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2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牢记嘱托 接续奋斗
绘就幸福美丽乡村新画卷

(上接1版)

“预计年产量达5万公斤,带动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大河村乡村振兴专干杨淑介绍,该村集体经济冷水鱼养殖场于去年4月投下第一批鱼苗,经过一年养殖,成功上市销售,预计可带来350万元左右的收益。

好效益,为大河村以及太平镇冷水鱼产业发展增添信心。眼下,该村第二个村集体经济项目黑土溪组河坝子冷水鱼养殖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该项目占地12亩,总投资800万元,涵盖鱼产品加工、销售等服务,建成后将主要用于养殖虹鳟鱼、中华鲟等稀有鱼种。届时,当地村民又将新增一个致富渠道。

16日,在思延镇青衣芸谷,数百亩油菜已颗粒归仓,农机手操作旋耕机穿梭在一个个高标准农田中,为下一步旱稻播种做准备。这片土地即将再度“披绿”,孕育的不仅是丰收的希望,更是当地村民增收创收的美好愿景。

“等到秧苗栽下、长高,这一片的景色肯定好,一定能吸引不少游客来这里观赏游玩。”草坪村4组村民唐国林憧憬着青衣芸谷风吹稻浪的美丽景色,对发展乡村旅游有了更多期待。

行走芦山广袤乡村,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安居乐业,这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美丽乡村新画卷着墨更深、成色更足。

答“考卷”

乡村振兴步履稳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

面对“打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这项硬任务,芦山如何答好乡村振兴“考卷”?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是市委五届四次全会赋予芦山的‘使命目标’,‘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是芦山县作出的四步‘答题思路’。”芦山县副县长熊碧波说,今年,芦山紧紧围绕“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创建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组织工作专班、强化力量配备、落实要素保障,以实干换实效,全员上阵、全力攻坚、全速冲刺、全面突破,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乡村振兴是一项需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如何落笔,尤为关键。

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反复研讨,芦山县因地制宜推出一个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的专项决定、一个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制定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个执行方案”,配套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乡村振兴奖补政策“两大支撑政策”,总体形成“1+1+5+2”执行体系,以最高层级、最强力量、最快速度、最优资源确保推进乡村振兴见行见效。同时,对乡村振兴类项目进行再包装、再梳理,重点围绕产业振兴、基础设施、农旅融合、环境提升等9个方面,谋划储备项目116个,总投资122.5亿元。

确保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这道乡村振兴的“基础题”,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芦山县坚持稳面积与增单产并举,以万亩粮经复合园提质扩面为引领,高标准打造青衣芸谷、大地之纹、龙兴之野三大片区,成功创成省三星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2023年完成粮食生产播面7.43万亩,粮食产量2.7万吨;坚持保数量与提质量并重,全面完成全省首个“二调”“三调”非耕地土地开发试点项目,优化改造农业种植园地18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亩。聚焦聚力脱贫成果巩固,持续完善落实防返贫监测机制,落实26名县级领导与乡村振兴重点村、脱贫村“一对一”联结,全面落实政策帮扶、加大就业帮扶,提高脱贫群众收入。2023年,全县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实现15793元,同比增长16.8%,高于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9.4个百分点,全县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中有进,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产业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之首。产业发展好不好,决定了乡村振兴的脚步稳不稳、成色足不足。这道乡村振兴的“重点题”,芦山这样作答:大力发展中药材、高山茶、生猪、冷水鱼四大特色产业和食品药品加工“4+1”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打造农业产业集群,紧扣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和农文旅融合链,推动形成“四链同构”,推动乡村产业提升;着力把中心县城作为旅游核心集散地,龙门古镇4A级旅游景区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心,精心培育“一南一北”两大农文旅增长极,加快推出红色旅游追忆之旅、自然探秘研学之旅、源见熊猫奇遇之旅3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构建“一核一心两极三线”全域旅游新格局,以农文旅大融合推动乡村大振兴。

