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5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守护健康 一路阳光

——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理责任组长袁艺源

袁艺源(左)和吴婆婆近距离交流

袁艺源(左)和吴婆婆近距离交流

“吴婆婆,今天怎么了?”

“我想吃三个荷包蛋,老伴只做了两个。”

“别生气了,我让罗爷爷明天给你做三个。”

6月11日,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以下简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理责任组长袁艺源与患者吴婆婆交流后,原本有些沉闷的吴婆婆顿时有说有笑起来。

“患者非常喜欢袁艺源,只要她到病房,总有说不完的话。”科室同事们这样说。

44岁的袁艺源有着26年的护理经验,每一名患者康复出院,每一次患者家属微笑的肯定,背后都饱含了她对患者的热爱和付出。“在护理工作中,她始终用‘爱’工作,用‘心’服务,把患者当成亲人来护理。”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郭建华说。

执着

小护士有“大梦想”

“每当看到本来有希望救治的患者放弃治疗,我就非常难过。”1998年,18岁的袁艺源考到市人民医院当了一名护士,先后在妇产、普外、烧伤等科室轮转。“无论在哪个科,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我的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

“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在袁艺源心中,护理工作既具有挑战性又满是成就感。“我希望每一名患者都能被治愈出院。”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居多,大部分患者都是卧床患者,管路多、病情重、护理难。

2003年,袁艺源刚到神经外科工作时,科室收治了一位脑外伤患者李婆婆,护理工作主要落在了袁艺源的身上。

袁艺源和同事们无微不至的护理和关怀,得到了李婆婆子女的一致赞许。李婆婆多次在神经外科住院,袁艺源和同事们的精心护理让李婆婆有体面有尊严,李婆婆去世后,其子女一直和袁艺源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一位患者因为打篮球脑部受伤,昏迷了很长一段时间。经过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患者慢慢恢复了健康。“10多年了,他(患者)的母亲经常到科室里来看望我们。”袁艺源说。

“当你护理的病人从昏迷中醒来,从不会动到能坐起来,然后能下床行走,出院的时候和你热情道谢,那时候你会觉得很快乐!”袁艺源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总结得很到位。

坚守

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病情重、护理难度大、病情变化快……作为护理责任组长,袁艺源为了提升护理能力和护理质量,不断学习和探索。她上网查阅大量的资料,结合临床护理实际细节消化吸收。

“每天下班前,她都要把每一名患者检查一遍,看当天的工作是否全部完成才离开。”每天,袁艺源都是科室最后一个走的护士。“只要是她负责的工作,我们都非常放心。”郭建华说。

去年9月,患者吴婆婆从当地医院转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后,在袁艺源的护理下,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之前在一家医院住了很长时间不见起色,她(吴婆婆)变得越来越沉闷。”罗爷爷说,经过袁艺源和同事们的护理后,妻子就像变了个人。

面对纷繁复杂的护理工作,袁艺源不仅要求新来的护士规范做好每一个流程,她还带头做好示范,始终坚持“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在多年的工作中,袁艺源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原则,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在工作中,她一丝不苟,本职工作均能出色完成,对科室安排的任务更是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受到同事们的一致称赞。

26年坚守,袁艺源认为:人世间一切伟大的事业都是由无数个平凡所组成的,既然选择了护理职业,就要尽己所能,做到最好!

心有阳光,才会温暖患者;心有信仰,才会勇敢担当。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袁艺源将一名护理工作者的爱与责任、守护与担当,化作缕缕阳光,给每一名患者带去温暖,在守护群众健康的道路上一路向阳!

