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3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打开发展新天地、不断创造新辉煌”

(上接1版)

“澳门是镶嵌在南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伟大祖国的一方宝地。”“时隔5年,再次来到澳门这块美丽的土地,和大家共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感到十分高兴。”言语之间,饱含深情。

宝地更辉煌,明珠更璀璨。

“澳门拥有‘一国两制’这一独特优势,已经打下坚实发展基础,乘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浩荡东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实现更好发展。”

这是澳门前行的历史方向,这是澳门奋进的历史机遇。

(二)青春之朝气——“让青春在建设强大祖国和美好澳门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

青春之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灼灼生华。

“青年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是建设澳门、建设国家的有生力量。”在庆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寄语澳门青年,并谈到了视察澳门期间的体会:

“这两天,我接触了不少澳门青年朋友,他们有的成为特别行政区优秀管治人才,有的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取得骄人业绩,有的在教学科研岗位上一展风采,有的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人生。”

19日上午,习近平主席来到澳门科技大学考察,亲切看望在校师生和科研工作者。

这是一所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成长共发展的年轻大学,目前已经成为澳门在校学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综合教学大楼里的展板上,展现澳门高等教育近年来学科优化布局的图表,吸引了习近平主席的目光。

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部门负责人介绍:“澳门高校围绕澳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布局学科体系,近5年,学科从280多个增加到390多个。”

习近平主席听了十分高兴:“紧紧围绕国家和澳门发展的需求布局学科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这很重要。教育的学科布局,对得上号,才是有用功。”

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的大屏幕上,“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数据正在动态显示。这是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也是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

2023年5月21日,“澳科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参与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18名师生代表满怀激动心情,写信向习近平主席汇报喜讯。

令他们惊喜的是,几天后就收到了习主席的回信。

“你们好!来信收悉。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你们投身国家科技事业和航天强国建设的热情与担当。”习近平主席在回信里热烈祝贺师生们,亲切勉励大家继续传承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此次,习近平主席特意来看望“澳科一号”项目团队的师生们。

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可可介绍了卫星实时运行情况、代表性科研成果和未来应用前景。

习近平主席肯定:“你们的工作很有价值,这个项目转化以后的实用意义很大。”

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围拢到习主席身边。

“都是年轻人啊!”习近平主席笑着说,“这是我们国家现在航天领域科技人才队伍的一个显著特征。”

“都来自哪里?”习主席问。大家纷纷自报家门,青年才俊来自大江南北。

听闻团队里一名助理研究员是甘肃定西人,博士毕业后来到澳门,习近平主席听了十分欣慰:

“多不容易啊。甘肃定西,当年是我们国家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苦瘠甲天下’。现在,那里同样可以培养出人才来。这说明了我们国家扶贫开发事业的成就,我们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习近平主席再次勉励这群逐梦苍穹的青年人:“我看好你们,一定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青春之澳门,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未来。

“同学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不仅要有求学求知的热情,而且要有心系国家、心系特区的担当”,10年前,在澳门大学参加主题沙龙,习近平主席鼓励大家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色;

“我坚信,澳门年轻一代必定是有为的一代、值得骄傲的一代,将来一定会成为澳门乃至国家的栋梁”,5年前,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观摩了中国历史公开课,习近平主席勉励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在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习近平主席参观“全球地图中的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与澳门古地图展。

从16世纪末比利时人绘制的“亚马港城图”到19世纪中叶土生葡人创作的《澳门城图》,从气势恢宏的《澳门至香山城山水长卷》到清代澳门同知编撰的《澳门记略》插图……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风貌次第铺展。

习近平主席细细观看,不时驻足。

历史的长视距里,百年凝于一瞬。地图的纵横变迁,直观地浓缩沧海变为桑田、天堑变为通途的壮阔历程。

书桌上,摆放着一本清光绪年间出版的《盛世危言》。彼时,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启蒙思想家郑观应在澳门写下“富强救国”的思索探寻。

习近平主席停下脚步,仔细察看书中文字,念出其中一段,“‘地方之治乱,视官吏之贤否为转移’……这体现了吏治的重要性啊!”

图书馆里,习近平主席同正在查阅资料的同学们亲切交流。

澳门本地学生吴一怡是一名历史学博士生,她正在电脑上查询博士论文相关资料,选题聚焦清代澳门赵氏家族父子登科的故事。

吴一怡告诉习主席:“赵氏家族有句话,‘人可死,书不可死也’,让我很感动,这反映出我们澳门人对中华文明的坚守和传承。”

习近平主席鼓励道:“你这个选题很好。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正是要通过书籍,通过文字。我们要有这个文化自信。”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图书馆大厅,掌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面对热情洋溢的师生,习近平主席说:

“看到澳门教育兴旺,大家朝气蓬勃、充满自信,我感到很高兴。澳门是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这是一个战略意识。一个地方发展有没有后劲,关键在人才,要培养人才,就要抓教育。发展教育,要从底座抓起,幼教、普教、高教,一层一层地抓。”

“我们要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鼓励内地和澳门学生之间双向交流,知识的交流,思想的交融。泱泱大中华啊,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要好好地团结在一起。祝愿并相信澳门科技大学明天会更好,澳门明天会更好。”

