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2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介卿帖》之“介卿”是雅安人

黄庭坚《介卿帖》

黄庭坚《介卿帖》

黄庭坚有一件书法作品《介卿帖》,又名《致介卿少公十七弟》,帖文内容如下:

介卿少公十七弟:寄画虢石研屏、笔研匣皆雅物,愧无以为报也。庭坚比为小子相定娶江安知县石谅通直之女,祔庙后成纳,便携之归耳。石君有文学,能官,与人有终始,家世在眉而此君无眉体者也。

公见爱如兄弟,故详及耳。庭坚顿首。

鲜自源不忧饥寒,而忧斋堂之未基,此所谓措大者耶!

此帖是宋代刻本《凤墅帖》中的一篇。《凤墅帖》是南宋曾宏父辑刻的宋人墨迹汇帖,是宋拓孤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2005年,上海图书馆举行了“上海图书馆藏善本碑帖展”之后,《凤墅帖》才渐渐进入部分人的视野,其中的《介卿帖》也才逐步引起黄庭坚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注意。但《介卿帖》一帖中的“介卿”其人,知之者仍然不多。

“介卿”为何人?

“介卿”姓张,名祉,介卿为其字,四川雅州(今雅安)人。其母为黄庭坚的姑母,其父为雅州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张訚。张訚中进士之后,先后任眉州(今四川眉山)、韶州(今广东韶关)知州,最后官至太常卿少卿。张訚有三个儿子,张祉为其季子。张祉后来也考中了进士,官眉州青神县县尉。县尉别称“少府”,亦别称“少公”,这就是黄庭坚称其“少公”的由来。“十七”应该是指张祉在兄弟中的排行,是指在张氏兄弟中的排行,还是包括了黄氏兄弟(过去称外兄、外弟)在内的排行,不得而知。

宋绍圣二年(1095年),黄庭坚因修《神宗实录》获罪被贬涪城(今重庆彭水),后再贬戎州(今四川宜宾)。直到宋元符三年(1100年)才被重新起用,但受起复之命时已是夏历五月,江水已经上涨,无法行舟前往鄂州(今湖北武昌)就任,于是逆流而上,到青神县看望随儿子寓居官宅的姑母。据黄庭坚族孙南宋黄?《山谷年谱》记载,黄庭坚“以七月二十一日解舟,八月十一日抵青神”,得以与姑母、表兄、表嫂、表侄等亲人相聚,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黄庭坚这一时期的部分作品记载了他与张祉等人的交往,让人们对张祉其人有了大致了解。

黄庭坚在眉州与亲朋一同饮酒聚会,游览山水,观赏风景名胜。其《游中岩行记》记载:“元符庚辰季秋之丁丑,尉张祉介卿及其兄榹子谦、侄协大同、甥宋正臣端弼,邀予携茗来煮玉泉,同来者杨湛君贶、张澥持远。自顷屡来,常若晦冥,是日天地开廓,极目千里。”张榹(有的版本作“禠”),字子谦,是张祉的仲兄。张协,字大同,是张祉长兄张祺(字子履,此时已去世)之子。宋正臣,字端弼,是张祉的外甥。这些都是黄庭坚姑母的嫡亲后人。

《次韵杨君全送酒长句》一诗写其在朋友杨琳(字君全)家饮酒品茶,游园咏诗,体验亲自压槽取酒的乐趣:“扶衰却老世无方,唯有君家酒未尝。秋入园林花老眼,茗搜文字响枯肠。醡头夜雨排檐滴,杯面春风绕鼻香。不待澄清遣分送,定知佳客对空觞。”

单看诗句内容感觉不到张祉的存在,但《山谷年谱》中有关于这首诗歌写作背景的介绍:“山谷有《中岩题字》云‘元符三年九月己巳,王元直携酒,帅杨君全、景山酌张子谦、介卿、黄鲁直于慈姥之东堂’,此诗盖是时所作,故有‘秋入园林花老眼’之句。”东道主杨琳(字君全)、提供美酒的王箴(字元直)都是眉州人,都是眉州当时的才俊名流,黄庭坚同他们有众多唱和,也曾赠送书法作品给他们。

