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梁平诗集《一蓑烟雨》
□ 袁昊
《一蓑烟雨》共有130首诗,包括两首长诗。这130首诗基本上是对人文地理的书写,主要是对巴蜀人文地理的书写,也有对其他中外重要人文地理景观的书写。尤其是第一首长诗《水经新注:嘉陵江》和最后一首长诗《蜀道辞》,最让人印象深刻,也最能体现这本诗集人文地理诗歌的特色与水准。
《水经新注:嘉陵江》梳理嘉陵江流域各个人文地理景点,并对这些人文地理景点进行详细书写。沿嘉陵江自上而下,书写的人文地理景点有昭化、苍溪、阆中、南充、蓬安两河塘、陈寿故居、武胜的端午节和英雄会、合川钓鱼城、北碚金刚碑古镇、重庆城市、重庆的索道和洪崖洞等。
《蜀道辞》则对古蜀道各重要人文地理景点进行书写,古蜀道、褒斜道、米仓道、金牛道、剑门关、明月峡栈道、翠云廊、皇泽寺、七曲大庙山、李白故里江油、杜甫草堂、涪陵至达州的荔枝道、夔门等。
嘉陵江和蜀道被诗人重新发现与照亮,并对其进行地理志式的诗歌书写,不但使这些人文地理景观具有知识论上的价值,还具有非常重要的诗学价值与意义。
梁平在《一蓑烟雨》中的人文地理书写,在当代诗歌史中并不是独创。从上世纪80年代寻根诗歌,到近些年城市诗歌、地域诗歌、河流诗歌等,其本质上都属于同一类诗歌,即人文地理诗歌。这类诗歌书写,通常要处理几个共同的问题,地理特征、历史文化、当代视野和个人情思。
地理特征,就是要把握住所书写地方的地理特征,特别是空间特征、自然物质特征。准确把握这些特征,是书写的基础。在把握地理特征的基础上,还要熟悉该地方的历史文化。如果说地理特征是人文地理诗歌骨架的话,历史文化就是人文地理诗歌的肌肉,两者相互依存。当代视野和个人情思是在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之外,诗人的主体切入与体现。
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需要诗人去重新发现与激活,发现与激活的前提是需要以当代的视野,加上个人的情思,以诗歌语言形象化地表达出来。这四者紧密相连,缺失其中一环,人文地理诗歌就很难写成功,其表现就是读者很难有代入感,诗歌显得隔膜,只有一些地名、山名、水名、历史人名,或一些地方自然物象,看不到诗歌写作者与这些人文地理之间的有机联系,更难获得诗意美感。
《一蓑烟雨》的人文地理诗歌书写的重要突破,就是能把地理特征、历史文化、当代视野和个人情思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认识与审美的完美融合。如《水经新注:嘉陵江》中的《阆中》就是最佳代表,这首诗一共4节。
第一节写阆中的地理特征,“江水在阆中迂曲三面,/怎么看都是一条龙的盘旋。/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风水鬼斧神工。”阆中这座城市三面临嘉陵江,地理位置非常特别,诗歌首先呈现的就是这一特征。
第二节写阆中贡院,“川北道贡院连廊通达,/与南京夫子庙互为仰望。”这是讲阆中贡院的历史地位,与南京夫子庙贡院旗鼓相当,“互为仰望”;“甲午、丁酉、庚子的科考,/4状元以及身后的116名进士。”这是列举阆中贡院在科举考试中所考取的状元与进士数量,凸显其历史贡献。
第三节写张飞与阆中的历史关联,“汉将军张飞舞弄丈八蛇矛,石碑从水里打捞的伟岸,立马勒铭。”阆中不仅有文的历史,也有武的历史,文武两脉都源流于此,足见阆中地理的独特与人文的深厚。
第四节写阆中的民间与美感,“江边密密麻麻的小船,/摇曳悱恻,含蓄的粗野的情歌,/水上撩拨的都是心跳。”与水相连的阆中最具人间世俗的温度与热度,小船、情歌与心跳,自然而然的紧密相连,生机勃勃,魅力无限。“一颗星星落下来,/回不去了。”体现的是当代意识,这种当代意识有历史回望之感,又有人间永续的超脱之思。
最后两句:“一个十八岁的腰身,/在水里游成一条美人鱼。”这两句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思,诗人把阆中在嘉陵江整个流域中的位置,比喻成一个18岁的少女,青春活力,最美的年华,自由自在地游泳在水里,甚而成为美人鱼。既写出阆中在嘉陵江中的位置感,又写出了阆中的活力感,更写出了阆中在历史中的高光感。
“十八岁的少女”与清初阆中作了18年四川首府的历史相暗合,城市处于河流的最佳位置与阆中在历史中最佳时刻,巧妙相连,妙趣天然。没有过人的情思,断难写出这样美感十足的诗句。
当代人文地理诗歌写作的难度与困境是非常明显的,尽管写人文地理诗歌的诗人很多,诗作也很多,但真正能写出新意且又有美感的诗人诗作并不多。《一蓑烟雨》就是近些年人文地理诗歌的优秀之作,是对既有人文地理诗歌书写的突破,写作重心从写地方的地理特征、历史文化向写当代视野和个人情思转变。诗人对地方自然风物、历史文化的充分了解,身体的有效进入,让身体融入该地的天地之间,把自身携带的当代视野和个人情思,自然且充盈地表达出来,进而升腾出一种新的美感,感动了诗人,也感动了读者。
《一蓑烟雨》让我们看到了当代人文地理诗歌,乃至当代地理诗学突破的新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蓑烟雨》在当代人文地理诗歌及地理诗学发展中体现了其价值,也将在当代诗歌史中显示其应有的地位。 据11月29日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