菁菁校园,澎湃着希望和力量。

(三)广阔之空间——“澳门一定能打开发展新天地、不断创造新辉煌”

历史有其时间,实践有其空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一国两制’实践也进入了新阶段。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

立足宏阔的时空经纬,习近平主席对澳门未来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掀开濠江故事的崭新篇章——

在庆祝大会上,提出4点希望:着力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着力提升特别行政区治理效能;着力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着力维护社会祥和稳定。

在欢迎晚宴上,提出3点期许:登高望远、海纳百川、锐意进取。

三句寄语,意涵深刻,四个“着力”,路径清晰,既指明认识论,也给出方法论。

横琴,无疑是濠江新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横琴与澳门血脉相连、水脉相通,最近处仅隔着187米,正担负起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使命,成为“一国两制”创新实践的活跃平台。

19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从澳门来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考察。

车窗外,海波不兴,镜海长虹,轮船往来,一派通江达海、面向世界的湾区气象。

横琴天沐琴台,将古琴抽象取形,对沧海、传“琴韵”。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琴澳两地的新景观正演奏出波澜壮阔的时代交响。

习近平主席走进天沐琴台“琴澳和鸣——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主题展”,仿佛步入一条“时光隧道”,澳门与横琴的地标渐次呈现:

妈阁庙、金莲花雕塑、澳门旅游塔;横琴口岸、横琴文化艺术中心、天沐琴台……有历史的积淀,更有发展的动能。

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大潮中,琴澳并蒂之莲正精彩绽放。

“这是我时隔6年再一次到横琴,也是15年来第5次到横琴。”习近平主席感慨系之,“这一路走来啊,我是参与者、决策者、见证者。”

仅有30多平方公里土地,澳门的发展曾受制于“小”。由于历史的原因,澳门经济结构长期“一业独大”。面对发展规律、时代变迁,无论从地理面积还是经济安全的角度,澳门都面临拓展发展空间的现实命题。

2009年1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到横琴考察。从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边陲海岛,蝶变为大道纵横、高楼林立的开放前沿,15年来,横琴的发展,倾注着习近平主席对澳门同胞福祉一以贯之的深情牵挂,体现着中央为澳门长远发展计的高瞻远瞩。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今年3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截至今年10月底,在合作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超过1.6万人,就业人数5000多人,更多澳门人在横琴乐业、安居。

澳门新街坊是横琴首个为澳门居民打造的综合民生工程。在项目展区前,习近平主席同居住在这里的澳门市民代表亲切交谈。

“过关没有什么繁琐的手续吧?”“全天24小时都可以通关吗?”习近平主席问得很细。

“通关非常方便。交通时间就是15-20分钟,就像在内地城市坐地铁一样。生活在这里也感到很习惯。”今年开始在横琴居住的澳门大学员工汪淇,向习近平主席分享快捷通关的感受。

“在澳门都是做什么职业的?横琴创业条件怎么样?”习近平主席很关心横琴营商环境建设。

“我是做中成药的执业医师。在横琴,能够把内地和澳门的优势结合起来,事业空间开阔多了。这里还有衔接澳门教育制度的学校,我很放心孩子在横琴成长。”致力于中医药发展的澳门创业青年黄滋才,激动地对习近平主席说。

“这里也是新的桃花源啊。桃花源里可耕田。”习近平主席微笑着说,“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愉快!希望更多澳门同胞、更多澳门青年在横琴演绎精彩人生!”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横琴开发建设15周年,合作区成立3周年……从“琴澳同源”走向“琴澳一体化”,每一步都孕育新的希望。

2024年前三季度,横琴澳资产业增加值26.3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318.6%。目前,横琴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8户,累计引进院士和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29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合作区开发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是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巩固提升的关键阶段。

“一定要牢记开发横琴的初心就是为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习近平主席语气坚定,“要坚定落实规划,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

在20日上午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需要注意的是,中央决定开发横琴,目的就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这个定位要把握好,不能发展一些与这个定位不一致的产业项目。”

传承有继的蓝图,生生不息的画卷。

“广州诸舶口,最是澳门雄”。展望未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锐意进取的澳门,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作为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澳门,正在拉开更大发展场域,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互鉴重要窗口的中国澳门,将更好扮演内联外通的桥梁角色,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投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维护安全和推动发展都要坚定不移。

20日下午,习近平主席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驻澳门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他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全面加强部队建设,全面提高履行防务能力,发挥好定海神针作用,为继续开创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壮美的画卷已经展开,澳门的前景无限光明。

2025年,将制定中央“十五五”规划建议,这将给澳门发展提供新的广阔机遇。

面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各方面代表,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催人奋进:

“有外国领导人对我说,中国有一大优势,你们总是制定各种规划,而且各种规划总是能实现。现在,大家对中国式现代化充满信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一定会有澳门更为精彩的篇章!”

