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3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谁赏蒙山紫笋香

□ 高富华

从绍兴到雅安的路有多远?

从陆游入蜀到现在,已经过了多久?

南宋孝宗乾道五年,45岁的陆游从老家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通判。当年农历5月起程,乘船由运河、长江水路,经浙、苏、皖、赣、鄂、渝等地,历时160天,到达夔州。

一段艰难的入蜀旅程,在陆游的笔下,摇身一变成了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入蜀记》。他兴之所至,如行云流水,涉笔成趣,尤其是所写景物和观感,简练优美,富有诗意。因此被看做游记的上品,为读者所喜爱。

陆游入蜀后,一直在四川境内转圈圈,无论是汉中、夔州,还是梁州、益州,当时都是蜀土。陆游所任职务大都是闲职,这给他提供了四处游玩的机会。他的足迹遍布巴山蜀水,对四川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了深厚的情谊。1178年,陆游离蜀还乡任职,结束了他长达8年的巴蜀生活。

在四川的8年时间,成为陆游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是他一生中最辉煌、最洒脱的岁月,让他魂牵梦萦,终身不忘,蜀地给他留下了太多的思念,以致他留下了“锦城一觉繁华梦”这样的诗句。

从陆游年谱看,看不到他到过雅安的身影。但在他的诗文中,有雅安那片神奇的绿叶——蒙顶山茶。

陆游晚年归隐故乡绍兴,与雅安一样,同处北纬30度,依然是茶乡。“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日铸”是什么?就是绍兴的名茶。喝着家乡的茶,但他还是忘不了雅安的那片绿叶——“紫笋茶”。

有一天他午觉醒来,用小石磨碾茶,一边煎茶,一边惆怅不已,眼看着南宋的大好江山就要沦陷,而自己闲赋在家,报国无门。怅然若失,他提笔写下“午枕初回梦蝶床,红丝小磑破旗枪。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岩电已能开倦眼,春雷不许殷枯肠。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这首《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从标题看就知道,他是在效仿雅安茶人煎茶。前面几句写的是煎茶的过程,后两句笔锋一转,以蒙顶山紫笋茶的高洁来暗喻自己崇高的爱国情怀。

陆游一生写了300多首茶诗,除了《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写到蒙顶山茶外,在他的《睡起试茶》诗中,也写到了蒙顶山茶:“朱栏碧甃玉色井,自候银缾试蒙顶。门前剥啄不嫌渠,但恨此味无人领。”晚年喝不到蒙顶山茶,他就地取材,也要自制一杯蒙顶山茶品尝。在《晚秋杂兴十二首》诗中,他是这样写的:“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愧谈生涯。聊将横浦红丝碨,自作蒙山紫笋茶。”

800多年过去了,从绍兴到雅安已不再“遥远”,一条大致穿行在北纬30度上的国道318线,把绍兴和雅安连接在一条线上;一杯沁人心脾的蒙顶山茶香飘古今东西。

其实,在浩如烟海的蒙顶山茶文化中,陆游与蒙顶山茶故事只是“白驹过隙”的“惊鸿一瞥”。从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举办以来,蒙顶山茶事连年不断,精彩纷呈——我们跟着唐诗宋词登蒙顶,在唐宋盛世品茶韵。我们经常陶醉在底蕴深厚的蒙顶山茶文化中,但在蒙顶山茶文化的宣传上,我们没有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们可不可以让茶痴陆游“返川”,让他激情四溢地推介蒙顶山茶?

其实,古往今来,能代言蒙顶山茶的历史文化名人,何止陆游一人。“年年岁岁茶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看似词序的变化,其实更是观念的变革——因为文化才是永远的主角。试想,如果我们别出心裁地演绎起从沈园“红酥手,黄藤酒”到茶园“蒙顶山,紫笋茶”的情景剧,结果会是什么?也许“满园春色宫墙柳”,就会变成“满园茶香扑面来”。