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这道乡村振兴“关键题”,芦山县的解题思路十分清晰。该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牵引性工程,不断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配齐乡村振兴专干,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县域经济总体布局系统考量,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和优势资源,“一村一支撑”策划包装集体经济项目47个,“一村一企”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下属公司33家,推动村集体经济参与市场化运营。2023年,芦山县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总量突破1000万元,村均收入百万村(社区)达6个,村均纯收入连续三年位列全市第一。

……

姜城大地上,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芦山县正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奋勇争先,认真答好乡村振兴必答题;深入探索从践行重建新路到走好乡村振兴道路拓展深化的芦山实践,努力争取乡村振兴加分题!

行百里者半九十。

推进乡村振兴,还需久久为功。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芦山县干部群众坚定不移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凝聚“心往一处想”奋进共识,着力汇聚“劲往一处使”磅礴力量,全力以赴答好乡村振兴“考卷”,努力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报记者 李丽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5, PREBM=001, NUM=1, GUID=1792601596417998848,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2,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05/21/001/1792601596794699776.html, DOCPUBTIME=2024-05-21 01:01:07, DOCAUTHOR=李丽, CLEAR_CONTENT= (上接1版) “预计年产量达5万公斤,带动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大河村乡村振兴专干杨淑介绍,该村集体经济冷水鱼养殖场于去年4月投下第一批鱼苗,经过一年养殖,成功上市销售,预计可带来350万元左右的收益。 好效益,为大河村以及太平镇冷水鱼产业发展增添信心。眼下,该村第二个村集体经济项目黑土溪组河坝子冷水鱼养殖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该项目占地12亩,总投资800万元,涵盖鱼产品加工、销售等服务,建成后将主要用于养殖虹鳟鱼、中华鲟等稀有鱼种。届时,当地村民又将新增一个致富渠道。 16日,在思延镇青衣芸谷,数百亩油菜已颗粒归仓,农机手操作旋耕机穿梭在一个个高标准农田中,为下一步旱稻播种做准备。这片土地即将再度“披绿”,孕育的不仅是丰收的希望,更是当地村民增收创收的美好愿景。 “等到秧苗栽下、长高,这一片的景色肯定好,一定能吸引不少游客来这里观赏游玩。”草坪村4组村民唐国林憧憬着青衣芸谷风吹稻浪的美丽景色,对发展乡村旅游有了更多期待。 行走芦山广袤乡村,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安居乐业,这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美丽乡村新画卷着墨更深、成色更足。 答“考卷” 乡村振兴步履稳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 面对“打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这项硬任务,芦山如何答好乡村振兴“考卷”?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是市委五届四次全会赋予芦山的‘使命目标’,‘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是芦山县作出的四步‘答题思路’。”芦山县副县长熊碧波说,今年,芦山紧紧围绕“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创建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组织工作专班、强化力量配备、落实要素保障,以实干换实效,全员上阵、全力攻坚、全速冲刺、全面突破,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乡村振兴是一项需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如何落笔,尤为关键。 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反复研讨,芦山县因地制宜推出一个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的专项决定、一个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制定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个执行方案”,配套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乡村振兴奖补政策“两大支撑政策”,总体形成“1+1+5+2”执行体系,以最高层级、最强力量、最快速度、最优资源确保推进乡村振兴见行见效。同时,对乡村振兴类项目进行再包装、再梳理,重点围绕产业振兴、基础设施、农旅融合、环境提升等9个方面,谋划储备项目116个,总投资122.5亿元。 确保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这道乡村振兴的“基础题”,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芦山县坚持稳面积与增单产并举,以万亩粮经复合园提质扩面为引领,高标准打造青衣芸谷、大地之纹、龙兴之野三大片区,成功创成省三星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2023年完成粮食生产播面7.43万亩,粮食产量2.7万吨;坚持保数量与提质量并重,全面完成全省首个“二调”“三调”非耕地土地开发试点项目,优化改造农业种植园地18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亩。聚焦聚力脱贫成果巩固,持续完善落实防返贫监测机制,落实26名县级领导与乡村振兴重点村、脱贫村“一对一”联结,全面落实政策帮扶、加大就业帮扶,提高脱贫群众收入。2023年,全县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实现15793元,同比增长16.8%,高于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9.4个百分点,全县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中有进,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产业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之首。产业发展好不好,决定了乡村振兴的脚步稳不稳、成色足不足。这道乡村振兴的“重点题”,芦山这样作答:大力发展中药材、高山茶、生猪、冷水鱼四大特色产业和食品药品加工“4+1”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打造农业产业集群,紧扣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和农文旅融合链,推动形成“四链同构”,推动乡村产业提升;着力把中心县城作为旅游核心集散地,龙门古镇4A级旅游景区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心,精心培育“一南一北”两大农文旅增长极,加快推出红色旅游追忆之旅、自然探秘研学之旅、源见熊猫奇遇之旅3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构建“一核一心两极三线”全域旅游新格局,以农文旅大融合推动乡村大振兴。 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这道乡村振兴“关键题”,芦山县的解题思路十分清晰。该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牵引性工程,不断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配齐乡村振兴专干,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县域经济总体布局系统考量,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和优势资源,“一村一支撑”策划包装集体经济项目47个,“一村一企”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下属公司33家,推动村集体经济参与市场化运营。2023年,芦山县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总量突破1000万元,村均收入百万村(社区)达6个,村均纯收入连续三年位列全市第一。 …… 姜城大地上,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芦山县正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奋勇争先,认真答好乡村振兴必答题;深入探索从践行重建新路到走好乡村振兴道路拓展深化的芦山实践,努力争取乡村振兴加分题! 行百里者半九十。 推进乡村振兴,还需久久为功。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芦山县干部群众坚定不移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凝聚“心往一处想”奋进共识,着力汇聚“劲往一处使”磅礴力量,全力以赴答好乡村振兴“考卷”,努力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报记者 李丽, BM=002版, type=0, ZB_DROP=0, TXS=2351, NODEID=null, DOCTITLE=牢记嘱托 接续奋斗
绘就幸福美丽乡村新画卷,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上接1版)