新华社澳门12月20日电(记者 朱基钗 杨依军 赵博 张研)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2, PREBM=002, NUM=2, GUID=1870877585797611520, BMS=[001, 002, 003, 004], DETAIL={BC=003,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12/23/003/1870877585797611520.html, DOCPUBTIME=2024-12-23 01:00: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上接1版) “澳门是镶嵌在南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伟大祖国的一方宝地。”“时隔5年,再次来到澳门这块美丽的土地,和大家共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感到十分高兴。”言语之间,饱含深情。 宝地更辉煌,明珠更璀璨。 “澳门拥有‘一国两制’这一独特优势,已经打下坚实发展基础,乘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浩荡东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实现更好发展。” 这是澳门前行的历史方向,这是澳门奋进的历史机遇。 (二)青春之朝气——“让青春在建设强大祖国和美好澳门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 青春之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灼灼生华。 “青年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是建设澳门、建设国家的有生力量。”在庆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寄语澳门青年,并谈到了视察澳门期间的体会: “这两天,我接触了不少澳门青年朋友,他们有的成为特别行政区优秀管治人才,有的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取得骄人业绩,有的在教学科研岗位上一展风采,有的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人生。” 19日上午,习近平主席来到澳门科技大学考察,亲切看望在校师生和科研工作者。 这是一所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成长共发展的年轻大学,目前已经成为澳门在校学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综合教学大楼里的展板上,展现澳门高等教育近年来学科优化布局的图表,吸引了习近平主席的目光。 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部门负责人介绍:“澳门高校围绕澳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布局学科体系,近5年,学科从280多个增加到390多个。” 习近平主席听了十分高兴:“紧紧围绕国家和澳门发展的需求布局学科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这很重要。教育的学科布局,对得上号,才是有用功。” 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的大屏幕上,“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数据正在动态显示。这是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也是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 2023年5月21日,“澳科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参与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18名师生代表满怀激动心情,写信向习近平主席汇报喜讯。 令他们惊喜的是,几天后就收到了习主席的回信。 “你们好!来信收悉。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你们投身国家科技事业和航天强国建设的热情与担当。”习近平主席在回信里热烈祝贺师生们,亲切勉励大家继续传承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此次,习近平主席特意来看望“澳科一号”项目团队的师生们。 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可可介绍了卫星实时运行情况、代表性科研成果和未来应用前景。 习近平主席肯定:“你们的工作很有价值,这个项目转化以后的实用意义很大。” 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围拢到习主席身边。 “都是年轻人啊!”习近平主席笑着说,“这是我们国家现在航天领域科技人才队伍的一个显著特征。” “都来自哪里?”习主席问。大家纷纷自报家门,青年才俊来自大江南北。 听闻团队里一名助理研究员是甘肃定西人,博士毕业后来到澳门,习近平主席听了十分欣慰: “多不容易啊。甘肃定西,当年是我们国家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苦瘠甲天下’。现在,那里同样可以培养出人才来。这说明了我们国家扶贫开发事业的成就,我们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习近平主席再次勉励这群逐梦苍穹的青年人:“我看好你们,一定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青春之澳门,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未来。 “同学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不仅要有求学求知的热情,而且要有心系国家、心系特区的担当”,10年前,在澳门大学参加主题沙龙,习近平主席鼓励大家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色; “我坚信,澳门年轻一代必定是有为的一代、值得骄傲的一代,将来一定会成为澳门乃至国家的栋梁”,5年前,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观摩了中国历史公开课,习近平主席勉励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在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习近平主席参观“全球地图中的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与澳门古地图展。 从16世纪末比利时人绘制的“亚马港城图”到19世纪中叶土生葡人创作的《澳门城图》,从气势恢宏的《澳门至香山城山水长卷》到清代澳门同知编撰的《澳门记略》插图……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风貌次第铺展。 习近平主席细细观看,不时驻足。 历史的长视距里,百年凝于一瞬。地图的纵横变迁,直观地浓缩沧海变为桑田、天堑变为通途的壮阔历程。 书桌上,摆放着一本清光绪年间出版的《盛世危言》。彼时,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启蒙思想家郑观应在澳门写下“富强救国”的思索探寻。 习近平主席停下脚步,仔细察看书中文字,念出其中一段,“‘地方之治乱,视官吏之贤否为转移’……这体现了吏治的重要性啊!” 图书馆里,习近平主席同正在查阅资料的同学们亲切交流。 澳门本地学生吴一怡是一名历史学博士生,她正在电脑上查询博士论文相关资料,选题聚焦清代澳门赵氏家族父子登科的故事。 吴一怡告诉习主席:“赵氏家族有句话,‘人可死,书不可死也’,让我很感动,这反映出我们澳门人对中华文明的坚守和传承。” 习近平主席鼓励道:“你这个选题很好。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正是要通过书籍,通过文字。我们要有这个文化自信。”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图书馆大厅,掌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面对热情洋溢的师生,习近平主席说: “看到澳门教育兴旺,大家朝气蓬勃、充满自信,我感到很高兴。澳门是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这是一个战略意识。一个地方发展有没有后劲,关键在人才,要培养人才,就要抓教育。