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3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重点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
共同奏响推动雅安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制作图片

制作图片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关键一招。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11月4日,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对雅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明确指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形成集成化、系统化一体推进的合力,共同奏响推动雅安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如何统筹推进?与会人员展开热烈讨论。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中,教育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推动发展,而人才则是科技和教育的衔接点,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全会明确,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加快川西教育中心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教育孕育未来,科技彰显实力,人才引领发展。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上,省档案学校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见效。”四川省档案学校校长向晓东说,落到实处体现为两个“做好”。做好“国家档案人才培养基地”、三名工程五星立项学校、京东数字产业学院、宝兴石雕产业学院等实训基地共建工作;做好“五雅”直播间建设和运营,将客服、物流真实项目带进课堂,开展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促进人才、产业、服务链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办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产教融合。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黄诚表示,立足雅安产业发展,雅职院将重点在智慧医疗与技术服务、茶产业、医疗智慧检测区域中心等方面,实现产教融合。“如在雅安大数据产业园与企业等三方合作共建三维重构医学影像技术;以雅职院市级食品药品工程研发中心为支撑,做好藏茶科研和产品开发;根据市域经济发展需要,新增新办应急救援技术、低空经济等相关专业。”

科技创新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今年以来,市科学技术局大力支持雨城区建设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型企业,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截至目前,已有2家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家企业入库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有3家企业成功立项4项省级科技项目。

“下一步,将以科技型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实施为结合,围绕产业科技创新需要,实行后备培育、科技融资、科技奖励等,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创新主体。”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官健说。

市文旅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海霞建议,要打造科技创新综合体,落地一批总部基地、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和利用,形成引领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增长极、动力源。

人才培养则是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的第一资源。

怎么培养?官健认为,可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依托新型研发平台、重点科研项目、重大科技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或创新团队;可着力引进培育科技咨询、检验检测、技术评估、成果转化等优质科技服务机构,培养一批会管理、懂市场的专业孵化人才服务队伍,进而促进创新服务能力水平全面提升。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全会明确,要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美丽雅安。

“多元共治是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赵友中看来,构建多元共治格局,不仅要健全环境监管、监测体系、科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体系,还要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相关政策制定,环境治理联动机制的健全,进而在提高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中,提升和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近年来,荥经县立足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转型发展。

荥经县委书记古玉军表示,接下来,荥经将以打造“大熊猫生态谷”项目为契机,深入探索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体制机制,打造世界一流的大熊猫文化旅游新标杆;以做好“一山一水”文章为抓手,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发展竹笋、油茶、中药材、茶叶、黄牛等森林生态产品,以及冷水鱼、温泉康养、矿泉水、水电清洁能源等水生态产品;以桢楠王公园建设为引领,深入探索古树名木保护机制,打造全国古树名木保护样板。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的重要举措。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明确:支持雅安全域开展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今年9月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推进森林‘四库’建设,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近年来,宝兴县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完善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走在了全省前列,正探索走出一条主体生态功能区转型发展的宝兴之路。

“宝兴的绿水青山正从‘高颜值”向‘高价值’转变,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宝兴县委书记罗显泽表示,将围绕建立国家级红色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以生态康养、避暑旅游,生态农场、牧场和林下产业等带动农特产品价值转换;开拓汉白玉雕塑、文创产品升级汉白玉产业链等,接续做精有机农业、做强绿色工业、做优生态旅游、做大现代服务业,让得天独厚的生态价值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价值。

健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作为全国73家(全省3家)之一的全国森林经营试点单位,雨城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

“试点以来,新培育林下蔬菜0.1万亩、油茶1.7万亩、中药材1.7万亩、笋用竹6.4万亩,全面投产后可实现产值8400万元。”雨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建伟介绍,以此创新实施的“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林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联营模式,还实现了村民就近务工收入约3110万元。“下一步,雨城区将着力解决柳杉‘黑森林’问题、全面提升群众森林经营理念,为培育大径级木材、培育针阔混交林及森林‘四库’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民生保障体制机制

医疗是民生之需,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

去年,雅安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0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生活品质得到切实保障和提升。

