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6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微短剧充值套路多
市民须警惕付费“陷阱”

近期,微短剧凭借时长短、节奏快、剧情紧凑的特点吸引了许多观众观看,然而不少微短剧需要充值会员或付费购买,才能观看全部内容。有市民反映,自己在看微短剧时莫名其妙就付了费,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因不熟悉电子支付,不知不觉就支付了高额费用。

退休在家的市民陈海英常拿着手机看微短剧。“前几集都免费,看到第十集时,屏幕上跳出了要求充值的提示。”陈海英以为花9.9元就能解锁整部剧,没想到看完3集后,被提示余额不足,要求继续充值。由于剧情跌宕起伏,陈海英忍不住一再充钱,一开始是充“金币”,后来直接开通会员。“看完一部剧,前前后后花了200余元。”陈海英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吸引观众付费,一些微短剧商家可谓“套路”满满。商家先在视频平台打广告,吸引观众跳转到小程序。一开始可以免费追剧,到了一定集数后就需要付费观看。而观众也并非直接充值现金,而是需要转换成商家自行拟定的“金币”“金豆”“看点”等虚拟货币单位。这些虚拟货币单位能看多少剧集则由商家说了算,不但费用高昂,兑换规则还可能被随意更改。

此外,为诱导观众付费,部分商家提供月度、季度以及年度会员等多种充值模式,号称“时间越长越便宜”。但观众充值会员后,经常遇到剧集变短、无法观看、二次付费等问题。即便成为年度会员,也只能观看这一部微短剧,别的新剧还是不能观看。

有不少网友还表示,部分商家还会默默给观众自动续费。例如,第一次充值时,界面默认勾选“开启自动解锁下一集”的选项,因为字号太小且位置不显眼,有的观众根本没有注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连续扣费。

今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就有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指出他们以低价噱头吸引用户,而实际观看成本达到数十元乃至上百元,涉嫌虚假宣传;在充值界面上,没有清楚详细的使用规则、用户须知、会员协议等,甚至默认自动续费,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出台审核的细则、标准,以及信用监管制度,把不良商家和相关责任主体纳入‘黑名单’。”采访中,有市民建议,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产品,应该强调行业自律,头部企业可以联合制定行业标准,进而形成行业规范,最终促进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记者了解到,早在2023年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就宣布启动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等。此外,多个短视频平台也相继出台措施,打击违规低质微短剧。

“不少微短剧制作方被投诉后,往往直接下架视频,消费者找不到途径退费,维权困难。”不少市民建议,如果平台方不能提供平台内经营者的具体名称和有效联系方式,发生争议时平台要承担先行赔偿责任。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5, PREBM=005, NUM=5, GUID=1790442620397223938,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6,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05/15/006/1790442620397223938.html, DOCPUBTIME=2024-05-15 02:01:07, DOCAUTHOR=蒋阳阳, CLEAR_CONTENT= 近期,微短剧凭借时长短、节奏快、剧情紧凑的特点吸引了许多观众观看,然而不少微短剧需要充值会员或付费购买,才能观看全部内容。有市民反映,自己在看微短剧时莫名其妙就付了费,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因不熟悉电子支付,不知不觉就支付了高额费用。 退休在家的市民陈海英常拿着手机看微短剧。“前几集都免费,看到第十集时,屏幕上跳出了要求充值的提示。”陈海英以为花9.9元就能解锁整部剧,没想到看完3集后,被提示余额不足,要求继续充值。由于剧情跌宕起伏,陈海英忍不住一再充钱,一开始是充“金币”,后来直接开通会员。“看完一部剧,前前后后花了200余元。”陈海英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吸引观众付费,一些微短剧商家可谓“套路”满满。商家先在视频平台打广告,吸引观众跳转到小程序。一开始可以免费追剧,到了一定集数后就需要付费观看。而观众也并非直接充值现金,而是需要转换成商家自行拟定的“金币”“金豆”“看点”等虚拟货币单位。这些虚拟货币单位能看多少剧集则由商家说了算,不但费用高昂,兑换规则还可能被随意更改。 此外,为诱导观众付费,部分商家提供月度、季度以及年度会员等多种充值模式,号称“时间越长越便宜”。但观众充值会员后,经常遇到剧集变短、无法观看、二次付费等问题。即便成为年度会员,也只能观看这一部微短剧,别的新剧还是不能观看。 有不少网友还表示,部分商家还会默默给观众自动续费。例如,第一次充值时,界面默认勾选“开启自动解锁下一集”的选项,因为字号太小且位置不显眼,有的观众根本没有注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连续扣费。 今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就有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指出他们以低价噱头吸引用户,而实际观看成本达到数十元乃至上百元,涉嫌虚假宣传;在充值界面上,没有清楚详细的使用规则、用户须知、会员协议等,甚至默认自动续费,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出台审核的细则、标准,以及信用监管制度,把不良商家和相关责任主体纳入‘黑名单’。”采访中,有市民建议,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产品,应该强调行业自律,头部企业可以联合制定行业标准,进而形成行业规范,最终促进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记者了解到,早在2023年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就宣布启动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等。此外,多个短视频平台也相继出台措施,打击违规低质微短剧。 “不少微短剧制作方被投诉后,往往直接下架视频,消费者找不到途径退费,维权困难。”不少市民建议,如果平台方不能提供平台内经营者的具体名称和有效联系方式,发生争议时平台要承担先行赔偿责任。, BM=006版, type=0, ZB_DROP=0, TXS=1174, NODEID=null, DOCTITLE=微短剧充值套路多
市民须警惕付费“陷阱”,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近期,微短剧凭借时长短、节奏快、剧情紧凑的特点吸引了许多观众观看,然而不少微短剧需要充值会员或付费购买,才能观看全部内容。有市民反映,自己在看微短剧时莫名其妙就付了费,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因不熟悉电子支付,不知不觉就支付了高额费用。

