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6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四批355项“川渝通办”事项
持续便利两地企业群众

10月2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第四批共51项“川渝通办”事项。

川渝两地人文同根,历来交流不断,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纵深推进,川渝两地的经贸往来、人才流动、产业互动更加频繁。从2020年11月至今,川渝两地先后推出了四批“川渝通办”事项,涉及企业群众高频事项355项。

以前办一个业务往返跑几天,现在通过手机点击几下就能完成,“川渝通办”正在为两地企业群众生产生活便利持续“加码”。

办事难,曾是两地群众绕不过的坎

今年30岁的四川绵阳籍市民刘进,2016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重庆工作和生活,“重庆作为大城市,出门就有超市,购物方便,轻轨也遍布全城,交通便利。”

可是有一点让他一直感觉不太好,那就是需要办理一些业务时,他必须回到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四川绵阳。

从重庆中心城区到四川绵阳,距离300多公里,哪怕是全程高速也要耗时4个小时。

同样感到过不便的,还有今年70岁的江北区居民何梅。2004年,何梅在四川退休后,就来到江北区跟着儿子一家居住。

“在重庆什么都方便,就是看病麻烦。”何梅告诉记者,由于她是四川籍居民,以前在重庆跨省住院,需要先到网上备案申请,才能享受医保报销,但是网上备案对于步入老年的她实在有些力不从心,“学了几次,没学会,有时候儿子帮忙办,有时候回当地去办。”

由于没有网上备案申请,每次住院结束,何梅必须先行垫付医疗费,再赶回四川,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报销,报销流程也比较烦琐。

住院费用不能凭医保直接跨省结算,曾是困扰老百姓看病的一大痛点,特别是有的老年人有慢性病,需要经常住院,烦琐的报销流程和漫长的等待更是要耗费大量精力。

惠民生,不必再“两头跑”

随着“川渝通办”事项陆续上线,诸如刘进和何梅面临的这些窘境,也得到改变。

2020年底,首批“川渝通办”事项上线,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就是其中之一,从那时起,川渝两地的群众换领、补领身份证,再也不用跑回户籍地,而是可以选择在就近派出所办理。

在首批“川渝通办”事项中,实现了跨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相关手续的办理。2022年起,全面实行重庆参保人到四川全省住院就医免备案直接结算,四川省也陆续扩大在重庆市住院免备案的地区,如成都、泸州等地居民来渝就医免备案。

再如在第一批第二批“川渝通办”推出户口迁移、开具户籍类证明等事项的基础上,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新增了新生儿入户事项,也为两地群众带来极大便利。

社保关系互转也是川渝两地居民常常会遇到的热门“川渝通办”事项。

今年7月,家住渝北的市民王先生想将自己的养老保险关系从四川转移到渝北区。

王先生来到渝北区社保中心咨询办理流程,没想到工作人员告诉他,只需点击“渝快办”上的“川渝通办专区”,就能够实现保险关系转移。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王先生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社保关系的转移。

为“双圈”建设加码,“川渝通办”覆盖面越来越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出发实施的重大战略。“川渝通办”从推出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码”。

在首批95项“川渝通办”事项中,除了有类似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这样涉及广大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类事项外,还有许多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事项,例如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个体工商户变更和注销登记等。

前不久,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雷雪通过网络,仅用时1分钟,就下载了企业相关登记档案。

这项便利正是来源于第四批“川渝通办”事项中实施的川渝两地企业登记档案跨区域互查。“有了这项服务,非工作日也可从网上下载提档资料,在异地可快速提供资料,不会影响提供资料的时效性,既方便又省事。”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欣说。

记者注意到,在第一批“川渝通办”事项中,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实现了国产保健食品备案“川渝通办”。

在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中,这两家单位又共同推出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医疗器械广告审查等多项涉及医疗行业的“川渝通办”事项。

在第四批“川渝通办”事项中,双方则是继续深入配合,推出了药品广告审查“川渝通办”,彻底打通了从保健食品到医疗器械,再到药品广告审查的“堵点”。

数据跑路的背后,是川渝两地标准的统一

采访中,有不少市民向记者提出疑问:一些常规证件信息,为何不能很轻易地实现川渝两地的数据互通呢?