本报记者 周代庆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6, PREBM=004, NUM=4, GUID=1802763808373669889,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5,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06/18/005/1802763808373669889.html, DOCPUBTIME=2024-06-18 02:01:07, DOCAUTHOR=周代庆, CLEAR_CONTENT=“吴婆婆,今天怎么了?” “我想吃三个荷包蛋,老伴只做了两个。” “别生气了,我让罗爷爷明天给你做三个。” 6月11日,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以下简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理责任组长袁艺源与患者吴婆婆交流后,原本有些沉闷的吴婆婆顿时有说有笑起来。 “患者非常喜欢袁艺源,只要她到病房,总有说不完的话。”科室同事们这样说。 44岁的袁艺源有着26年的护理经验,每一名患者康复出院,每一次患者家属微笑的肯定,背后都饱含了她对患者的热爱和付出。“在护理工作中,她始终用‘爱’工作,用‘心’服务,把患者当成亲人来护理。”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郭建华说。 执着 小护士有“大梦想” “每当看到本来有希望救治的患者放弃治疗,我就非常难过。”1998年,18岁的袁艺源考到市人民医院当了一名护士,先后在妇产、普外、烧伤等科室轮转。“无论在哪个科,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我的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 “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在袁艺源心中,护理工作既具有挑战性又满是成就感。“我希望每一名患者都能被治愈出院。”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居多,大部分患者都是卧床患者,管路多、病情重、护理难。 2003年,袁艺源刚到神经外科工作时,科室收治了一位脑外伤患者李婆婆,护理工作主要落在了袁艺源的身上。 袁艺源和同事们无微不至的护理和关怀,得到了李婆婆子女的一致赞许。李婆婆多次在神经外科住院,袁艺源和同事们的精心护理让李婆婆有体面有尊严,李婆婆去世后,其子女一直和袁艺源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一位患者因为打篮球脑部受伤,昏迷了很长一段时间。经过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患者慢慢恢复了健康。“10多年了,他(患者)的母亲经常到科室里来看望我们。”袁艺源说。 “当你护理的病人从昏迷中醒来,从不会动到能坐起来,然后能下床行走,出院的时候和你热情道谢,那时候你会觉得很快乐!”袁艺源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总结得很到位。 坚守 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病情重、护理难度大、病情变化快……作为护理责任组长,袁艺源为了提升护理能力和护理质量,不断学习和探索。她上网查阅大量的资料,结合临床护理实际细节消化吸收。 “每天下班前,她都要把每一名患者检查一遍,看当天的工作是否全部完成才离开。”每天,袁艺源都是科室最后一个走的护士。“只要是她负责的工作,我们都非常放心。”郭建华说。 去年9月,患者吴婆婆从当地医院转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后,在袁艺源的护理下,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之前在一家医院住了很长时间不见起色,她(吴婆婆)变得越来越沉闷。”罗爷爷说,经过袁艺源和同事们的护理后,妻子就像变了个人。 面对纷繁复杂的护理工作,袁艺源不仅要求新来的护士规范做好每一个流程,她还带头做好示范,始终坚持“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在多年的工作中,袁艺源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原则,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在工作中,她一丝不苟,本职工作均能出色完成,对科室安排的任务更是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受到同事们的一致称赞。 26年坚守,袁艺源认为:人世间一切伟大的事业都是由无数个平凡所组成的,既然选择了护理职业,就要尽己所能,做到最好! 心有阳光,才会温暖患者;心有信仰,才会勇敢担当。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袁艺源将一名护理工作者的爱与责任、守护与担当,化作缕缕阳光,给每一名患者带去温暖,在守护群众健康的道路上一路向阳! 本报记者 周代庆, BM=005版, type=0, ZB_DROP=0, TXS=1556, NODEID=null, DOCTITLE=守护健康 一路阳光,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袁艺源(左)和吴婆婆近距离交流

袁艺源(左)和吴婆婆近距离交流

“吴婆婆,今天怎么了?”

“我想吃三个荷包蛋,老伴只做了两个。”

“别生气了,我让罗爷爷明天给你做三个。”

6月11日,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以下简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理责任组长袁艺源与患者吴婆婆交流后,原本有些沉闷的吴婆婆顿时有说有笑起来。

“患者非常喜欢袁艺源,只要她到病房,总有说不完的话。”科室同事们这样说。

44岁的袁艺源有着26年的护理经验,每一名患者康复出院,每一次患者家属微笑的肯定,背后都饱含了她对患者的热爱和付出。“在护理工作中,她始终用‘爱’工作,用‘心’服务,把患者当成亲人来护理。”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郭建华说。

执着

小护士有“大梦想”

“每当看到本来有希望救治的患者放弃治疗,我就非常难过。”1998年,18岁的袁艺源考到市人民医院当了一名护士,先后在妇产、普外、烧伤等科室轮转。“无论在哪个科,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我的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

“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在袁艺源心中,护理工作既具有挑战性又满是成就感。“我希望每一名患者都能被治愈出院。”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居多,大部分患者都是卧床患者,管路多、病情重、护理难。

2003年,袁艺源刚到神经外科工作时,科室收治了一位脑外伤患者李婆婆,护理工作主要落在了袁艺源的身上。

袁艺源和同事们无微不至的护理和关怀,得到了李婆婆子女的一致赞许。李婆婆多次在神经外科住院,袁艺源和同事们的精心护理让李婆婆有体面有尊严,李婆婆去世后,其子女一直和袁艺源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一位患者因为打篮球脑部受伤,昏迷了很长一段时间。经过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患者慢慢恢复了健康。“10多年了,他(患者)的母亲经常到科室里来看望我们。”袁艺源说。

“当你护理的病人从昏迷中醒来,从不会动到能坐起来,然后能下床行走,出院的时候和你热情道谢,那时候你会觉得很快乐!”袁艺源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总结得很到位。

坚守

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病情重、护理难度大、病情变化快……作为护理责任组长,袁艺源为了提升护理能力和护理质量,不断学习和探索。她上网查阅大量的资料,结合临床护理实际细节消化吸收。

“每天下班前,她都要把每一名患者检查一遍,看当天的工作是否全部完成才离开。”每天,袁艺源都是科室最后一个走的护士。“只要是她负责的工作,我们都非常放心。”郭建华说。

