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
A001雅安日报

扫一扫

下载掌上雅安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两路”精神的时代回响

青藏高原,万壑绵延。70年前,两条“天路”翻越崇山峻岭,形成巨大的“V”字,汇聚在拉萨,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壮怀激越的传奇。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指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牢记殷殷嘱托,“两路”沿线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砥砺前行。在不断改善的民生里,在高质量发展的脉动里,在愈加密切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两路”精神历久弥新。

绝境凿空 不畏牺牲勇往直前

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色季拉山等14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十多条湍急的河流,2412公里的川藏公路北线在海拔300米到5130米之间跌陡转换。

横贯连绵的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穿越茫茫戈壁、羌塘草原,1937公里的青藏公路全线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两路”修筑里程之长、海拔之高、工程之艰巨,为世界公路史所罕见。20世纪50年代,张国华、慕生忠两位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将军,一南一北,带领11万多筑路军民奋战5年,“背着公路”进西藏。

张国华的女儿张小康在《雪域长歌》中曾写道:自己从未见过面的姐姐、随父亲一起“出征”的3岁的小难,还未走到高原,便被肺炎夺去了生命。川藏公路,3000多位英烈用血肉筑成路基,平均每一公里就有超过一位筑路者牺牲。还有无数人因伤致残、积劳成疾……

今日拉萨河畔,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矗立在高原艳阳下,面前是川流不息的人来车往。

此情此景,让川藏公路沿路的所见所闻,化为充盈在内心的激动与感怀。

“川藏第一险”雀儿山。1951年的冬天,战士张福林在工地上检查炮眼及装药情况时,一块巨石忽然落下砸中了他的右腿和腰。深知自己伤势严重,他告诉卫生员不要为他浪费药物,叮嘱战友为他再交一次党费。这位揣着5包菜籽出征的年轻人,还没来得及在高原洒下希望的种子,便将25岁的青春留在了雀儿山下。

今天,从张福林牺牲的地方延伸出的公路已通向甘孜州最北端石渠县的扎溪卡草原深处。70多年前,草原上的父老乡亲为支援公路建设贡献了6000头牦牛。

如今,牦牛养殖仍是当地群众赖以为生的产业,这个常住人口仅10万人的县2023年牧业产值超6.1亿元。

脱贫路与“两路”一样,凝聚着无数干部群众的奋斗。它也与“两路”一样,写满忠诚和牺牲。

今天的扎溪卡草原上,人们念念不忘一个人。2020年7月,彝族汉子八足乌合跟随甘孜州色达县工作组奔赴石渠县开展脱贫攻坚交叉普查验收和监督工作。连续多日,他深入深山牧场,日夜鏖战,当年8月2日,因过度劳累、高寒缺氧引起颅内出血,生命定格在35岁。

有奋斗的地方就有牺牲,“两路”通车70年来,各行各业奋斗者前赴后继,许多人将生命留在雪域高原。他们与那些为筑路而牺牲的先烈一样,化为“天路”上盛开的格桑花。

攻坚克难 奋进路上顽强拼搏

70多年前,修筑“两路”的军民靠着简陋的工具,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踏上征程。

“山再高,没有我们的脚底板高;困难再大,没有我们的决心大!”2019年,99岁的十八军老战士魏克,曾努力挺直腰板,一字一顿地对记者这样说。2023年,103岁的他走了,留下厚厚的进藏日记,字字见豪情。

“前一天修的路,第二天就没有了——山倒了!前一天蹚过的河,第二天就没有了——变成堰塞湖了!”——十八军文工团干事李俊琛曾如此回忆川藏公路的修筑。

今天,新一代的筑路人也在体会如此的艰辛。

隆冬时节,被誉为“康巴第一关”的甘孜州康定市折多山脚下,设计全长8500米的折多山隧道正在施工。隧道位于高烈度地震区域,目前正面临又软又脆且富水的“碳质千枚岩”的考验,不能爆破,也不能使用盾构机,只能用挖掘机一点点掘进。自2018年开工建设以来,施工方已处理了几十次大变形和渗水。“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不良地质博物馆!”蜀道集团项目经理侯小红感叹。

“海拔5000米,气温零下30摄氏度,开水沸点70摄氏度,我们的士气100摄氏度!”——张福林的战友杜琳如此回忆平均每公里路牺牲7位战士的雀儿山。

今天,筑路军民的拼搏精神也鼓舞着后来人。

唐古拉山口,青藏公路的最高点。海拔5231米的109养护保通点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道班”。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8摄氏度,最冷时达零下40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40%,一年有120天以上刮着8级大风。