“许多数据并非只是简单的文字资料,里面包含了不同系统信息互认的问题。”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民警张亚,从多年前就一直在负责“川渝通办”中居民身份证相关事项的数据互通工作。

为了打破信息不相通的壁垒,张亚多次往返成都,与当地公安机关进行磋商沟通,最终建立了初版互通方案:双方将自己的数据上传到一个公共的平台里,当对方需要时,可以从公共平台中提取。

有了这个初版方案,川渝两地开始试点居民身份证数据互通,并在极少数的几个派出所推出了该项业务。

随着公安部人口信息库的建立,川渝两地的人口信息库都接入了公安部的大数据库,并最终实现了数据标准的统一,也才有了后来川渝两地居民全面实现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川渝通办”。

在355项“川渝通办”事项中,涉及社保卡服务、养老保险等也不在少数。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打通大数据的堵点难点,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多次召开川渝人社通办服务工作座谈会,与四川省人社厅、成都市人社局等共同研究讨论川渝通办相关工作。

“我们按照求同存异的通办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原则,梳理形成了32项川渝人社通办服务标准化办事指南。”该负责人介绍,川渝两地人力社保部门还联合印发社保卡“一卡通”协同发展工作方案,打造万达开、遂潼地区协同“样板间”,实现社保卡(码)两地政务大厅“一码登录、一码通办”,23项功能互认互通。

正是这些指南、清单方案,推动了川渝人社标准数据的统一,现在,社保卡申领、补办,参保缴费记录查询等均已实现“川渝通办”。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以来,川渝两省市深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将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川渝通办提质扩面,让企业群众对“川渝一家亲”更有感触。今年10月,第四批51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也已经正式发布,将于今年底全部实现。

接下来,两地将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聚焦企业跨区域经营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积极探索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川渝通办。同时,统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加强社保、就业、医疗等领域的政策协同,共建共享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医疗卫生、养老助残、知识产权等服务资源,进一步丰富全场景跨域服务供给。

据10月29日重庆日报(周松)

“川渝通办”发展历程

2020年11月

首批“川渝通办”事项发布,于当年12月底全部实现

包括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交通违法缴纳罚款,普通护照签发,川渝两地户口迁移,失业保险金申领,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等

2021年3月

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发布,于当年10月底全部实现

包括社保卡申领、补领、换领,工伤异地居住就医申请,社保参保证明查询打印,公路超限运输许可等

2022年2月

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发布,于当年11月底全部实现

包括新生儿入户,工伤职工异地就医结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取,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一般艺术品进出口经营活动审批等

