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廊驿道上的“张飞”守护着古树
本报讯 11月5日至7日,“发现新天府 行走古蜀道”摄影名家蜀道行采风活动的摄影家们先后前往米仓道、东道、金牛道沿线的恩阳古镇、南龛石窟、阆中古城、中国保宁醋博物馆、南津关古镇、千佛崖及翠云廊等地采风创作,用光影展现蜀道历史文化遗产、文化传承发展。本报记者参与本次活动,用影像记录了蜀道故事。
恩阳古镇历史悠久,北魏置县,六朝设郡,始于大溪文化,根植于巴文化,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笔下的“巴子城”。这里是巴蜀出秦川进中原的重要交通线,是米仓古道最繁华的集镇。作为川剧灯戏的发祥地,恩阳古镇至今依旧保留着川剧演出的传统。
南龛石窟现存造像176龛,2700余躯,在巴中石窟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自唐以来,不少往来于米仓道上的达官显贵和商人驻足南龛,为造像装彩,也有数不清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优美篇章,丰富了南龛石窟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史书。
南津关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的嘉陵江南岸,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物贸繁盛的水陆要塞,是古城的重要渡口。这里水路横贯南北、上通广元、南下重庆,可通上海,是连接古城和江南的一条必经之道。如今,《蜀道盛世》大型实景移动演出,以古城为背景、以嘉陵江为舞台,在南津关上演,场面大气恢弘、梦幻唯美,吸引着游人前来。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上游,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迄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战国时曾为古巴国国都。三国、春节、科举等文化在这里和谐共融,被誉为“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典范”。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城北4公里,嘉陵江东岸,金牛古蜀道上,历史悠久,雕刻技艺精湛。摩崖造像历经千年沉淀,以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精湛的艺术、丰富的人文闻名于世,其规模布局、雕琢水平、题材内容、洞窟形制堪与国内其他著名石窟相媲美,是剑门古蜀道上闪亮的明珠。
翠云廊驿道古柏群,是剑门蜀道的象征和历史见证,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古老的古柏群,为历代倡植、历代培护、历代遗株形成自然与人类创造结合一体的自然生态交通设施奇迹和奇观。 本报记者 鲁妮娜
恩阳古镇上的川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