由于养护路段穿越多年冻土地带,每年都会发生泥石流、雪毁、路面沉陷、网裂、纵裂等自然灾害和公路病害。养护工人巴布记得,一次唐古拉山突降暴雪,上百辆车堵在雪窝子中,进退不得。工人们彻夜忙碌,抓紧抢通道路。当他们返回驻地时,湿透的手套已冻在手上脱不下来。剥离手套时,双手鲜血淋漓,却毫无痛感。

一代代人的奋斗和坚守,让“天路”成为永不褪色的传奇。

(下转3版)

{PAPERID=navigation_005001001, MONTH=12, PREBM=001, NUM=0, GUID=1871601860811358209, BMS=[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DETAIL={BC=001, PUBURL=https://epaper.beiww.com/yar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4/12/25/001/1871601860811358209.html, DOCPUBTIME=2024-12-25 01:00:07, DOCAUTHOR=, CLEAR_CONTENT= 青藏高原,万壑绵延。70年前,两条“天路”翻越崇山峻岭,形成巨大的“V”字,汇聚在拉萨,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壮怀激越的传奇。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指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牢记殷殷嘱托,“两路”沿线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砥砺前行。在不断改善的民生里,在高质量发展的脉动里,在愈加密切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两路”精神历久弥新。 绝境凿空 不畏牺牲勇往直前 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色季拉山等14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十多条湍急的河流,2412公里的川藏公路北线在海拔300米到5130米之间跌陡转换。 横贯连绵的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穿越茫茫戈壁、羌塘草原,1937公里的青藏公路全线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两路”修筑里程之长、海拔之高、工程之艰巨,为世界公路史所罕见。20世纪50年代,张国华、慕生忠两位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将军,一南一北,带领11万多筑路军民奋战5年,“背着公路”进西藏。 张国华的女儿张小康在《雪域长歌》中曾写道:自己从未见过面的姐姐、随父亲一起“出征”的3岁的小难,还未走到高原,便被肺炎夺去了生命。川藏公路,3000多位英烈用血肉筑成路基,平均每一公里就有超过一位筑路者牺牲。还有无数人因伤致残、积劳成疾…… 今日拉萨河畔,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矗立在高原艳阳下,面前是川流不息的人来车往。 此情此景,让川藏公路沿路的所见所闻,化为充盈在内心的激动与感怀。 “川藏第一险”雀儿山。1951年的冬天,战士张福林在工地上检查炮眼及装药情况时,一块巨石忽然落下砸中了他的右腿和腰。深知自己伤势严重,他告诉卫生员不要为他浪费药物,叮嘱战友为他再交一次党费。这位揣着5包菜籽出征的年轻人,还没来得及在高原洒下希望的种子,便将25岁的青春留在了雀儿山下。 今天,从张福林牺牲的地方延伸出的公路已通向甘孜州最北端石渠县的扎溪卡草原深处。70多年前,草原上的父老乡亲为支援公路建设贡献了6000头牦牛。 如今,牦牛养殖仍是当地群众赖以为生的产业,这个常住人口仅10万人的县2023年牧业产值超6.1亿元。 脱贫路与“两路”一样,凝聚着无数干部群众的奋斗。它也与“两路”一样,写满忠诚和牺牲。 今天的扎溪卡草原上,人们念念不忘一个人。2020年7月,彝族汉子八足乌合跟随甘孜州色达县工作组奔赴石渠县开展脱贫攻坚交叉普查验收和监督工作。连续多日,他深入深山牧场,日夜鏖战,当年8月2日,因过度劳累、高寒缺氧引起颅内出血,生命定格在35岁。 有奋斗的地方就有牺牲,“两路”通车70年来,各行各业奋斗者前赴后继,许多人将生命留在雪域高原。他们与那些为筑路而牺牲的先烈一样,化为“天路”上盛开的格桑花。 攻坚克难 奋进路上顽强拼搏 70多年前,修筑“两路”的军民靠着简陋的工具,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踏上征程。 “山再高,没有我们的脚底板高;困难再大,没有我们的决心大!”2019年,99岁的十八军老战士魏克,曾努力挺直腰板,一字一顿地对记者这样说。2023年,103岁的他走了,留下厚厚的进藏日记,字字见豪情。 “前一天修的路,第二天就没有了——山倒了!前一天蹚过的河,第二天就没有了——变成堰塞湖了!”——十八军文工团干事李俊琛曾如此回忆川藏公路的修筑。 今天,新一代的筑路人也在体会如此的艰辛。 隆冬时节,被誉为“康巴第一关”的甘孜州康定市折多山脚下,设计全长8500米的折多山隧道正在施工。隧道位于高烈度地震区域,目前正面临又软又脆且富水的“碳质千枚岩”的考验,不能爆破,也不能使用盾构机,只能用挖掘机一点点掘进。自2018年开工建设以来,施工方已处理了几十次大变形和渗水。“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不良地质博物馆!”蜀道集团项目经理侯小红感叹。 “海拔5000米,气温零下30摄氏度,开水沸点70摄氏度,我们的士气100摄氏度!”——张福林的战友杜琳如此回忆平均每公里路牺牲7位战士的雀儿山。 今天,筑路军民的拼搏精神也鼓舞着后来人。 唐古拉山口,青藏公路的最高点。海拔5231米的109养护保通点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道班”。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8摄氏度,最冷时达零下40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40%,一年有120天以上刮着8级大风。 由于养护路段穿越多年冻土地带,每年都会发生泥石流、雪毁、路面沉陷、网裂、纵裂等自然灾害和公路病害。养护工人巴布记得,一次唐古拉山突降暴雪,上百辆车堵在雪窝子中,进退不得。工人们彻夜忙碌,抓紧抢通道路。当他们返回驻地时,湿透的手套已冻在手上脱不下来。剥离手套时,双手鲜血淋漓,却毫无痛感。 一代代人的奋斗和坚守,让“天路”成为永不褪色的传奇。 (下转3版), BM=001版, type=0, ZB_DROP=0, TXS=2233, NODEID=null, DOCTITLE=“两路”精神的时代回响, MC=雅安日报, ZB_KEYWORDS5_CHAR=, YT=, ZB_ORIGINAL=0, CONTENT=
青藏高原,万壑绵延。70年前,两条“天路”翻越崇山峻岭,形成巨大的“V”字,汇聚在拉萨,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壮怀激越的传奇。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指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牢记殷殷嘱托,“两路”沿线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砥砺前行。在不断改善的民生里,在高质量发展的脉动里,在愈加密切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两路”精神历久弥新。