2024年10月

第四批“川渝通办”事项发布,将于12月底全部实现

包括未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核发临时驾驶车号牌,外国人团队旅游签证,内地居民结婚、离婚登记,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药品广告审查,企业登记档案查询等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1, PREBM=005, NUM=5, GUID=1853844936070201344,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6,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11/06/006/1853844936070201344.html, DOCPUBTIME=2024-11-06 01:00: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10月2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第四批共51项“川渝通办”事项。 川渝两地人文同根,历来交流不断,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纵深推进,川渝两地的经贸往来、人才流动、产业互动更加频繁。从2020年11月至今,川渝两地先后推出了四批“川渝通办”事项,涉及企业群众高频事项355项。 以前办一个业务往返跑几天,现在通过手机点击几下就能完成,“川渝通办”正在为两地企业群众生产生活便利持续“加码”。 办事难,曾是两地群众绕不过的坎 今年30岁的四川绵阳籍市民刘进,2016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重庆工作和生活,“重庆作为大城市,出门就有超市,购物方便,轻轨也遍布全城,交通便利。” 可是有一点让他一直感觉不太好,那就是需要办理一些业务时,他必须回到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四川绵阳。 从重庆中心城区到四川绵阳,距离300多公里,哪怕是全程高速也要耗时4个小时。 同样感到过不便的,还有今年70岁的江北区居民何梅。2004年,何梅在四川退休后,就来到江北区跟着儿子一家居住。 “在重庆什么都方便,就是看病麻烦。”何梅告诉记者,由于她是四川籍居民,以前在重庆跨省住院,需要先到网上备案申请,才能享受医保报销,但是网上备案对于步入老年的她实在有些力不从心,“学了几次,没学会,有时候儿子帮忙办,有时候回当地去办。” 由于没有网上备案申请,每次住院结束,何梅必须先行垫付医疗费,再赶回四川,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报销,报销流程也比较烦琐。 住院费用不能凭医保直接跨省结算,曾是困扰老百姓看病的一大痛点,特别是有的老年人有慢性病,需要经常住院,烦琐的报销流程和漫长的等待更是要耗费大量精力。 惠民生,不必再“两头跑” 随着“川渝通办”事项陆续上线,诸如刘进和何梅面临的这些窘境,也得到改变。 2020年底,首批“川渝通办”事项上线,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就是其中之一,从那时起,川渝两地的群众换领、补领身份证,再也不用跑回户籍地,而是可以选择在就近派出所办理。 在首批“川渝通办”事项中,实现了跨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相关手续的办理。2022年起,全面实行重庆参保人到四川全省住院就医免备案直接结算,四川省也陆续扩大在重庆市住院免备案的地区,如成都、泸州等地居民来渝就医免备案。 再如在第一批第二批“川渝通办”推出户口迁移、开具户籍类证明等事项的基础上,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新增了新生儿入户事项,也为两地群众带来极大便利。 社保关系互转也是川渝两地居民常常会遇到的热门“川渝通办”事项。 今年7月,家住渝北的市民王先生想将自己的养老保险关系从四川转移到渝北区。 王先生来到渝北区社保中心咨询办理流程,没想到工作人员告诉他,只需点击“渝快办”上的“川渝通办专区”,就能够实现保险关系转移。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王先生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社保关系的转移。 为“双圈”建设加码,“川渝通办”覆盖面越来越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出发实施的重大战略。“川渝通办”从推出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码”。 在首批95项“川渝通办”事项中,除了有类似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这样涉及广大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类事项外,还有许多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事项,例如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个体工商户变更和注销登记等。 前不久,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雷雪通过网络,仅用时1分钟,就下载了企业相关登记档案。 这项便利正是来源于第四批“川渝通办”事项中实施的川渝两地企业登记档案跨区域互查。“有了这项服务,非工作日也可从网上下载提档资料,在异地可快速提供资料,不会影响提供资料的时效性,既方便又省事。”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欣说。 记者注意到,在第一批“川渝通办”事项中,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实现了国产保健食品备案“川渝通办”。 在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中,这两家单位又共同推出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医疗器械广告审查等多项涉及医疗行业的“川渝通办”事项。 在第四批“川渝通办”事项中,双方则是继续深入配合,推出了药品广告审查“川渝通办”,彻底打通了从保健食品到医疗器械,再到药品广告审查的“堵点”。 数据跑路的背后,是川渝两地标准的统一 采访中,有不少市民向记者提出疑问:一些常规证件信息,为何不能很轻易地实现川渝两地的数据互通呢? “许多数据并非只是简单的文字资料,里面包含了不同系统信息互认的问题。”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民警张亚,从多年前就一直在负责“川渝通办”中居民身份证相关事项的数据互通工作。 为了打破信息不相通的壁垒,张亚多次往返成都,与当地公安机关进行磋商沟通,最终建立了初版互通方案:双方将自己的数据上传到一个公共的平台里,当对方需要时,可以从公共平台中提取。 有了这个初版方案,川渝两地开始试点居民身份证数据互通,并在极少数的几个派出所推出了该项业务。 随着公安部人口信息库的建立,川渝两地的人口信息库都接入了公安部的大数据库,并最终实现了数据标准的统一,也才有了后来川渝两地居民全面实现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川渝通办”。 在355项“川渝通办”事项中,涉及社保卡服务、养老保险等也不在少数。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打通大数据的堵点难点,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多次召开川渝人社通办服务工作座谈会,与四川省人社厅、成都市人社局等共同研究讨论川渝通办相关工作。 “我们按照求同存异的通办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原则,梳理形成了32项川渝人社通办服务标准化办事指南。”该负责人介绍,川渝两地人力社保部门还联合印发社保卡“一卡通”协同发展工作方案,打造万达开、遂潼地区协同“样板间”,实现社保卡(码)两地政务大厅“一码登录、一码通办”,23项功能互认互通。 正是这些指南、清单方案,推动了川渝人社标准数据的统一,现在,社保卡申领、补办,参保缴费记录查询等均已实现“川渝通办”。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以来,川渝两省市深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将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川渝通办提质扩面,让企业群众对“川渝一家亲”更有感触。今年10月,第四批51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也已经正式发布,将于今年底全部实现。 接下来,两地将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聚焦企业跨区域经营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积极探索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川渝通办。同时,统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加强社保、就业、医疗等领域的政策协同,共建共享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医疗卫生、养老助残、知识产权等服务资源,进一步丰富全场景跨域服务供给。 据10月29日重庆日报(周松) “川渝通办”发展历程 2020年11月 首批“川渝通办”事项发布,于当年12月底全部实现 包括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交通违法缴纳罚款,普通护照签发,川渝两地户口迁移,失业保险金申领,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等 2021年3月 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发布,于当年10月底全部实现 包括社保卡申领、补领、换领,工伤异地居住就医申请,社保参保证明查询打印,公路超限运输许可等 2022年2月 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发布,于当年11月底全部实现 包括新生儿入户,工伤职工异地就医结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取,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一般艺术品进出口经营活动审批等 2024年10月 第四批“川渝通办”事项发布,将于12月底全部实现 包括未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核发临时驾驶车号牌,外国人团队旅游签证,内地居民结婚、离婚登记,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药品广告审查,企业登记档案查询等, BM=006版, type=0, ZB_DROP=0, TXS=3434, NODEID=null, DOCTITLE=四批355项“川渝通办”事项
持续便利两地企业群众,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10月2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第四批共51项“川渝通办”事项。

