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也要警惕代谢综合征

□向莹河  本报记者 周代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重,随之而来的是“儿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发病率上升。代谢综合征并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代谢异常的综合表现,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这些异常如果不及早干预,可能会增加孩子未来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什么是儿童代谢综合征?病因、危害、诊断标准及防治措施有哪些?家长和医护人员如何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这一健康问题?

什么是儿童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在成人中较为常见,但随着儿童肥胖率的攀升,越来越多的孩子也表现出类似的代谢异常。儿童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即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导致血糖调控异常),伴随有以下三项或以上:腹型肥胖(腰围超标)、高血压(或血压偏高)、高血糖(空腹血糖升高或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酯(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好胆固醇”偏低)。

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与成人不同,目前国际上尚未完全统一,但大多参考以下标准(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年龄≥10岁的儿童可诊断代谢综合征,更多的孩子通常以单项异常评估。必须存在中心性肥胖(腰围≥同年龄、同性别第90百分位)并至少符合以下两项:甘油三酯≥1.7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03mmol/L(男)或<1.29mmol/L(女)、血压≥同年龄、性别、身高的第90百分位、空腹血糖≥5.6mmol/L或已确诊糖尿病。

为什么儿童会有代谢综合征

儿童代谢综合征的发病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一是遗传因素。父母有肥胖、糖尿病或高血压的孩子,患病风险更高。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影响脂肪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二是不良饮食习惯。高糖、高脂饮食,如过量摄入含糖饮料、油炸食品、快餐等。膳食纤维不足,如蔬菜、水果、全谷物摄入少,影响代谢健康。三是缺乏运动。久坐、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时间过长,体力活动不足,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四是睡眠不足。睡眠时间短或质量差会影响激素分泌,增加肥胖和胰岛素抵抗风险。五是其他因素。孕期母亲肥胖或妊娠糖尿病可能增加孩子未来代谢异常的风险。此外,心理压力(如学业压力)也可能影响代谢健康。

儿童代谢综合征的危害

如果不加以干预,代谢综合征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持续发展可能导致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会增加动脉硬化、冠心病患病风险。

脂肪肝:肥胖儿童中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较高。

心理健康问题:肥胖可能引发自卑、焦虑或抑郁。

成年后慢性病风险增加:儿童期代谢异常可能延续至成年,增加早发慢性病概率。

如何预防和管理儿童代谢综合征

首先要健康饮食。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限制含糖饮料、甜点、油炸食品。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均衡蛋白质摄入,选择鱼、瘦肉、鸡蛋、低脂乳制品。

其次,增加身体活动。每天至少保持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如跑步、游泳、球类运动)。减少久坐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保证充足睡眠也很重要。学龄儿童(6-12岁)每天应睡9-12小时,青少年(13-18岁)需要8-10小时。

同时,定期体检。监测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早发现早干预。

心理支持也不可忽视。避免因体重问题过度批评孩子,鼓励健康生活方式而非极端节食。

如果生活方式调整效果不佳,医生可能会建议药物(如二甲双胍)或营养干预。

总的来说,儿童代谢综合征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要健康挑战,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家长、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预防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早期干预不仅能改善孩子的当前健康,还能降低其未来患慢性病的风险,为他们的长远健康奠定基础。