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劳动能力鉴定一头连着工伤认定,一头连着工伤待遇支付,是落实工伤保险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鉴定结论不仅是工伤职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还是职工享受因病提前退休和病残津贴的前置条件。鉴定结果直接关系到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也关系着社保基金的安全。
为确保鉴定的客观、公正,在每批次劳动能力鉴定前,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从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与伤病情相关的专家,并从医检机构库中随机抽取医检机构。
在评审前,集中组织鉴定专家、医检人员、鉴定委员会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学习警示教育、鉴定标准和政策,严明纪律要求,压实工作责任。
在医检、面检环节,工作人员通过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等证件查验申请者的身份,杜绝冒检情况的发生。专家组结合病历资料、工伤认定决定书、医检和面检情况,对照鉴定标准,逐一开展鉴定,反复讨论,确保鉴定结论客观、准确。
同时,对伤、病情严重的职工开辟“绿色通道”,开展劳动能力鉴定上门服务,专家组通过询问、查体、翻阅病历资料等,全面掌握情况,为出具客观、公正的鉴定结论意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解决了重伤、病职工的来回奔波之苦。
据悉,现场鉴定结束后,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将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做出鉴定结论,并及时送达职工和用人单位。
下一步,我市将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全面实现鉴定服务人性化、鉴定程序规范化、鉴定结论客观化的目标,为鉴定申请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鉴定服务。
刘敏 本报记者 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