川渝两地人文同根,历来交流不断,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纵深推进,川渝两地的经贸往来、人才流动、产业互动更加频繁。从2020年11月至今,川渝两地先后推出了四批“川渝通办”事项,涉及企业群众高频事项355项。

以前办一个业务往返跑几天,现在通过手机点击几下就能完成,“川渝通办”正在为两地企业群众生产生活便利持续“加码”。

办事难,曾是两地群众绕不过的坎

今年30岁的四川绵阳籍市民刘进,2016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重庆工作和生活,“重庆作为大城市,出门就有超市,购物方便,轻轨也遍布全城,交通便利。”

可是有一点让他一直感觉不太好,那就是需要办理一些业务时,他必须回到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四川绵阳。

从重庆中心城区到四川绵阳,距离300多公里,哪怕是全程高速也要耗时4个小时。

同样感到过不便的,还有今年70岁的江北区居民何梅。2004年,何梅在四川退休后,就来到江北区跟着儿子一家居住。

“在重庆什么都方便,就是看病麻烦。”何梅告诉记者,由于她是四川籍居民,以前在重庆跨省住院,需要先到网上备案申请,才能享受医保报销,但是网上备案对于步入老年的她实在有些力不从心,“学了几次,没学会,有时候儿子帮忙办,有时候回当地去办。”

由于没有网上备案申请,每次住院结束,何梅必须先行垫付医疗费,再赶回四川,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报销,报销流程也比较烦琐。

住院费用不能凭医保直接跨省结算,曾是困扰老百姓看病的一大痛点,特别是有的老年人有慢性病,需要经常住院,烦琐的报销流程和漫长的等待更是要耗费大量精力。

惠民生,不必再“两头跑”

随着“川渝通办”事项陆续上线,诸如刘进和何梅面临的这些窘境,也得到改变。

2020年底,首批“川渝通办”事项上线,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就是其中之一,从那时起,川渝两地的群众换领、补领身份证,再也不用跑回户籍地,而是可以选择在就近派出所办理。