发展教育,要从底座抓起,幼教、普教、高教,一层一层地抓。” “我们要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鼓励内地和澳门学生之间双向交流,知识的交流,思想的交融。泱泱大中华啊,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要好好地团结在一起。祝愿并相信澳门科技大学明天会更好,澳门明天会更好。” 菁菁校园,澎湃着希望和力量。 (三)广阔之空间——“澳门一定能打开发展新天地、不断创造新辉煌” 历史有其时间,实践有其空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一国两制’实践也进入了新阶段。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 立足宏阔的时空经纬,习近平主席对澳门未来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掀开濠江故事的崭新篇章—— 在庆祝大会上,提出4点希望:着力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着力提升特别行政区治理效能;着力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着力维护社会祥和稳定。 在欢迎晚宴上,提出3点期许:登高望远、海纳百川、锐意进取。 三句寄语,意涵深刻,四个“着力”,路径清晰,既指明认识论,也给出方法论。 横琴,无疑是濠江新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横琴与澳门血脉相连、水脉相通,最近处仅隔着187米,正担负起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使命,成为“一国两制”创新实践的活跃平台。 19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从澳门来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考察。 车窗外,海波不兴,镜海长虹,轮船往来,一派通江达海、面向世界的湾区气象。 横琴天沐琴台,将古琴抽象取形,对沧海、传“琴韵”。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琴澳两地的新景观正演奏出波澜壮阔的时代交响。 习近平主席走进天沐琴台“琴澳和鸣——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主题展”,仿佛步入一条“时光隧道”,澳门与横琴的地标渐次呈现: 妈阁庙、金莲花雕塑、澳门旅游塔;横琴口岸、横琴文化艺术中心、天沐琴台……有历史的积淀,更有发展的动能。 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大潮中,琴澳并蒂之莲正精彩绽放。 “这是我时隔6年再一次到横琴,也是15年来第5次到横琴。”习近平主席感慨系之,“这一路走来啊,我是参与者、决策者、见证者。” 仅有30多平方公里土地,澳门的发展曾受制于“小”。由于历史的原因,澳门经济结构长期“一业独大”。面对发展规律、时代变迁,无论从地理面积还是经济安全的角度,澳门都面临拓展发展空间的现实命题。 2009年1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到横琴考察。从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边陲海岛,蝶变为大道纵横、高楼林立的开放前沿,15年来,横琴的发展,倾注着习近平主席对澳门同胞福祉一以贯之的深情牵挂,体现着中央为澳门长远发展计的高瞻远瞩。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今年3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截至今年10月底,在合作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超过1.6万人,就业人数5000多人,更多澳门人在横琴乐业、安居。 澳门新街坊是横琴首个为澳门居民打造的综合民生工程。在项目展区前,习近平主席同居住在这里的澳门市民代表亲切交谈。 “过关没有什么繁琐的手续吧?”“全天24小时都可以通关吗?”习近平主席问得很细。 “通关非常方便。交通时间就是15-20分钟,就像在内地城市坐地铁一样。生活在这里也感到很习惯。”今年开始在横琴居住的澳门大学员工汪淇,向习近平主席分享快捷通关的感受。 “在澳门都是做什么职业的?横琴创业条件怎么样?”习近平主席很关心横琴营商环境建设。 “我是做中成药的执业医师。在横琴,能够把内地和澳门的优势结合起来,事业空间开阔多了。这里还有衔接澳门教育制度的学校,我很放心孩子在横琴成长。”致力于中医药发展的澳门创业青年黄滋才,激动地对习近平主席说。 “这里也是新的桃花源啊。桃花源里可耕田。”习近平主席微笑着说,“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愉快!希望更多澳门同胞、更多澳门青年在横琴演绎精彩人生!”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横琴开发建设15周年,合作区成立3周年……从“琴澳同源”走向“琴澳一体化”,每一步都孕育新的希望。 2024年前三季度,横琴澳资产业增加值26.3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318.6%。目前,横琴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8户,累计引进院士和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29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合作区开发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是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巩固提升的关键阶段。 “一定要牢记开发横琴的初心就是为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习近平主席语气坚定,“要坚定落实规划,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 在20日上午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需要注意的是,中央决定开发横琴,目的就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这个定位要把握好,不能发展一些与这个定位不一致的产业项目。” 传承有继的蓝图,生生不息的画卷。 “广州诸舶口,最是澳门雄”。展望未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锐意进取的澳门,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作为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澳门,正在拉开更大发展场域,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互鉴重要窗口的中国澳门,将更好扮演内联外通的桥梁角色,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投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维护安全和推动发展都要坚定不移。 20日下午,习近平主席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驻澳门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他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全面加强部队建设,全面提高履行防务能力,发挥好定海神针作用,为继续开创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壮美的画卷已经展开,澳门的前景无限光明。 2025年,将制定中央“十五五”规划建议,这将给澳门发展提供新的广阔机遇。 面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各方面代表,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催人奋进: “有外国领导人对我说,中国有一大优势,你们总是制定各种规划,而且各种规划总是能实现。现在,大家对中国式现代化充满信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一定会有澳门更为精彩的篇章!” 新华社澳门12月20日电(记者 朱基钗 杨依军 赵博 张研), BM=003版, type=0, ZB_DROP=0, TXS=5308, NODEID=null, DOCTITLE=“打开发展新天地、不断创造新辉煌”,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上接1版)