与此对应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在实现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时,也对更高质量充分就业、更高水平医疗保障,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全会明确,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切实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怎样提升?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王华表示,将继续推进“三医”联动等工作,推进自主创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项落地落实、石棉县县域医药卫生集成创新改革省级试点,着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华西领办和区域战略合作,持续深化与川藏铁路沿线城市战略合作,力争在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医养结合、高原应急救援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广大群众最朴素的愿望。

“拥有420张床位的华西雅安老年医学中心项目,预计今年底建成投用。”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郑建华表示,该中心瞄准医养市场中高端水平打造,是雅安加快建设川西医养中心的又一次具体实践。“将通过引进来方式,组建一支专业的医养服务团队,以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水平,打造雅安面向川西地区的医养结合名片。”

另一边,我市在今年7月开展HIS系统升级改造,并对接省健康档案云服务平台,导入特困人员、农村低保户、孤儿等七类重点人群。截至目前,已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14000余人次。

扎实推进民生所急、民生所向改革举措,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

如何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构建“大就业”格局?“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能促进发展,而发展又能带动就业。”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主任黄永认为,加强就业人员技能可持续提升,特别是低学历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加其就业竞争力尤为关键。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的重点。

今年来,我市先后发布《雅安市优化生育保障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十条措施》《雅安市育儿补贴实施方案》,“生育二孩补助1万元、三孩补助2万元”的消息,成为广大市民持续热议的焦点。

“截至目前,已发放育儿补贴1046万元。”王华透露,下一步将重点促进生育服务的提质增效,继续办好市级托育消费补贴券、全市二孩三孩育儿补贴等民生实事,丰富服务内涵,增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近年来,因全球气候变化,一些超常规认知、超历史极值、超设防标准的灾害出现,如何通过改革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迫在眉睫。

聚焦当前应急管理领域最紧迫、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会在专章部署“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中,用专节安排了“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改革举措。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固本之策,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石棉县依托乡镇级片区规划,分层分级完善“4+12+61”应急救援、“1+4+N”应急避险和“1+4+8”应急物资救助三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高效运作,汛期转移约20万人次,实现人员零伤亡。石棉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瑜锋表示,下一步,石棉县将同步强化巩固“汛九条”机制成果,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持续攻关关键技术及应用,构建快速高效的指挥调度、应急处置体系,塑造全新的应急工作模式。

由点及面。“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守正创新,有序推进全灾种大应急框架下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改革,持续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叶飞介绍,将以机构改革和优化议事协调机构为契机,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

怎样推进?统筹推进市县乡村组“五位一体”党组织领导下的应急队伍体系试点建设,并围绕巨灾防范、基层防灾等短板弱项,加力推进应急救援、应急避险、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三大体系”建设;以省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揭榜挂帅”在雅安全域试点为契机,加力建设“户户响人人响”预警平台,推动完善雅安应急“随手拍”小程序运行管理,加快布局应急产业规划并推动实施;以智慧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为抓手,以省区域应急救援雅安基地为载体,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成果、“揭榜挂帅”技术成果在基地融合应用、加强各类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以科技信息化手段重塑风险研判、应急指挥等工作模式,实现信息要素“一图展示”、抢险救援“一键指挥”,将雅安基地打造成立足雅安的“智慧应急大脑”。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同样适用于盘活水的要素价值,实现水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及时科学合理调配。

当前我市水利系统重点推进的引大济岷工程、玉溪河灌区提升工程等项目,将极大地改善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同时,正积极谋划的旭家沟水库、蒙顶山水库、大庙水库、相岭湖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建成后将成为重要的水资源储备和调控设施,可进一步健全我市水资源配置体系,增强应急供水能力。

“全市水利系统将进一步实施县域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提高应急供水保障能力和供水体系适应性,加快建设现代化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加快推进山洪灾害避险搬迁,有效承接“揭榜挂帅”项目实施,强化科技赋能全面提升山洪灾害防治能力;完善河湖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增强生态系统应急缓冲和修复能力。”市水利局副局长杨晓波说。