在首批“川渝通办”事项中,实现了跨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相关手续的办理。2022年起,全面实行重庆参保人到四川全省住院就医免备案直接结算,四川省也陆续扩大在重庆市住院免备案的地区,如成都、泸州等地居民来渝就医免备案。

再如在第一批第二批“川渝通办”推出户口迁移、开具户籍类证明等事项的基础上,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新增了新生儿入户事项,也为两地群众带来极大便利。

社保关系互转也是川渝两地居民常常会遇到的热门“川渝通办”事项。

今年7月,家住渝北的市民王先生想将自己的养老保险关系从四川转移到渝北区。

王先生来到渝北区社保中心咨询办理流程,没想到工作人员告诉他,只需点击“渝快办”上的“川渝通办专区”,就能够实现保险关系转移。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王先生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社保关系的转移。

为“双圈”建设加码,“川渝通办”覆盖面越来越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出发实施的重大战略。“川渝通办”从推出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码”。

在首批95项“川渝通办”事项中,除了有类似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这样涉及广大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类事项外,还有许多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事项,例如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个体工商户变更和注销登记等。

前不久,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雷雪通过网络,仅用时1分钟,就下载了企业相关登记档案。

这项便利正是来源于第四批“川渝通办”事项中实施的川渝两地企业登记档案跨区域互查。“有了这项服务,非工作日也可从网上下载提档资料,在异地可快速提供资料,不会影响提供资料的时效性,既方便又省事。”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欣说。

记者注意到,在第一批“川渝通办”事项中,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实现了国产保健食品备案“川渝通办”。

在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中,这两家单位又共同推出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医疗器械广告审查等多项涉及医疗行业的“川渝通办”事项。

在第四批“川渝通办”事项中,双方则是继续深入配合,推出了药品广告审查“川渝通办”,彻底打通了从保健食品到医疗器械,再到药品广告审查的“堵点”。

数据跑路的背后,是川渝两地标准的统一

采访中,有不少市民向记者提出疑问:一些常规证件信息,为何不能很轻易地实现川渝两地的数据互通呢?

“许多数据并非只是简单的文字资料,里面包含了不同系统信息互认的问题。”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民警张亚,从多年前就一直在负责“川渝通办”中居民身份证相关事项的数据互通工作。

为了打破信息不相通的壁垒,张亚多次往返成都,与当地公安机关进行磋商沟通,最终建立了初版互通方案:双方将自己的数据上传到一个公共的平台里,当对方需要时,可以从公共平台中提取。

有了这个初版方案,川渝两地开始试点居民身份证数据互通,并在极少数的几个派出所推出了该项业务。

随着公安部人口信息库的建立,川渝两地的人口信息库都接入了公安部的大数据库,并最终实现了数据标准的统一,也才有了后来川渝两地居民全面实现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川渝通办”。

在355项“川渝通办”事项中,涉及社保卡服务、养老保险等也不在少数。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打通大数据的堵点难点,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多次召开川渝人社通办服务工作座谈会,与四川省人社厅、成都市人社局等共同研究讨论川渝通办相关工作。

“我们按照求同存异的通办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原则,梳理形成了32项川渝人社通办服务标准化办事指南。”该负责人介绍,川渝两地人力社保部门还联合印发社保卡“一卡通”协同发展工作方案,打造万达开、遂潼地区协同“样板间”,实现社保卡(码)两地政务大厅“一码登录、一码通办”,23项功能互认互通。

正是这些指南、清单方案,推动了川渝人社标准数据的统一,现在,社保卡申领、补办,参保缴费记录查询等均已实现“川渝通办”。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以来,川渝两省市深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将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川渝通办提质扩面,让企业群众对“川渝一家亲”更有感触。今年10月,第四批51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也已经正式发布,将于今年底全部实现。

接下来,两地将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聚焦企业跨区域经营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积极探索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川渝通办。同时,统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加强社保、就业、医疗等领域的政策协同,共建共享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医疗卫生、养老助残、知识产权等服务资源,进一步丰富全场景跨域服务供给。