“澳门是镶嵌在南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伟大祖国的一方宝地。”“时隔5年,再次来到澳门这块美丽的土地,和大家共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感到十分高兴。”言语之间,饱含深情。

宝地更辉煌,明珠更璀璨。

“澳门拥有‘一国两制’这一独特优势,已经打下坚实发展基础,乘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浩荡东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实现更好发展。”

这是澳门前行的历史方向,这是澳门奋进的历史机遇。

(二)青春之朝气——“让青春在建设强大祖国和美好澳门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

青春之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灼灼生华。

“青年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是建设澳门、建设国家的有生力量。”在庆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寄语澳门青年,并谈到了视察澳门期间的体会:

“这两天,我接触了不少澳门青年朋友,他们有的成为特别行政区优秀管治人才,有的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取得骄人业绩,有的在教学科研岗位上一展风采,有的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人生。”

19日上午,习近平主席来到澳门科技大学考察,亲切看望在校师生和科研工作者。

这是一所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成长共发展的年轻大学,目前已经成为澳门在校学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综合教学大楼里的展板上,展现澳门高等教育近年来学科优化布局的图表,吸引了习近平主席的目光。

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部门负责人介绍:“澳门高校围绕澳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布局学科体系,近5年,学科从280多个增加到390多个。”

习近平主席听了十分高兴:“紧紧围绕国家和澳门发展的需求布局学科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这很重要。教育的学科布局,对得上号,才是有用功。”

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的大屏幕上,“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数据正在动态显示。这是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也是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

2023年5月21日,“澳科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参与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18名师生代表满怀激动心情,写信向习近平主席汇报喜讯。

令他们惊喜的是,几天后就收到了习主席的回信。

“你们好!来信收悉。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你们投身国家科技事业和航天强国建设的热情与担当。”习近平主席在回信里热烈祝贺师生们,亲切勉励大家继续传承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此次,习近平主席特意来看望“澳科一号”项目团队的师生们。

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可可介绍了卫星实时运行情况、代表性科研成果和未来应用前景。

习近平主席肯定:“你们的工作很有价值,这个项目转化以后的实用意义很大。”

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围拢到习主席身边。

“都是年轻人啊!”习近平主席笑着说,“这是我们国家现在航天领域科技人才队伍的一个显著特征。”

“都来自哪里?”习主席问。大家纷纷自报家门,青年才俊来自大江南北。

听闻团队里一名助理研究员是甘肃定西人,博士毕业后来到澳门,习近平主席听了十分欣慰:

“多不容易啊。甘肃定西,当年是我们国家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苦瘠甲天下’。现在,那里同样可以培养出人才来。这说明了我们国家扶贫开发事业的成就,我们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习近平主席再次勉励这群逐梦苍穹的青年人:“我看好你们,一定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青春之澳门,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未来。

“同学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不仅要有求学求知的热情,而且要有心系国家、心系特区的担当”,10年前,在澳门大学参加主题沙龙,习近平主席鼓励大家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色;

“我坚信,澳门年轻一代必定是有为的一代、值得骄傲的一代,将来一定会成为澳门乃至国家的栋梁”,5年前,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观摩了中国历史公开课,习近平主席勉励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在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习近平主席参观“全球地图中的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与澳门古地图展。

从16世纪末比利时人绘制的“亚马港城图”到19世纪中叶土生葡人创作的《澳门城图》,从气势恢宏的《澳门至香山城山水长卷》到清代澳门同知编撰的《澳门记略》插图……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风貌次第铺展。

习近平主席细细观看,不时驻足。

历史的长视距里,百年凝于一瞬。地图的纵横变迁,直观地浓缩沧海变为桑田、天堑变为通途的壮阔历程。

书桌上,摆放着一本清光绪年间出版的《盛世危言》。彼时,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启蒙思想家郑观应在澳门写下“富强救国”的思索探寻。

习近平主席停下脚步,仔细察看书中文字,念出其中一段,“‘地方之治乱,视官吏之贤否为转移’……这体现了吏治的重要性啊!”

图书馆里,习近平主席同正在查阅资料的同学们亲切交流。

澳门本地学生吴一怡是一名历史学博士生,她正在电脑上查询博士论文相关资料,选题聚焦清代澳门赵氏家族父子登科的故事。

吴一怡告诉习主席:“赵氏家族有句话,‘人可死,书不可死也’,让我很感动,这反映出我们澳门人对中华文明的坚守和传承。”

习近平主席鼓励道:“你这个选题很好。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正是要通过书籍,通过文字。我们要有这个文化自信。”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图书馆大厅,掌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面对热情洋溢的师生,习近平主席说:

“看到澳门教育兴旺,大家朝气蓬勃、充满自信,我感到很高兴。澳门是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这是一个战略意识。一个地方发展有没有后劲,关键在人才,要培养人才,就要抓教育。发展教育,要从底座抓起,幼教、普教、高教,一层一层地抓。”

“我们要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鼓励内地和澳门学生之间双向交流,知识的交流,思想的交融。泱泱大中华啊,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要好好地团结在一起。祝愿并相信澳门科技大学明天会更好,澳门明天会更好。”