黄庭坚因“介卿”结识众多好友

黄庭坚在眉州期间结识众多朋友,这些朋友多是因张祉而结识。黄庭坚此行的最大收获之一是为儿子黄相聘了一房好媳妇儿——江安县知县石谅的女儿。石谅也是眉州人,给这门亲事牵线搭桥的就是张祉和他的大嫂史琰。史琰娘家在眉州,对石谅家族十分了解,而张祉又在眉州做县尉,自然是最合适的红娘。黄庭坚对与石氏结亲很是满意,并因此对张祉和史琰心怀感激,这就是《介卿帖》中称“公见爱如兄弟”的具体内涵之一。

黄庭坚离开眉州后,与眉州的这班朋友一直保持联系,而张祉仍是他们联系的重要纽带。比如苏轼的侄子苏大通也是黄庭坚通过张祉和史琰结识的一个重要朋友,曾给黄庭坚提供过苏轼的书法真迹等珍贵物品。黄庭坚离开眉州后给他写过一幅字,这幅字就是通过张祉转送的。他在《答苏大通》札中写道:“惠示曇相真容,观之使人敬叹不已。永观亦旧闻之,然与《楞严》中二十五圆通圣贤一人相类。横卷欲作数语赞述,会所遣人来迟,已治行,不暇及此。前路舟中作得,即送介卿所,求便寄上。寄惠曇相柑,味极佳,此盖大善知识功德之余,自与凡物迥然殊耳。榛子、银杏皆佳惠也。未有信物可以为报,愧悚。”

还有一位孙刍言,是黄庭坚的忘年交,也是黄庭坚的书法爱好者。黄庭坚从眉州回戎州后给他写过一幅书法,也是通过张祉转送的。黄庭坚在《答孙刍言》札中写道:“顿首启。伏承不鄙衰疾顽顿,惠赐长句,伏读增歉。所送《赓韵蒙求》,佳作也。得之,拨忙遍读,记问纵横,不独童蒙得益,于老朽多忘甚有补也。钦奉郑重之意,感刻无以为喻,欲和答来篇,人事纷纷,不得下笔。亦欲作序引数句,载之卷首,记不朽以传后。到僰道作得,因张介卿寄上也。”

通过这些诗文,不难感受到张祉的社交群、朋友圈和他的交友之道。

黄庭坚写诗赞美“介卿”

黄庭坚青神之行,受张祉之邀,到青神县尉一游。内有一“借景亭”非常有名,《方舆胜览》和《明一统志》均有记载:下瞰史家园,园多佳景。黄庭坚置身亭中难掩欣喜之情,写下《借景亭·青神县中得两张》:“青神县中得两张,爱民财力惟恐伤。二公身安民乃乐,劝葺城头五月凉。竹铺不涴吴绫袜,东西开轩荫清樾。当官借景未伤民,恰似凿池取明月。”

诗中的“二张”应该是指张祉和他的仲兄张榹。张榹可能也在青神为官,或是参与了青神尉厅借景亭的修建。黄庭坚借用多个典故对“二张”特别是对张祉大加赞赏,或赞其爱民如子、与民同乐,或赞其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或赞其醉心自然、乐观向上。

南宋时,陆游游览此地,目睹此亭,与黄庭坚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写了一首《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造朝下白帝,吊古游青神。城头三间屋,聊得岸我巾。元祐太史公,世宁有斯人。瘴烟侵玉骨,老作宜州民。至今杖屦地,来者犹酸辛。密竹翦已空,乔木亦半薪。陂池独渺然,中有鸥鹭驯。人生能自足,一尉可终身。三叹下城去,捩柂春江津。”此诗虽然主要是写黄庭坚,但“人生能自足,一尉可终身”一句则是写张祉的,既是对张祉仕途不畅的感叹,也是对他知足常乐的赞赏。

细品《介卿帖》最后一句“鲜自源不忧饥寒,而忧斋堂之未基,此所谓措大者耶!”似在鼓励张祉要向他们共同的朋友、阆中人鲜自源学习,要能甘于清平,要笃定信念,做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

四川地方志书没有给张祉专门立传,只有清雍正版《四川通志》在其父张訚小传后有两句话的附传:“次子祉,字介卿,擢进士第,调青神尉。时庭坚居涪州,溯流往见,每器重之云。”