据10月29日重庆日报(周松)

“川渝通办”发展历程

2020年11月

首批“川渝通办”事项发布,于当年12月底全部实现

包括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交通违法缴纳罚款,普通护照签发,川渝两地户口迁移,失业保险金申领,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等

2021年3月

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发布,于当年10月底全部实现

包括社保卡申领、补领、换领,工伤异地居住就医申请,社保参保证明查询打印,公路超限运输许可等

2022年2月

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发布,于当年11月底全部实现

包括新生儿入户,工伤职工异地就医结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取,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一般艺术品进出口经营活动审批等

2024年10月

第四批“川渝通办”事项发布,将于12月底全部实现

包括未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核发临时驾驶车号牌,外国人团队旅游签证,内地居民结婚、离婚登记,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药品广告审查,企业登记档案查询等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853844936070201344, IR_CONTENT= 10月2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第四批共51项“川渝通办”事项。 川渝两地人文同根,历来交流不断,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纵深推进,川渝两地的经贸往来、人才流动、产业互动更加频繁。从2020年11月至今,川渝两地先后推出了四批“川渝通办”事项,涉及企业群众高频事项355项。 以前办一个业务往返跑几天,现在通过手机点击几下就能完成,“川渝通办”正在为两地企业群众生产生活便利持续“加码”。 办事难,曾是两地群众绕不过的坎 今年30岁的四川绵阳籍市民刘进,2016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重庆工作和生活,“重庆作为大城市,出门就有超市,购物方便,轻轨也遍布全城,交通便利。” 可是有一点让他一直感觉不太好,那就是需要办理一些业务时,他必须回到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四川绵阳。 从重庆中心城区到四川绵阳,距离300多公里,哪怕是全程高速也要耗时4个小时。 同样感到过不便的,还有今年70岁的江北区居民何梅。2004年,何梅在四川退休后,就来到江北区跟着儿子一家居住。 “在重庆什么都方便,就是看病麻烦。”何梅告诉记者,由于她是四川籍居民,以前在重庆跨省住院,需要先到网上备案申请,才能享受医保报销,但是网上备案对于步入老年的她实在有些力不从心,“学了几次,没学会,有时候儿子帮忙办,有时候回当地去办。” 由于没有网上备案申请,每次住院结束,何梅必须先行垫付医疗费,再赶回四川,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报销,报销流程也比较烦琐。 住院费用不能凭医保直接跨省结算,曾是困扰老百姓看病的一大痛点,特别是有的老年人有慢性病,需要经常住院,烦琐的报销流程和漫长的等待更是要耗费大量精力。 惠民生,不必再“两头跑” 随着“川渝通办”事项陆续上线,诸如刘进和何梅面临的这些窘境,也得到改变。 2020年底,首批“川渝通办”事项上线,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就是其中之一,从那时起,川渝两地的群众换领、补领身份证,再也不用跑回户籍地,而是可以选择在就近派出所办理。 在首批“川渝通办”事项中,实现了跨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相关手续的办理。2022年起,全面实行重庆参保人到四川全省住院就医免备案直接结算,四川省也陆续扩大在重庆市住院免备案的地区,如成都、泸州等地居民来渝就医免备案。 再如在第一批第二批“川渝通办”推出户口迁移、开具户籍类证明等事项的基础上,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新增了新生儿入户事项,也为两地群众带来极大便利。 社保关系互转也是川渝两地居民常常会遇到的热门“川渝通办”事项。 今年7月,家住渝北的市民王先生想将自己的养老保险关系从四川转移到渝北区。 王先生来到渝北区社保中心咨询办理流程,没想到工作人员告诉他,只需点击“渝快办”上的“川渝通办专区”,就能够实现保险关系转移。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王先生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社保关系的转移。 为“双圈”建设加码,“川渝通办”覆盖面越来越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出发实施的重大战略。“川渝通办”从推出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码”。 在首批95项“川渝通办”事项中,除了有类似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这样涉及广大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类事项外,还有许多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事项,例如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个体工商户变更和注销登记等。 前不久,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雷雪通过网络,仅用时1分钟,就下载了企业相关登记档案。 这项便利正是来源于第四批“川渝通办”事项中实施的川渝两地企业登记档案跨区域互查。“有了这项服务,非工作日也可从网上下载提档资料,在异地可快速提供资料,不会影响提供资料的时效性,既方便又省事。”