菁菁校园,澎湃着希望和力量。

(三)广阔之空间——“澳门一定能打开发展新天地、不断创造新辉煌”

历史有其时间,实践有其空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一国两制’实践也进入了新阶段。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

立足宏阔的时空经纬,习近平主席对澳门未来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掀开濠江故事的崭新篇章——

在庆祝大会上,提出4点希望:着力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着力提升特别行政区治理效能;着力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着力维护社会祥和稳定。

在欢迎晚宴上,提出3点期许:登高望远、海纳百川、锐意进取。

三句寄语,意涵深刻,四个“着力”,路径清晰,既指明认识论,也给出方法论。

横琴,无疑是濠江新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横琴与澳门血脉相连、水脉相通,最近处仅隔着187米,正担负起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使命,成为“一国两制”创新实践的活跃平台。

19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从澳门来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考察。

车窗外,海波不兴,镜海长虹,轮船往来,一派通江达海、面向世界的湾区气象。

横琴天沐琴台,将古琴抽象取形,对沧海、传“琴韵”。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琴澳两地的新景观正演奏出波澜壮阔的时代交响。

习近平主席走进天沐琴台“琴澳和鸣——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主题展”,仿佛步入一条“时光隧道”,澳门与横琴的地标渐次呈现:

妈阁庙、金莲花雕塑、澳门旅游塔;横琴口岸、横琴文化艺术中心、天沐琴台……有历史的积淀,更有发展的动能。

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大潮中,琴澳并蒂之莲正精彩绽放。

“这是我时隔6年再一次到横琴,也是15年来第5次到横琴。”习近平主席感慨系之,“这一路走来啊,我是参与者、决策者、见证者。”

仅有30多平方公里土地,澳门的发展曾受制于“小”。由于历史的原因,澳门经济结构长期“一业独大”。面对发展规律、时代变迁,无论从地理面积还是经济安全的角度,澳门都面临拓展发展空间的现实命题。

2009年1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到横琴考察。从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边陲海岛,蝶变为大道纵横、高楼林立的开放前沿,15年来,横琴的发展,倾注着习近平主席对澳门同胞福祉一以贯之的深情牵挂,体现着中央为澳门长远发展计的高瞻远瞩。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今年3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截至今年10月底,在合作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超过1.6万人,就业人数5000多人,更多澳门人在横琴乐业、安居。

澳门新街坊是横琴首个为澳门居民打造的综合民生工程。在项目展区前,习近平主席同居住在这里的澳门市民代表亲切交谈。

“过关没有什么繁琐的手续吧?”“全天24小时都可以通关吗?”习近平主席问得很细。

“通关非常方便。交通时间就是15-20分钟,就像在内地城市坐地铁一样。生活在这里也感到很习惯。”今年开始在横琴居住的澳门大学员工汪淇,向习近平主席分享快捷通关的感受。

“在澳门都是做什么职业的?横琴创业条件怎么样?”习近平主席很关心横琴营商环境建设。

“我是做中成药的执业医师。在横琴,能够把内地和澳门的优势结合起来,事业空间开阔多了。这里还有衔接澳门教育制度的学校,我很放心孩子在横琴成长。”致力于中医药发展的澳门创业青年黄滋才,激动地对习近平主席说。

“这里也是新的桃花源啊。桃花源里可耕田。”习近平主席微笑着说,“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愉快!希望更多澳门同胞、更多澳门青年在横琴演绎精彩人生!”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横琴开发建设15周年,合作区成立3周年……从“琴澳同源”走向“琴澳一体化”,每一步都孕育新的希望。

2024年前三季度,横琴澳资产业增加值26.3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318.6%。目前,横琴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8户,累计引进院士和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29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合作区开发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是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巩固提升的关键阶段。

“一定要牢记开发横琴的初心就是为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习近平主席语气坚定,“要坚定落实规划,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

在20日上午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需要注意的是,中央决定开发横琴,目的就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这个定位要把握好,不能发展一些与这个定位不一致的产业项目。”

传承有继的蓝图,生生不息的画卷。

“广州诸舶口,最是澳门雄”。展望未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锐意进取的澳门,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作为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澳门,正在拉开更大发展场域,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互鉴重要窗口的中国澳门,将更好扮演内联外通的桥梁角色,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投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维护安全和推动发展都要坚定不移。

20日下午,习近平主席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驻澳门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他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全面加强部队建设,全面提高履行防务能力,发挥好定海神针作用,为继续开创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壮美的画卷已经展开,澳门的前景无限光明。

2025年,将制定中央“十五五”规划建议,这将给澳门发展提供新的广阔机遇。

面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各方面代表,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催人奋进:

“有外国领导人对我说,中国有一大优势,你们总是制定各种规划,而且各种规划总是能实现。现在,大家对中国式现代化充满信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一定会有澳门更为精彩的篇章!”