制作图片

制作图片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1, PREBM=002, NUM=2, GUID=1853482548166852611,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3,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11/05/003/1853482548166852611.html, DOCPUBTIME=2024-11-05 01:00: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关键一招。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11月4日,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对雅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明确指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形成集成化、系统化一体推进的合力,共同奏响推动雅安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如何统筹推进?与会人员展开热烈讨论。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中,教育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推动发展,而人才则是科技和教育的衔接点,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全会明确,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加快川西教育中心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教育孕育未来,科技彰显实力,人才引领发展。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上,省档案学校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见效。”四川省档案学校校长向晓东说,落到实处体现为两个“做好”。做好“国家档案人才培养基地”、三名工程五星立项学校、京东数字产业学院、宝兴石雕产业学院等实训基地共建工作;做好“五雅”直播间建设和运营,将客服、物流真实项目带进课堂,开展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促进人才、产业、服务链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办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产教融合。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黄诚表示,立足雅安产业发展,雅职院将重点在智慧医疗与技术服务、茶产业、医疗智慧检测区域中心等方面,实现产教融合。“如在雅安大数据产业园与企业等三方合作共建三维重构医学影像技术;以雅职院市级食品药品工程研发中心为支撑,做好藏茶科研和产品开发;根据市域经济发展需要,新增新办应急救援技术、低空经济等相关专业。” 科技创新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今年以来,市科学技术局大力支持雨城区建设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型企业,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截至目前,已有2家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家企业入库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有3家企业成功立项4项省级科技项目。 “下一步,将以科技型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实施为结合,围绕产业科技创新需要,实行后备培育、科技融资、科技奖励等,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创新主体。”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官健说。 市文旅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海霞建议,要打造科技创新综合体,落地一批总部基地、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和利用,形成引领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增长极、动力源。 人才培养则是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的第一资源。 怎么培养?官健认为,可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依托新型研发平台、重点科研项目、重大科技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或创新团队;可着力引进培育科技咨询、检验检测、技术评估、成果转化等优质科技服务机构,培养一批会管理、懂市场的专业孵化人才服务队伍,进而促进创新服务能力水平全面提升。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全会明确,要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美丽雅安。 “多元共治是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赵友中看来,构建多元共治格局,不仅要健全环境监管、监测体系、科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体系,还要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相关政策制定,环境治理联动机制的健全,进而在提高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中,提升和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近年来,荥经县立足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转型发展。 荥经县委书记古玉军表示,接下来,荥经将以打造“大熊猫生态谷”项目为契机,深入探索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体制机制,打造世界一流的大熊猫文化旅游新标杆;以做好“一山一水”文章为抓手,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发展竹笋、油茶、中药材、茶叶、黄牛等森林生态产品,以及冷水鱼、温泉康养、矿泉水、水电清洁能源等水生态产品;以桢楠王公园建设为引领,深入探索古树名木保护机制,打造全国古树名木保护样板。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的重要举措。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明确:支持雅安全域开展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今年9月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推进森林‘四库’建设,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近年来,宝兴县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完善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走在了全省前列,正探索走出一条主体生态功能区转型发展的宝兴之路。 “宝兴的绿水青山正从‘高颜值”向‘高价值’转变,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宝兴县委书记罗显泽表示,将围绕建立国家级红色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以生态康养、避暑旅游,生态农场、牧场和林下产业等带动农特产品价值转换;开拓汉白玉雕塑、文创产品升级汉白玉产业链等,接续做精有机农业、做强绿色工业、做优生态旅游、做大现代服务业,让得天独厚的生态价值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价值。 健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作为全国73家(全省3家)之一的全国森林经营试点单位,雨城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 “试点以来,新培育林下蔬菜0.1万亩、油茶1.7万亩、中药材1.7万亩、笋用竹6.4万亩,全面投产后可实现产值8400万元。”