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
一
“界”字,有着多重含义,它既是地理上的边界,划分出不同的地域空间;也是时间上的分界,见证历史的变迁;更是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中,不同事物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的标识。而雅安,这座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结合过渡地带的城市,恰似一个天然的“界”的博物馆,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各种分界的脉络。
二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西缘,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天然分界线。东部,四川盆地地势平坦,沃野千里,自古以来便是物产富饶的“天府之国”,其地貌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孕育了璀璨的巴蜀文明。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屋脊,地势高耸,气候寒冷,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有着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和粗犷豪迈的康巴文化。
在雅安,山与山之间,河与河之间,便是这地理分界的具象呈现。大相岭,作为雅安重要的地理分界山脉之一,其北侧是青衣江流域,南侧则是大渡河流域。大相岭犹如一位巨人,横亘在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之间,它不仅是地理上的分水岭,更是气候、生态和文化的分界线。
青衣江,这条被称为雅安母亲河的江水,从北向南流淌,其流域内山清水秀,植被茂密,汉文化在这里深深扎根,传承着千年的历史文脉。而大渡河在雅安境内石棉县一带突然向东切开大相岭,其南侧的干热河谷地貌与北侧的青衣江流域形成鲜明对比,沿岸的富林、九襄等谷地,气温偏高,降雨偏少,日照长、蒸发量大,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花果之乡”,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孕育出了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
三
雅安的历史,是一部跨越时空的巨著,其时间分界线清晰可见。从古至今,雅安一直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通道,是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在古代,茶马古道上的背夫,商队穿梭,雅安的茶叶、丝绸等物资通过这条通道运往西藏。同时,西部的马匹、药材等也在此汇聚交易。如今,茶马古道虽已不再繁华,但那些遗留下来的古道遗迹、驿站、桥梁等,成为了雅安历史与现代的时间分界线,见证了雅安从古代商贸重镇到现代生态旅游城市的转变。
此外,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和2013年的“4·20”芦山强烈地震,也在雅安的历史长河中刻下了深刻的时间分界。地震给雅安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雅安人民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经过艰苦的灾后重建,一座座新城崛起,雅安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灾难走向重生,从痛苦走向希望,这时间的分界线,见证了雅安人民的坚韧与勇气,也见证了雅安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砥砺前行。
四
雅安是大熊猫科学发现地,1869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雅安宝兴县发现了大熊猫,并将其介绍给了世界,开启了大熊猫科学保护的新篇章。如今,雅安成为大熊猫的故乡,境内的碧峰峡大熊猫基地、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等,成为了大熊猫保护与繁育的重要科研基地。
在这里,大熊猫成为了自然与科学分类分界的桥梁。一方面,它们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珍贵一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对象,其生存环境的完整性关乎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大熊猫又成为了科学研究的焦点,科学家们通过对大熊猫的研究,深入了解其生理、生态、繁殖等特性,为生物分类学、生态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案例。
此外,雅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其他科学分类分界提供了研究对象。雅安的植物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境内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其中不乏珍稀濒危物种,如珙桐、连香树等。这些植物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各异的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成为了植物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五
雅安,这座在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之间崛起的城市,以它的山川河流为笔,以它的时间变迁为墨,以它的民族文化为韵,以它的自然奥秘为彩,绘就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界”之画卷。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地理分界的壮美,时间分界的历史厚重,社会群体分界的文化多元,科学分类分界的探索精神。而这些分界,并非是简单的分割,而是在分界之处,更见融合之妙。
雅安,正是在这些分界与融合中,绽放出了它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世间不可多得的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