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1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血汗筑成昆 文字镌历史

——首部全景展现新老成昆铁路修建历程报告文学《大成昆》出版

《大成昆》  陈果  著

《大成昆》 陈果 著

1970年7月,历时12年建成通车的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誉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50余年来运行不辍,为祖国建设、民族团结、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2年12月,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让成昆复线迸发新的能量、创造新的传奇。

《大成昆》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讴歌了新老“成昆精神”在代代传承中续写的时代新篇章。

一条路

雅安的记忆纽带与发展动力

时代的列车轰隆隆地向前行驶着。

大渡河在峡谷间迂回盘曲,恰似一条绿色丝带,在大地上蜿蜒飘舞。铁路与公路一会比肩同邻,一会隔河相望。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条铁路依然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乌斯河火车站已经更名为汉源火车站——候车室虽经过改造,但还是显得有些冷清;简陋的候车室里,也打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放着互联网售票机……

对绝大多数雅安人来说,成昆铁路几乎跟他们的生活没有交集,但火车站却改变了当地人的命运。

1970年,成昆铁路在汉源县原马托乡苏古村建乌斯河站。大量人流、物流的集中,苏古村1组迅速发展起来。

铁路部门在这里设置了养护、电力、学校、医院等,人员最多时,有3000余人在乌斯河一带工作、生活。

当时的四川石棉矿、新康石棉矿、四川省汉源锰矿等单位,共同在火车站沿线投资修建企业专用铁路2公里;部分单位还分别在站点附近建设了转运站和各自的仓库、货场。

1976年,乌斯河因火车站的带动而建镇;1992年,马托乡并入乌斯河镇。

从如今的规模来看,乌斯河只能算是很小的一个站点,但在上个世纪,汽车还未普及的时候,这里每天都是人山人海。

回顾这段历史,很多汉源人介绍:“每次赶火车,总是天还没亮全家人就起床了,在家煮了鸡蛋,大包小包带着出门。”“以前从汉源去成都,泥巴山经常堵车,有时候一堵就是一两天,大多数人选择到乌斯河坐火车到成都,5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为了坐上火车,会提前在学校或邮局购买火车票。”“特别是春节,经常买不到票,车门都打不开,直接从车窗翻进去。”“有一次晚上从成都回汉源,因为人太多,未来得及下车,被火车载到甘洛,在甘洛站坐了一晚上,第二天又乘坐火车到乌斯河站。”

随着时代的进步,绿皮火车逐渐被其他交通工具替代,人们很少再选择从这里乘坐火车。特别是2012年雅西高速通车后,到乌斯河乘坐火车的人更少了。

2022年12月,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乌斯河火车站”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2023年,古路村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了全国各地徒步爱好者前去攀爬。古路村坐落于大渡河大峡谷核心地段的绝壁之上,这里曾经与世隔绝,其下的山体里便是通行已达半个世纪的西南交通大动脉——成昆铁路。这条每天都要运载无数南来北往客的“地下铁”,除了隐隐约约的火车轰隆声和汽笛声,几乎就没遗落下几段现代文明的轨迹。

在古路村栈道入口旁,依然能看见成昆铁路的身影。幸运的话,还能看见火车穿行而过。这里成为游客打卡记录的点位之一。今年五一小长假,古路村累计接待游客3万人次。

一本书

时代的见证与精神的传承

历时12年建成通车的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誉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50余年来运行不辍,为祖国建设、民族团结、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资料记载,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投资状况,修建成昆铁路设计难度之大、工程之艰巨、施工之复杂,前所未有。

成昆铁路要从高山大河通过,有三分之一的路段在七级以上的地震区,其中有500公里位于裂度7至9度地震区;铁路经四川盆地、横断山脉、云贵高原三个地理单元,沿线号称“地质博物馆”;早在修路之前,一些外国专家断言这里是“铁路禁区”,不能修路。

在困难面前,20余万铁道兵没有低头,夜以继日地在极为困难的自然和施工条件下奋力拼搏。与此同时,铁道兵克服重重艰难,用智慧创造多个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

在修建老昌沟沟口著名的“一线天”桥时,按照当时的建设条件,如果全部使用预制混凝土梁,材料运输十分困难,工期也需要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建设者就近取材,架设石拱桥,仅用99天时间,创造了跨度达54米的当时中国最大跨度铁路石拱桥的纪录。

有资料表明,当年建设成昆铁路仅路基土石方就有近1亿立方米。如果将这些土石方垒成5米宽、10米高的城墙,可从成都垒到北京,长达3000公里。成昆铁路全线修建各种桥梁653座、隧道427个,总长341公里;同时,有13项新技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31项新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970年7月1日,这条被誉为“禁区上修筑的铁路”全线贯通!