雨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建伟介绍,以此创新实施的“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林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联营模式,还实现了村民就近务工收入约3110万元。“下一步,雨城区将着力解决柳杉‘黑森林’问题、全面提升群众森林经营理念,为培育大径级木材、培育针阔混交林及森林‘四库’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民生保障体制机制 医疗是民生之需,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 去年,雅安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0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生活品质得到切实保障和提升。 与此对应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在实现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时,也对更高质量充分就业、更高水平医疗保障,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全会明确,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切实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怎样提升?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王华表示,将继续推进“三医”联动等工作,推进自主创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项落地落实、石棉县县域医药卫生集成创新改革省级试点,着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华西领办和区域战略合作,持续深化与川藏铁路沿线城市战略合作,力争在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医养结合、高原应急救援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广大群众最朴素的愿望。 “拥有420张床位的华西雅安老年医学中心项目,预计今年底建成投用。”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郑建华表示,该中心瞄准医养市场中高端水平打造,是雅安加快建设川西医养中心的又一次具体实践。“将通过引进来方式,组建一支专业的医养服务团队,以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水平,打造雅安面向川西地区的医养结合名片。” 另一边,我市在今年7月开展HIS系统升级改造,并对接省健康档案云服务平台,导入特困人员、农村低保户、孤儿等七类重点人群。截至目前,已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14000余人次。 扎实推进民生所急、民生所向改革举措,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 如何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构建“大就业”格局?“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能促进发展,而发展又能带动就业。”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主任黄永认为,加强就业人员技能可持续提升,特别是低学历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加其就业竞争力尤为关键。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的重点。 今年来,我市先后发布《雅安市优化生育保障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十条措施》《雅安市育儿补贴实施方案》,“生育二孩补助1万元、三孩补助2万元”的消息,成为广大市民持续热议的焦点。 “截至目前,已发放育儿补贴1046万元。”王华透露,下一步将重点促进生育服务的提质增效,继续办好市级托育消费补贴券、全市二孩三孩育儿补贴等民生实事,丰富服务内涵,增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近年来,因全球气候变化,一些超常规认知、超历史极值、超设防标准的灾害出现,如何通过改革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迫在眉睫。 聚焦当前应急管理领域最紧迫、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会在专章部署“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中,用专节安排了“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改革举措。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固本之策,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石棉县依托乡镇级片区规划,分层分级完善“4+12+61”应急救援、“1+4+N”应急避险和“1+4+8”应急物资救助三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高效运作,汛期转移约20万人次,实现人员零伤亡。石棉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瑜锋表示,下一步,石棉县将同步强化巩固“汛九条”机制成果,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持续攻关关键技术及应用,构建快速高效的指挥调度、应急处置体系,塑造全新的应急工作模式。 由点及面。“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守正创新,有序推进全灾种大应急框架下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改革,持续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叶飞介绍,将以机构改革和优化议事协调机构为契机,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 怎样推进?统筹推进市县乡村组“五位一体”党组织领导下的应急队伍体系试点建设,并围绕巨灾防范、基层防灾等短板弱项,加力推进应急救援、应急避险、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三大体系”建设;以省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揭榜挂帅”在雅安全域试点为契机,加力建设“户户响人人响”预警平台,推动完善雅安应急“随手拍”小程序运行管理,加快布局应急产业规划并推动实施;以智慧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为抓手,以省区域应急救援雅安基地为载体,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成果、“揭榜挂帅”技术成果在基地融合应用、加强各类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以科技信息化手段重塑风险研判、应急指挥等工作模式,实现信息要素“一图展示”、抢险救援“一键指挥”,将雅安基地打造成立足雅安的“智慧应急大脑”。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同样适用于盘活水的要素价值,实现水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及时科学合理调配。 当前我市水利系统重点推进的引大济岷工程、玉溪河灌区提升工程等项目,将极大地改善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同时,正积极谋划的旭家沟水库、蒙顶山水库、大庙水库、相岭湖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建成后将成为重要的水资源储备和调控设施,可进一步健全我市水资源配置体系,增强应急供水能力。 “全市水利系统将进一步实施县域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提高应急供水保障能力和供水体系适应性,加快建设现代化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加快推进山洪灾害避险搬迁,有效承接“揭榜挂帅”项目实施,强化科技赋能全面提升山洪灾害防治能力;完善河湖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增强生态系统应急缓冲和修复能力。”市水利局副局长杨晓波说。, BM=003版, type=0, ZB_DROP=0, TXS=4959, NODEID=null, DOCTITLE=重点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
共同奏响推动雅安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制作图片