一个北宋时期的进士,出身名门望族,又有众多贤达友朋,愿今后有更多的人关注他,进而发现更多新的史料。

周德富/文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2, PREBM=001, NUM=1, GUID=1865441347601629184,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2,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12/08/002/1865441347601629184.html, DOCPUBTIME=2024-12-08 01:00: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黄庭坚有一件书法作品《介卿帖》,又名《致介卿少公十七弟》,帖文内容如下: 介卿少公十七弟:寄画虢石研屏、笔研匣皆雅物,愧无以为报也。庭坚比为小子相定娶江安知县石谅通直之女,祔庙后成纳,便携之归耳。石君有文学,能官,与人有终始,家世在眉而此君无眉体者也。 公见爱如兄弟,故详及耳。庭坚顿首。 鲜自源不忧饥寒,而忧斋堂之未基,此所谓措大者耶! 此帖是宋代刻本《凤墅帖》中的一篇。《凤墅帖》是南宋曾宏父辑刻的宋人墨迹汇帖,是宋拓孤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2005年,上海图书馆举行了“上海图书馆藏善本碑帖展”之后,《凤墅帖》才渐渐进入部分人的视野,其中的《介卿帖》也才逐步引起黄庭坚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注意。但《介卿帖》一帖中的“介卿”其人,知之者仍然不多。 “介卿”为何人? “介卿”姓张,名祉,介卿为其字,四川雅州(今雅安)人。其母为黄庭坚的姑母,其父为雅州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张訚。张訚中进士之后,先后任眉州(今四川眉山)、韶州(今广东韶关)知州,最后官至太常卿少卿。张訚有三个儿子,张祉为其季子。张祉后来也考中了进士,官眉州青神县县尉。县尉别称“少府”,亦别称“少公”,这就是黄庭坚称其“少公”的由来。“十七”应该是指张祉在兄弟中的排行,是指在张氏兄弟中的排行,还是包括了黄氏兄弟(过去称外兄、外弟)在内的排行,不得而知。 宋绍圣二年(1095年),黄庭坚因修《神宗实录》获罪被贬涪城(今重庆彭水),后再贬戎州(今四川宜宾)。直到宋元符三年(1100年)才被重新起用,但受起复之命时已是夏历五月,江水已经上涨,无法行舟前往鄂州(今湖北武昌)就任,于是逆流而上,到青神县看望随儿子寓居官宅的姑母。据黄庭坚族孙南宋黄?《山谷年谱》记载,黄庭坚“以七月二十一日解舟,八月十一日抵青神”,得以与姑母、表兄、表嫂、表侄等亲人相聚,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黄庭坚这一时期的部分作品记载了他与张祉等人的交往,让人们对张祉其人有了大致了解。 黄庭坚在眉州与亲朋一同饮酒聚会,游览山水,观赏风景名胜。其《游中岩行记》记载:“元符庚辰季秋之丁丑,尉张祉介卿及其兄榹子谦、侄协大同、甥宋正臣端弼,邀予携茗来煮玉泉,同来者杨湛君贶、张澥持远。自顷屡来,常若晦冥,是日天地开廓,极目千里。”张榹(有的版本作“禠”),字子谦,是张祉的仲兄。张协,字大同,是张祉长兄张祺(字子履,此时已去世)之子。宋正臣,字端弼,是张祉的外甥。这些都是黄庭坚姑母的嫡亲后人。 《次韵杨君全送酒长句》一诗写其在朋友杨琳(字君全)家饮酒品茶,游园咏诗,体验亲自压槽取酒的乐趣:“扶衰却老世无方,唯有君家酒未尝。秋入园林花老眼,茗搜文字响枯肠。醡头夜雨排檐滴,杯面春风绕鼻香。不待澄清遣分送,定知佳客对空觞。” 单看诗句内容感觉不到张祉的存在,但《山谷年谱》中有关于这首诗歌写作背景的介绍:“山谷有《中岩题字》云‘元符三年九月己巳,王元直携酒,帅杨君全、景山酌张子谦、介卿、黄鲁直于慈姥之东堂’,此诗盖是时所作,故有‘秋入园林花老眼’之句。”