《大成昆》以报告文学的形式,书写了20世纪几十万筑路军民,用青春、汗水和热血,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为万古江山画新图的建路史诗;一代代护路人,半个多世纪风雨兼程,在祖国西南的深山里,从青丝到白头,只为守一条路的守路奇迹;成昆线上的“小慢车”,成为孩子们上学的“校车”,百姓走亲串友的“公交车”,彝族同胞走出深山的“扶贫车”的通路故事;以及新时代一大批“90后”青年党员,为新成昆线建设奉献青春的忠诚担当。作品讴歌了新老“成昆精神”在代代传承中续写的时代新篇章。

为何动笔?

陈果出生于汉源县,成昆铁路从这里经过,满足了他对大山以外世界的好奇心。第一次去成都,陈果就是走成昆线去的,很多年里,他的出行都离不开成昆线。

后来,作为一位文学创作者尤其是报告文学写作者,陈果自然对成昆铁路产生了好奇心。

《大成昆》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为成昆铁路立传,为成昆铁路建设者、守护者画像,为流淌在成昆人血脉里的忠勇情怀留下一份高还原度的历史底稿,便是这样一件必须有人十分认真去做的事。”

也曾有人看到这段话后问陈果:“为成昆铁路立传,为什么是一件必须有人十分认真去做的事?”

他这样答道:成昆铁路是三线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共和国建设史上的重大工程,是具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报告文学重大题材,全景式书写成昆铁路建设历程,有助于展现中国道路、彰显中国形象、凝聚中国力量,激发中国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而且,成昆铁路的修建历程,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的集中体现。成昆铁路三上三下,历时12年建成。其间,30余万建设大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创造了举世震惊的人间奇迹。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忘记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为我们带来福祉的建设者的牺牲和奉献,我们将有愧于心,有愧于前辈和后代。

正如他所说,成昆线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建成通车以来,成昆铁路为西南地区大开发、大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对展现中国气质、塑造中国形象、提升中国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意义非比寻常,探路、筑路、守路者的故事,值得传之后世。

写作《大成昆》,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次“补缺”。陈果发现,几十年来,关于成昆铁路的文学作品,多数侧重于勘测、建设、守护的某一方面,对于新成昆铁路则很少涉及。“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亦如是。从再也无法夺回的时间失地,把伟大的三线精神、成昆精神,原原本本地带给今天,留传给需要史诗和丰碑提供给养、指引方向的未来,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如何写作?

从萌生冲动到动笔写作,中间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陈果坦言,《大成昆》一书,是自己十多年来的采访和写作中难度最大的一次。线长面广,时间跨度大,专业性强,联系采访老成昆铁路参建人员困难重重,都是需要面对的考验。

写这本书时,他也没有贸然启动,而是在动身采访前,用大半年时间,收集、消化了数百万字的资料。

成昆铁路勘测设计中,中国中铁二院前辈上山到顶、下沟到底,确保线路安全可靠;设计、建造过程中,新老成昆铁路建设者一丝不苟、追求卓越。陈果在采访写作中,同样向前辈学习,尽可能深入现场,尽可能面对面采访,确保写下的内容真实可靠。

《大成昆》的写作,可以说是一个与时间赛跑、与亲历者逐渐流逝的记忆赛跑的过程。2023年4月,陈果曾前往河南温县的赵老庄村,采访一位年过八旬的成昆铁路沙马拉达隧道修建者。沙马拉达隧道是成昆线上修建难度最大的隧道之一,其六千三百七十九米的长度,全线无出其右。寻访沙马拉达隧道建设者,重要性可见一斑;而难度之大,却是远远超出想象。结果因语言差别和老人身体状况,对话半小时,他从老人那里得到的有用信息寥寥无几。还有一次,他驱车前往金口河,准备采访一位关村坝隧道的修建者,结果到了才知道,老人已经在半个月前生病去世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次,陈果想到了放弃和退缩。每每在这样的时候,总有一张、或是一群面孔在他眼前闪现,总有一个、或是一串问题,挡住退路,并为他的又一次出发,注入强劲能量。

写作中,陈果尽可能用心对待每一份素材,精细处理每一个细节,前后修改十余次,全力以赴向铁路人精益求精的精神致敬。他希望以《大成昆》这部作品,缅怀那些“开路先锋”。

2024年4月18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成昆》中,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天地出版社推出《大成昆》,题材宏大、立意深远、恰逢其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大成昆》突出了国家战略主题,唱响了时代主旋律,是记录时代发展、承载国家记忆的精品好书,是一首动人心弦的英雄主义之歌,也是一个展现中国道路、中国形象、中国故事的可以走向世界的图书样板。