绝境凿空 不畏牺牲勇往直前

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色季拉山等14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十多条湍急的河流,2412公里的川藏公路北线在海拔300米到5130米之间跌陡转换。

横贯连绵的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穿越茫茫戈壁、羌塘草原,1937公里的青藏公路全线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两路”修筑里程之长、海拔之高、工程之艰巨,为世界公路史所罕见。20世纪50年代,张国华、慕生忠两位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将军,一南一北,带领11万多筑路军民奋战5年,“背着公路”进西藏。

张国华的女儿张小康在《雪域长歌》中曾写道:自己从未见过面的姐姐、随父亲一起“出征”的3岁的小难,还未走到高原,便被肺炎夺去了生命。川藏公路,3000多位英烈用血肉筑成路基,平均每一公里就有超过一位筑路者牺牲。还有无数人因伤致残、积劳成疾……

今日拉萨河畔,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矗立在高原艳阳下,面前是川流不息的人来车往。

此情此景,让川藏公路沿路的所见所闻,化为充盈在内心的激动与感怀。

“川藏第一险”雀儿山。1951年的冬天,战士张福林在工地上检查炮眼及装药情况时,一块巨石忽然落下砸中了他的右腿和腰。深知自己伤势严重,他告诉卫生员不要为他浪费药物,叮嘱战友为他再交一次党费。这位揣着5包菜籽出征的年轻人,还没来得及在高原洒下希望的种子,便将25岁的青春留在了雀儿山下。

