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2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不断书写新的绿色奇迹

(上接1版)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战略决策,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要在祖国北方建设一道绵亘万里的绿色长城。

40多个寒来暑往,“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同时,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让荒山披锦绣,沙漠变绿洲。

如今,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

75年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重塑,亿万人民为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家园而不懈努力。

为便利孩子们利用暑假进行自然研学,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设置了一条“小小科学家成长之路”主题自然教育体验径和一条以“自然森林”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探索径,让孩子们更加亲近自然、了解自然。

这个保护区设立于1956年,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大片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护。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海洋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

进入新时代,我国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如今我国正在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目前,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祖国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

污染防治成效日益彰显

  

9月7日是“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在今天的首都北京,人们发现随手一拍就能得到“美颜蓝”“漫画云”。

近年来我国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尤其是北京空气治理成效明显,被联合国环境署誉为“北京奇迹”。

回首来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孕育,上世纪70年代正式拉开帷幕。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生态环境保护开始摆上国家重要议事日程。

改革开放激发了发展活力,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一段时间内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从确立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应对生态环境挑战,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科研力量,重点治理太湖、巢湖、滇池三大湖泊,大力治理酸雨等污染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向污染宣战。

2013年,“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

在城市,公交车不再拖着“黑尾巴”,新能源汽车加速奔跑;在农村,北方地区数千万的家庭告别散煤取暖,用上更清洁的取暖方式;在工厂,超低排放改造让燃煤电厂更加清洁,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燃煤发电基地……

经过持续攻坚,2023年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共203个,占比达到约六成。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2022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9014亿元,而20世纪80年代初期每年仅有25亿至30亿元。

河湖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23年,长江干流连续4年、黄河干流连续2年全线水质保持Ⅱ类。

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家园更加健康美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升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能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如期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今年9月10日,国家公园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针对国家公园专门立法。

法律制度,是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力量。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从1978年首次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写入宪法,到1989年环境保护法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进入法治化轨道。

进入21世纪,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自然资源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要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及30余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特别是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引入按日连续罚款、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公益诉讼等措施,被评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如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经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等污染防治领域以及长江、湿地、黑土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和要素,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得到完善。

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几十项具体改革方案,逐步建立起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基础制度,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建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河湖长制、林长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更加严密健全,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增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我们必将书写出新的绿色奇迹。

据新华社(记者 高敬)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09, PREBM=001, NUM=1, GUID=1840074197038989312,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2,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09/29/002/1840074197038989312.html, DOCPUBTIME=2024-09-29 01:00: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上接1版)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战略决策,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要在祖国北方建设一道绵亘万里的绿色长城。 40多个寒来暑往,“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同时,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让荒山披锦绣,沙漠变绿洲。 如今,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 75年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重塑,亿万人民为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家园而不懈努力。 为便利孩子们利用暑假进行自然研学,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设置了一条“小小科学家成长之路”主题自然教育体验径和一条以“自然森林”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探索径,让孩子们更加亲近自然、了解自然。 这个保护区设立于1956年,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大片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护。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海洋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 进入新时代,我国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如今我国正在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目前,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祖国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 污染防治成效日益彰显    9月7日是“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在今天的首都北京,人们发现随手一拍就能得到“美颜蓝”“漫画云”。 近年来我国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尤其是北京空气治理成效明显,被联合国环境署誉为“北京奇迹”。 回首来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孕育,上世纪70年代正式拉开帷幕。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生态环境保护开始摆上国家重要议事日程。 改革开放激发了发展活力,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一段时间内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从确立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应对生态环境挑战,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科研力量,重点治理太湖、巢湖、滇池三大湖泊,大力治理酸雨等污染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向污染宣战。 2013年,“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 在城市,公交车不再拖着“黑尾巴”,新能源汽车加速奔跑;在农村,北方地区数千万的家庭告别散煤取暖,用上更清洁的取暖方式;在工厂,超低排放改造让燃煤电厂更加清洁,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燃煤发电基地…… 经过持续攻坚,2023年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共203个,占比达到约六成。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2022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9014亿元,而20世纪80年代初期每年仅有25亿至30亿元。 河湖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23年,长江干流连续4年、黄河干流连续2年全线水质保持Ⅱ类。 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家园更加健康美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升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能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如期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今年9月10日,国家公园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针对国家公园专门立法。 法律制度,是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力量。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从1978年首次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写入宪法,到1989年环境保护法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进入法治化轨道。 进入21世纪,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自然资源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要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及30余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特别是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引入按日连续罚款、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公益诉讼等措施,被评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如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经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等污染防治领域以及长江、湿地、黑土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和要素,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得到完善。 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几十项具体改革方案,逐步建立起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基础制度,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建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河湖长制、林长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更加严密健全,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增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我们必将书写出新的绿色奇迹。 据新华社(记者 高敬), BM=002版, type=0, ZB_DROP=0, TXS=2789, NODEID=null, DOCTITLE=不断书写新的绿色奇迹,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上接1版)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战略决策,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要在祖国北方建设一道绵亘万里的绿色长城。