除了陆游外,我们可以演绎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陕商入川,藏茶进藏,我们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往事在流传?蒙茗入贡,诗文吟诵,我们又有多少且行且思的故事在传唱?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0, PREBM=002, NUM=2, GUID=1845147628316459008,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3,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10/13/003/1845147628316459008.html, DOCPUBTIME=2024-10-13 01:00: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从绍兴到雅安的路有多远? 从陆游入蜀到现在,已经过了多久? 南宋孝宗乾道五年,45岁的陆游从老家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通判。当年农历5月起程,乘船由运河、长江水路,经浙、苏、皖、赣、鄂、渝等地,历时160天,到达夔州。 一段艰难的入蜀旅程,在陆游的笔下,摇身一变成了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入蜀记》。他兴之所至,如行云流水,涉笔成趣,尤其是所写景物和观感,简练优美,富有诗意。因此被看做游记的上品,为读者所喜爱。 陆游入蜀后,一直在四川境内转圈圈,无论是汉中、夔州,还是梁州、益州,当时都是蜀土。陆游所任职务大都是闲职,这给他提供了四处游玩的机会。他的足迹遍布巴山蜀水,对四川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了深厚的情谊。1178年,陆游离蜀还乡任职,结束了他长达8年的巴蜀生活。 在四川的8年时间,成为陆游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是他一生中最辉煌、最洒脱的岁月,让他魂牵梦萦,终身不忘,蜀地给他留下了太多的思念,以致他留下了“锦城一觉繁华梦”这样的诗句。 从陆游年谱看,看不到他到过雅安的身影。但在他的诗文中,有雅安那片神奇的绿叶——蒙顶山茶。 陆游晚年归隐故乡绍兴,与雅安一样,同处北纬30度,依然是茶乡。“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日铸”是什么?就是绍兴的名茶。喝着家乡的茶,但他还是忘不了雅安的那片绿叶——“紫笋茶”。 有一天他午觉醒来,用小石磨碾茶,一边煎茶,一边惆怅不已,眼看着南宋的大好江山就要沦陷,而自己闲赋在家,报国无门。怅然若失,他提笔写下“午枕初回梦蝶床,红丝小磑破旗枪。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岩电已能开倦眼,春雷不许殷枯肠。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这首《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从标题看就知道,他是在效仿雅安茶人煎茶。前面几句写的是煎茶的过程,后两句笔锋一转,以蒙顶山紫笋茶的高洁来暗喻自己崇高的爱国情怀。 陆游一生写了300多首茶诗,除了《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写到蒙顶山茶外,在他的《睡起试茶》诗中,也写到了蒙顶山茶:“朱栏碧甃玉色井,自候银缾试蒙顶。门前剥啄不嫌渠,但恨此味无人领。”晚年喝不到蒙顶山茶,他就地取材,也要自制一杯蒙顶山茶品尝。在《晚秋杂兴十二首》诗中,他是这样写的:“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愧谈生涯。聊将横浦红丝碨,自作蒙山紫笋茶。” 800多年过去了,从绍兴到雅安已不再“遥远”,一条大致穿行在北纬30度上的国道318线,把绍兴和雅安连接在一条线上;一杯沁人心脾的蒙顶山茶香飘古今东西。 其实,在浩如烟海的蒙顶山茶文化中,陆游与蒙顶山茶故事只是“白驹过隙”的“惊鸿一瞥”。从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举办以来,蒙顶山茶事连年不断,精彩纷呈——我们跟着唐诗宋词登蒙顶,在唐宋盛世品茶韵。我们经常陶醉在底蕴深厚的蒙顶山茶文化中,但在蒙顶山茶文化的宣传上,我们没有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们可不可以让茶痴陆游“返川”,让他激情四溢地推介蒙顶山茶? 其实,古往今来,能代言蒙顶山茶的历史文化名人,何止陆游一人。“年年岁岁茶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看似词序的变化,其实更是观念的变革——因为文化才是永远的主角。试想,如果我们别出心裁地演绎起从沈园“红酥手,黄藤酒”到茶园“蒙顶山,紫笋茶”的情景剧,结果会是什么?也许“满园春色宫墙柳”,就会变成“满园茶香扑面来”。 除了陆游外,我们可以演绎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陕商入川,藏茶进藏,我们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往事在流传?蒙茗入贡,诗文吟诵,我们又有多少且行且思的故事在传唱?, BM=003版, type=0, ZB_DROP=0, TXS=1556, NODEID=null, DOCTITLE=谁赏蒙山紫笋香,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从绍兴到雅安的路有多远?