本报记者 戴富丽

1970年,成昆铁路全线通车

1970年,成昆铁路全线通车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6, PREBM=001, NUM=0, GUID=1797010481179852800,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1,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06/02/001/1797010481179852800.html, DOCPUBTIME=2024-06-02 05:01:07, DOCAUTHOR=戴富丽, CLEAR_CONTENT= 1970年7月,历时12年建成通车的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誉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50余年来运行不辍,为祖国建设、民族团结、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2年12月,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让成昆复线迸发新的能量、创造新的传奇。 《大成昆》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讴歌了新老“成昆精神”在代代传承中续写的时代新篇章。 一条路 雅安的记忆纽带与发展动力 时代的列车轰隆隆地向前行驶着。 大渡河在峡谷间迂回盘曲,恰似一条绿色丝带,在大地上蜿蜒飘舞。铁路与公路一会比肩同邻,一会隔河相望。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条铁路依然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乌斯河火车站已经更名为汉源火车站——候车室虽经过改造,但还是显得有些冷清;简陋的候车室里,也打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放着互联网售票机…… 对绝大多数雅安人来说,成昆铁路几乎跟他们的生活没有交集,但火车站却改变了当地人的命运。 1970年,成昆铁路在汉源县原马托乡苏古村建乌斯河站。大量人流、物流的集中,苏古村1组迅速发展起来。 铁路部门在这里设置了养护、电力、学校、医院等,人员最多时,有3000余人在乌斯河一带工作、生活。 当时的四川石棉矿、新康石棉矿、四川省汉源锰矿等单位,共同在火车站沿线投资修建企业专用铁路2公里;部分单位还分别在站点附近建设了转运站和各自的仓库、货场。 1976年,乌斯河因火车站的带动而建镇;1992年,马托乡并入乌斯河镇。 从如今的规模来看,乌斯河只能算是很小的一个站点,但在上个世纪,汽车还未普及的时候,这里每天都是人山人海。 回顾这段历史,很多汉源人介绍:“每次赶火车,总是天还没亮全家人就起床了,在家煮了鸡蛋,大包小包带着出门。”“以前从汉源去成都,泥巴山经常堵车,有时候一堵就是一两天,大多数人选择到乌斯河坐火车到成都,5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为了坐上火车,会提前在学校或邮局购买火车票。”“特别是春节,经常买不到票,车门都打不开,直接从车窗翻进去。”“有一次晚上从成都回汉源,因为人太多,未来得及下车,被火车载到甘洛,在甘洛站坐了一晚上,第二天又乘坐火车到乌斯河站。” 随着时代的进步,绿皮火车逐渐被其他交通工具替代,人们很少再选择从这里乘坐火车。特别是2012年雅西高速通车后,到乌斯河乘坐火车的人更少了。 2022年12月,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乌斯河火车站”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2023年,古路村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了全国各地徒步爱好者前去攀爬。古路村坐落于大渡河大峡谷核心地段的绝壁之上,这里曾经与世隔绝,其下的山体里便是通行已达半个世纪的西南交通大动脉——成昆铁路。这条每天都要运载无数南来北往客的“地下铁”,除了隐隐约约的火车轰隆声和汽笛声,几乎就没遗落下几段现代文明的轨迹。 在古路村栈道入口旁,依然能看见成昆铁路的身影。幸运的话,还能看见火车穿行而过。这里成为游客打卡记录的点位之一。今年五一小长假,古路村累计接待游客3万人次。 一本书 时代的见证与精神的传承 历时12年建成通车的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誉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50余年来运行不辍,为祖国建设、民族团结、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资料记载,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投资状况,修建成昆铁路设计难度之大、工程之艰巨、施工之复杂,前所未有。 成昆铁路要从高山大河通过,有三分之一的路段在七级以上的地震区,其中有500公里位于裂度7至9度地震区;铁路经四川盆地、横断山脉、云贵高原三个地理单元,沿线号称“地质博物馆”;早在修路之前,一些外国专家断言这里是“铁路禁区”,不能修路。 在困难面前,20余万铁道兵没有低头,夜以继日地在极为困难的自然和施工条件下奋力拼搏。与此同时,铁道兵克服重重艰难,用智慧创造多个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 在修建老昌沟沟口著名的“一线天”桥时,按照当时的建设条件,如果全部使用预制混凝土梁,材料运输十分困难,工期也需要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建设者就近取材,架设石拱桥,仅用99天时间,创造了跨度达54米的当时中国最大跨度铁路石拱桥的纪录。 有资料表明,当年建设成昆铁路仅路基土石方就有近1亿立方米。如果将这些土石方垒成5米宽、10米高的城墙,可从成都垒到北京,长达3000公里。成昆铁路全线修建各种桥梁653座、隧道427个,总长341公里;同时,有13项新技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31项新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970年7月1日,这条被誉为“禁区上修筑的铁路”全线贯通! 