今天,从张福林牺牲的地方延伸出的公路已通向甘孜州最北端石渠县的扎溪卡草原深处。70多年前,草原上的父老乡亲为支援公路建设贡献了6000头牦牛。

如今,牦牛养殖仍是当地群众赖以为生的产业,这个常住人口仅10万人的县2023年牧业产值超6.1亿元。

脱贫路与“两路”一样,凝聚着无数干部群众的奋斗。它也与“两路”一样,写满忠诚和牺牲。

今天的扎溪卡草原上,人们念念不忘一个人。2020年7月,彝族汉子八足乌合跟随甘孜州色达县工作组奔赴石渠县开展脱贫攻坚交叉普查验收和监督工作。连续多日,他深入深山牧场,日夜鏖战,当年8月2日,因过度劳累、高寒缺氧引起颅内出血,生命定格在35岁。

有奋斗的地方就有牺牲,“两路”通车70年来,各行各业奋斗者前赴后继,许多人将生命留在雪域高原。他们与那些为筑路而牺牲的先烈一样,化为“天路”上盛开的格桑花。

攻坚克难 奋进路上顽强拼搏

70多年前,修筑“两路”的军民靠着简陋的工具,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踏上征程。

“山再高,没有我们的脚底板高;困难再大,没有我们的决心大!”2019年,99岁的十八军老战士魏克,曾努力挺直腰板,一字一顿地对记者这样说。2023年,103岁的他走了,留下厚厚的进藏日记,字字见豪情。

“前一天修的路,第二天就没有了——山倒了!前一天蹚过的河,第二天就没有了——变成堰塞湖了!”——十八军文工团干事李俊琛曾如此回忆川藏公路的修筑。

今天,新一代的筑路人也在体会如此的艰辛。

隆冬时节,被誉为“康巴第一关”的甘孜州康定市折多山脚下,设计全长8500米的折多山隧道正在施工。隧道位于高烈度地震区域,目前正面临又软又脆且富水的“碳质千枚岩”的考验,不能爆破,也不能使用盾构机,只能用挖掘机一点点掘进。自2018年开工建设以来,施工方已处理了几十次大变形和渗水。“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不良地质博物馆!”蜀道集团项目经理侯小红感叹。

“海拔5000米,气温零下30摄氏度,开水沸点70摄氏度,我们的士气100摄氏度!”——张福林的战友杜琳如此回忆平均每公里路牺牲7位战士的雀儿山。

今天,筑路军民的拼搏精神也鼓舞着后来人。

唐古拉山口,青藏公路的最高点。海拔5231米的109养护保通点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道班”。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8摄氏度,最冷时达零下40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40%,一年有120天以上刮着8级大风。

由于养护路段穿越多年冻土地带,每年都会发生泥石流、雪毁、路面沉陷、网裂、纵裂等自然灾害和公路病害。养护工人巴布记得,一次唐古拉山突降暴雪,上百辆车堵在雪窝子中,进退不得。工人们彻夜忙碌,抓紧抢通道路。当他们返回驻地时,湿透的手套已冻在手上脱不下来。剥离手套时,双手鲜血淋漓,却毫无痛感。

一代代人的奋斗和坚守,让“天路”成为永不褪色的传奇。

(下转3版)

