谊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两个文明大国彼此欣赏,相互借鉴,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树立新典范,也为世界和平与稳定注入正能量。

面向未来,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法将继续推进人文交流和民间友好,助力友谊之舟行稳致远,为增进两国和世界人民的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北京/巴黎5月5日电(记者 韩梁 马峥 韩冰)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5, PREBM=001, NUM=1, GUID=1787543266377007106,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2,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05/07/002/1787543266377007106.html, DOCPUBTIME=2024-05-07 07:11: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紧接1版)逛故宫、游天坛、爬长城,吃北京烤鸭,探访博物馆,学习软笔书法,参观清华大学等学府,苏海尔和同学们每天都有新的体验和感受,“我想给中国点个大大的赞”。 在中国的美好时光飞逝,而在这群法国孩子心里,同一颗梦想的种子已经发芽:“总有一天,会再回来。”正如13年前,他们的学姐德里安·玛丽(中文名戴明欣)一样。 2011年,正在读高中的法国马赛女孩戴明欣在汉语老师马塔利·让(中文名马金虎)的带领下前往中国短暂游学,从此和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从大学选择汉语专业,到毕业后前往中国留学,再到如今定居中国并成为一名视频博主,戴明欣的成长变化始终和中国连在一起。 “法国给了我生命,而中国带来了靓丽色彩。”几个月前,当她听说马老师要带学生再次来中国游学,特意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握手计划”:邀请中国网友给这些即将赴华的法国孩子送上祝福。 “你们来自东方,是热情的主人。他们来自西方,是好奇的客人。我希望以一个普通人的力量,和大家一起,完成这次跨越时空、小小但又温暖的握手,为法中建交60周年做件小事。”戴明欣这样倡议。 很快,一条条来自天南海北的视频塞满了她的电子邮箱。 “欢迎到中国”“希望你们收获满满”“欢迎你们来淄博吃烧烤”“体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韵味”……善意涌动、温暖人心。收到祝福的孩子们眼中泛起泪花,马金虎也悄悄擦拭眼角。他说,中国是未来,希望学生们都能有属于自己的中国故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法关系能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要归功于两国人民心灵相通、感情相亲、守望相助。”10年前,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这样阐释中法友谊的民心根基。 一次次互动心相交,一幕幕画面暖人心。这份来自民间的好感,如涓涓细流,浇灌着中法友谊之树,又像波涛般奔涌,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青春的同行 翻腾、旋转、定格,旋律动感、身姿飒爽、青春飞扬。江苏南京,中国霹雳舞队的小将们正在法国主教练穆尼尔·比巴带领下,精心备战巴黎奥运会。 两年多来,比巴多次率中国霹雳舞队员赴法国训练,前往欧洲多国参加国际赛事,帮助队员开拓眼界、提升技艺、增加经验。比巴说,他为中国小将们的快速成长和出色表现感到欣喜,期待他们在巴黎的赛场上掀起“中国旋风”。 霹雳舞架起一座中法文化交流的新桥梁,为两国青年人提供了展示和沟通的舞台。比巴不仅见证了霹雳舞在中国迅速发展并赢得青少年的热爱,更期待巴黎奥运会为法中体育合作注入新动力。 比巴说,他正帮助队员在舞蹈中融入更丰富的中国元素,“我告诉孩子们要更自信,让世界看到,‘嘿,这是我们的舞蹈,我们的文化’。” 在交流中创新发展,文明更具生机。在对话中彼此交融,前行愈加有力。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坚持相互理解,以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奥运会为契机,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期间,中法双方合作举办贯穿全年的数百项精彩活动,涵盖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化遗产、旅游推广等多个领域。从青年交流到体育对话,从文化遗产保护到高等教育合作,双方以丰富鲜活的方式呈现两国优秀文化精华,积极探寻提高两国人文交流水平的新途径,不断深化两国民众相互认知。 