东道主杨琳(字君全)、提供美酒的王箴(字元直)都是眉州人,都是眉州当时的才俊名流,黄庭坚同他们有众多唱和,也曾赠送书法作品给他们。 黄庭坚因“介卿”结识众多好友 黄庭坚在眉州期间结识众多朋友,这些朋友多是因张祉而结识。黄庭坚此行的最大收获之一是为儿子黄相聘了一房好媳妇儿——江安县知县石谅的女儿。石谅也是眉州人,给这门亲事牵线搭桥的就是张祉和他的大嫂史琰。史琰娘家在眉州,对石谅家族十分了解,而张祉又在眉州做县尉,自然是最合适的红娘。黄庭坚对与石氏结亲很是满意,并因此对张祉和史琰心怀感激,这就是《介卿帖》中称“公见爱如兄弟”的具体内涵之一。 黄庭坚离开眉州后,与眉州的这班朋友一直保持联系,而张祉仍是他们联系的重要纽带。比如苏轼的侄子苏大通也是黄庭坚通过张祉和史琰结识的一个重要朋友,曾给黄庭坚提供过苏轼的书法真迹等珍贵物品。黄庭坚离开眉州后给他写过一幅字,这幅字就是通过张祉转送的。他在《答苏大通》札中写道:“惠示曇相真容,观之使人敬叹不已。永观亦旧闻之,然与《楞严》中二十五圆通圣贤一人相类。横卷欲作数语赞述,会所遣人来迟,已治行,不暇及此。前路舟中作得,即送介卿所,求便寄上。寄惠曇相柑,味极佳,此盖大善知识功德之余,自与凡物迥然殊耳。榛子、银杏皆佳惠也。未有信物可以为报,愧悚。” 还有一位孙刍言,是黄庭坚的忘年交,也是黄庭坚的书法爱好者。黄庭坚从眉州回戎州后给他写过一幅书法,也是通过张祉转送的。黄庭坚在《答孙刍言》札中写道:“顿首启。伏承不鄙衰疾顽顿,惠赐长句,伏读增歉。所送《赓韵蒙求》,佳作也。得之,拨忙遍读,记问纵横,不独童蒙得益,于老朽多忘甚有补也。钦奉郑重之意,感刻无以为喻,欲和答来篇,人事纷纷,不得下笔。亦欲作序引数句,载之卷首,记不朽以传后。到僰道作得,因张介卿寄上也。” 通过这些诗文,不难感受到张祉的社交群、朋友圈和他的交友之道。 黄庭坚写诗赞美“介卿” 黄庭坚青神之行,受张祉之邀,到青神县尉一游。内有一“借景亭”非常有名,《方舆胜览》和《明一统志》均有记载:下瞰史家园,园多佳景。黄庭坚置身亭中难掩欣喜之情,写下《借景亭·青神县中得两张》:“青神县中得两张,爱民财力惟恐伤。二公身安民乃乐,劝葺城头五月凉。竹铺不涴吴绫袜,东西开轩荫清樾。当官借景未伤民,恰似凿池取明月。” 诗中的“二张”应该是指张祉和他的仲兄张榹。张榹可能也在青神为官,或是参与了青神尉厅借景亭的修建。黄庭坚借用多个典故对“二张”特别是对张祉大加赞赏,或赞其爱民如子、与民同乐,或赞其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或赞其醉心自然、乐观向上。 南宋时,陆游游览此地,目睹此亭,与黄庭坚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写了一首《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造朝下白帝,吊古游青神。城头三间屋,聊得岸我巾。元祐太史公,世宁有斯人。瘴烟侵玉骨,老作宜州民。至今杖屦地,来者犹酸辛。密竹翦已空,乔木亦半薪。陂池独渺然,中有鸥鹭驯。人生能自足,一尉可终身。三叹下城去,捩柂春江津。”此诗虽然主要是写黄庭坚,但“人生能自足,一尉可终身”一句则是写张祉的,既是对张祉仕途不畅的感叹,也是对他知足常乐的赞赏。 细品《介卿帖》最后一句“鲜自源不忧饥寒,而忧斋堂之未基,此所谓措大者耶!”似在鼓励张祉要向他们共同的朋友、阆中人鲜自源学习,要能甘于清平,要笃定信念,做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 四川地方志书没有给张祉专门立传,只有清雍正版《四川通志》在其父张訚小传后有两句话的附传:“次子祉,字介卿,擢进士第,调青神尉。时庭坚居涪州,溯流往见,每器重之云。” 一个北宋时期的进士,出身名门望族,又有众多贤达友朋,愿今后有更多的人关注他,进而发现更多新的史料。 周德富/文, BM=002版, type=0, ZB_DROP=0, TXS=2886, NODEID=null, DOCTITLE=《介卿帖》之“介卿”是雅安人,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黄庭坚《介卿帖》