, ZB_AREA_LIST_CN=, ZB_SOURCE_SITE=雅安日报数字报, SOURCE_CHINESE_NAME=资源中心-null-雅安日报数字报, ADDITION_CHAR3=, IR_ABSTRACT=, ADDITION_CHAR1=szb, IR_SRCNAME=, ADDITION_CHAR2=, ZB_GUID=1871601860811358209, IR_CONTENT= 青藏高原,万壑绵延。70年前,两条“天路”翻越崇山峻岭,形成巨大的“V”字,汇聚在拉萨,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壮怀激越的传奇。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指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牢记殷殷嘱托,“两路”沿线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砥砺前行。在不断改善的民生里,在高质量发展的脉动里,在愈加密切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两路”精神历久弥新。 绝境凿空 不畏牺牲勇往直前 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色季拉山等14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十多条湍急的河流,2412公里的川藏公路北线在海拔300米到5130米之间跌陡转换。 横贯连绵的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穿越茫茫戈壁、羌塘草原,1937公里的青藏公路全线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两路”修筑里程之长、海拔之高、工程之艰巨,为世界公路史所罕见。20世纪50年代,张国华、慕生忠两位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将军,一南一北,带领11万多筑路军民奋战5年,“背着公路”进西藏。 张国华的女儿张小康在《雪域长歌》中曾写道:自己从未见过面的姐姐、随父亲一起“出征”的3岁的小难,还未走到高原,便被肺炎夺去了生命。川藏公路,3000多位英烈用血肉筑成路基,平均每一公里就有超过一位筑路者牺牲。还有无数人因伤致残、积劳成疾…… 今日拉萨河畔,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矗立在高原艳阳下,面前是川流不息的人来车往。 此情此景,让川藏公路沿路的所见所闻,化为充盈在内心的激动与感怀。 “川藏第一险”雀儿山。1951年的冬天,战士张福林在工地上检查炮眼及装药情况时,一块巨石忽然落下砸中了他的右腿和腰。深知自己伤势严重,他告诉卫生员不要为他浪费药物,叮嘱战友为他再交一次党费。这位揣着5包菜籽出征的年轻人,还没来得及在高原洒下希望的种子,便将25岁的青春留在了雀儿山下。 今天,从张福林牺牲的地方延伸出的公路已通向甘孜州最北端石渠县的扎溪卡草原深处。70多年前,草原上的父老乡亲为支援公路建设贡献了6000头牦牛。 如今,牦牛养殖仍是当地群众赖以为生的产业,这个常住人口仅10万人的县2023年牧业产值超6.1亿元。 脱贫路与“两路”一样,凝聚着无数干部群众的奋斗。它也与“两路”一样,写满忠诚和牺牲。 今天的扎溪卡草原上,人们念念不忘一个人。2020年7月,彝族汉子八足乌合跟随甘孜州色达县工作组奔赴石渠县开展脱贫攻坚交叉普查验收和监督工作。连续多日,他深入深山牧场,日夜鏖战,当年8月2日,因过度劳累、高寒缺氧引起颅内出血,生命定格在35岁。 有奋斗的地方就有牺牲,“两路”通车70年来,各行各业奋斗者前赴后继,许多人将生命留在雪域高原。他们与那些为筑路而牺牲的先烈一样,化为“天路”上盛开的格桑花。 攻坚克难 奋进路上顽强拼搏 70多年前,修筑“两路”的军民靠着简陋的工具,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踏上征程。 “山再高,没有我们的脚底板高;困难再大,没有我们的决心大!”2019年,99岁的十八军老战士魏克,曾努力挺直腰板,一字一顿地对记者这样说。2023年,103岁的他走了,留下厚厚的进藏日记,字字见豪情。 “前一天修的路,第二天就没有了——山倒了!前一天蹚过的河,第二天就没有了——变成堰塞湖了!”——十八军文工团干事李俊琛曾如此回忆川藏公路的修筑。 今天,新一代的筑路人也在体会如此的艰辛。 隆冬时节,被誉为“康巴第一关”的甘孜州康定市折多山脚下,设计全长8500米的折多山隧道正在施工。隧道位于高烈度地震区域,目前正面临又软又脆且富水的“碳质千枚岩”的考验,不能爆破,也不能使用盾构机,只能用挖掘机一点点掘进。自2018年开工建设以来,施工方已处理了几十次大变形和渗水。“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不良地质博物馆!”蜀道集团项目经理侯小红感叹。 “海拔5000米,气温零下30摄氏度,开水沸点70摄氏度,我们的士气100摄氏度!”——张福林的战友杜琳如此回忆平均每公里路牺牲7位战士的雀儿山。 今天,筑路军民的拼搏精神也鼓舞着后来人。 唐古拉山口,青藏公路的最高点。海拔5231米的109养护保通点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道班”。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8摄氏度,最冷时达零下40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40%,一年有120天以上刮着8级大风。 由于养护路段穿越多年冻土地带,每年都会发生泥石流、雪毁、路面沉陷、网裂、纵裂等自然灾害和公路病害。养护工人巴布记得,一次唐古拉山突降暴雪,上百辆车堵在雪窝子中,进退不得。工人们彻夜忙碌,抓紧抢通道路。当他们返回驻地时,湿透的手套已冻在手上脱不下来。剥离手套时,双手鲜血淋漓,却毫无痛感。 一代代人的奋斗和坚守,让“天路”成为永不褪色的传奇。 (下转3版), DOCCHANNEL=, cdfx_address=, ZK=yarb20241225001.xml, isOriginal=0, JPPATH=group3/M00/00/9B/wKhurWdq9CeAVTLnAAydVZpscTI675.png, ZB_AREA_LIST=, FB=

, TS=}, PAPERNAME=雅安日报, NEXTBM=002, CODE=200, CURBM=001, YEAR=2024, PAPERDATE=2024/12/25, DAY=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