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互办文化年、互设文化中心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同中国开展青年交流的西方大国。法国国家家具管理馆馆长埃尔韦·勒穆瓦纳说,回首法中两国交往历史,我们有过许多美好记忆。如今,建立在深厚友谊基础上的两国关系正焕发新的生机。 “文化交流如同向彼此伸出手,让我们深入了解对方,对彼此的文化充满好奇。”法国文化部文化事务总监卡特琳·鲁杰里说。 法国中国问题专家、作家莱娅·贝西认为,法中文化旅游年和巴黎奥运会为促进两国合作提供独特机遇,“希望这些文化和体育活动能够促进两国之间更好相互理解和尊重”。 持久、深入的对话交流,不仅让世界感知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更让中法两国在文化互动中激发新的创意和灵感,在智慧交融中增进对彼此的理解和尊重,更加坚定地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文明的力量 300多年前,一艘名为“安菲特利特号”的法国商船远涉重洋抵达中国,拉开了中法远洋贸易的序幕,也增进了中法文明的友好交往。 紫禁城内,法国传教士编译的满文《几何原本》成为康熙皇帝的“课本”。在法兰西,伏尔泰等思想家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找寻启迪,推动和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 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法期间收到法国总统马克龙赠送的珍贵法文古籍《论语导读》。作为17世纪法国东方学家,此书作者贝尼耶希望在当时的法国更广泛地传播儒家思想,建设国家政治的哲学、道德基础。 如今,《论语导读》将被译为中文并出版。一段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见证两大文明的相互欣赏、彼此亲近,也为不同文明如何相处提供启迪。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14年3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台上,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文明交流互鉴的世界意义。 在元首外交引领和推动下,两大文明间的对话不断深入,正在书写美美与共的崭新故事。 如今,中法之间友好省市超过百对。两国均有一批大学和中学设置教授对方语言的课程。法国的歌剧、芭蕾舞、建筑、体育、美食、时尚等在中国有着广泛吸引力。中国的科幻作品、原创绘本、动漫电影等日益受到法国民众关注和喜爱。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说,在国际局势日益纷乱的当下,文明间交流互鉴拥有超越分歧、跨越时代的独特力量。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他向民众推荐一本讲述中法超越文化差异、增进彼此理解的书籍:《西哈诺、孔子与我》。作者李春燕以自己近20年旅法学习、工作、生活经历为基础,通过坦诚的讲述,幽默的笔触,深入的思考,描绘中法文化的共性和差异,获得法国读者好评。 “一段美丽的中法故事” “超越了文化差异”“打破了刻板印象”“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法国媒体和读者的热情反馈让李春燕惊喜而感动。她表示,真实的经历、真诚的分享、平等的对话,更能激发心灵的共鸣,增进对彼此的信赖。 习近平主席说,相互理解,是中法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石。马克龙总统也曾表示,真正的友谊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两个文明大国彼此欣赏,相互借鉴,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树立新典范,也为世界和平与稳定注入正能量。 面向未来,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法将继续推进人文交流和民间友好,助力友谊之舟行稳致远,为增进两国和世界人民的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北京/巴黎5月5日电(记者 韩梁 马峥 韩冰), BM=002版, type=0, ZB_DROP=0, TXS=2864, NODEID=null, DOCTITLE=中法人文交流新潮涌动,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紧接1版)逛故宫、游天坛、爬长城,吃北京烤鸭,探访博物馆,学习软笔书法,参观清华大学等学府,苏海尔和同学们每天都有新的体验和感受,“我想给中国点个大大的赞”。