制作图片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关键一招。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11月4日,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对雅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明确指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形成集成化、系统化一体推进的合力,共同奏响推动雅安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如何统筹推进?与会人员展开热烈讨论。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中,教育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推动发展,而人才则是科技和教育的衔接点,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全会明确,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加快川西教育中心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教育孕育未来,科技彰显实力,人才引领发展。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上,省档案学校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见效。”四川省档案学校校长向晓东说,落到实处体现为两个“做好”。做好“国家档案人才培养基地”、三名工程五星立项学校、京东数字产业学院、宝兴石雕产业学院等实训基地共建工作;做好“五雅”直播间建设和运营,将客服、物流真实项目带进课堂,开展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促进人才、产业、服务链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办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产教融合。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黄诚表示,立足雅安产业发展,雅职院将重点在智慧医疗与技术服务、茶产业、医疗智慧检测区域中心等方面,实现产教融合。“如在雅安大数据产业园与企业等三方合作共建三维重构医学影像技术;以雅职院市级食品药品工程研发中心为支撑,做好藏茶科研和产品开发;根据市域经济发展需要,新增新办应急救援技术、低空经济等相关专业。”

科技创新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今年以来,市科学技术局大力支持雨城区建设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型企业,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截至目前,已有2家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家企业入库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有3家企业成功立项4项省级科技项目。

“下一步,将以科技型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实施为结合,围绕产业科技创新需要,实行后备培育、科技融资、科技奖励等,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创新主体。”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官健说。

市文旅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海霞建议,要打造科技创新综合体,落地一批总部基地、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和利用,形成引领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增长极、动力源。

人才培养则是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的第一资源。

怎么培养?官健认为,可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依托新型研发平台、重点科研项目、重大科技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或创新团队;可着力引进培育科技咨询、检验检测、技术评估、成果转化等优质科技服务机构,培养一批会管理、懂市场的专业孵化人才服务队伍,进而促进创新服务能力水平全面提升。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全会明确,要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美丽雅安。

“多元共治是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赵友中看来,构建多元共治格局,不仅要健全环境监管、监测体系、科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体系,还要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相关政策制定,环境治理联动机制的健全,进而在提高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中,提升和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近年来,荥经县立足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转型发展。

荥经县委书记古玉军表示,接下来,荥经将以打造“大熊猫生态谷”项目为契机,深入探索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体制机制,打造世界一流的大熊猫文化旅游新标杆;以做好“一山一水”文章为抓手,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发展竹笋、油茶、中药材、茶叶、黄牛等森林生态产品,以及冷水鱼、温泉康养、矿泉水、水电清洁能源等水生态产品;以桢楠王公园建设为引领,深入探索古树名木保护机制,打造全国古树名木保护样板。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的重要举措。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明确:支持雅安全域开展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今年9月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推进森林‘四库’建设,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近年来,宝兴县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完善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走在了全省前列,正探索走出一条主体生态功能区转型发展的宝兴之路。

“宝兴的绿水青山正从‘高颜值”向‘高价值’转变,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宝兴县委书记罗显泽表示,将围绕建立国家级红色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以生态康养、避暑旅游,生态农场、牧场和林下产业等带动农特产品价值转换;开拓汉白玉雕塑、文创产品升级汉白玉产业链等,接续做精有机农业、做强绿色工业、做优生态旅游、做大现代服务业,让得天独厚的生态价值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价值。

健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作为全国73家(全省3家)之一的全国森林经营试点单位,雨城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

“试点以来,新培育林下蔬菜0.1万亩、油茶1.7万亩、中药材1.7万亩、笋用竹6.4万亩,全面投产后可实现产值8400万元。”雨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建伟介绍,以此创新实施的“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林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联营模式,还实现了村民就近务工收入约3110万元。“下一步,雨城区将着力解决柳杉‘黑森林’问题、全面提升群众森林经营理念,为培育大径级木材、培育针阔混交林及森林‘四库’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民生保障体制机制

医疗是民生之需,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

去年,雅安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0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生活品质得到切实保障和提升。