黄庭坚《介卿帖》

黄庭坚有一件书法作品《介卿帖》,又名《致介卿少公十七弟》,帖文内容如下:

介卿少公十七弟:寄画虢石研屏、笔研匣皆雅物,愧无以为报也。庭坚比为小子相定娶江安知县石谅通直之女,祔庙后成纳,便携之归耳。石君有文学,能官,与人有终始,家世在眉而此君无眉体者也。

公见爱如兄弟,故详及耳。庭坚顿首。

鲜自源不忧饥寒,而忧斋堂之未基,此所谓措大者耶!

此帖是宋代刻本《凤墅帖》中的一篇。《凤墅帖》是南宋曾宏父辑刻的宋人墨迹汇帖,是宋拓孤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2005年,上海图书馆举行了“上海图书馆藏善本碑帖展”之后,《凤墅帖》才渐渐进入部分人的视野,其中的《介卿帖》也才逐步引起黄庭坚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注意。但《介卿帖》一帖中的“介卿”其人,知之者仍然不多。

“介卿”为何人?

“介卿”姓张,名祉,介卿为其字,四川雅州(今雅安)人。其母为黄庭坚的姑母,其父为雅州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张訚。张訚中进士之后,先后任眉州(今四川眉山)、韶州(今广东韶关)知州,最后官至太常卿少卿。张訚有三个儿子,张祉为其季子。张祉后来也考中了进士,官眉州青神县县尉。县尉别称“少府”,亦别称“少公”,这就是黄庭坚称其“少公”的由来。“十七”应该是指张祉在兄弟中的排行,是指在张氏兄弟中的排行,还是包括了黄氏兄弟(过去称外兄、外弟)在内的排行,不得而知。

宋绍圣二年(1095年),黄庭坚因修《神宗实录》获罪被贬涪城(今重庆彭水),后再贬戎州(今四川宜宾)。直到宋元符三年(1100年)才被重新起用,但受起复之命时已是夏历五月,江水已经上涨,无法行舟前往鄂州(今湖北武昌)就任,于是逆流而上,到青神县看望随儿子寓居官宅的姑母。据黄庭坚族孙南宋黄?《山谷年谱》记载,黄庭坚“以七月二十一日解舟,八月十一日抵青神”,得以与姑母、表兄、表嫂、表侄等亲人相聚,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黄庭坚这一时期的部分作品记载了他与张祉等人的交往,让人们对张祉其人有了大致了解。

黄庭坚在眉州与亲朋一同饮酒聚会,游览山水,观赏风景名胜。其《游中岩行记》记载:“元符庚辰季秋之丁丑,尉张祉介卿及其兄榹子谦、侄协大同、甥宋正臣端弼,邀予携茗来煮玉泉,同来者杨湛君贶、张澥持远。自顷屡来,常若晦冥,是日天地开廓,极目千里。”张榹(有的版本作“禠”),字子谦,是张祉的仲兄。张协,字大同,是张祉长兄张祺(字子履,此时已去世)之子。宋正臣,字端弼,是张祉的外甥。这些都是黄庭坚姑母的嫡亲后人。

《次韵杨君全送酒长句》一诗写其在朋友杨琳(字君全)家饮酒品茶,游园咏诗,体验亲自压槽取酒的乐趣:“扶衰却老世无方,唯有君家酒未尝。秋入园林花老眼,茗搜文字响枯肠。醡头夜雨排檐滴,杯面春风绕鼻香。不待澄清遣分送,定知佳客对空觞。”

单看诗句内容感觉不到张祉的存在,但《山谷年谱》中有关于这首诗歌写作背景的介绍:“山谷有《中岩题字》云‘元符三年九月己巳,王元直携酒,帅杨君全、景山酌张子谦、介卿、黄鲁直于慈姥之东堂’,此诗盖是时所作,故有‘秋入园林花老眼’之句。”东道主杨琳(字君全)、提供美酒的王箴(字元直)都是眉州人,都是眉州当时的才俊名流,黄庭坚同他们有众多唱和,也曾赠送书法作品给他们。