“预计年产量达5万公斤,带动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大河村乡村振兴专干杨淑介绍,该村集体经济冷水鱼养殖场于去年4月投下第一批鱼苗,经过一年养殖,成功上市销售,预计可带来350万元左右的收益。

好效益,为大河村以及太平镇冷水鱼产业发展增添信心。眼下,该村第二个村集体经济项目黑土溪组河坝子冷水鱼养殖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该项目占地12亩,总投资800万元,涵盖鱼产品加工、销售等服务,建成后将主要用于养殖虹鳟鱼、中华鲟等稀有鱼种。届时,当地村民又将新增一个致富渠道。

16日,在思延镇青衣芸谷,数百亩油菜已颗粒归仓,农机手操作旋耕机穿梭在一个个高标准农田中,为下一步旱稻播种做准备。这片土地即将再度“披绿”,孕育的不仅是丰收的希望,更是当地村民增收创收的美好愿景。

“等到秧苗栽下、长高,这一片的景色肯定好,一定能吸引不少游客来这里观赏游玩。”草坪村4组村民唐国林憧憬着青衣芸谷风吹稻浪的美丽景色,对发展乡村旅游有了更多期待。

行走芦山广袤乡村,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安居乐业,这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美丽乡村新画卷着墨更深、成色更足。

答“考卷”

乡村振兴步履稳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

面对“打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这项硬任务,芦山如何答好乡村振兴“考卷”?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是市委五届四次全会赋予芦山的‘使命目标’,‘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是芦山县作出的四步‘答题思路’。”芦山县副县长熊碧波说,今年,芦山紧紧围绕“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创建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组织工作专班、强化力量配备、落实要素保障,以实干换实效,全员上阵、全力攻坚、全速冲刺、全面突破,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乡村振兴是一项需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如何落笔,尤为关键。