与此对应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在实现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时,也对更高质量充分就业、更高水平医疗保障,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全会明确,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切实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怎样提升?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王华表示,将继续推进“三医”联动等工作,推进自主创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项落地落实、石棉县县域医药卫生集成创新改革省级试点,着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华西领办和区域战略合作,持续深化与川藏铁路沿线城市战略合作,力争在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医养结合、高原应急救援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广大群众最朴素的愿望。

“拥有420张床位的华西雅安老年医学中心项目,预计今年底建成投用。”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郑建华表示,该中心瞄准医养市场中高端水平打造,是雅安加快建设川西医养中心的又一次具体实践。“将通过引进来方式,组建一支专业的医养服务团队,以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水平,打造雅安面向川西地区的医养结合名片。”

另一边,我市在今年7月开展HIS系统升级改造,并对接省健康档案云服务平台,导入特困人员、农村低保户、孤儿等七类重点人群。截至目前,已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14000余人次。

扎实推进民生所急、民生所向改革举措,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

如何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构建“大就业”格局?“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能促进发展,而发展又能带动就业。”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主任黄永认为,加强就业人员技能可持续提升,特别是低学历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加其就业竞争力尤为关键。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的重点。

今年来,我市先后发布《雅安市优化生育保障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十条措施》《雅安市育儿补贴实施方案》,“生育二孩补助1万元、三孩补助2万元”的消息,成为广大市民持续热议的焦点。

“截至目前,已发放育儿补贴1046万元。”王华透露,下一步将重点促进生育服务的提质增效,继续办好市级托育消费补贴券、全市二孩三孩育儿补贴等民生实事,丰富服务内涵,增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近年来,因全球气候变化,一些超常规认知、超历史极值、超设防标准的灾害出现,如何通过改革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迫在眉睫。

聚焦当前应急管理领域最紧迫、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会在专章部署“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中,用专节安排了“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改革举措。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固本之策,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石棉县依托乡镇级片区规划,分层分级完善“4+12+61”应急救援、“1+4+N”应急避险和“1+4+8”应急物资救助三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高效运作,汛期转移约20万人次,实现人员零伤亡。石棉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瑜锋表示,下一步,石棉县将同步强化巩固“汛九条”机制成果,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持续攻关关键技术及应用,构建快速高效的指挥调度、应急处置体系,塑造全新的应急工作模式。

由点及面。“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守正创新,有序推进全灾种大应急框架下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改革,持续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叶飞介绍,将以机构改革和优化议事协调机构为契机,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

怎样推进?统筹推进市县乡村组“五位一体”党组织领导下的应急队伍体系试点建设,并围绕巨灾防范、基层防灾等短板弱项,加力推进应急救援、应急避险、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三大体系”建设;以省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揭榜挂帅”在雅安全域试点为契机,加力建设“户户响人人响”预警平台,推动完善雅安应急“随手拍”小程序运行管理,加快布局应急产业规划并推动实施;以智慧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为抓手,以省区域应急救援雅安基地为载体,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成果、“揭榜挂帅”技术成果在基地融合应用、加强各类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以科技信息化手段重塑风险研判、应急指挥等工作模式,实现信息要素“一图展示”、抢险救援“一键指挥”,将雅安基地打造成立足雅安的“智慧应急大脑”。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同样适用于盘活水的要素价值,实现水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及时科学合理调配。

当前我市水利系统重点推进的引大济岷工程、玉溪河灌区提升工程等项目,将极大地改善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同时,正积极谋划的旭家沟水库、蒙顶山水库、大庙水库、相岭湖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建成后将成为重要的水资源储备和调控设施,可进一步健全我市水资源配置体系,增强应急供水能力。

“全市水利系统将进一步实施县域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提高应急供水保障能力和供水体系适应性,加快建设现代化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加快推进山洪灾害避险搬迁,有效承接“揭榜挂帅”项目实施,强化科技赋能全面提升山洪灾害防治能力;完善河湖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增强生态系统应急缓冲和修复能力。”市水利局副局长杨晓波说。