去年9月,患者吴婆婆从当地医院转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后,在袁艺源的护理下,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之前在一家医院住了很长时间不见起色,她(吴婆婆)变得越来越沉闷。”罗爷爷说,经过袁艺源和同事们的护理后,妻子就像变了个人。

面对纷繁复杂的护理工作,袁艺源不仅要求新来的护士规范做好每一个流程,她还带头做好示范,始终坚持“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在多年的工作中,袁艺源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原则,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在工作中,她一丝不苟,本职工作均能出色完成,对科室安排的任务更是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受到同事们的一致称赞。

26年坚守,袁艺源认为:人世间一切伟大的事业都是由无数个平凡所组成的,既然选择了护理职业,就要尽己所能,做到最好!

心有阳光,才会温暖患者;心有信仰,才会勇敢担当。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袁艺源将一名护理工作者的爱与责任、守护与担当,化作缕缕阳光,给每一名患者带去温暖,在守护群众健康的道路上一路向阳!

本报记者 周代庆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802763808373669889, IR_CONTENT=“吴婆婆,今天怎么了?” “我想吃三个荷包蛋,老伴只做了两个。” “别生气了,我让罗爷爷明天给你做三个。” 6月11日,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以下简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理责任组长袁艺源与患者吴婆婆交流后,原本有些沉闷的吴婆婆顿时有说有笑起来。 “患者非常喜欢袁艺源,只要她到病房,总有说不完的话。”科室同事们这样说。 44岁的袁艺源有着26年的护理经验,每一名患者康复出院,每一次患者家属微笑的肯定,背后都饱含了她对患者的热爱和付出。“在护理工作中,她始终用‘爱’工作,用‘心’服务,把患者当成亲人来护理。”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郭建华说。 执着 小护士有“大梦想” “每当看到本来有希望救治的患者放弃治疗,我就非常难过。”1998年,18岁的袁艺源考到市人民医院当了一名护士,先后在妇产、普外、烧伤等科室轮转。“无论在哪个科,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我的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 “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在袁艺源心中,护理工作既具有挑战性又满是成就感。“我希望每一名患者都能被治愈出院。”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居多,大部分患者都是卧床患者,管路多、病情重、护理难。 2003年,袁艺源刚到神经外科工作时,科室收治了一位脑外伤患者李婆婆,护理工作主要落在了袁艺源的身上。 袁艺源和同事们无微不至的护理和关怀,得到了李婆婆子女的一致赞许。李婆婆多次在神经外科住院,袁艺源和同事们的精心护理让李婆婆有体面有尊严,李婆婆去世后,其子女一直和袁艺源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一位患者因为打篮球脑部受伤,昏迷了很长一段时间。经过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患者慢慢恢复了健康。“10多年了,他(患者)的母亲经常到科室里来看望我们。”袁艺源说。 “当你护理的病人从昏迷中醒来,从不会动到能坐起来,然后能下床行走,出院的时候和你热情道谢,那时候你会觉得很快乐!”袁艺源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总结得很到位。 坚守 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病情重、护理难度大、病情变化快……作为护理责任组长,袁艺源为了提升护理能力和护理质量,不断学习和探索。她上网查阅大量的资料,结合临床护理实际细节消化吸收。 “每天下班前,她都要把每一名患者检查一遍,看当天的工作是否全部完成才离开。”每天,袁艺源都是科室最后一个走的护士。“只要是她负责的工作,我们都非常放心。”郭建华说。 去年9月,患者吴婆婆从当地医院转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后,在袁艺源的护理下,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之前在一家医院住了很长时间不见起色,她(吴婆婆)变得越来越沉闷。”罗爷爷说,经过袁艺源和同事们的护理后,妻子就像变了个人。 面对纷繁复杂的护理工作,袁艺源不仅要求新来的护士规范做好每一个流程,她还带头做好示范,始终坚持“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在多年的工作中,袁艺源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原则,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在工作中,她一丝不苟,本职工作均能出色完成,对科室安排的任务更是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受到同事们的一致称赞。 26年坚守,袁艺源认为:人世间一切伟大的事业都是由无数个平凡所组成的,既然选择了护理职业,就要尽己所能,做到最好! 心有阳光,才会温暖患者;心有信仰,才会勇敢担当。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袁艺源将一名护理工作者的爱与责任、守护与担当,化作缕缕阳光,给每一名患者带去温暖,在守护群众健康的道路上一路向阳! 本报记者 周代庆,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0618005.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1/3F/wKhurGZwhBCAZuoqAAp4n2ezXus524.png, ZB_AREA_LIST=, FB=

——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理责任组长袁艺源

, TS=袁艺源(左)和吴婆婆近距离交流},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6, CODE=200, CURBM=005, YEAR=2024, PAPERDATE=2024/06/18, DAY=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