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反复研讨,芦山县因地制宜推出一个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的专项决定、一个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制定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个执行方案”,配套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乡村振兴奖补政策“两大支撑政策”,总体形成“1+1+5+2”执行体系,以最高层级、最强力量、最快速度、最优资源确保推进乡村振兴见行见效。同时,对乡村振兴类项目进行再包装、再梳理,重点围绕产业振兴、基础设施、农旅融合、环境提升等9个方面,谋划储备项目116个,总投资122.5亿元。

确保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这道乡村振兴的“基础题”,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芦山县坚持稳面积与增单产并举,以万亩粮经复合园提质扩面为引领,高标准打造青衣芸谷、大地之纹、龙兴之野三大片区,成功创成省三星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2023年完成粮食生产播面7.43万亩,粮食产量2.7万吨;坚持保数量与提质量并重,全面完成全省首个“二调”“三调”非耕地土地开发试点项目,优化改造农业种植园地18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亩。聚焦聚力脱贫成果巩固,持续完善落实防返贫监测机制,落实26名县级领导与乡村振兴重点村、脱贫村“一对一”联结,全面落实政策帮扶、加大就业帮扶,提高脱贫群众收入。2023年,全县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实现15793元,同比增长16.8%,高于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9.4个百分点,全县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中有进,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产业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之首。产业发展好不好,决定了乡村振兴的脚步稳不稳、成色足不足。这道乡村振兴的“重点题”,芦山这样作答:大力发展中药材、高山茶、生猪、冷水鱼四大特色产业和食品药品加工“4+1”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打造农业产业集群,紧扣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和农文旅融合链,推动形成“四链同构”,推动乡村产业提升;着力把中心县城作为旅游核心集散地,龙门古镇4A级旅游景区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心,精心培育“一南一北”两大农文旅增长极,加快推出红色旅游追忆之旅、自然探秘研学之旅、源见熊猫奇遇之旅3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构建“一核一心两极三线”全域旅游新格局,以农文旅大融合推动乡村大振兴。

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这道乡村振兴“关键题”,芦山县的解题思路十分清晰。该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牵引性工程,不断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配齐乡村振兴专干,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县域经济总体布局系统考量,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和优势资源,“一村一支撑”策划包装集体经济项目47个,“一村一企”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下属公司33家,推动村集体经济参与市场化运营。2023年,芦山县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总量突破1000万元,村均收入百万村(社区)达6个,村均纯收入连续三年位列全市第一。

……

姜城大地上,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芦山县正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奋勇争先,认真答好乡村振兴必答题;深入探索从践行重建新路到走好乡村振兴道路拓展深化的芦山实践,努力争取乡村振兴加分题!