制作图片

制作图片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853482548166852611, IR_CONTENT=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关键一招。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11月4日,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对雅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明确指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形成集成化、系统化一体推进的合力,共同奏响推动雅安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如何统筹推进?与会人员展开热烈讨论。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中,教育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推动发展,而人才则是科技和教育的衔接点,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全会明确,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加快川西教育中心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教育孕育未来,科技彰显实力,人才引领发展。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上,省档案学校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见效。”四川省档案学校校长向晓东说,落到实处体现为两个“做好”。做好“国家档案人才培养基地”、三名工程五星立项学校、京东数字产业学院、宝兴石雕产业学院等实训基地共建工作;做好“五雅”直播间建设和运营,将客服、物流真实项目带进课堂,开展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促进人才、产业、服务链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办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产教融合。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黄诚表示,立足雅安产业发展,雅职院将重点在智慧医疗与技术服务、茶产业、医疗智慧检测区域中心等方面,实现产教融合。“如在雅安大数据产业园与企业等三方合作共建三维重构医学影像技术;以雅职院市级食品药品工程研发中心为支撑,做好藏茶科研和产品开发;根据市域经济发展需要,新增新办应急救援技术、低空经济等相关专业。” 科技创新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今年以来,市科学技术局大力支持雨城区建设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型企业,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截至目前,已有2家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家企业入库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有3家企业成功立项4项省级科技项目。 “下一步,将以科技型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实施为结合,围绕产业科技创新需要,实行后备培育、科技融资、科技奖励等,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创新主体。”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官健说。 市文旅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海霞建议,要打造科技创新综合体,落地一批总部基地、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和利用,形成引领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增长极、动力源。 人才培养则是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的第一资源。 怎么培养?官健认为,可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依托新型研发平台、重点科研项目、重大科技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或创新团队;可着力引进培育科技咨询、检验检测、技术评估、成果转化等优质科技服务机构,培养一批会管理、懂市场的专业孵化人才服务队伍,进而促进创新服务能力水平全面提升。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全会明确,要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美丽雅安。 “多元共治是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赵友中看来,构建多元共治格局,不仅要健全环境监管、监测体系、科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体系,还要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相关政策制定,环境治理联动机制的健全,进而在提高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中,提升和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近年来,荥经县立足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转型发展。 荥经县委书记古玉军表示,接下来,荥经将以打造“大熊猫生态谷”项目为契机,深入探索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体制机制,打造世界一流的大熊猫文化旅游新标杆;以做好“一山一水”文章为抓手,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发展竹笋、油茶、中药材、茶叶、黄牛等森林生态产品,以及冷水鱼、温泉康养、矿泉水、水电清洁能源等水生态产品;以桢楠王公园建设为引领,深入探索古树名木保护机制,打造全国古树名木保护样板。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的重要举措。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明确:支持雅安全域开展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今年9月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推进森林‘四库’建设,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近年来,宝兴县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完善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走在了全省前列,正探索走出一条主体生态功能区转型发展的宝兴之路。 “宝兴的绿水青山正从‘高颜值”向‘高价值’转变,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宝兴县委书记罗显泽表示,将围绕建立国家级红色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以生态康养、避暑旅游,生态农场、牧场和林下产业等带动农特产品价值转换;开拓汉白玉雕塑、文创产品升级汉白玉产业链等,接续做精有机农业、做强绿色工业、做优生态旅游、做大现代服务业,让得天独厚的生态价值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价值。 健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作为全国73家(全省3家)之一的全国森林经营试点单位,雨城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 “试点以来,新培育林下蔬菜0.1万亩、油茶1.7万亩、中药材1.7万亩、笋用竹6.4万亩,全面投产后可实现产值8400万元。”雨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建伟介绍,以此创新实施的“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林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联营模式,还实现了村民就近务工收入约3110万元。