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欣说。 记者注意到,在第一批“川渝通办”事项中,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实现了国产保健食品备案“川渝通办”。 在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中,这两家单位又共同推出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医疗器械广告审查等多项涉及医疗行业的“川渝通办”事项。 在第四批“川渝通办”事项中,双方则是继续深入配合,推出了药品广告审查“川渝通办”,彻底打通了从保健食品到医疗器械,再到药品广告审查的“堵点”。 数据跑路的背后,是川渝两地标准的统一 采访中,有不少市民向记者提出疑问:一些常规证件信息,为何不能很轻易地实现川渝两地的数据互通呢? “许多数据并非只是简单的文字资料,里面包含了不同系统信息互认的问题。”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民警张亚,从多年前就一直在负责“川渝通办”中居民身份证相关事项的数据互通工作。 为了打破信息不相通的壁垒,张亚多次往返成都,与当地公安机关进行磋商沟通,最终建立了初版互通方案:双方将自己的数据上传到一个公共的平台里,当对方需要时,可以从公共平台中提取。 有了这个初版方案,川渝两地开始试点居民身份证数据互通,并在极少数的几个派出所推出了该项业务。 随着公安部人口信息库的建立,川渝两地的人口信息库都接入了公安部的大数据库,并最终实现了数据标准的统一,也才有了后来川渝两地居民全面实现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川渝通办”。 在355项“川渝通办”事项中,涉及社保卡服务、养老保险等也不在少数。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打通大数据的堵点难点,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多次召开川渝人社通办服务工作座谈会,与四川省人社厅、成都市人社局等共同研究讨论川渝通办相关工作。 “我们按照求同存异的通办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原则,梳理形成了32项川渝人社通办服务标准化办事指南。”该负责人介绍,川渝两地人力社保部门还联合印发社保卡“一卡通”协同发展工作方案,打造万达开、遂潼地区协同“样板间”,实现社保卡(码)两地政务大厅“一码登录、一码通办”,23项功能互认互通。 正是这些指南、清单方案,推动了川渝人社标准数据的统一,现在,社保卡申领、补办,参保缴费记录查询等均已实现“川渝通办”。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以来,川渝两省市深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将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川渝通办提质扩面,让企业群众对“川渝一家亲”更有感触。今年10月,第四批51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也已经正式发布,将于今年底全部实现。 接下来,两地将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聚焦企业跨区域经营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积极探索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川渝通办。同时,统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加强社保、就业、医疗等领域的政策协同,共建共享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医疗卫生、养老助残、知识产权等服务资源,进一步丰富全场景跨域服务供给。 据10月29日重庆日报(周松) “川渝通办”发展历程 2020年11月 首批“川渝通办”事项发布,于当年12月底全部实现 包括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交通违法缴纳罚款,普通护照签发,川渝两地户口迁移,失业保险金申领,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等 2021年3月 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发布,于当年10月底全部实现 包括社保卡申领、补领、换领,工伤异地居住就医申请,社保参保证明查询打印,公路超限运输许可等 2022年2月 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发布,于当年11月底全部实现 包括新生儿入户,工伤职工异地就医结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取,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一般艺术品进出口经营活动审批等 2024年10月 第四批“川渝通办”事项发布,将于12月底全部实现 包括未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核发临时驾驶车号牌,外国人团队旅游签证,内地居民结婚、离婚登记,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药品广告审查,企业登记档案查询等,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1106006.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1/78/wKhurGcqWluAZb-RAAw3KY7SXdA044.png, ZB_AREA_LIST=, FB=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7, CODE=200, CURBM=006, YEAR=2024, PAPERDATE=2024/11/06, DAY=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