《大成昆》以报告文学的形式,书写了20世纪几十万筑路军民,用青春、汗水和热血,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为万古江山画新图的建路史诗;一代代护路人,半个多世纪风雨兼程,在祖国西南的深山里,从青丝到白头,只为守一条路的守路奇迹;成昆线上的“小慢车”,成为孩子们上学的“校车”,百姓走亲串友的“公交车”,彝族同胞走出深山的“扶贫车”的通路故事;以及新时代一大批“90后”青年党员,为新成昆线建设奉献青春的忠诚担当。作品讴歌了新老“成昆精神”在代代传承中续写的时代新篇章。 为何动笔? 陈果出生于汉源县,成昆铁路从这里经过,满足了他对大山以外世界的好奇心。第一次去成都,陈果就是走成昆线去的,很多年里,他的出行都离不开成昆线。 后来,作为一位文学创作者尤其是报告文学写作者,陈果自然对成昆铁路产生了好奇心。 《大成昆》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为成昆铁路立传,为成昆铁路建设者、守护者画像,为流淌在成昆人血脉里的忠勇情怀留下一份高还原度的历史底稿,便是这样一件必须有人十分认真去做的事。” 也曾有人看到这段话后问陈果:“为成昆铁路立传,为什么是一件必须有人十分认真去做的事?” 他这样答道:成昆铁路是三线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共和国建设史上的重大工程,是具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报告文学重大题材,全景式书写成昆铁路建设历程,有助于展现中国道路、彰显中国形象、凝聚中国力量,激发中国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而且,成昆铁路的修建历程,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的集中体现。成昆铁路三上三下,历时12年建成。其间,30余万建设大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创造了举世震惊的人间奇迹。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忘记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为我们带来福祉的建设者的牺牲和奉献,我们将有愧于心,有愧于前辈和后代。 正如他所说,成昆线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建成通车以来,成昆铁路为西南地区大开发、大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对展现中国气质、塑造中国形象、提升中国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意义非比寻常,探路、筑路、守路者的故事,值得传之后世。 写作《大成昆》,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次“补缺”。陈果发现,几十年来,关于成昆铁路的文学作品,多数侧重于勘测、建设、守护的某一方面,对于新成昆铁路则很少涉及。“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亦如是。从再也无法夺回的时间失地,把伟大的三线精神、成昆精神,原原本本地带给今天,留传给需要史诗和丰碑提供给养、指引方向的未来,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如何写作? 从萌生冲动到动笔写作,中间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陈果坦言,《大成昆》一书,是自己十多年来的采访和写作中难度最大的一次。线长面广,时间跨度大,专业性强,联系采访老成昆铁路参建人员困难重重,都是需要面对的考验。 写这本书时,他也没有贸然启动,而是在动身采访前,用大半年时间,收集、消化了数百万字的资料。 成昆铁路勘测设计中,中国中铁二院前辈上山到顶、下沟到底,确保线路安全可靠;设计、建造过程中,新老成昆铁路建设者一丝不苟、追求卓越。陈果在采访写作中,同样向前辈学习,尽可能深入现场,尽可能面对面采访,确保写下的内容真实可靠。 《大成昆》的写作,可以说是一个与时间赛跑、与亲历者逐渐流逝的记忆赛跑的过程。2023年4月,陈果曾前往河南温县的赵老庄村,采访一位年过八旬的成昆铁路沙马拉达隧道修建者。沙马拉达隧道是成昆线上修建难度最大的隧道之一,其六千三百七十九米的长度,全线无出其右。寻访沙马拉达隧道建设者,重要性可见一斑;而难度之大,却是远远超出想象。结果因语言差别和老人身体状况,对话半小时,他从老人那里得到的有用信息寥寥无几。还有一次,他驱车前往金口河,准备采访一位关村坝隧道的修建者,结果到了才知道,老人已经在半个月前生病去世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次,陈果想到了放弃和退缩。每每在这样的时候,总有一张、或是一群面孔在他眼前闪现,总有一个、或是一串问题,挡住退路,并为他的又一次出发,注入强劲能量。 写作中,陈果尽可能用心对待每一份素材,精细处理每一个细节,前后修改十余次,全力以赴向铁路人精益求精的精神致敬。他希望以《大成昆》这部作品,缅怀那些“开路先锋”。 2024年4月18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成昆》中,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天地出版社推出《大成昆》,题材宏大、立意深远、恰逢其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大成昆》突出了国家战略主题,唱响了时代主旋律,是记录时代发展、承载国家记忆的精品好书,是一首动人心弦的英雄主义之歌,也是一个展现中国道路、中国形象、中国故事的可以走向世界的图书样板。 本报记者 戴富丽, BM=001版, type=0, ZB_DROP=0, TXS=4026, NODEID=null, DOCTITLE=血汗筑成昆 文字镌历史,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大成昆》  陈果  著