“下一步,雨城区将着力解决柳杉‘黑森林’问题、全面提升群众森林经营理念,为培育大径级木材、培育针阔混交林及森林‘四库’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民生保障体制机制 医疗是民生之需,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 去年,雅安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0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生活品质得到切实保障和提升。 与此对应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在实现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时,也对更高质量充分就业、更高水平医疗保障,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全会明确,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切实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怎样提升?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王华表示,将继续推进“三医”联动等工作,推进自主创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项落地落实、石棉县县域医药卫生集成创新改革省级试点,着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华西领办和区域战略合作,持续深化与川藏铁路沿线城市战略合作,力争在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医养结合、高原应急救援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广大群众最朴素的愿望。 “拥有420张床位的华西雅安老年医学中心项目,预计今年底建成投用。”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郑建华表示,该中心瞄准医养市场中高端水平打造,是雅安加快建设川西医养中心的又一次具体实践。“将通过引进来方式,组建一支专业的医养服务团队,以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水平,打造雅安面向川西地区的医养结合名片。” 另一边,我市在今年7月开展HIS系统升级改造,并对接省健康档案云服务平台,导入特困人员、农村低保户、孤儿等七类重点人群。截至目前,已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14000余人次。 扎实推进民生所急、民生所向改革举措,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 如何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构建“大就业”格局?“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能促进发展,而发展又能带动就业。”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主任黄永认为,加强就业人员技能可持续提升,特别是低学历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加其就业竞争力尤为关键。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的重点。 今年来,我市先后发布《雅安市优化生育保障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十条措施》《雅安市育儿补贴实施方案》,“生育二孩补助1万元、三孩补助2万元”的消息,成为广大市民持续热议的焦点。 “截至目前,已发放育儿补贴1046万元。”王华透露,下一步将重点促进生育服务的提质增效,继续办好市级托育消费补贴券、全市二孩三孩育儿补贴等民生实事,丰富服务内涵,增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近年来,因全球气候变化,一些超常规认知、超历史极值、超设防标准的灾害出现,如何通过改革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迫在眉睫。 聚焦当前应急管理领域最紧迫、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会在专章部署“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中,用专节安排了“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改革举措。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固本之策,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石棉县依托乡镇级片区规划,分层分级完善“4+12+61”应急救援、“1+4+N”应急避险和“1+4+8”应急物资救助三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高效运作,汛期转移约20万人次,实现人员零伤亡。石棉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瑜锋表示,下一步,石棉县将同步强化巩固“汛九条”机制成果,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持续攻关关键技术及应用,构建快速高效的指挥调度、应急处置体系,塑造全新的应急工作模式。 由点及面。“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守正创新,有序推进全灾种大应急框架下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改革,持续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叶飞介绍,将以机构改革和优化议事协调机构为契机,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 怎样推进?统筹推进市县乡村组“五位一体”党组织领导下的应急队伍体系试点建设,并围绕巨灾防范、基层防灾等短板弱项,加力推进应急救援、应急避险、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三大体系”建设;以省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揭榜挂帅”在雅安全域试点为契机,加力建设“户户响人人响”预警平台,推动完善雅安应急“随手拍”小程序运行管理,加快布局应急产业规划并推动实施;以智慧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为抓手,以省区域应急救援雅安基地为载体,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成果、“揭榜挂帅”技术成果在基地融合应用、加强各类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以科技信息化手段重塑风险研判、应急指挥等工作模式,实现信息要素“一图展示”、抢险救援“一键指挥”,将雅安基地打造成立足雅安的“智慧应急大脑”。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同样适用于盘活水的要素价值,实现水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及时科学合理调配。 当前我市水利系统重点推进的引大济岷工程、玉溪河灌区提升工程等项目,将极大地改善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同时,正积极谋划的旭家沟水库、蒙顶山水库、大庙水库、相岭湖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建成后将成为重要的水资源储备和调控设施,可进一步健全我市水资源配置体系,增强应急供水能力。 “全市水利系统将进一步实施县域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提高应急供水保障能力和供水体系适应性,加快建设现代化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加快推进山洪灾害避险搬迁,有效承接“揭榜挂帅”项目实施,强化科技赋能全面提升山洪灾害防治能力;完善河湖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增强生态系统应急缓冲和修复能力。”市水利局副局长杨晓波说。,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1105003.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1/77/wKhurGcpCNKAYyaZAApo7bg0Vv4945.png, ZB_AREA_LIST=, FB=

, TS=制作图片&&制作图片},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3, YEAR=2024, PAPERDATE=2024/11/05, DAY=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