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3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积极探索多方式多途径保护传承之路
切实增强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传承力

名山区入选四川2024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名单

名山茶马司

名山茶马司

本报讯 近日,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发布了2024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名单,确定泸县等7个县(市、区)为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县,大邑县安仁博物馆发展连片区域等15个特色区域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试点区域,新增富顺县等3个县(市、区)为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提名县。其中,我市名山区入选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县名单。

据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旨在充分发挥省级财政奖补资金激励引导作用,以具体项目、具体成果为牵引,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路径。

名山,因有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而得名,因蒙顶山茶而闻名,是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是川藏茶马古道民族文化的源头,有底蕴深厚的蒙顶山茶文化、海纳百川的人文文化、独具特色的川西民俗文化、二万五千里长征传播的红色文化,文化遗产资源禀赋深厚。名山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251处,可移动文物561件(套);拥有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名山马马灯、蒙山派《龙行十八式》等非遗项目16个,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0余人,打造非遗传习所5个、非遗工坊4个、省级非遗项目体验基地1个、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个;有中国传统村落1个,四川省传统村落3个。

近年来,名山区践行“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通过形成一批文艺作品、申报一批非遗项目、实施一批文保项目、举办一批文化活动“四个一批”推动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多方式多途径保护传承之路,切实增强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传承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同时,名山区坚持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在传承中积极创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蒙顶山茶文化内涵,聚合优势资源,借助会节活动、非遗品牌打造、重点项目建设等,有力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促进茶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持续打响“千秋蒙顶中国名山”文旅品牌。

“接下来,名山区将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综合保护利用县域试点为抓手,继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力度和资源整合,切实推动全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高质量发展。”名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报记者 李丽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1, PREBM=002, NUM=2, GUID=1857468815646195714,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3,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11/16/003/1857468815646195714.html, DOCPUBTIME=2024-11-16 01:00:07, DOCAUTHOR=李丽, CLEAR_CONTENT= 本报讯 近日,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发布了2024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名单,确定泸县等7个县(市、区)为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县,大邑县安仁博物馆发展连片区域等15个特色区域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试点区域,新增富顺县等3个县(市、区)为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提名县。其中,我市名山区入选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县名单。 据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旨在充分发挥省级财政奖补资金激励引导作用,以具体项目、具体成果为牵引,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路径。 名山,因有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而得名,因蒙顶山茶而闻名,是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是川藏茶马古道民族文化的源头,有底蕴深厚的蒙顶山茶文化、海纳百川的人文文化、独具特色的川西民俗文化、二万五千里长征传播的红色文化,文化遗产资源禀赋深厚。名山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251处,可移动文物561件(套);拥有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名山马马灯、蒙山派《龙行十八式》等非遗项目16个,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0余人,打造非遗传习所5个、非遗工坊4个、省级非遗项目体验基地1个、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个;有中国传统村落1个,四川省传统村落3个。 近年来,名山区践行“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通过形成一批文艺作品、申报一批非遗项目、实施一批文保项目、举办一批文化活动“四个一批”推动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多方式多途径保护传承之路,切实增强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传承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同时,名山区坚持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在传承中积极创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蒙顶山茶文化内涵,聚合优势资源,借助会节活动、非遗品牌打造、重点项目建设等,有力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促进茶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持续打响“千秋蒙顶中国名山”文旅品牌。 “接下来,名山区将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综合保护利用县域试点为抓手,继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力度和资源整合,切实推动全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高质量发展。”名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报记者 李丽, BM=003版, type=0, ZB_DROP=0, TXS=996, NODEID=null, DOCTITLE=积极探索多方式多途径保护传承之路
切实增强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传承力,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1, CONTENT=
名山茶马司

名山茶马司

本报讯 近日,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发布了2024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名单,确定泸县等7个县(市、区)为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县,大邑县安仁博物馆发展连片区域等15个特色区域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试点区域,新增富顺县等3个县(市、区)为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提名县。其中,我市名山区入选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县名单。

据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旨在充分发挥省级财政奖补资金激励引导作用,以具体项目、具体成果为牵引,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路径。

名山,因有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而得名,因蒙顶山茶而闻名,是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是川藏茶马古道民族文化的源头,有底蕴深厚的蒙顶山茶文化、海纳百川的人文文化、独具特色的川西民俗文化、二万五千里长征传播的红色文化,文化遗产资源禀赋深厚。名山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251处,可移动文物561件(套);拥有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名山马马灯、蒙山派《龙行十八式》等非遗项目16个,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0余人,打造非遗传习所5个、非遗工坊4个、省级非遗项目体验基地1个、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个;有中国传统村落1个,四川省传统村落3个。

近年来,名山区践行“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通过形成一批文艺作品、申报一批非遗项目、实施一批文保项目、举办一批文化活动“四个一批”推动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多方式多途径保护传承之路,切实增强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传承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同时,名山区坚持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在传承中积极创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蒙顶山茶文化内涵,聚合优势资源,借助会节活动、非遗品牌打造、重点项目建设等,有力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促进茶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持续打响“千秋蒙顶中国名山”文旅品牌。

“接下来,名山区将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综合保护利用县域试点为抓手,继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力度和资源整合,切实推动全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高质量发展。”名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报记者 李丽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857468815646195714, IR_CONTENT= 本报讯 近日,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发布了2024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名单,确定泸县等7个县(市、区)为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县,大邑县安仁博物馆发展连片区域等15个特色区域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试点区域,新增富顺县等3个县(市、区)为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提名县。其中,我市名山区入选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县名单。 据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旨在充分发挥省级财政奖补资金激励引导作用,以具体项目、具体成果为牵引,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路径。 名山,因有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而得名,因蒙顶山茶而闻名,是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是川藏茶马古道民族文化的源头,有底蕴深厚的蒙顶山茶文化、海纳百川的人文文化、独具特色的川西民俗文化、二万五千里长征传播的红色文化,文化遗产资源禀赋深厚。名山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251处,可移动文物561件(套);拥有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名山马马灯、蒙山派《龙行十八式》等非遗项目16个,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0余人,打造非遗传习所5个、非遗工坊4个、省级非遗项目体验基地1个、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个;有中国传统村落1个,四川省传统村落3个。 近年来,名山区践行“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通过形成一批文艺作品、申报一批非遗项目、实施一批文保项目、举办一批文化活动“四个一批”推动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多方式多途径保护传承之路,切实增强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传承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同时,名山区坚持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在传承中积极创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蒙顶山茶文化内涵,聚合优势资源,借助会节活动、非遗品牌打造、重点项目建设等,有力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促进茶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持续打响“千秋蒙顶中国名山”文旅品牌。 “接下来,名山区将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综合保护利用县域试点为抓手,继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力度和资源整合,切实推动全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高质量发展。”名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报记者 李丽,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1116003.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2/M00/01/7C/wKhurGc3iWeAETi7AAslSfr56X4061.png, ZB_AREA_LIST=, FB=

名山区入选四川2024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名单

, TS=名山茶马司},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3, YEAR=2024, PAPERDATE=2024/11/16, DAY=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