在中国的美好时光飞逝,而在这群法国孩子心里,同一颗梦想的种子已经发芽:“总有一天,会再回来。”正如13年前,他们的学姐德里安·玛丽(中文名戴明欣)一样。

2011年,正在读高中的法国马赛女孩戴明欣在汉语老师马塔利·让(中文名马金虎)的带领下前往中国短暂游学,从此和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从大学选择汉语专业,到毕业后前往中国留学,再到如今定居中国并成为一名视频博主,戴明欣的成长变化始终和中国连在一起。

“法国给了我生命,而中国带来了靓丽色彩。”几个月前,当她听说马老师要带学生再次来中国游学,特意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握手计划”:邀请中国网友给这些即将赴华的法国孩子送上祝福。

“你们来自东方,是热情的主人。他们来自西方,是好奇的客人。我希望以一个普通人的力量,和大家一起,完成这次跨越时空、小小但又温暖的握手,为法中建交60周年做件小事。”戴明欣这样倡议。

很快,一条条来自天南海北的视频塞满了她的电子邮箱。

“欢迎到中国”“希望你们收获满满”“欢迎你们来淄博吃烧烤”“体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韵味”……善意涌动、温暖人心。收到祝福的孩子们眼中泛起泪花,马金虎也悄悄擦拭眼角。他说,中国是未来,希望学生们都能有属于自己的中国故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法关系能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要归功于两国人民心灵相通、感情相亲、守望相助。”10年前,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这样阐释中法友谊的民心根基。

一次次互动心相交,一幕幕画面暖人心。这份来自民间的好感,如涓涓细流,浇灌着中法友谊之树,又像波涛般奔涌,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青春的同行

翻腾、旋转、定格,旋律动感、身姿飒爽、青春飞扬。江苏南京,中国霹雳舞队的小将们正在法国主教练穆尼尔·比巴带领下,精心备战巴黎奥运会。

两年多来,比巴多次率中国霹雳舞队员赴法国训练,前往欧洲多国参加国际赛事,帮助队员开拓眼界、提升技艺、增加经验。比巴说,他为中国小将们的快速成长和出色表现感到欣喜,期待他们在巴黎的赛场上掀起“中国旋风”。

霹雳舞架起一座中法文化交流的新桥梁,为两国青年人提供了展示和沟通的舞台。比巴不仅见证了霹雳舞在中国迅速发展并赢得青少年的热爱,更期待巴黎奥运会为法中体育合作注入新动力。

比巴说,他正帮助队员在舞蹈中融入更丰富的中国元素,“我告诉孩子们要更自信,让世界看到,‘嘿,这是我们的舞蹈,我们的文化’。”

在交流中创新发展,文明更具生机。在对话中彼此交融,前行愈加有力。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坚持相互理解,以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奥运会为契机,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期间,中法双方合作举办贯穿全年的数百项精彩活动,涵盖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化遗产、旅游推广等多个领域。从青年交流到体育对话,从文化遗产保护到高等教育合作,双方以丰富鲜活的方式呈现两国优秀文化精华,积极探寻提高两国人文交流水平的新途径,不断深化两国民众相互认知。

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互办文化年、互设文化中心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同中国开展青年交流的西方大国。法国国家家具管理馆馆长埃尔韦·勒穆瓦纳说,回首法中两国交往历史,我们有过许多美好记忆。如今,建立在深厚友谊基础上的两国关系正焕发新的生机。

“文化交流如同向彼此伸出手,让我们深入了解对方,对彼此的文化充满好奇。”法国文化部文化事务总监卡特琳·鲁杰里说。

法国中国问题专家、作家莱娅·贝西认为,法中文化旅游年和巴黎奥运会为促进两国合作提供独特机遇,“希望这些文化和体育活动能够促进两国之间更好相互理解和尊重”。

持久、深入的对话交流,不仅让世界感知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更让中法两国在文化互动中激发新的创意和灵感,在智慧交融中增进对彼此的理解和尊重,更加坚定地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文明的力量

300多年前,一艘名为“安菲特利特号”的法国商船远涉重洋抵达中国,拉开了中法远洋贸易的序幕,也增进了中法文明的友好交往。

紫禁城内,法国传教士编译的满文《几何原本》成为康熙皇帝的“课本”。在法兰西,伏尔泰等思想家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找寻启迪,推动和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

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法期间收到法国总统马克龙赠送的珍贵法文古籍《论语导读》。作为17世纪法国东方学家,此书作者贝尼耶希望在当时的法国更广泛地传播儒家思想,建设国家政治的哲学、道德基础。

如今,《论语导读》将被译为中文并出版。一段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见证两大文明的相互欣赏、彼此亲近,也为不同文明如何相处提供启迪。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14年3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台上,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文明交流互鉴的世界意义。

