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雅安到法国巴黎
分别由400张大熊猫和金丝猴照片组成的《百猴图》 郭天宇 摄
北京时间11月20日,有两件珍贵的大熊猫展品在巴黎同时展出。
一件是在塞纳河畔的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内,已经存放155年的大熊猫模式标本。它来自中国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
一件是距此约6公里外的巴黎东方中心展厅内,一幅由400张形态各异的大熊猫影像拼接而成的巨幅大熊猫肖像——《百猫图》。
《百猫图》由中国艺术家、摄影家薛康创作,并作为“中国大熊猫金丝猴双宝文化艺术展”的重要展品呈现给巴黎市民。
今年70岁的薛康,出生于宝兴县,对摄影、“双宝”情有独钟,尤其对大熊猫文化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专题研究。他牵头成立了“中国双宝”文化研究中心,形成研究“双宝”的基础理论体系。
在巴黎的双宝文化艺术展开幕式上,法兰西艺术院摄影通讯院士、欧洲影像博物馆创始人让-吕克·蒙特罗索(Jean-Luc Monterosso)表示,双宝艺术展展品传达的情感能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保护其他濒危物种和保持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真正的摄影宝藏”。
薛康带着他的“双宝”系列作品,“沿着阿尔芒·戴维的足迹”来到巴黎,旨在向法国展示和平、友好、和谐的中华文化传统基因与“和合共生”的中国哲学理念。
155年前,“生物大熊猫”被带到法国;155年后的今天,“文化大熊猫”也来到法国。
1869年的初春,出生在法国艾斯佩莱特市的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前往雅安进行科学考察,在宝兴邓池沟的天主教堂生活了8个多月。其间,在崇山峻岭中发现了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由他制作的大熊猫模式标本,被运送到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保存至今。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副代表、艺术家王盈参加双宝文化艺术展时说,大熊猫、金丝猴的科学发现搭建了一座中法友谊的桥梁,特别是大熊猫对促进中外友谊与人文交流发挥出重要作用。
1964年,中法建交。1973年,中国送给法国一对大熊猫“黎黎”和“燕燕”。“黎黎”发现于宝兴野外。
2012年,大熊猫“圆仔”与“欢欢”从四川来到法国,翻开中法大熊猫合作新篇章。如今,“圆仔”与“欢欢”和它们的双胞胎女儿“欢黎黎”“圆嘟嘟”依然旅居在博瓦勒野生动物园。
“中国不仅有自然的大熊猫,也有文化的大熊猫。而大熊猫文化的推广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薛康编著了《大熊猫邮集图鉴》和《金丝猴邮集图鉴》,创新性地将大熊猫等生物形象融于科普、集邮和摄影之中,为大熊猫找到新的文化传播载体。
在法国的展览,也是“2024横跨亚欧双宝文化艺术展”的最后一站——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两国人文交流“双向奔赴”。
雅安,作为一座与法国渊源颇深的城市,与法国的文化交流活动高潮迭起。
雅安艺术家唐国富的雕塑作品出现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卡鲁赛尔展厅,参与“和光:当代艺术展”;以大熊猫为媒,见证中法文化交流情缘,国际青年大熊猫溯源之旅活动在宝兴县举行;“中法文化友好大使”郎朗在雅安畅响之旅交响音乐会上,演奏首发钢琴曲《熊猫》……
将“双宝文化艺术展”放在巴黎,薛康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参观者进一步了解中法友谊,而自己也将为促进中法世代友好贡献力量。
“60年间,两国人民通过丰富的文化艺术形式,推动中法友谊积极发展。”巴黎的“双宝文化艺术展”上,首任中国驻法国外交官、法国骑士荣誉军团勋章获得者汪华说,希望让更多国家的人感受到中国大熊猫是爱好和平的友谊使者,中国的发展是和而共进、携手共赢。
本报记者 高晓军 程普 熊蕊
分别由400张大熊猫和金丝猴照片组成的《百猫图》 郭天宇 摄
薛康将自己编著的《大熊猫邮集图鉴》赠送外国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