《大成昆》 陈果 著

1970年7月,历时12年建成通车的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誉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50余年来运行不辍,为祖国建设、民族团结、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2年12月,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让成昆复线迸发新的能量、创造新的传奇。

《大成昆》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讴歌了新老“成昆精神”在代代传承中续写的时代新篇章。

一条路

雅安的记忆纽带与发展动力

时代的列车轰隆隆地向前行驶着。

大渡河在峡谷间迂回盘曲,恰似一条绿色丝带,在大地上蜿蜒飘舞。铁路与公路一会比肩同邻,一会隔河相望。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条铁路依然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乌斯河火车站已经更名为汉源火车站——候车室虽经过改造,但还是显得有些冷清;简陋的候车室里,也打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放着互联网售票机……

对绝大多数雅安人来说,成昆铁路几乎跟他们的生活没有交集,但火车站却改变了当地人的命运。

1970年,成昆铁路在汉源县原马托乡苏古村建乌斯河站。大量人流、物流的集中,苏古村1组迅速发展起来。

铁路部门在这里设置了养护、电力、学校、医院等,人员最多时,有3000余人在乌斯河一带工作、生活。

当时的四川石棉矿、新康石棉矿、四川省汉源锰矿等单位,共同在火车站沿线投资修建企业专用铁路2公里;部分单位还分别在站点附近建设了转运站和各自的仓库、货场。

1976年,乌斯河因火车站的带动而建镇;1992年,马托乡并入乌斯河镇。

从如今的规模来看,乌斯河只能算是很小的一个站点,但在上个世纪,汽车还未普及的时候,这里每天都是人山人海。

回顾这段历史,很多汉源人介绍:“每次赶火车,总是天还没亮全家人就起床了,在家煮了鸡蛋,大包小包带着出门。”“以前从汉源去成都,泥巴山经常堵车,有时候一堵就是一两天,大多数人选择到乌斯河坐火车到成都,5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为了坐上火车,会提前在学校或邮局购买火车票。”“特别是春节,经常买不到票,车门都打不开,直接从车窗翻进去。”“有一次晚上从成都回汉源,因为人太多,未来得及下车,被火车载到甘洛,在甘洛站坐了一晚上,第二天又乘坐火车到乌斯河站。”

随着时代的进步,绿皮火车逐渐被其他交通工具替代,人们很少再选择从这里乘坐火车。特别是2012年雅西高速通车后,到乌斯河乘坐火车的人更少了。

2022年12月,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乌斯河火车站”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2023年,古路村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了全国各地徒步爱好者前去攀爬。古路村坐落于大渡河大峡谷核心地段的绝壁之上,这里曾经与世隔绝,其下的山体里便是通行已达半个世纪的西南交通大动脉——成昆铁路。这条每天都要运载无数南来北往客的“地下铁”,除了隐隐约约的火车轰隆声和汽笛声,几乎就没遗落下几段现代文明的轨迹。

在古路村栈道入口旁,依然能看见成昆铁路的身影。幸运的话,还能看见火车穿行而过。这里成为游客打卡记录的点位之一。今年五一小长假,古路村累计接待游客3万人次。

一本书

时代的见证与精神的传承

历时12年建成通车的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誉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50余年来运行不辍,为祖国建设、民族团结、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资料记载,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投资状况,修建成昆铁路设计难度之大、工程之艰巨、施工之复杂,前所未有。

成昆铁路要从高山大河通过,有三分之一的路段在七级以上的地震区,其中有500公里位于裂度7至9度地震区;铁路经四川盆地、横断山脉、云贵高原三个地理单元,沿线号称“地质博物馆”;早在修路之前,一些外国专家断言这里是“铁路禁区”,不能修路。

在困难面前,20余万铁道兵没有低头,夜以继日地在极为困难的自然和施工条件下奋力拼搏。与此同时,铁道兵克服重重艰难,用智慧创造多个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

在修建老昌沟沟口著名的“一线天”桥时,按照当时的建设条件,如果全部使用预制混凝土梁,材料运输十分困难,工期也需要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建设者就近取材,架设石拱桥,仅用99天时间,创造了跨度达54米的当时中国最大跨度铁路石拱桥的纪录。

有资料表明,当年建设成昆铁路仅路基土石方就有近1亿立方米。如果将这些土石方垒成5米宽、10米高的城墙,可从成都垒到北京,长达3000公里。成昆铁路全线修建各种桥梁653座、隧道427个,总长341公里;同时,有13项新技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31项新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970年7月1日,这条被誉为“禁区上修筑的铁路”全线贯通!