退休在家的市民陈海英常拿着手机看微短剧。“前几集都免费,看到第十集时,屏幕上跳出了要求充值的提示。”陈海英以为花9.9元就能解锁整部剧,没想到看完3集后,被提示余额不足,要求继续充值。由于剧情跌宕起伏,陈海英忍不住一再充钱,一开始是充“金币”,后来直接开通会员。“看完一部剧,前前后后花了200余元。”陈海英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吸引观众付费,一些微短剧商家可谓“套路”满满。商家先在视频平台打广告,吸引观众跳转到小程序。一开始可以免费追剧,到了一定集数后就需要付费观看。而观众也并非直接充值现金,而是需要转换成商家自行拟定的“金币”“金豆”“看点”等虚拟货币单位。这些虚拟货币单位能看多少剧集则由商家说了算,不但费用高昂,兑换规则还可能被随意更改。

此外,为诱导观众付费,部分商家提供月度、季度以及年度会员等多种充值模式,号称“时间越长越便宜”。但观众充值会员后,经常遇到剧集变短、无法观看、二次付费等问题。即便成为年度会员,也只能观看这一部微短剧,别的新剧还是不能观看。

有不少网友还表示,部分商家还会默默给观众自动续费。例如,第一次充值时,界面默认勾选“开启自动解锁下一集”的选项,因为字号太小且位置不显眼,有的观众根本没有注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连续扣费。

今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就有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指出他们以低价噱头吸引用户,而实际观看成本达到数十元乃至上百元,涉嫌虚假宣传;在充值界面上,没有清楚详细的使用规则、用户须知、会员协议等,甚至默认自动续费,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出台审核的细则、标准,以及信用监管制度,把不良商家和相关责任主体纳入‘黑名单’。”采访中,有市民建议,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产品,应该强调行业自律,头部企业可以联合制定行业标准,进而形成行业规范,最终促进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记者了解到,早在2023年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就宣布启动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等。此外,多个短视频平台也相继出台措施,打击违规低质微短剧。

“不少微短剧制作方被投诉后,往往直接下架视频,消费者找不到途径退费,维权困难。”不少市民建议,如果平台方不能提供平台内经营者的具体名称和有效联系方式,发生争议时平台要承担先行赔偿责任。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790442620397223938, IR_CONTENT= 近期,微短剧凭借时长短、节奏快、剧情紧凑的特点吸引了许多观众观看,然而不少微短剧需要充值会员或付费购买,才能观看全部内容。有市民反映,自己在看微短剧时莫名其妙就付了费,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因不熟悉电子支付,不知不觉就支付了高额费用。 退休在家的市民陈海英常拿着手机看微短剧。“前几集都免费,看到第十集时,屏幕上跳出了要求充值的提示。”陈海英以为花9.9元就能解锁整部剧,没想到看完3集后,被提示余额不足,要求继续充值。由于剧情跌宕起伏,陈海英忍不住一再充钱,一开始是充“金币”,后来直接开通会员。“看完一部剧,前前后后花了200余元。”陈海英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吸引观众付费,一些微短剧商家可谓“套路”满满。商家先在视频平台打广告,吸引观众跳转到小程序。一开始可以免费追剧,到了一定集数后就需要付费观看。而观众也并非直接充值现金,而是需要转换成商家自行拟定的“金币”“金豆”“看点”等虚拟货币单位。这些虚拟货币单位能看多少剧集则由商家说了算,不但费用高昂,兑换规则还可能被随意更改。 此外,为诱导观众付费,部分商家提供月度、季度以及年度会员等多种充值模式,号称“时间越长越便宜”。但观众充值会员后,经常遇到剧集变短、无法观看、二次付费等问题。即便成为年度会员,也只能观看这一部微短剧,别的新剧还是不能观看。 有不少网友还表示,部分商家还会默默给观众自动续费。例如,第一次充值时,界面默认勾选“开启自动解锁下一集”的选项,因为字号太小且位置不显眼,有的观众根本没有注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连续扣费。 今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就有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指出他们以低价噱头吸引用户,而实际观看成本达到数十元乃至上百元,涉嫌虚假宣传;在充值界面上,没有清楚详细的使用规则、用户须知、会员协议等,甚至默认自动续费,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出台审核的细则、标准,以及信用监管制度,把不良商家和相关责任主体纳入‘黑名单’。”采访中,有市民建议,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产品,应该强调行业自律,头部企业可以联合制定行业标准,进而形成行业规范,最终促进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记者了解到,早在2023年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就宣布启动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等。此外,多个短视频平台也相继出台措施,打击违规低质微短剧。 “不少微短剧制作方被投诉后,往往直接下架视频,消费者找不到途径退费,维权困难。”不少市民建议,如果平台方不能提供平台内经营者的具体名称和有效联系方式,发生争议时平台要承担先行赔偿责任。,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0515006.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1/32/wKhurGZDsNCAJjk9AAtPd0hyZsE198.png, ZB_AREA_LIST=, FB=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7, CODE=200, CURBM=006, YEAR=2024, PAPERDATE=2024/05/15, DAY=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