行百里者半九十。

推进乡村振兴,还需久久为功。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芦山县干部群众坚定不移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凝聚“心往一处想”奋进共识,着力汇聚“劲往一处使”磅礴力量,全力以赴答好乡村振兴“考卷”,努力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报记者 李丽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792601596417998848, IR_CONTENT= (上接1版) “预计年产量达5万公斤,带动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大河村乡村振兴专干杨淑介绍,该村集体经济冷水鱼养殖场于去年4月投下第一批鱼苗,经过一年养殖,成功上市销售,预计可带来350万元左右的收益。 好效益,为大河村以及太平镇冷水鱼产业发展增添信心。眼下,该村第二个村集体经济项目黑土溪组河坝子冷水鱼养殖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该项目占地12亩,总投资800万元,涵盖鱼产品加工、销售等服务,建成后将主要用于养殖虹鳟鱼、中华鲟等稀有鱼种。届时,当地村民又将新增一个致富渠道。 16日,在思延镇青衣芸谷,数百亩油菜已颗粒归仓,农机手操作旋耕机穿梭在一个个高标准农田中,为下一步旱稻播种做准备。这片土地即将再度“披绿”,孕育的不仅是丰收的希望,更是当地村民增收创收的美好愿景。 “等到秧苗栽下、长高,这一片的景色肯定好,一定能吸引不少游客来这里观赏游玩。”草坪村4组村民唐国林憧憬着青衣芸谷风吹稻浪的美丽景色,对发展乡村旅游有了更多期待。 行走芦山广袤乡村,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安居乐业,这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美丽乡村新画卷着墨更深、成色更足。 答“考卷” 乡村振兴步履稳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 面对“打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这项硬任务,芦山如何答好乡村振兴“考卷”?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是市委五届四次全会赋予芦山的‘使命目标’,‘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是芦山县作出的四步‘答题思路’。”芦山县副县长熊碧波说,今年,芦山紧紧围绕“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创建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组织工作专班、强化力量配备、落实要素保障,以实干换实效,全员上阵、全力攻坚、全速冲刺、全面突破,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乡村振兴是一项需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如何落笔,尤为关键。 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反复研讨,芦山县因地制宜推出一个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的专项决定、一个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制定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个执行方案”,配套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乡村振兴奖补政策“两大支撑政策”,总体形成“1+1+5+2”执行体系,以最高层级、最强力量、最快速度、最优资源确保推进乡村振兴见行见效。同时,对乡村振兴类项目进行再包装、再梳理,重点围绕产业振兴、基础设施、农旅融合、环境提升等9个方面,谋划储备项目116个,总投资122.5亿元。 确保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这道乡村振兴的“基础题”,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芦山县坚持稳面积与增单产并举,以万亩粮经复合园提质扩面为引领,高标准打造青衣芸谷、大地之纹、龙兴之野三大片区,成功创成省三星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2023年完成粮食生产播面7.43万亩,粮食产量2.7万吨;坚持保数量与提质量并重,全面完成全省首个“二调”“三调”非耕地土地开发试点项目,优化改造农业种植园地18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亩。聚焦聚力脱贫成果巩固,持续完善落实防返贫监测机制,落实26名县级领导与乡村振兴重点村、脱贫村“一对一”联结,全面落实政策帮扶、加大就业帮扶,提高脱贫群众收入。2023年,全县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实现15793元,同比增长16.8%,高于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9.4个百分点,全县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中有进,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产业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之首。产业发展好不好,决定了乡村振兴的脚步稳不稳、成色足不足。这道乡村振兴的“重点题”,芦山这样作答:大力发展中药材、高山茶、生猪、冷水鱼四大特色产业和食品药品加工“4+1”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打造农业产业集群,紧扣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和农文旅融合链,推动形成“四链同构”,推动乡村产业提升;着力把中心县城作为旅游核心集散地,龙门古镇4A级旅游景区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心,精心培育“一南一北”两大农文旅增长极,加快推出红色旅游追忆之旅、自然探秘研学之旅、源见熊猫奇遇之旅3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构建“一核一心两极三线”全域旅游新格局,以农文旅大融合推动乡村大振兴。 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这道乡村振兴“关键题”,芦山县的解题思路十分清晰。该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牵引性工程,不断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配齐乡村振兴专干,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县域经济总体布局系统考量,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和优势资源,“一村一支撑”策划包装集体经济项目47个,“一村一企”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下属公司33家,推动村集体经济参与市场化运营。2023年,芦山县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总量突破1000万元,村均收入百万村(社区)达6个,村均纯收入连续三年位列全市第一。 …… 姜城大地上,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芦山县正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奋勇争先,认真答好乡村振兴必答题;深入探索从践行重建新路到走好乡村振兴道路拓展深化的芦山实践,努力争取乡村振兴加分题! 行百里者半九十。 推进乡村振兴,还需久久为功。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芦山县干部群众坚定不移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凝聚“心往一处想”奋进共识,着力汇聚“劲往一处使”磅礴力量,全力以赴答好乡村振兴“考卷”,努力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报记者 李丽,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0521002.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1/34/wKhurGZLi7CAJKsZAAyfSJ5DsYA601.png, ZB_AREA_LIST=, FB=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3, CODE=200, CURBM=002, YEAR=2024, PAPERDATE=2024/05/21, DAY=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