黄庭坚因“介卿”结识众多好友

黄庭坚在眉州期间结识众多朋友,这些朋友多是因张祉而结识。黄庭坚此行的最大收获之一是为儿子黄相聘了一房好媳妇儿——江安县知县石谅的女儿。石谅也是眉州人,给这门亲事牵线搭桥的就是张祉和他的大嫂史琰。史琰娘家在眉州,对石谅家族十分了解,而张祉又在眉州做县尉,自然是最合适的红娘。黄庭坚对与石氏结亲很是满意,并因此对张祉和史琰心怀感激,这就是《介卿帖》中称“公见爱如兄弟”的具体内涵之一。

黄庭坚离开眉州后,与眉州的这班朋友一直保持联系,而张祉仍是他们联系的重要纽带。比如苏轼的侄子苏大通也是黄庭坚通过张祉和史琰结识的一个重要朋友,曾给黄庭坚提供过苏轼的书法真迹等珍贵物品。黄庭坚离开眉州后给他写过一幅字,这幅字就是通过张祉转送的。他在《答苏大通》札中写道:“惠示曇相真容,观之使人敬叹不已。永观亦旧闻之,然与《楞严》中二十五圆通圣贤一人相类。横卷欲作数语赞述,会所遣人来迟,已治行,不暇及此。前路舟中作得,即送介卿所,求便寄上。寄惠曇相柑,味极佳,此盖大善知识功德之余,自与凡物迥然殊耳。榛子、银杏皆佳惠也。未有信物可以为报,愧悚。”

还有一位孙刍言,是黄庭坚的忘年交,也是黄庭坚的书法爱好者。黄庭坚从眉州回戎州后给他写过一幅书法,也是通过张祉转送的。黄庭坚在《答孙刍言》札中写道:“顿首启。伏承不鄙衰疾顽顿,惠赐长句,伏读增歉。所送《赓韵蒙求》,佳作也。得之,拨忙遍读,记问纵横,不独童蒙得益,于老朽多忘甚有补也。钦奉郑重之意,感刻无以为喻,欲和答来篇,人事纷纷,不得下笔。亦欲作序引数句,载之卷首,记不朽以传后。到僰道作得,因张介卿寄上也。”

通过这些诗文,不难感受到张祉的社交群、朋友圈和他的交友之道。

黄庭坚写诗赞美“介卿”

黄庭坚青神之行,受张祉之邀,到青神县尉一游。内有一“借景亭”非常有名,《方舆胜览》和《明一统志》均有记载:下瞰史家园,园多佳景。黄庭坚置身亭中难掩欣喜之情,写下《借景亭·青神县中得两张》:“青神县中得两张,爱民财力惟恐伤。二公身安民乃乐,劝葺城头五月凉。竹铺不涴吴绫袜,东西开轩荫清樾。当官借景未伤民,恰似凿池取明月。”

诗中的“二张”应该是指张祉和他的仲兄张榹。张榹可能也在青神为官,或是参与了青神尉厅借景亭的修建。黄庭坚借用多个典故对“二张”特别是对张祉大加赞赏,或赞其爱民如子、与民同乐,或赞其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或赞其醉心自然、乐观向上。

南宋时,陆游游览此地,目睹此亭,与黄庭坚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写了一首《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造朝下白帝,吊古游青神。城头三间屋,聊得岸我巾。元祐太史公,世宁有斯人。瘴烟侵玉骨,老作宜州民。至今杖屦地,来者犹酸辛。密竹翦已空,乔木亦半薪。陂池独渺然,中有鸥鹭驯。人生能自足,一尉可终身。三叹下城去,捩柂春江津。”此诗虽然主要是写黄庭坚,但“人生能自足,一尉可终身”一句则是写张祉的,既是对张祉仕途不畅的感叹,也是对他知足常乐的赞赏。

细品《介卿帖》最后一句“鲜自源不忧饥寒,而忧斋堂之未基,此所谓措大者耶!”似在鼓励张祉要向他们共同的朋友、阆中人鲜自源学习,要能甘于清平,要笃定信念,做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

四川地方志书没有给张祉专门立传,只有清雍正版《四川通志》在其父张訚小传后有两句话的附传:“次子祉,字介卿,擢进士第,调青神尉。时庭坚居涪州,溯流往见,每器重之云。”

