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上接1版)

“我们可以临时阻止飞线充电现象,但无法阻止居民充电的长期需求。”川棉社区党委书记陈建刚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飞线充电问题,关键还是要让居民有更加方便、更加便宜的电可充。

“龙江电力公司有电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优势,又是社区联建单位,跟他们合作也容易。”今年3月,陈建刚终于有了一个新思路:小区里面不能安,那就把充电桩安在市政两轮车停车位上,还可以方便其他市民充电。在征得街道党工委和县级有关部门同意后,他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四川龙江电力有限公司。经沟通,龙江电力公司主动回馈社会、让利于民,负责充电桩的出资建设、市场运营及维护维修。今年5月,首批10组便民充电桩已投入试运行,能同时满足20辆电动车充电需求。“充电桩都安装在超市和菜市场周边,很方便,每度电才0.4元。”市民杨秀莉对川棉社区的便民充电桩赞不绝口。

便民充电桩项目只是川棉社区有底气破题、系统解题的一个缩影。比如,聚焦“一老一小”领域,社区借助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按照“供需精准对接、一单位一项目”的思路,先后与联建单位策划实施了老旧小区硬件提升、送医上门、义务电路维修、学龄儿童假期托管公益课堂、少年儿童警营体验日等志愿服务项目20余个,主动回应居民多元需求,有效丰富了社区服务供给。

自2024年6月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来,全市社区与联建单位累计合作实施社区志愿服务项目1500余个,大大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