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6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天全县城厢镇:

借“千万工程”之石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天全县城厢镇龙尾村“荷塘经济”助农增收致富

天全县城厢镇龙尾村“荷塘经济”助农增收致富

本报讯 如何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近年来,天全县城厢镇多措并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推进城乡融合,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产业和兴、生态和居、治理和谐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紧盯“生活富裕”,城厢镇立足现有资源禀赋与特色优势,创新模式、丰富品类、融合发展,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和百姓收入。

建基地,持续打造集生产、种植、加工、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两岔村食用菌基地,带动周边村困难群众增收致富。通过对外招租、引进投资,打造“白石水库+稻渔养殖”的种养循环产业园,发展休闲垂钓产业。用活用好项目资金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完善龙尾村荷塘等基础设施,推动白石村蔬菜基地1000余亩农田全覆盖实施轮耕轮作。抱团发展,深化“支部+合作社+食用菌基地+农户”模式,探索“村社联合”产业发展路径,科学可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探索短视频推介、直播带货等渠道,进一步拓宽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途径。

突出“生态宜居”,城厢镇持续统筹实施道路、水利、农旅等硬件建设项目,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美化优化环境,增强乡村吸引力。

提升交通通达性,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完成两岔村至云顶村、马溪村三组通组路、龙尾村通组路等农村道路的新建、加宽、硬化。扩大水利覆盖面,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完成龙尾村、马溪村、梅子村、两岔溪等区域2300多米堰渠沟渠的新改建工作,大幅提高农田保水范围、能力与灌溉效率。强化农旅融合度,持续推进龙尾村“荷塘+”提升改造项目建设,通过旋耕、补栽、新植荷花品种修复损毁沟渠,排除荷塘安全隐患、改善村容村貌。

围绕“治理有效”,城厢镇坚持软件改善与硬件提升相结合、物质需求与精神文明需求同满足,充分激发党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大格局。

涵养法治风气,依托“川善治”平台、微信群、坝坝会、广场舞等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党纪党规、行政法律法规、惠民政策。聚焦乡村治理,积极广泛动员农村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高岗村模式”创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清运工作。聚力奋进发展,深挖培育本土特色文化活动品类,持续提升打造牛儿灯、舞龙舞狮、板凳龙等特色文化品牌,推动全镇文旅融合发展,带动周边村农特产品销售。

城厢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不断深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全面发力产业培育、基础完善、乡村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花结果。

本报记者 孙振宇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7, PREBM=005, NUM=5, GUID=1815462314523688960,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6, DOCPUBTIME=2024-07-23 03:01:07, DOCAUTHOR=孙振宇, CLEAR_CONTENT= 本报讯 如何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近年来,天全县城厢镇多措并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推进城乡融合,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产业和兴、生态和居、治理和谐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紧盯“生活富裕”,城厢镇立足现有资源禀赋与特色优势,创新模式、丰富品类、融合发展,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和百姓收入。 建基地,持续打造集生产、种植、加工、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两岔村食用菌基地,带动周边村困难群众增收致富。通过对外招租、引进投资,打造“白石水库+稻渔养殖”的种养循环产业园,发展休闲垂钓产业。用活用好项目资金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完善龙尾村荷塘等基础设施,推动白石村蔬菜基地1000余亩农田全覆盖实施轮耕轮作。抱团发展,深化“支部+合作社+食用菌基地+农户”模式,探索“村社联合”产业发展路径,科学可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探索短视频推介、直播带货等渠道,进一步拓宽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途径。 突出“生态宜居”,城厢镇持续统筹实施道路、水利、农旅等硬件建设项目,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美化优化环境,增强乡村吸引力。 提升交通通达性,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完成两岔村至云顶村、马溪村三组通组路、龙尾村通组路等农村道路的新建、加宽、硬化。扩大水利覆盖面,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完成龙尾村、马溪村、梅子村、两岔溪等区域2300多米堰渠沟渠的新改建工作,大幅提高农田保水范围、能力与灌溉效率。强化农旅融合度,持续推进龙尾村“荷塘+”提升改造项目建设,通过旋耕、补栽、新植荷花品种修复损毁沟渠,排除荷塘安全隐患、改善村容村貌。 围绕“治理有效”,城厢镇坚持软件改善与硬件提升相结合、物质需求与精神文明需求同满足,充分激发党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大格局。 涵养法治风气,依托“川善治”平台、微信群、坝坝会、广场舞等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党纪党规、行政法律法规、惠民政策。聚焦乡村治理,积极广泛动员农村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高岗村模式”创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清运工作。聚力奋进发展,深挖培育本土特色文化活动品类,持续提升打造牛儿灯、舞龙舞狮、板凳龙等特色文化品牌,推动全镇文旅融合发展,带动周边村农特产品销售。 城厢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不断深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全面发力产业培育、基础完善、乡村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花结果。 本报记者 孙振宇, BM=006版, type=0, ZB_DROP=0, TXS=1108, NODEID=null, DOCTITLE=借“千万工程”之石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天全县城厢镇:, ZB_ORIGINAL=1, CONTENT=
天全县城厢镇龙尾村“荷塘经济”助农增收致富