一个北宋时期的进士,出身名门望族,又有众多贤达友朋,愿今后有更多的人关注他,进而发现更多新的史料。

周德富/文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865441347601629184, IR_CONTENT= 黄庭坚有一件书法作品《介卿帖》,又名《致介卿少公十七弟》,帖文内容如下: 介卿少公十七弟:寄画虢石研屏、笔研匣皆雅物,愧无以为报也。庭坚比为小子相定娶江安知县石谅通直之女,祔庙后成纳,便携之归耳。石君有文学,能官,与人有终始,家世在眉而此君无眉体者也。 公见爱如兄弟,故详及耳。庭坚顿首。 鲜自源不忧饥寒,而忧斋堂之未基,此所谓措大者耶! 此帖是宋代刻本《凤墅帖》中的一篇。《凤墅帖》是南宋曾宏父辑刻的宋人墨迹汇帖,是宋拓孤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2005年,上海图书馆举行了“上海图书馆藏善本碑帖展”之后,《凤墅帖》才渐渐进入部分人的视野,其中的《介卿帖》也才逐步引起黄庭坚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注意。但《介卿帖》一帖中的“介卿”其人,知之者仍然不多。 “介卿”为何人? “介卿”姓张,名祉,介卿为其字,四川雅州(今雅安)人。其母为黄庭坚的姑母,其父为雅州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张訚。张訚中进士之后,先后任眉州(今四川眉山)、韶州(今广东韶关)知州,最后官至太常卿少卿。张訚有三个儿子,张祉为其季子。张祉后来也考中了进士,官眉州青神县县尉。县尉别称“少府”,亦别称“少公”,这就是黄庭坚称其“少公”的由来。“十七”应该是指张祉在兄弟中的排行,是指在张氏兄弟中的排行,还是包括了黄氏兄弟(过去称外兄、外弟)在内的排行,不得而知。 宋绍圣二年(1095年),黄庭坚因修《神宗实录》获罪被贬涪城(今重庆彭水),后再贬戎州(今四川宜宾)。直到宋元符三年(1100年)才被重新起用,但受起复之命时已是夏历五月,江水已经上涨,无法行舟前往鄂州(今湖北武昌)就任,于是逆流而上,到青神县看望随儿子寓居官宅的姑母。据黄庭坚族孙南宋黄?《山谷年谱》记载,黄庭坚“以七月二十一日解舟,八月十一日抵青神”,得以与姑母、表兄、表嫂、表侄等亲人相聚,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黄庭坚这一时期的部分作品记载了他与张祉等人的交往,让人们对张祉其人有了大致了解。 黄庭坚在眉州与亲朋一同饮酒聚会,游览山水,观赏风景名胜。其《游中岩行记》记载:“元符庚辰季秋之丁丑,尉张祉介卿及其兄榹子谦、侄协大同、甥宋正臣端弼,邀予携茗来煮玉泉,同来者杨湛君贶、张澥持远。自顷屡来,常若晦冥,是日天地开廓,极目千里。”张榹(有的版本作“禠”),字子谦,是张祉的仲兄。张协,字大同,是张祉长兄张祺(字子履,此时已去世)之子。宋正臣,字端弼,是张祉的外甥。这些都是黄庭坚姑母的嫡亲后人。 《次韵杨君全送酒长句》一诗写其在朋友杨琳(字君全)家饮酒品茶,游园咏诗,体验亲自压槽取酒的乐趣:“扶衰却老世无方,唯有君家酒未尝。秋入园林花老眼,茗搜文字响枯肠。醡头夜雨排檐滴,杯面春风绕鼻香。不待澄清遣分送,定知佳客对空觞。” 单看诗句内容感觉不到张祉的存在,但《山谷年谱》中有关于这首诗歌写作背景的介绍:“山谷有《中岩题字》云‘元符三年九月己巳,王元直携酒,帅杨君全、景山酌张子谦、介卿、黄鲁直于慈姥之东堂’,此诗盖是时所作,故有‘秋入园林花老眼’之句。”东道主杨琳(字君全)、提供美酒的王箴(字元直)都是眉州人,都是眉州当时的才俊名流,黄庭坚同他们有众多唱和,也曾赠送书法作品给他们。 黄庭坚因“介卿”结识众多好友 黄庭坚在眉州期间结识众多朋友,这些朋友多是因张祉而结识。黄庭坚此行的最大收获之一是为儿子黄相聘了一房好媳妇儿——江安县知县石谅的女儿。石谅也是眉州人,给这门亲事牵线搭桥的就是张祉和他的大嫂史琰。史琰娘家在眉州,对石谅家族十分了解,而张祉又在眉州做县尉,自然是最合适的红娘。黄庭坚对与石氏结亲很是满意,并因此对张祉和史琰心怀感激,这就是《介卿帖》中称“公见爱如兄弟”的具体内涵之一。 