在元首外交引领和推动下,两大文明间的对话不断深入,正在书写美美与共的崭新故事。

如今,中法之间友好省市超过百对。两国均有一批大学和中学设置教授对方语言的课程。法国的歌剧、芭蕾舞、建筑、体育、美食、时尚等在中国有着广泛吸引力。中国的科幻作品、原创绘本、动漫电影等日益受到法国民众关注和喜爱。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说,在国际局势日益纷乱的当下,文明间交流互鉴拥有超越分歧、跨越时代的独特力量。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他向民众推荐一本讲述中法超越文化差异、增进彼此理解的书籍:《西哈诺、孔子与我》。作者李春燕以自己近20年旅法学习、工作、生活经历为基础,通过坦诚的讲述,幽默的笔触,深入的思考,描绘中法文化的共性和差异,获得法国读者好评。

“一段美丽的中法故事” “超越了文化差异”“打破了刻板印象”“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法国媒体和读者的热情反馈让李春燕惊喜而感动。她表示,真实的经历、真诚的分享、平等的对话,更能激发心灵的共鸣,增进对彼此的信赖。

习近平主席说,相互理解,是中法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石。马克龙总统也曾表示,真正的友谊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两个文明大国彼此欣赏,相互借鉴,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树立新典范,也为世界和平与稳定注入正能量。