40多个寒来暑往,“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同时,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让荒山披锦绣,沙漠变绿洲。

如今,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

75年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重塑,亿万人民为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家园而不懈努力。

为便利孩子们利用暑假进行自然研学,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设置了一条“小小科学家成长之路”主题自然教育体验径和一条以“自然森林”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探索径,让孩子们更加亲近自然、了解自然。

这个保护区设立于1956年,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大片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护。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海洋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

进入新时代,我国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如今我国正在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目前,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祖国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

污染防治成效日益彰显

  

9月7日是“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在今天的首都北京,人们发现随手一拍就能得到“美颜蓝”“漫画云”。

近年来我国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尤其是北京空气治理成效明显,被联合国环境署誉为“北京奇迹”。

回首来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孕育,上世纪70年代正式拉开帷幕。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生态环境保护开始摆上国家重要议事日程。

改革开放激发了发展活力,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一段时间内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从确立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应对生态环境挑战,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科研力量,重点治理太湖、巢湖、滇池三大湖泊,大力治理酸雨等污染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向污染宣战。

2013年,“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

在城市,公交车不再拖着“黑尾巴”,新能源汽车加速奔跑;在农村,北方地区数千万的家庭告别散煤取暖,用上更清洁的取暖方式;在工厂,超低排放改造让燃煤电厂更加清洁,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燃煤发电基地……

经过持续攻坚,2023年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共203个,占比达到约六成。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2022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9014亿元,而20世纪80年代初期每年仅有25亿至30亿元。

河湖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23年,长江干流连续4年、黄河干流连续2年全线水质保持Ⅱ类。

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家园更加健康美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升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能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如期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今年9月10日,国家公园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针对国家公园专门立法。

法律制度,是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力量。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从1978年首次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写入宪法,到1989年环境保护法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进入法治化轨道。

进入21世纪,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自然资源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要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及30余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特别是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引入按日连续罚款、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公益诉讼等措施,被评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如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经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等污染防治领域以及长江、湿地、黑土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和要素,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得到完善。

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几十项具体改革方案,逐步建立起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基础制度,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建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河湖长制、林长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更加严密健全,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增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我们必将书写出新的绿色奇迹。

据新华社(记者 高敬)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840074197038989312, IR_CONTENT= (上接1版)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战略决策,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要在祖国北方建设一道绵亘万里的绿色长城。 40多个寒来暑往,“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同时,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让荒山披锦绣,沙漠变绿洲。 如今,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 75年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重塑,亿万人民为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家园而不懈努力。 为便利孩子们利用暑假进行自然研学,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设置了一条“小小科学家成长之路”主题自然教育体验径和一条以“自然森林”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探索径,让孩子们更加亲近自然、了解自然。 这个保护区设立于1956年,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大片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护。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海洋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 进入新时代,我国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如今我国正在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目前,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祖国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 污染防治成效日益彰显    9月7日是“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在今天的首都北京,人们发现随手一拍就能得到“美颜蓝”“漫画云”。 近年来我国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尤其是北京空气治理成效明显,被联合国环境署誉为“北京奇迹”。 回首来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孕育,上世纪70年代正式拉开帷幕。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生态环境保护开始摆上国家重要议事日程。 改革开放激发了发展活力,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一段时间内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从确立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应对生态环境挑战,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科研力量,重点治理太湖、巢湖、滇池三大湖泊,大力治理酸雨等污染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向污染宣战。 2013年,“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 在城市,公交车不再拖着“黑尾巴”,新能源汽车加速奔跑;在农村,北方地区数千万的家庭告别散煤取暖,用上更清洁的取暖方式;在工厂,超低排放改造让燃煤电厂更加清洁,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燃煤发电基地…… 经过持续攻坚,2023年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共203个,占比达到约六成。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2022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9014亿元,而20世纪80年代初期每年仅有25亿至30亿元。 河湖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23年,长江干流连续4年、黄河干流连续2年全线水质保持Ⅱ类。 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家园更加健康美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升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能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如期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今年9月10日,国家公园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针对国家公园专门立法。 法律制度,是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力量。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从1978年首次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写入宪法,到1989年环境保护法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进入法治化轨道。 进入21世纪,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自然资源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要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及30余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特别是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引入按日连续罚款、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公益诉讼等措施,被评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如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经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等污染防治领域以及长江、湿地、黑土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和要素,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得到完善。 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几十项具体改革方案,逐步建立起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基础制度,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建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河湖长制、林长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更加严密健全,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增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我们必将书写出新的绿色奇迹。 据新华社(记者 高敬),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0929002.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1/6B/wKhurGb4QP-AcfK0AA0BWrzuEeo242.png, ZB_AREA_LIST=, FB=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3, CODE=200, CURBM=002, YEAR=2024, PAPERDATE=2024/09/29, DAY=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