黄庭坚离开眉州后,与眉州的这班朋友一直保持联系,而张祉仍是他们联系的重要纽带。比如苏轼的侄子苏大通也是黄庭坚通过张祉和史琰结识的一个重要朋友,曾给黄庭坚提供过苏轼的书法真迹等珍贵物品。黄庭坚离开眉州后给他写过一幅字,这幅字就是通过张祉转送的。他在《答苏大通》札中写道:“惠示曇相真容,观之使人敬叹不已。永观亦旧闻之,然与《楞严》中二十五圆通圣贤一人相类。横卷欲作数语赞述,会所遣人来迟,已治行,不暇及此。前路舟中作得,即送介卿所,求便寄上。寄惠曇相柑,味极佳,此盖大善知识功德之余,自与凡物迥然殊耳。榛子、银杏皆佳惠也。未有信物可以为报,愧悚。” 还有一位孙刍言,是黄庭坚的忘年交,也是黄庭坚的书法爱好者。黄庭坚从眉州回戎州后给他写过一幅书法,也是通过张祉转送的。黄庭坚在《答孙刍言》札中写道:“顿首启。伏承不鄙衰疾顽顿,惠赐长句,伏读增歉。所送《赓韵蒙求》,佳作也。得之,拨忙遍读,记问纵横,不独童蒙得益,于老朽多忘甚有补也。钦奉郑重之意,感刻无以为喻,欲和答来篇,人事纷纷,不得下笔。亦欲作序引数句,载之卷首,记不朽以传后。到僰道作得,因张介卿寄上也。” 通过这些诗文,不难感受到张祉的社交群、朋友圈和他的交友之道。 黄庭坚写诗赞美“介卿” 黄庭坚青神之行,受张祉之邀,到青神县尉一游。内有一“借景亭”非常有名,《方舆胜览》和《明一统志》均有记载:下瞰史家园,园多佳景。黄庭坚置身亭中难掩欣喜之情,写下《借景亭·青神县中得两张》:“青神县中得两张,爱民财力惟恐伤。二公身安民乃乐,劝葺城头五月凉。竹铺不涴吴绫袜,东西开轩荫清樾。当官借景未伤民,恰似凿池取明月。” 诗中的“二张”应该是指张祉和他的仲兄张榹。张榹可能也在青神为官,或是参与了青神尉厅借景亭的修建。黄庭坚借用多个典故对“二张”特别是对张祉大加赞赏,或赞其爱民如子、与民同乐,或赞其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或赞其醉心自然、乐观向上。 南宋时,陆游游览此地,目睹此亭,与黄庭坚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写了一首《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造朝下白帝,吊古游青神。城头三间屋,聊得岸我巾。元祐太史公,世宁有斯人。瘴烟侵玉骨,老作宜州民。至今杖屦地,来者犹酸辛。密竹翦已空,乔木亦半薪。陂池独渺然,中有鸥鹭驯。人生能自足,一尉可终身。三叹下城去,捩柂春江津。”此诗虽然主要是写黄庭坚,但“人生能自足,一尉可终身”一句则是写张祉的,既是对张祉仕途不畅的感叹,也是对他知足常乐的赞赏。 细品《介卿帖》最后一句“鲜自源不忧饥寒,而忧斋堂之未基,此所谓措大者耶!”似在鼓励张祉要向他们共同的朋友、阆中人鲜自源学习,要能甘于清平,要笃定信念,做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 四川地方志书没有给张祉专门立传,只有清雍正版《四川通志》在其父张訚小传后有两句话的附传:“次子祉,字介卿,擢进士第,调青神尉。时庭坚居涪州,溯流往见,每器重之云。” 一个北宋时期的进士,出身名门望族,又有众多贤达友朋,愿今后有更多的人关注他,进而发现更多新的史料。 周德富/文,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1208002.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3/M00/00/95/wKhurWdUio-AVDwVAAvUD7TmR54135.png, ZB_AREA_LIST=, FB=

, TS=黄庭坚《介卿帖》},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3, CODE=200, CURBM=002, YEAR=2024, PAPERDATE=2024/12/08, DAY=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