面向未来,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法将继续推进人文交流和民间友好,助力友谊之舟行稳致远,为增进两国和世界人民的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北京/巴黎5月5日电(记者 韩梁 马峥 韩冰)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787543266377007106, IR_CONTENT= (紧接1版)逛故宫、游天坛、爬长城,吃北京烤鸭,探访博物馆,学习软笔书法,参观清华大学等学府,苏海尔和同学们每天都有新的体验和感受,“我想给中国点个大大的赞”。 在中国的美好时光飞逝,而在这群法国孩子心里,同一颗梦想的种子已经发芽:“总有一天,会再回来。”正如13年前,他们的学姐德里安·玛丽(中文名戴明欣)一样。 2011年,正在读高中的法国马赛女孩戴明欣在汉语老师马塔利·让(中文名马金虎)的带领下前往中国短暂游学,从此和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从大学选择汉语专业,到毕业后前往中国留学,再到如今定居中国并成为一名视频博主,戴明欣的成长变化始终和中国连在一起。 “法国给了我生命,而中国带来了靓丽色彩。”几个月前,当她听说马老师要带学生再次来中国游学,特意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握手计划”:邀请中国网友给这些即将赴华的法国孩子送上祝福。 “你们来自东方,是热情的主人。他们来自西方,是好奇的客人。我希望以一个普通人的力量,和大家一起,完成这次跨越时空、小小但又温暖的握手,为法中建交60周年做件小事。”戴明欣这样倡议。 很快,一条条来自天南海北的视频塞满了她的电子邮箱。 “欢迎到中国”“希望你们收获满满”“欢迎你们来淄博吃烧烤”“体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韵味”……善意涌动、温暖人心。收到祝福的孩子们眼中泛起泪花,马金虎也悄悄擦拭眼角。他说,中国是未来,希望学生们都能有属于自己的中国故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法关系能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要归功于两国人民心灵相通、感情相亲、守望相助。”10年前,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这样阐释中法友谊的民心根基。 一次次互动心相交,一幕幕画面暖人心。这份来自民间的好感,如涓涓细流,浇灌着中法友谊之树,又像波涛般奔涌,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青春的同行 翻腾、旋转、定格,旋律动感、身姿飒爽、青春飞扬。江苏南京,中国霹雳舞队的小将们正在法国主教练穆尼尔·比巴带领下,精心备战巴黎奥运会。 两年多来,比巴多次率中国霹雳舞队员赴法国训练,前往欧洲多国参加国际赛事,帮助队员开拓眼界、提升技艺、增加经验。比巴说,他为中国小将们的快速成长和出色表现感到欣喜,期待他们在巴黎的赛场上掀起“中国旋风”。 霹雳舞架起一座中法文化交流的新桥梁,为两国青年人提供了展示和沟通的舞台。比巴不仅见证了霹雳舞在中国迅速发展并赢得青少年的热爱,更期待巴黎奥运会为法中体育合作注入新动力。 比巴说,他正帮助队员在舞蹈中融入更丰富的中国元素,“我告诉孩子们要更自信,让世界看到,‘嘿,这是我们的舞蹈,我们的文化’。” 在交流中创新发展,文明更具生机。在对话中彼此交融,前行愈加有力。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坚持相互理解,以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奥运会为契机,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期间,中法双方合作举办贯穿全年的数百项精彩活动,涵盖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化遗产、旅游推广等多个领域。从青年交流到体育对话,从文化遗产保护到高等教育合作,双方以丰富鲜活的方式呈现两国优秀文化精华,积极探寻提高两国人文交流水平的新途径,不断深化两国民众相互认知。 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互办文化年、互设文化中心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同中国开展青年交流的西方大国。法国国家家具管理馆馆长埃尔韦·勒穆瓦纳说,回首法中两国交往历史,我们有过许多美好记忆。如今,建立在深厚友谊基础上的两国关系正焕发新的生机。 “文化交流如同向彼此伸出手,让我们深入了解对方,对彼此的文化充满好奇。”法国文化部文化事务总监卡特琳·鲁杰里说。 法国中国问题专家、作家莱娅·贝西认为,法中文化旅游年和巴黎奥运会为促进两国合作提供独特机遇,“希望这些文化和体育活动能够促进两国之间更好相互理解和尊重”。 持久、深入的对话交流,不仅让世界感知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更让中法两国在文化互动中激发新的创意和灵感,在智慧交融中增进对彼此的理解和尊重,更加坚定地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文明的力量 300多年前,一艘名为“安菲特利特号”的法国商船远涉重洋抵达中国,拉开了中法远洋贸易的序幕,也增进了中法文明的友好交往。 紫禁城内,法国传教士编译的满文《几何原本》成为康熙皇帝的“课本”。在法兰西,伏尔泰等思想家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找寻启迪,推动和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 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法期间收到法国总统马克龙赠送的珍贵法文古籍《论语导读》。作为17世纪法国东方学家,此书作者贝尼耶希望在当时的法国更广泛地传播儒家思想,建设国家政治的哲学、道德基础。 如今,《论语导读》将被译为中文并出版。一段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见证两大文明的相互欣赏、彼此亲近,也为不同文明如何相处提供启迪。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14年3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台上,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文明交流互鉴的世界意义。 在元首外交引领和推动下,两大文明间的对话不断深入,正在书写美美与共的崭新故事。 如今,中法之间友好省市超过百对。两国均有一批大学和中学设置教授对方语言的课程。法国的歌剧、芭蕾舞、建筑、体育、美食、时尚等在中国有着广泛吸引力。中国的科幻作品、原创绘本、动漫电影等日益受到法国民众关注和喜爱。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说,在国际局势日益纷乱的当下,文明间交流互鉴拥有超越分歧、跨越时代的独特力量。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他向民众推荐一本讲述中法超越文化差异、增进彼此理解的书籍:《西哈诺、孔子与我》。作者李春燕以自己近20年旅法学习、工作、生活经历为基础,通过坦诚的讲述,幽默的笔触,深入的思考,描绘中法文化的共性和差异,获得法国读者好评。 “一段美丽的中法故事” “超越了文化差异”“打破了刻板印象”“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法国媒体和读者的热情反馈让李春燕惊喜而感动。她表示,真实的经历、真诚的分享、平等的对话,更能激发心灵的共鸣,增进对彼此的信赖。 习近平主席说,相互理解,是中法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石。马克龙总统也曾表示,真正的友谊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两个文明大国彼此欣赏,相互借鉴,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树立新典范,也为世界和平与稳定注入正能量。 面向未来,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法将继续推进人文交流和民间友好,助力友谊之舟行稳致远,为增进两国和世界人民的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北京/巴黎5月5日电(记者 韩梁 马峥 韩冰),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0507002.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1/30/wKhurGY5bTiAWBRoAAxnwp3VM9g665.png, ZB_AREA_LIST=, FB=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3, CODE=200, CURBM=002, YEAR=2024, PAPERDATE=2024/05/07, DAY=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