《大成昆》以报告文学的形式,书写了20世纪几十万筑路军民,用青春、汗水和热血,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为万古江山画新图的建路史诗;一代代护路人,半个多世纪风雨兼程,在祖国西南的深山里,从青丝到白头,只为守一条路的守路奇迹;成昆线上的“小慢车”,成为孩子们上学的“校车”,百姓走亲串友的“公交车”,彝族同胞走出深山的“扶贫车”的通路故事;以及新时代一大批“90后”青年党员,为新成昆线建设奉献青春的忠诚担当。作品讴歌了新老“成昆精神”在代代传承中续写的时代新篇章。

为何动笔?

陈果出生于汉源县,成昆铁路从这里经过,满足了他对大山以外世界的好奇心。第一次去成都,陈果就是走成昆线去的,很多年里,他的出行都离不开成昆线。

后来,作为一位文学创作者尤其是报告文学写作者,陈果自然对成昆铁路产生了好奇心。

《大成昆》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为成昆铁路立传,为成昆铁路建设者、守护者画像,为流淌在成昆人血脉里的忠勇情怀留下一份高还原度的历史底稿,便是这样一件必须有人十分认真去做的事。”

也曾有人看到这段话后问陈果:“为成昆铁路立传,为什么是一件必须有人十分认真去做的事?”

他这样答道:成昆铁路是三线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共和国建设史上的重大工程,是具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报告文学重大题材,全景式书写成昆铁路建设历程,有助于展现中国道路、彰显中国形象、凝聚中国力量,激发中国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而且,成昆铁路的修建历程,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的集中体现。成昆铁路三上三下,历时12年建成。其间,30余万建设大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创造了举世震惊的人间奇迹。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忘记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为我们带来福祉的建设者的牺牲和奉献,我们将有愧于心,有愧于前辈和后代。

正如他所说,成昆线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建成通车以来,成昆铁路为西南地区大开发、大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对展现中国气质、塑造中国形象、提升中国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意义非比寻常,探路、筑路、守路者的故事,值得传之后世。

写作《大成昆》,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次“补缺”。陈果发现,几十年来,关于成昆铁路的文学作品,多数侧重于勘测、建设、守护的某一方面,对于新成昆铁路则很少涉及。“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亦如是。从再也无法夺回的时间失地,把伟大的三线精神、成昆精神,原原本本地带给今天,留传给需要史诗和丰碑提供给养、指引方向的未来,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如何写作?

从萌生冲动到动笔写作,中间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陈果坦言,《大成昆》一书,是自己十多年来的采访和写作中难度最大的一次。线长面广,时间跨度大,专业性强,联系采访老成昆铁路参建人员困难重重,都是需要面对的考验。

写这本书时,他也没有贸然启动,而是在动身采访前,用大半年时间,收集、消化了数百万字的资料。

成昆铁路勘测设计中,中国中铁二院前辈上山到顶、下沟到底,确保线路安全可靠;设计、建造过程中,新老成昆铁路建设者一丝不苟、追求卓越。陈果在采访写作中,同样向前辈学习,尽可能深入现场,尽可能面对面采访,确保写下的内容真实可靠。

《大成昆》的写作,可以说是一个与时间赛跑、与亲历者逐渐流逝的记忆赛跑的过程。2023年4月,陈果曾前往河南温县的赵老庄村,采访一位年过八旬的成昆铁路沙马拉达隧道修建者。沙马拉达隧道是成昆线上修建难度最大的隧道之一,其六千三百七十九米的长度,全线无出其右。寻访沙马拉达隧道建设者,重要性可见一斑;而难度之大,却是远远超出想象。结果因语言差别和老人身体状况,对话半小时,他从老人那里得到的有用信息寥寥无几。还有一次,他驱车前往金口河,准备采访一位关村坝隧道的修建者,结果到了才知道,老人已经在半个月前生病去世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次,陈果想到了放弃和退缩。每每在这样的时候,总有一张、或是一群面孔在他眼前闪现,总有一个、或是一串问题,挡住退路,并为他的又一次出发,注入强劲能量。

写作中,陈果尽可能用心对待每一份素材,精细处理每一个细节,前后修改十余次,全力以赴向铁路人精益求精的精神致敬。他希望以《大成昆》这部作品,缅怀那些“开路先锋”。

2024年4月18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成昆》中,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天地出版社推出《大成昆》,题材宏大、立意深远、恰逢其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大成昆》突出了国家战略主题,唱响了时代主旋律,是记录时代发展、承载国家记忆的精品好书,是一首动人心弦的英雄主义之歌,也是一个展现中国道路、中国形象、中国故事的可以走向世界的图书样板。