从陆游入蜀到现在,已经过了多久?

南宋孝宗乾道五年,45岁的陆游从老家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通判。当年农历5月起程,乘船由运河、长江水路,经浙、苏、皖、赣、鄂、渝等地,历时160天,到达夔州。

一段艰难的入蜀旅程,在陆游的笔下,摇身一变成了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入蜀记》。他兴之所至,如行云流水,涉笔成趣,尤其是所写景物和观感,简练优美,富有诗意。因此被看做游记的上品,为读者所喜爱。

陆游入蜀后,一直在四川境内转圈圈,无论是汉中、夔州,还是梁州、益州,当时都是蜀土。陆游所任职务大都是闲职,这给他提供了四处游玩的机会。他的足迹遍布巴山蜀水,对四川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了深厚的情谊。1178年,陆游离蜀还乡任职,结束了他长达8年的巴蜀生活。

在四川的8年时间,成为陆游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是他一生中最辉煌、最洒脱的岁月,让他魂牵梦萦,终身不忘,蜀地给他留下了太多的思念,以致他留下了“锦城一觉繁华梦”这样的诗句。

从陆游年谱看,看不到他到过雅安的身影。但在他的诗文中,有雅安那片神奇的绿叶——蒙顶山茶。

陆游晚年归隐故乡绍兴,与雅安一样,同处北纬30度,依然是茶乡。“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日铸”是什么?就是绍兴的名茶。喝着家乡的茶,但他还是忘不了雅安的那片绿叶——“紫笋茶”。

有一天他午觉醒来,用小石磨碾茶,一边煎茶,一边惆怅不已,眼看着南宋的大好江山就要沦陷,而自己闲赋在家,报国无门。怅然若失,他提笔写下“午枕初回梦蝶床,红丝小磑破旗枪。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岩电已能开倦眼,春雷不许殷枯肠。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这首《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从标题看就知道,他是在效仿雅安茶人煎茶。前面几句写的是煎茶的过程,后两句笔锋一转,以蒙顶山紫笋茶的高洁来暗喻自己崇高的爱国情怀。

陆游一生写了300多首茶诗,除了《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写到蒙顶山茶外,在他的《睡起试茶》诗中,也写到了蒙顶山茶:“朱栏碧甃玉色井,自候银缾试蒙顶。门前剥啄不嫌渠,但恨此味无人领。”晚年喝不到蒙顶山茶,他就地取材,也要自制一杯蒙顶山茶品尝。在《晚秋杂兴十二首》诗中,他是这样写的:“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愧谈生涯。聊将横浦红丝碨,自作蒙山紫笋茶。”

800多年过去了,从绍兴到雅安已不再“遥远”,一条大致穿行在北纬30度上的国道318线,把绍兴和雅安连接在一条线上;一杯沁人心脾的蒙顶山茶香飘古今东西。

其实,在浩如烟海的蒙顶山茶文化中,陆游与蒙顶山茶故事只是“白驹过隙”的“惊鸿一瞥”。从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举办以来,蒙顶山茶事连年不断,精彩纷呈——我们跟着唐诗宋词登蒙顶,在唐宋盛世品茶韵。我们经常陶醉在底蕴深厚的蒙顶山茶文化中,但在蒙顶山茶文化的宣传上,我们没有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们可不可以让茶痴陆游“返川”,让他激情四溢地推介蒙顶山茶?

其实,古往今来,能代言蒙顶山茶的历史文化名人,何止陆游一人。“年年岁岁茶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看似词序的变化,其实更是观念的变革——因为文化才是永远的主角。试想,如果我们别出心裁地演绎起从沈园“红酥手,黄藤酒”到茶园“蒙顶山,紫笋茶”的情景剧,结果会是什么?也许“满园春色宫墙柳”,就会变成“满园茶香扑面来”。