天全县城厢镇龙尾村“荷塘经济”助农增收致富

本报讯 如何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近年来,天全县城厢镇多措并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推进城乡融合,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产业和兴、生态和居、治理和谐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紧盯“生活富裕”,城厢镇立足现有资源禀赋与特色优势,创新模式、丰富品类、融合发展,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和百姓收入。

建基地,持续打造集生产、种植、加工、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两岔村食用菌基地,带动周边村困难群众增收致富。通过对外招租、引进投资,打造“白石水库+稻渔养殖”的种养循环产业园,发展休闲垂钓产业。用活用好项目资金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完善龙尾村荷塘等基础设施,推动白石村蔬菜基地1000余亩农田全覆盖实施轮耕轮作。抱团发展,深化“支部+合作社+食用菌基地+农户”模式,探索“村社联合”产业发展路径,科学可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探索短视频推介、直播带货等渠道,进一步拓宽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途径。

突出“生态宜居”,城厢镇持续统筹实施道路、水利、农旅等硬件建设项目,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美化优化环境,增强乡村吸引力。

提升交通通达性,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完成两岔村至云顶村、马溪村三组通组路、龙尾村通组路等农村道路的新建、加宽、硬化。扩大水利覆盖面,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完成龙尾村、马溪村、梅子村、两岔溪等区域2300多米堰渠沟渠的新改建工作,大幅提高农田保水范围、能力与灌溉效率。强化农旅融合度,持续推进龙尾村“荷塘+”提升改造项目建设,通过旋耕、补栽、新植荷花品种修复损毁沟渠,排除荷塘安全隐患、改善村容村貌。

围绕“治理有效”,城厢镇坚持软件改善与硬件提升相结合、物质需求与精神文明需求同满足,充分激发党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大格局。

涵养法治风气,依托“川善治”平台、微信群、坝坝会、广场舞等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党纪党规、行政法律法规、惠民政策。聚焦乡村治理,积极广泛动员农村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高岗村模式”创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清运工作。聚力奋进发展,深挖培育本土特色文化活动品类,持续提升打造牛儿灯、舞龙舞狮、板凳龙等特色文化品牌,推动全镇文旅融合发展,带动周边村农特产品销售。

城厢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不断深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全面发力产业培育、基础完善、乡村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花结果。

本报记者 孙振宇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815462314523688960, IR_CONTENT= 本报讯 如何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近年来,天全县城厢镇多措并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推进城乡融合,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产业和兴、生态和居、治理和谐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紧盯“生活富裕”,城厢镇立足现有资源禀赋与特色优势,创新模式、丰富品类、融合发展,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和百姓收入。 建基地,持续打造集生产、种植、加工、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两岔村食用菌基地,带动周边村困难群众增收致富。通过对外招租、引进投资,打造“白石水库+稻渔养殖”的种养循环产业园,发展休闲垂钓产业。用活用好项目资金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完善龙尾村荷塘等基础设施,推动白石村蔬菜基地1000余亩农田全覆盖实施轮耕轮作。抱团发展,深化“支部+合作社+食用菌基地+农户”模式,探索“村社联合”产业发展路径,科学可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探索短视频推介、直播带货等渠道,进一步拓宽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途径。 突出“生态宜居”,城厢镇持续统筹实施道路、水利、农旅等硬件建设项目,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美化优化环境,增强乡村吸引力。 提升交通通达性,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完成两岔村至云顶村、马溪村三组通组路、龙尾村通组路等农村道路的新建、加宽、硬化。扩大水利覆盖面,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完成龙尾村、马溪村、梅子村、两岔溪等区域2300多米堰渠沟渠的新改建工作,大幅提高农田保水范围、能力与灌溉效率。强化农旅融合度,持续推进龙尾村“荷塘+”提升改造项目建设,通过旋耕、补栽、新植荷花品种修复损毁沟渠,排除荷塘安全隐患、改善村容村貌。 围绕“治理有效”,城厢镇坚持软件改善与硬件提升相结合、物质需求与精神文明需求同满足,充分激发党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大格局。 涵养法治风气,依托“川善治”平台、微信群、坝坝会、广场舞等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党纪党规、行政法律法规、惠民政策。聚焦乡村治理,积极广泛动员农村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高岗村模式”创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清运工作。聚力奋进发展,深挖培育本土特色文化活动品类,持续提升打造牛儿灯、舞龙舞狮、板凳龙等特色文化品牌,推动全镇文旅融合发展,带动周边村农特产品销售。 城厢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不断深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全面发力产业培育、基础完善、乡村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花结果。 本报记者 孙振宇,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0723006.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1/4F/wKhurGaetvOAHZckAAr2Spl7Twg359.png, ZB_AREA_LIST=, FB=

, TS=天全县城厢镇龙尾村“荷塘经济”助农增收致富},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7, CODE=200, CURBM=006, YEAR=2024, PAPERDATE=2024/07/23, DAY=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