本报记者 戴富丽

1970年,成昆铁路全线通车

1970年,成昆铁路全线通车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797010481179852800, IR_CONTENT= 1970年7月,历时12年建成通车的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誉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50余年来运行不辍,为祖国建设、民族团结、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2年12月,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让成昆复线迸发新的能量、创造新的传奇。 《大成昆》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讴歌了新老“成昆精神”在代代传承中续写的时代新篇章。 一条路 雅安的记忆纽带与发展动力 时代的列车轰隆隆地向前行驶着。 大渡河在峡谷间迂回盘曲,恰似一条绿色丝带,在大地上蜿蜒飘舞。铁路与公路一会比肩同邻,一会隔河相望。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条铁路依然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乌斯河火车站已经更名为汉源火车站——候车室虽经过改造,但还是显得有些冷清;简陋的候车室里,也打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放着互联网售票机…… 对绝大多数雅安人来说,成昆铁路几乎跟他们的生活没有交集,但火车站却改变了当地人的命运。 1970年,成昆铁路在汉源县原马托乡苏古村建乌斯河站。大量人流、物流的集中,苏古村1组迅速发展起来。 铁路部门在这里设置了养护、电力、学校、医院等,人员最多时,有3000余人在乌斯河一带工作、生活。 当时的四川石棉矿、新康石棉矿、四川省汉源锰矿等单位,共同在火车站沿线投资修建企业专用铁路2公里;部分单位还分别在站点附近建设了转运站和各自的仓库、货场。 1976年,乌斯河因火车站的带动而建镇;1992年,马托乡并入乌斯河镇。 从如今的规模来看,乌斯河只能算是很小的一个站点,但在上个世纪,汽车还未普及的时候,这里每天都是人山人海。 回顾这段历史,很多汉源人介绍:“每次赶火车,总是天还没亮全家人就起床了,在家煮了鸡蛋,大包小包带着出门。”“以前从汉源去成都,泥巴山经常堵车,有时候一堵就是一两天,大多数人选择到乌斯河坐火车到成都,5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为了坐上火车,会提前在学校或邮局购买火车票。”“特别是春节,经常买不到票,车门都打不开,直接从车窗翻进去。”“有一次晚上从成都回汉源,因为人太多,未来得及下车,被火车载到甘洛,在甘洛站坐了一晚上,第二天又乘坐火车到乌斯河站。” 随着时代的进步,绿皮火车逐渐被其他交通工具替代,人们很少再选择从这里乘坐火车。特别是2012年雅西高速通车后,到乌斯河乘坐火车的人更少了。 2022年12月,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乌斯河火车站”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2023年,古路村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了全国各地徒步爱好者前去攀爬。古路村坐落于大渡河大峡谷核心地段的绝壁之上,这里曾经与世隔绝,其下的山体里便是通行已达半个世纪的西南交通大动脉——成昆铁路。这条每天都要运载无数南来北往客的“地下铁”,除了隐隐约约的火车轰隆声和汽笛声,几乎就没遗落下几段现代文明的轨迹。 在古路村栈道入口旁,依然能看见成昆铁路的身影。幸运的话,还能看见火车穿行而过。这里成为游客打卡记录的点位之一。今年五一小长假,古路村累计接待游客3万人次。 一本书 时代的见证与精神的传承 历时12年建成通车的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誉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50余年来运行不辍,为祖国建设、民族团结、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资料记载,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投资状况,修建成昆铁路设计难度之大、工程之艰巨、施工之复杂,前所未有。 成昆铁路要从高山大河通过,有三分之一的路段在七级以上的地震区,其中有500公里位于裂度7至9度地震区;铁路经四川盆地、横断山脉、云贵高原三个地理单元,沿线号称“地质博物馆”;早在修路之前,一些外国专家断言这里是“铁路禁区”,不能修路。 在困难面前,20余万铁道兵没有低头,夜以继日地在极为困难的自然和施工条件下奋力拼搏。与此同时,铁道兵克服重重艰难,用智慧创造多个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 在修建老昌沟沟口著名的“一线天”桥时,按照当时的建设条件,如果全部使用预制混凝土梁,材料运输十分困难,工期也需要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建设者就近取材,架设石拱桥,仅用99天时间,创造了跨度达54米的当时中国最大跨度铁路石拱桥的纪录。 有资料表明,当年建设成昆铁路仅路基土石方就有近1亿立方米。如果将这些土石方垒成5米宽、10米高的城墙,可从成都垒到北京,长达3000公里。成昆铁路全线修建各种桥梁653座、隧道427个,总长341公里;同时,有13项新技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31项新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970年7月1日,这条被誉为“禁区上修筑的铁路”全线贯通! 《大成昆》以报告文学的形式,书写了20世纪几十万筑路军民,用青春、汗水和热血,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为万古江山画新图的建路史诗;一代代护路人,半个多世纪风雨兼程,在祖国西南的深山里,从青丝到白头,只为守一条路的守路奇迹;成昆线上的“小慢车”,成为孩子们上学的“校车”,百姓走亲串友的“公交车”,彝族同胞走出深山的“扶贫车”的通路故事;以及新时代一大批“90后”青年党员,为新成昆线建设奉献青春的忠诚担当。