除了陆游外,我们可以演绎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陕商入川,藏茶进藏,我们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往事在流传?蒙茗入贡,诗文吟诵,我们又有多少且行且思的故事在传唱?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845147628316459008, IR_CONTENT= 从绍兴到雅安的路有多远? 从陆游入蜀到现在,已经过了多久? 南宋孝宗乾道五年,45岁的陆游从老家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通判。当年农历5月起程,乘船由运河、长江水路,经浙、苏、皖、赣、鄂、渝等地,历时160天,到达夔州。 一段艰难的入蜀旅程,在陆游的笔下,摇身一变成了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入蜀记》。他兴之所至,如行云流水,涉笔成趣,尤其是所写景物和观感,简练优美,富有诗意。因此被看做游记的上品,为读者所喜爱。 陆游入蜀后,一直在四川境内转圈圈,无论是汉中、夔州,还是梁州、益州,当时都是蜀土。陆游所任职务大都是闲职,这给他提供了四处游玩的机会。他的足迹遍布巴山蜀水,对四川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了深厚的情谊。1178年,陆游离蜀还乡任职,结束了他长达8年的巴蜀生活。 在四川的8年时间,成为陆游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是他一生中最辉煌、最洒脱的岁月,让他魂牵梦萦,终身不忘,蜀地给他留下了太多的思念,以致他留下了“锦城一觉繁华梦”这样的诗句。 从陆游年谱看,看不到他到过雅安的身影。但在他的诗文中,有雅安那片神奇的绿叶——蒙顶山茶。 陆游晚年归隐故乡绍兴,与雅安一样,同处北纬30度,依然是茶乡。“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日铸”是什么?就是绍兴的名茶。喝着家乡的茶,但他还是忘不了雅安的那片绿叶——“紫笋茶”。 有一天他午觉醒来,用小石磨碾茶,一边煎茶,一边惆怅不已,眼看着南宋的大好江山就要沦陷,而自己闲赋在家,报国无门。怅然若失,他提笔写下“午枕初回梦蝶床,红丝小磑破旗枪。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岩电已能开倦眼,春雷不许殷枯肠。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这首《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从标题看就知道,他是在效仿雅安茶人煎茶。前面几句写的是煎茶的过程,后两句笔锋一转,以蒙顶山紫笋茶的高洁来暗喻自己崇高的爱国情怀。 陆游一生写了300多首茶诗,除了《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写到蒙顶山茶外,在他的《睡起试茶》诗中,也写到了蒙顶山茶:“朱栏碧甃玉色井,自候银缾试蒙顶。门前剥啄不嫌渠,但恨此味无人领。”晚年喝不到蒙顶山茶,他就地取材,也要自制一杯蒙顶山茶品尝。在《晚秋杂兴十二首》诗中,他是这样写的:“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愧谈生涯。聊将横浦红丝碨,自作蒙山紫笋茶。” 800多年过去了,从绍兴到雅安已不再“遥远”,一条大致穿行在北纬30度上的国道318线,把绍兴和雅安连接在一条线上;一杯沁人心脾的蒙顶山茶香飘古今东西。 其实,在浩如烟海的蒙顶山茶文化中,陆游与蒙顶山茶故事只是“白驹过隙”的“惊鸿一瞥”。从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举办以来,蒙顶山茶事连年不断,精彩纷呈——我们跟着唐诗宋词登蒙顶,在唐宋盛世品茶韵。我们经常陶醉在底蕴深厚的蒙顶山茶文化中,但在蒙顶山茶文化的宣传上,我们没有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们可不可以让茶痴陆游“返川”,让他激情四溢地推介蒙顶山茶? 其实,古往今来,能代言蒙顶山茶的历史文化名人,何止陆游一人。“年年岁岁茶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看似词序的变化,其实更是观念的变革——因为文化才是永远的主角。试想,如果我们别出心裁地演绎起从沈园“红酥手,黄藤酒”到茶园“蒙顶山,紫笋茶”的情景剧,结果会是什么?也许“满园春色宫墙柳”,就会变成“满园茶香扑面来”。 除了陆游外,我们可以演绎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陕商入川,藏茶进藏,我们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往事在流传?蒙茗入贡,诗文吟诵,我们又有多少且行且思的故事在传唱?,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1013003.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1/6E/wKhurGcKtiWAZgOLAAmqXGycVXg665.png, ZB_AREA_LIST=, FB=

□ 高富华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3, YEAR=2024, PAPERDATE=2024/10/13, DAY=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