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市区桃花岛公园步行道观景散步
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到“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光盘行动”常态化开展,再到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改善生活居住环境,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和文明素质方面下苦功、出实招。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城市环境更加美好,日常出行处处都能见到“文明风景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文明出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环境优美
洁美公园引客来
近日,在市区桃花岛公园,不少市民在此处散步、晒太阳。在公园步道入口处,“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文明宣传栏随处可见,在步道一侧,城市垃圾分类箱设立整齐,上面清晰地标注了各种类别的垃圾以及对应投放口,放眼望去,整个步道干净整洁,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
“平时我们经常来这里遛弯,有时看见垃圾会主动捡起来丢进一旁的垃圾箱里。”正在公园散步的市民李刚表示,爱护环境是每个市民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从自己做起,才能保证公园“容颜永驻”。
走进公园内部,无论是花园草坪还是公园步道,都看不到纸屑碎片,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在公园一侧的休息区域,几名老人正坐在长椅上聚精会神地阅读报纸。“只要天气好,我们几个都会来这里坐坐,有时散步,有时下象棋。”市民李学成家住桃花岛公园附近,是公园里的“常客”。他告诉记者,眼下越来越多市民的文明意识开始转变,不少市民都积极参与到公园环境的维护之中。李学成坦言,除了将文明之风贯穿日常生活之中,他们还报名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服务队,经常进行义务清扫活动。
桃花岛公园对面的雅安生物多样性公园,不少“宝妈宝爸”正带着孩子前来游玩,干净整洁的公园内洋溢着温馨愉悦的氛围。
“看着今天天气好就带孩子出来玩一下。”市民吴曦说,平日里带孩子出来游玩时,都会注意让孩子养成爱护公共环境、厉行节约的文明意识,看见地上掉落的垃圾,夫妻俩也会鼓励孩子大胆上前捡起垃圾,分类丢进垃圾箱。
“在家里还为孩子设立了‘废品回收角’,喝完的饮料瓶、易拉罐瓶,购买家电后留下的废旧纸箱等都会让他收集起来,定期拿到废品收购站。”吴曦说。
文明交通
停靠有序暖人心
文明交通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市文明交通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市城市道路交通秩序也迈上了“新台阶”。
在市区正和路和雅州大道交叉路口,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站在街头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以前非机动车闯红灯、行人随意翻越护栏、电瓶车逆行的情况比较常见,现在随着文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这样的情况已经基本消失不见。”一位正摇着小红旗维护交通秩序的志愿者告诉记者,如今,市民都能够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秩序,偶尔出现一例交通不文明行为,当事人在接受交警和志愿者规劝后也会及时改正。
“以前许多人图方便和省事,忽略了文明交通的重要性,现在看到交通不文明行为大家都会积极抵制,不得不说现在的交通环境确实比以前好了许多。”家住和平小区的市民吴凡说。
在市区假日广场路边的停车位上,一排排机动车整齐有序停放也成为城市交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该路段停车收费员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车主会将车停在停车位划定区域内,有时没有车位了,车主也会将车开到附近的地下停车场,整个停车环境焕然一新。“像以前不按规定车位停靠、占用通道违停的现象已经很少了,我们管理起来也更加方便。”该收费员说。
镜头的另一边,数公里外的市区城后路,文明停放的车辆获得不少四川农业大学学生的称赞。“下午下课正逢下班高峰期,以前不少车辆违停在路口,混杂着电瓶车、共享单车,让原本宽阔的道路变得非常拥挤,现在大家都能够做到文明停放,整个道路通畅多了。”四川农业大学大二学生李雪苒说。
如今,行走在市区大街小巷,“讲文明、树新风”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从基础设施完善到文明素养培育,城市“颜值”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文明力量”的重要性。
出行文明了,小区干净了,街巷变样了……越来越多的市民自发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之中,从牢记文明理念入手,从日常小事做起,争当文明的践行者和守护者,以文明之风绘就城市幸福底色。
市融媒体中心 张天幸
编后
感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环境美了,城市靓了,幸福指数大大提高……随着一项项助推城市品质提升和美丽建设制度措施落地,如今的雅安城市越来越美,“推窗见绿,出门入园”逐渐变为现实。
不仅是漂亮的景观,对于市民来说,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市民的行动自觉。在点赞这座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时,也让自己成为文明、和谐的社会参与者、守护者。
一路一品,四季皆有景,让市民深深感受到“家门口”就是“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