作品讴歌了新老“成昆精神”在代代传承中续写的时代新篇章。 为何动笔? 陈果出生于汉源县,成昆铁路从这里经过,满足了他对大山以外世界的好奇心。第一次去成都,陈果就是走成昆线去的,很多年里,他的出行都离不开成昆线。 后来,作为一位文学创作者尤其是报告文学写作者,陈果自然对成昆铁路产生了好奇心。 《大成昆》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为成昆铁路立传,为成昆铁路建设者、守护者画像,为流淌在成昆人血脉里的忠勇情怀留下一份高还原度的历史底稿,便是这样一件必须有人十分认真去做的事。” 也曾有人看到这段话后问陈果:“为成昆铁路立传,为什么是一件必须有人十分认真去做的事?” 他这样答道:成昆铁路是三线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共和国建设史上的重大工程,是具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报告文学重大题材,全景式书写成昆铁路建设历程,有助于展现中国道路、彰显中国形象、凝聚中国力量,激发中国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而且,成昆铁路的修建历程,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的集中体现。成昆铁路三上三下,历时12年建成。其间,30余万建设大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创造了举世震惊的人间奇迹。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忘记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为我们带来福祉的建设者的牺牲和奉献,我们将有愧于心,有愧于前辈和后代。 正如他所说,成昆线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建成通车以来,成昆铁路为西南地区大开发、大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对展现中国气质、塑造中国形象、提升中国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意义非比寻常,探路、筑路、守路者的故事,值得传之后世。 写作《大成昆》,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次“补缺”。陈果发现,几十年来,关于成昆铁路的文学作品,多数侧重于勘测、建设、守护的某一方面,对于新成昆铁路则很少涉及。“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亦如是。从再也无法夺回的时间失地,把伟大的三线精神、成昆精神,原原本本地带给今天,留传给需要史诗和丰碑提供给养、指引方向的未来,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如何写作? 从萌生冲动到动笔写作,中间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陈果坦言,《大成昆》一书,是自己十多年来的采访和写作中难度最大的一次。线长面广,时间跨度大,专业性强,联系采访老成昆铁路参建人员困难重重,都是需要面对的考验。 写这本书时,他也没有贸然启动,而是在动身采访前,用大半年时间,收集、消化了数百万字的资料。 成昆铁路勘测设计中,中国中铁二院前辈上山到顶、下沟到底,确保线路安全可靠;设计、建造过程中,新老成昆铁路建设者一丝不苟、追求卓越。陈果在采访写作中,同样向前辈学习,尽可能深入现场,尽可能面对面采访,确保写下的内容真实可靠。 《大成昆》的写作,可以说是一个与时间赛跑、与亲历者逐渐流逝的记忆赛跑的过程。2023年4月,陈果曾前往河南温县的赵老庄村,采访一位年过八旬的成昆铁路沙马拉达隧道修建者。沙马拉达隧道是成昆线上修建难度最大的隧道之一,其六千三百七十九米的长度,全线无出其右。寻访沙马拉达隧道建设者,重要性可见一斑;而难度之大,却是远远超出想象。结果因语言差别和老人身体状况,对话半小时,他从老人那里得到的有用信息寥寥无几。还有一次,他驱车前往金口河,准备采访一位关村坝隧道的修建者,结果到了才知道,老人已经在半个月前生病去世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次,陈果想到了放弃和退缩。每每在这样的时候,总有一张、或是一群面孔在他眼前闪现,总有一个、或是一串问题,挡住退路,并为他的又一次出发,注入强劲能量。 写作中,陈果尽可能用心对待每一份素材,精细处理每一个细节,前后修改十余次,全力以赴向铁路人精益求精的精神致敬。他希望以《大成昆》这部作品,缅怀那些“开路先锋”。 2024年4月18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成昆》中,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天地出版社推出《大成昆》,题材宏大、立意深远、恰逢其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大成昆》突出了国家战略主题,唱响了时代主旋律,是记录时代发展、承载国家记忆的精品好书,是一首动人心弦的英雄主义之歌,也是一个展现中国道路、中国形象、中国故事的可以走向世界的图书样板。 本报记者 戴富丽,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0602001.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3/M00/00/78/wKhurWZblf6AZyVSAAr2QgIItlM219.png, ZB_AREA_LIST=, FB=

——首部全景展现新老成昆铁路修建历程报告文学《大成昆》出版

, TS=《大成昆》 陈果 著&&1970年,成昆铁路全线通车},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2, CODE=200, CURBM=001, YEAR=2024, PAPERDATE=2024/06/02, DAY=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