新华社澳门12月20日电(记者 朱基钗 杨依军 赵博 张研)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870877585797611520, IR_CONTENT= (上接1版) “澳门是镶嵌在南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伟大祖国的一方宝地。”“时隔5年,再次来到澳门这块美丽的土地,和大家共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感到十分高兴。”言语之间,饱含深情。 宝地更辉煌,明珠更璀璨。 “澳门拥有‘一国两制’这一独特优势,已经打下坚实发展基础,乘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浩荡东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实现更好发展。” 这是澳门前行的历史方向,这是澳门奋进的历史机遇。 (二)青春之朝气——“让青春在建设强大祖国和美好澳门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 青春之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灼灼生华。 “青年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是建设澳门、建设国家的有生力量。”在庆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寄语澳门青年,并谈到了视察澳门期间的体会: “这两天,我接触了不少澳门青年朋友,他们有的成为特别行政区优秀管治人才,有的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取得骄人业绩,有的在教学科研岗位上一展风采,有的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人生。” 19日上午,习近平主席来到澳门科技大学考察,亲切看望在校师生和科研工作者。 这是一所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成长共发展的年轻大学,目前已经成为澳门在校学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综合教学大楼里的展板上,展现澳门高等教育近年来学科优化布局的图表,吸引了习近平主席的目光。 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部门负责人介绍:“澳门高校围绕澳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布局学科体系,近5年,学科从280多个增加到390多个。” 习近平主席听了十分高兴:“紧紧围绕国家和澳门发展的需求布局学科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这很重要。教育的学科布局,对得上号,才是有用功。” 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的大屏幕上,“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数据正在动态显示。这是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也是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 2023年5月21日,“澳科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参与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18名师生代表满怀激动心情,写信向习近平主席汇报喜讯。 令他们惊喜的是,几天后就收到了习主席的回信。 “你们好!来信收悉。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你们投身国家科技事业和航天强国建设的热情与担当。”习近平主席在回信里热烈祝贺师生们,亲切勉励大家继续传承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此次,习近平主席特意来看望“澳科一号”项目团队的师生们。 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可可介绍了卫星实时运行情况、代表性科研成果和未来应用前景。 习近平主席肯定:“你们的工作很有价值,这个项目转化以后的实用意义很大。” 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围拢到习主席身边。 “都是年轻人啊!”习近平主席笑着说,“这是我们国家现在航天领域科技人才队伍的一个显著特征。” “都来自哪里?”习主席问。大家纷纷自报家门,青年才俊来自大江南北。 听闻团队里一名助理研究员是甘肃定西人,博士毕业后来到澳门,习近平主席听了十分欣慰: “多不容易啊。甘肃定西,当年是我们国家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苦瘠甲天下’。现在,那里同样可以培养出人才来。这说明了我们国家扶贫开发事业的成就,我们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习近平主席再次勉励这群逐梦苍穹的青年人:“我看好你们,一定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青春之澳门,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未来。 “同学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不仅要有求学求知的热情,而且要有心系国家、心系特区的担当”,10年前,在澳门大学参加主题沙龙,习近平主席鼓励大家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色; “我坚信,澳门年轻一代必定是有为的一代、值得骄傲的一代,将来一定会成为澳门乃至国家的栋梁”,5年前,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观摩了中国历史公开课,习近平主席勉励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在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习近平主席参观“全球地图中的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与澳门古地图展。 从16世纪末比利时人绘制的“亚马港城图”到19世纪中叶土生葡人创作的《澳门城图》,从气势恢宏的《澳门至香山城山水长卷》到清代澳门同知编撰的《澳门记略》插图……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风貌次第铺展。 习近平主席细细观看,不时驻足。 历史的长视距里,百年凝于一瞬。地图的纵横变迁,直观地浓缩沧海变为桑田、天堑变为通途的壮阔历程。 书桌上,摆放着一本清光绪年间出版的《盛世危言》。彼时,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启蒙思想家郑观应在澳门写下“富强救国”的思索探寻。 习近平主席停下脚步,仔细察看书中文字,念出其中一段,“‘地方之治乱,视官吏之贤否为转移’……这体现了吏治的重要性啊!” 图书馆里,习近平主席同正在查阅资料的同学们亲切交流。 澳门本地学生吴一怡是一名历史学博士生,她正在电脑上查询博士论文相关资料,选题聚焦清代澳门赵氏家族父子登科的故事。 吴一怡告诉习主席:“赵氏家族有句话,‘人可死,书不可死也’,让我很感动,这反映出我们澳门人对中华文明的坚守和传承。” 习近平主席鼓励道:“你这个选题很好。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正是要通过书籍,通过文字。我们要有这个文化自信。”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图书馆大厅,掌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面对热情洋溢的师生,习近平主席说: “看到澳门教育兴旺,大家朝气蓬勃、充满自信,我感到很高兴。澳门是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这是一个战略意识。一个地方发展有没有后劲,关键在人才,要培养人才,就要抓教育。发展教育,要从底座抓起,幼教、普教、高教,一层一层地抓。” “我们要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鼓励内地和澳门学生之间双向交流,知识的交流,思想的交融。泱泱大中华啊,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要好好地团结在一起。祝愿并相信澳门科技大学明天会更好,澳门明天会更好。” 菁菁校园,澎湃着希望和力量。 (三)广阔之空间——“澳门一定能打开发展新天地、不断创造新辉煌” 历史有其时间,实践有其空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一国两制’实践也进入了新阶段。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 立足宏阔的时空经纬,习近平主席对澳门未来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掀开濠江故事的崭新篇章—— 在庆祝大会上,提出4点希望:着力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着力提升特别行政区治理效能;着力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着力维护社会祥和稳定。 在欢迎晚宴上,提出3点期许:登高望远、海纳百川、锐意进取。 三句寄语,意涵深刻,四个“着力”,路径清晰,既指明认识论,也给出方法论。 横琴,无疑是濠江新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横琴与澳门血脉相连、水脉相通,最近处仅隔着187米,正担负起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使命,成为“一国两制”创新实践的活跃平台。 19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从澳门来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考察。 车窗外,海波不兴,镜海长虹,轮船往来,一派通江达海、面向世界的湾区气象。 横琴天沐琴台,将古琴抽象取形,对沧海、传“琴韵”。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琴澳两地的新景观正演奏出波澜壮阔的时代交响。 习近平主席走进天沐琴台“琴澳和鸣——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主题展”,仿佛步入一条“时光隧道”,澳门与横琴的地标渐次呈现: 妈阁庙、金莲花雕塑、澳门旅游塔;横琴口岸、横琴文化艺术中心、天沐琴台……有历史的积淀,更有发展的动能。 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大潮中,琴澳并蒂之莲正精彩绽放。 “这是我时隔6年再一次到横琴,也是15年来第5次到横琴。”习近平主席感慨系之,“这一路走来啊,我是参与者、决策者、见证者。” 仅有30多平方公里土地,澳门的发展曾受制于“小”。由于历史的原因,澳门经济结构长期“一业独大”。面对发展规律、时代变迁,无论从地理面积还是经济安全的角度,澳门都面临拓展发展空间的现实命题。 2009年1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到横琴考察。从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边陲海岛,蝶变为大道纵横、高楼林立的开放前沿,15年来,横琴的发展,倾注着习近平主席对澳门同胞福祉一以贯之的深情牵挂,体现着中央为澳门长远发展计的高瞻远瞩。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今年3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截至今年10月底,在合作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超过1.6万人,就业人数5000多人,更多澳门人在横琴乐业、安居。 澳门新街坊是横琴首个为澳门居民打造的综合民生工程。在项目展区前,习近平主席同居住在这里的澳门市民代表亲切交谈。 “过关没有什么繁琐的手续吧?”“全天24小时都可以通关吗?”习近平主席问得很细。 “通关非常方便。交通时间就是15-20分钟,就像在内地城市坐地铁一样。生活在这里也感到很习惯。”今年开始在横琴居住的澳门大学员工汪淇,向习近平主席分享快捷通关的感受。 “在澳门都是做什么职业的?横琴创业条件怎么样?”习近平主席很关心横琴营商环境建设。 “我是做中成药的执业医师。在横琴,能够把内地和澳门的优势结合起来,事业空间开阔多了。这里还有衔接澳门教育制度的学校,我很放心孩子在横琴成长。”致力于中医药发展的澳门创业青年黄滋才,激动地对习近平主席说。 “这里也是新的桃花源啊。桃花源里可耕田。”习近平主席微笑着说,“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愉快!希望更多澳门同胞、更多澳门青年在横琴演绎精彩人生!”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横琴开发建设15周年,合作区成立3周年……从“琴澳同源”走向“琴澳一体化”,每一步都孕育新的希望。 2024年前三季度,横琴澳资产业增加值26.3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318.6%。目前,横琴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8户,累计引进院士和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29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合作区开发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是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巩固提升的关键阶段。 “一定要牢记开发横琴的初心就是为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习近平主席语气坚定,“要坚定落实规划,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 在20日上午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需要注意的是,中央决定开发横琴,目的就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这个定位要把握好,不能发展一些与这个定位不一致的产业项目。” 传承有继的蓝图,生生不息的画卷。 “广州诸舶口,最是澳门雄”。展望未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锐意进取的澳门,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作为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澳门,正在拉开更大发展场域,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互鉴重要窗口的中国澳门,将更好扮演内联外通的桥梁角色,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投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维护安全和推动发展都要坚定不移。 20日下午,习近平主席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驻澳门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他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全面加强部队建设,全面提高履行防务能力,发挥好定海神针作用,为继续开创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壮美的画卷已经展开,澳门的前景无限光明。 2025年,将制定中央“十五五”规划建议,这将给澳门发展提供新的广阔机遇。 面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各方面代表,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催人奋进: “有外国领导人对我说,中国有一大优势,你们总是制定各种规划,而且各种规划总是能实现。现在,大家对中国式现代化充满信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一定会有澳门更为精彩的篇章!” 新华社澳门12月20日电(记者 朱基钗 杨依军 赵博 张研),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1223003.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3/M00/00/9A/wKhurWdoUTGAMW2JAA16cFPDTMo126.png, ZB_AREA_LIST=, FB=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4, CODE=200, CURBM=003, YEAR=2024, PAPERDATE=2024/12/23, DAY=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